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歌吧 关注:40,365贴子:797,878

回复:云陵之恋,人生最难得是相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弗陵行圆房礼,云歌出走,行至骊山,回想与陵哥哥的点点滴滴,猛然醒悟。回宫后得知刘弗陵重病,两人紧紧抱在一起,一夜未眠,后来刘弗陵去世,云歌也是一直这样抱着他。在生死面前,爱情是多么无力,遍寻良医而不得,云歌想到九爷。虽说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不管现实中还是武侠小说爱情小说中,哪怕只有一线生机,谁都想活,有相爱的人,谁都想白头到老(小龙女除外,她也不是真正想死,她只是太了解杨过,明白活得久了等杨过清楚自己的心了就会失去他)。风叔已死,云歌只能去找孟珏,生死面前,她是无可奈何!
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从能否全身而退变成了刘弗陵的病,也更珍惜彼此相爱的时光。云歌在困顿中想找九爷治病,刘弗陵给出的诊金是降赋税,这是他一直在努力做的事,跟他是否生病无关,他有这样的提议,是因为尊重九爷济世的胸怀。如果九爷活着,他会怎么想怎么做?看过大漠谣的都知道。
孟珏提出他要的诊金,只为试探云歌对刘弗陵的感情,结果让他很是心伤。从云歌的角度看,以自己的感情和身体作为交换,是很大的侮辱,但是自尊哪有陵哥哥的生命重要。爱一个人就是这样,我在不在你身边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你安好。孟珏是真心为刘弗陵治病的,因为刘弗陵不管作为皇帝还是个人,都是他认可尊重的,所以他才会不眠不休的查看起居录,直到在山上查找到病因才沉沉睡去。他怀疑的是刘弗陵保护和照顾云歌的能力,他觉得自己这方面会做得比刘好。


IP属地:北京29楼2016-10-24 13:25
回复
    好久没来了,这个吧好像也荒废了。我还是把帖子更完吧,比较看完感触那么多,写了两万多字的读后感啊!


    IP属地:北京39楼2017-08-23 15:21
    回复
      九爷为霍去病治病,自己受伤,去世也不想金玉知道,怕她伤心,更多的是为金玉;孟珏为刘弗陵治病,更多的是为刘弗陵,云歌的存在让他纠结,就算知道月生的事,也只是多一个为刘弗陵治病的理由,他每天看着自己深爱的人为她深爱的人忙碌心痛,是多么煎熬。他和义父不同的是,九爷尽最大力不让金玉伤心,他为刘弗陵扎骨针时看到云歌担心刘弗陵故意放缓速度让她更难过,在整个治病过程中,他就这点阴暗心理值得诟病。九爷固然是圣父作为,他也算接近圣父了。至于他没提到香的问题,虽然玉佩不认可桐华的信,但信中写的很清楚,孟珏的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骄傲,他不爱解释,和云歌好的时候她有误会不开心他都很少解释,后来许平君说他没说清香的问题他也没解释。我的理解是,刘弗陵的病如何难治,太医们都束手无策,他说自己的医术如同海水,恐怕不会想到刘询能识破其中发病治病的奥妙,说他故意不提香潜意识想害死刘弗陵实在是很冤枉。


      IP属地:北京40楼2017-08-23 15:22
      回复
        下面再说一点题外话,不赞同的说我双标或者激进也无所谓,我就是这样的看法。
        刘弗陵让刘贺刘询将田千秋拉下宰相的位置,他肯定能想到可能置他于死地,很多人诟病这个。但我看来,这无可厚非,刘弗陵、霍光、田千秋都身居高位,他们的作为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死,他们自己的生死也在政治的漩涡中。田千秋居其位不谋其职,一味溜须拍马,原来对武帝,后来对霍光,这就是无作为、渎职。如同前些年,某些人只想自己任内不出事,什么问题都拖,十年中导致国家失去了最快发展的最好时机,也导致很多问题积重难返,这种不作为对国家的损害是无法弥补且超过想象的,万死不足惜。对身居高位的人,不作为就是犯罪,田千秋就一直在犯罪,尤其在皇帝看来,所以他该死!霍光能从四大托孤忠臣中独大,最重要的是因为他和刘弗陵的政治理想是一样的,他俩共同推动利于家国发展的政策。如果霍光是鳌拜那样的人,自己圈地不断扩展个人势力和财富,引起民愤,刘弗陵肯定会铤而走险除掉他。霍光不是好人,但于国而言却是良臣,刘弗陵明确肯定这一点。


