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梦而行吧 关注:186贴子:58,283
  • 3回复贴,共1

<阅读日记>回忆一些诗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比较喜欢更古老的诗歌
关于诗经在我国古代经典教育中的地位我就不说了,对于传统文化、传统的教育方式我的感情非常复杂,直到现在我都想不通让孩子们多读古典文学是不是利大于弊
在我看来古代人将太多道德伦理观念强加给诗歌,这对想象力发展是不利的
对我来说诗经是非常伟大的文学作品。直到现在小孩子仍然喜欢把诗经中的诗句拿出来,虽然未必理解其义
我们不是古代人,不是注释家,不是版本学家,不是研究者
这就证明诗经完成了很多作者梦寐以求但是无能达到的境界,它让人有共鸣
而这种共鸣却往往是极端悲伤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0-11 12:10回复
    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毕竟是背写没准有错误xxx
    这首击鼓现在因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所以相当有名,但是整首都拿出来没准没有多少人理解它的意思。
    其实诗歌在字面上是比较清楚的,还是把一些点顺一下
    篇名一般来自正文前两个字。所以篇名叫击鼓
    第一句击鼓其镗,其实没必要理解地很复杂,诗经通常是以诗人所见开篇的,所见再引出所感。我觉得大约是击鼓声音镗镗响的意思吧。开头是战场。大家都在土国城漕中,而“我”独自一个人往南走
    接下来诗人自陈自己只是普通老百姓,跟着贵族出来打仗,无法回家,心情非常焦虑
    接下来说我的马在哪里呢?四处找着我丢失的马,最后在树林下找到了它 这句“爰居爰处?爰丧其马?。。”看起来是多余的,但是我认为它正好可以接上面作者为什么一个人往南走
    下面是最著名的一句,但是我认为诗句顺序其实有错乱,应该理解为,我执着她的手,和她定下了生离死别仍然要和她偕老的约定
    虽然字面这么顺是没问题了,但是涉及到这句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还是众说纷纭的
    最后一句看似比较难理解,但是假如诗经看多了是可以猜出来的
    这句还是针对上面的“成说”,就是约定,大意说可是我们距离太遥远,无法相会,之前的约定也无法遵守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10-11 12:27
    回复
      顺了字面意义才能顺审美上的意义,
      字面意义还是比较容易的,读的多了注释看得多了,自己也就会顺了
      但是审美上的意义,以及作者所处的情境,他内心真正的感情是很难明了的。。即使诗歌本身就是抒情的艺术,但是诗人基本上是隐晦的,而抒情本身就有曲直。客观的说搞清楚诗人的感情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没有深入诗人内心的能力,它能够在我们心头引发的是一种共鸣,本质上是一种误解,一种心有灵犀的错觉。我非常佩服诗经的地方在于它的题材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同感。其实几千年来古人对这些诗歌的理解和现在的读者有着微妙的不同。诗经特别是国风中的大量诗歌以爱情、亲情、婚姻、离别作为题材,还有的写农民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而且一个个写得异常的质朴,让你不可能没有同感。这种质朴感恰恰是后世缺乏的,特别是那些小心翼翼引用儒家经典的作品。当你初次阅读诗歌的时候当然应该从唐诗开始,先看李白杜甫,看宋词也多看苏轼辛弃疾,当你比较熟练的时候再上溯诗经楚辞,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其他诗歌都有些别扭,有些不真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0-11 12:45
      回复
        但是从圆熟的唐诗宋词在回到诗经那样的源头,往往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很奇怪的一点:太精致的东西反而会失去生命力,因为它没有继续发展的能力呀。
        当你反复背诵这首诗,你自己就会把那些看起来破碎的诗句连起来,然后感同身受地揣摩作者的情感。这首诗有着极激越、愤懑的情感,表面上踊跃的用兵,然而作者的感情却有些吊儿郎当,有点置身事外,他担心的是回不到家乡。正是因为想念家乡,才会理所当然地回忆起曾经执手立下的誓约,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与子偕老的誓约变得非常沉重。这首诗感人至深之处正是在于这种激烈的对比。最后诗人无奈地说,于嗟阔兮,不我活兮!我们距离如此遥远,无法再相遇了!这让人情不自禁想到诗经的很多结尾,比如《黍离》的最后一句: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般理解黍离是国家衰亡后偶遇亡都时作者的感慨(这也是我们古代文学批评的另一种倾向,总是把摸不着痕迹的诗歌和真实的历史事件套起来),其实诗歌本身非常隐晦,但是你可以感受到作者实在是太痛苦了,甚至可以看到他痛苦地坐在地上看着苍天,天哪,我是什么人呐!
        也许它在形式上欠缺优雅,蠢笨一些,但是不得不承认在表达情感方面它还是非常有力的。对于一个作者来说,还有其他的野心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0-11 13: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