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容吧 关注:12,142贴子:328,994

回复:[综]后妃逆袭手册 作者:一剪流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官家要亲自动手是吗?也好,爹爹和娘亲送他上路,希望他下辈子不要再做我的儿子。”刘娥笑得十分温柔。
真宗看了她一会儿,突然扬起手,重重的扇了刘娥一巴掌,“他是你的儿子啊,你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儿子啊!”
刘娥把他打得一个踉跄,摔在了圆桌上,桌上的茶具被她扫到地上,“乒呤乓啷”的响了一串儿。刘娥怔怔的摸了摸真宗下掌的地方,突然咯咯笑起来:“儿子!我的儿子是瞎子,我刘娥的儿子竟然是瞎子!要是传出去了,我这辈子就毁了!”
“你疯了,你真的是疯了!”真宗泄气的走到梳妆镜前,手下轻轻抚摸着一把玉梳,曾经他用这把梳子给刘娥梳头,三千发丝如墨,佳人靠在他的怀中笑靥如花。那么美,她的笑容温柔,绝不是像眼前这个人一样,脸上挂着一模一样温和的笑容,心底,却狠辣如麻。
“你怎么会变成了这样?”真宗的嗓音干哑,这句话,他一直想问了。
“我从来都是这样,只是官家一直没有看清楚我而已。”刘娥的脸色渐渐平静下来,她深吸一口气,道:“我十五岁的时候把一切都给了官家,可官家给了我什么?是二十年的东躲西藏,偷偷摸摸的日子!入了宫,我以为我可以永远的和你在一起,刘娥的心不大,只是想和心爱的人共度一生,可是宫里那么多女人,你今日来我宫里,明日就要去另一个女人宫里。我不是官家的妻,我只是个妾,我无法阻止官家去宠幸任何一个女人。曾经想自私的让官家专宠我一个人,只是刚刚试探了一句,官家就说‘后宫安宁,前朝才能少许多烦心事’,就是这一句,我不敢再要求官家独宠我一个人,因为我不想让官家每日被朝政烦心,但是宫里阴谋诡计诸多,根本防不甚防,我不想斗也得斗,不想争也得争。后来,郭皇后死了,官家说,要册封我为皇后,你知道我有多么开心吗?可是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而已,就因为我没有儿子,家世也不好,所以你的大臣就要让你立另一个女人为皇后。我不甘心啊,扶了李氏起来,让她替我生儿子。结果老天却让我有了自己的儿子,在怀孕的日子里面,李氏生了儿子,我看着你,那么开心,你天天去看那个孩子,去看李氏,后来去戴氏和后宫妃嫔宫里面,却渐渐的不再来看我。我的心越来越慌,官家的一举一动,无疑是昭示着一个结果,我失宠了。一个失宠的女人会做出什么来,官家应该早就知道的。”
真宗握紧了拳头,“……我……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仙女,她说你的儿子才是下一任君主,我想着,反正将来一切都是你们母子的,现在不妨就对李氏母子好一点。我并不是不想来看你,只是我无法面对你腹中之子,他是下一任君王,我……”
刘娥冷笑:“一个梦?这种荒诞的事情你也相信?赵恒,仅仅就是这样吗?你难道就没有对李氏动心?”
曾经,真宗没有登基之前,刘娥经常这么叫他,赵恒,赵恒……
两人的感情虽然见不得光,但是却比夫妻还要亲密,当年的一切历历在目,如今却已物是人非。
真宗羞赧不已,刘娥嘲道:“瞧,我千防万防,最终还是让人把我最看重的东西抢走了。”
真宗没有再接话,听见了刘娥一番剖白,他已经无话可说,他一直以为刘娥是最理解他的人,两人心意相通,却没想到,他和刘娥之间,存在着这么多的东西,殿中平静的让人害怕,真宗看着刘娥的脸,心慢慢的沉了下去,刘娥环视着殿里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赵恒,这里是不是很安静,安静的让人心冷?”
刘娥喟叹:“而我的心在进宫的那一刻就冷了。”
片刻以后太医来回禀说,小皇子已经去了。
其实就算刘娥不动手,小皇子也不一定能够平安长大,现在,小皇子在还没有任何记忆的时候离开,没有痛苦,没有怨恨,没有染上尘世间的肮脏与污秽,这也未尝不是幸运的。
刘娥忍不住落了泪,“走了也好,总比留在这世间,受世人的白眼强得多。”
她突然下跪,“臣妾请求去三清观清修,以赎罪孽。”
将这句话说出来,刘娥发现自己的心头竟然有一阵轻松感。
被困在皇宫里面,心智迷失,让她做出了许多违背本心的事情,连自己的儿子都被自己害死了……
如今,也唯有在佛前忏悔,用下半生,赎尽她平生所造下的罪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4楼2016-10-06 16:15
回复
    太后面挂冷笑,直视着宣宗,“皇帝,这下毒之人是不是丧尽天良?”
    琅华一直沉默不语,眼看着宣宗越来越沉的脸色,勾起了一个不大明显的嘲讽的笑容。她方才打孙氏时说的话,就像是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宣宗要是此时再想偏袒孙氏,那就将会被天下众人唾骂!
    宣宗默然片刻,道:“敢害母后,确实该死!”
    孙朝姝只觉得自己站在了冰窖里面,寒风扑面,冷的她堕入了一个没有底的黑洞里面。
    “皇帝,这是孙氏的宫女蓉裳的供词,哀家上回看在皇帝的面子上,不想赶尽杀绝,但是没想到一时的仁慈,她竟然想对哀家动手。”太后侧了侧头,“皇后也看看。”
    供状上的陈述令宣宗勃然大怒,上面不仅记录了上回谋害皇后的事情,还有涉及皇后小产以及陷害其他妃嫔的种种。
    “你看你做的好事!”
    纸上面洋洋洒洒记录了孙氏罪行,被宣宗甩到了孙朝姝的脸上。
    如此证据确凿,孙朝姝已经无话可说,就算说了,谁还会再信她?
    太后想要将孙氏处死,但是宣宗再一次为她求请,说这是最后一次,日后不会再见孙氏。
    太后应允,只废孙氏为庶人,把孙氏关在了冷宫中度过她的余生。孙家听见了风声,赶紧将孙氏除籍,因此孙家并没有遭到处罚,琅华也并没有再追究下去。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庶人孙氏殉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1楼2016-10-07 20:30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1楼2017-03-07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