朱祁镇吧 关注:507贴子:7,127
  • 8回复贴,共1

【天子亦凡人】明朝皇帝的那些“小毛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觉得挺好玩儿的,刚好提到朱祁镇,转一个。
作者:明清史研究团队 沧溟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11-01 02:12回复
    1、天生大脑袋的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这个命运多舛的皇帝,因为一部《女医明妃传》又大热了一回,不过,与电视剧中那个“帅哥”形象不同,真实的明英宗长得恐怕并不好看。据《明实录》记载,朱祁镇一生下来就与众不同,“龙颅魁硕,逈异常伦”,脑袋比别人大许多。因为脑袋太大,一般的帽子他根本戴不上去,所以朱祁镇平时戴的都是特制的帽子,比别人宽大许多,这样,才能勉强把他的脑袋塞进去。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11-01 02:15
    收起回复
      不过,口吃归口吃,恋母归恋母,朱见深的头脑可灵光的很。他能文善画,修养深厚,亲自创作的《一团和气图》,在后世民间都成为吉祥如意的象征。此外,他还慧眼识才,在后来的弘治、正德、嘉靖三朝都大显身手的杨一清,就是被朱见深发掘出来,并亲自指示内阁大臣着力培养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11-01 02:19
      收起回复
        3、从小就秃顶的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是朱见深的儿子,他的童年过得比他父亲还惨。按照《明史》的说法,自他母亲纪妃怀上他开始,这娘儿俩就饱受万贵妃万阿姨的残害。万阿姨自己生不出娃,也不让纪妃生娃,因此,屡次向纪妃下药毒害她。朱祐樘从小就被这些毒药影响,因此,一出娘胎,就“顶寸许无发”,头顶上少了一块头发,再也长不出来了。当然了,反正可以戴帽子,因此从画像上也看不出这秃顶的问题来。
        《明史》的说法也不一定对,因为万贵妃虽曾向朱祐樘和纪妃下毒,但那些被指使的宫女太监都不听她的,却反过来保护这对母子,那么,朱祐樘实在不太可能被药所害。所以,朱祐樘的“秃顶”,倒不一定是因为万贵妃下毒,也有可能是他父亲朱见深服食重金属丹药所造成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11-01 02:20
        收起回复
          4、偏头的建文皇帝朱允炆
          建文皇帝朱允炆,据说一生下来就是个偏头,颅骨形状不正。朱元璋一边爱抚这个孙子,心中也觉得有点担忧,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半边月儿”,总担心这偏头是什么不祥的征兆。
          又有一次,朱元璋指着天上的一轮新月让朱允炆赋诗,朱允炆应声对曰:“谁将王指甲。搯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朱元璋看了“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觉得很不吉利,后来,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不知所踪,果然应了他诗中的谶言。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11-01 02:21
          收起回复
            5、两个瘸腿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万历皇帝朱翊钧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长子,开创“仁宣之治”,堪称明君。可惜,朱高炽从小腿脚不好,行动很不方便,年深日久,长成了一个大胖子,当然,官修史书是不会说他肥胖的,只是用“端重沉静”四个字一笔带过。但朱高炽虽然胖,却擅长射箭,且很有文学才能,在靖难之役时,镇守北京大本营,指挥若定,屡次击退了建文帝南军的进攻。
            因为胖且瘸腿,朱棣对这个长子总不太满意,曾经想改立二儿子朱高煦为太子。朱高煦也不是省油的灯,据说某一次,天降大雨,道路湿滑,朱高炽本就有足疾,这会儿走路更加困难,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朱高煦在后头看见了,幸灾乐祸的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那意思就是说,你小子摔了,我可就不会再摔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11-01 02:23
            回复
              话音刚落,他身后突然传来另一个冷冰冰的声音:“更有后人知警矣!”朱高煦大惊失色,回头一看,说话的竟是朱高炽的儿子,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朱高煦也知道朱瞻基能文能武,很不好惹,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一语成谶,朱高炽驾崩后,朱瞻基即位,朱高煦按耐不住,起兵谋反,朱瞻基毫不畏惧,御驾亲征,一举拿下了朱高煦。这“更有后人知警”的话,真的应验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11-01 02:24
              收起回复
                与祖宗朱高炽不同,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并不是从小就瘸。万历十三年,年仅二十多岁的万历皇帝曾经步行前往天坛求雨。这往返二十多里的路,都是他一个人走下来的。那时候,据身边大臣回忆,他还能“亲举玉趾无难色”,步履矫健,龙行虎步,走这么长的路丝毫没有问题。
                可是人到中年,万历皇帝的足疾就严重起来了。他曾亲口对亲信大臣申时行说,自己“腰痛脚软,行立不便”、“头眩臂痛,下步不方便”,因此才不能上朝,久居深宫养病。不过,万历皇帝究竟是因为久居深宫,才行动不便,还是因为行动不便,才久居深宫的呢?其中的因果关系,我们也不得而知。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11-01 02:26
                回复
                  参考史料: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鸿猷录、召对录、坚瓠集、万历野获编、徐显卿宦迹图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11-01 02: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