        IP属地:北京41楼2017-08-23 15:23
        收起回复
          刘弗陵病重,孟珏匆匆忙忙赶来,看他抢救刘弗陵这段,怎么都不会相信他会害他。刘弗陵醒来后,两个男人之间的谈话,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溢出纸外。关于他们共同爱着的云歌,不能让她知道她无意间害死了刘弗陵,否则她很难解脱;关于朝堂,他们彼此也很坦诚,刘弗陵第二次强调要他置身事外,孟珏也坦诚相对。这是他们谈话最多的一次,不是君臣,也不是医患,完全平等的朋友关系。刘弗陵不治,对孟珏打击很大,云歌想从他那里听到好消息,他也很无助:“可是现如今,我也只是一根稻草!”除了小时候,他很少有这样无助的时刻。


          IP属地:北京42楼2017-08-23 15:25
          回复
            云歌一看到刘弗陵,就知道他们时日无多,她的风格再次凸显。上次她差点死掉,临死明了心中的遗憾,醒来马上表白:“陵哥哥,我想和你在一起!”这次刘弗陵将死,她不想生命中有遗憾,马上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表明:“陵哥哥,我要成为你的妻子!”这是她很可爱的地方。她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不达目的不罢休,所以有了书中可笑、可爱、深情中又带悲的发结夫妻这一章。
            两个人开始了知晓对方心意互相隐瞒但又知道对方隐瞒的相处,别扭又默契。刘弗陵整理好衣装才见云歌,想让云歌知道他挺好,云歌也不点破。只是马上开始色诱刘弗陵,刘弗陵当然明白她不想留有遗憾,但他受教儒家文化多年,守礼已成自然,担心云歌以后的生活,所以一直拒绝云歌。云歌在少数民族地区长大,对性与爱有一种原始的天真,这本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懂,就学,没什么不好意思,也非常勇敢的实践,将刘弗陵逼得无路可逃。


            IP属地:北京43楼2017-08-23 15:26
            回复
              云歌不停换着花样色诱,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在自己面前一会儿雨意一会儿霓裳,刘弗陵怎么可能不心动,他虽然生病了,也还是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年。但是他不能,以至于吓得不敢和云歌呆在一间屋子里,从陆地上被逼到了水面上。书上说云歌“一晃一晃”的走进寝宫,我想象了一下,大概是模特走台步的样子,刘弗陵一看到就赶紧站起来,可见他有多紧张。虽然知道陵哥哥是为自己着想,可是你不停的诱惑,他却毫无反应,换谁能有挫败感,怀疑自己的女性魅力,所以在船上她很沉默。唉,只怪刘弗陵自制力太好了!
              船上这段真是太美了,好像置身于银河。云歌看到美景,喃喃自语,自然而然地想靠近陵哥哥一起欣赏。爱一个人,就是你看到美景,就想他也看见,你吃到好吃的东西,就想他也尝尝,反正就是什么好东西都会想与他分享,云歌从8岁遇到陵哥哥后就是这样,不过她更多的是做了好东西就想给陵哥哥吃。


              IP属地:北京44楼2017-08-23 15:27
              收起回复
                不过因为云歌那几天的“斑斑劣迹”,刘弗陵吓得直往后躲,本来就伤心又有挫败感的云歌这下更难过了。云歌将刘弗陵担心和他们一直不敢面对的问题摊开来说,自己主持两人结发成婚,刘弗陵仍然想逃避,云歌却更执拗,无奈他只好以静制动,却经不住云歌热情如火的挑逗。云歌明白刘弗陵的顾虑,她说服他接纳她的话,大概是这本书中最深情的表白了,当然,没有说的这么尽的也不表示不深情。
                这里的深情不需要任何解读,我写不出什么也写不好,看了心中满满都是爱和感动。吧里分为两派,为各自爱的男主争论不休,却好像很少人喜欢书中第一主角云歌,我们看到陵哥哥的深情专一,也为孟珏的不悔付出感动,却很少人看到云歌也为爱情付出了全部。我之前也对云歌没什么感觉,就是一个玛丽苏女主,更喜欢平实坚强而又坚持原则的许平君。可是写这个帖子,我越来越喜欢云歌:她是没有公主病的小公主,善良、聪慧、明理又能干,在爱情上全心投入,绝不拖泥带水,孟珏从开始到她离开长安都一直表明对她的爱意,但她在明白自己心意和刘弗陵表白后再没丝毫动摇,和陵哥哥在一起,不管面对什么风雨,她都坚定的站在他身边,奋不顾身,生死相随,但又不是那种毫无底线的付出。这是一个女孩子能付出的最好的爱情,我觉得我做不到,大部分人应该都做不到。


                IP属地:北京45楼2017-08-23 15:28
                回复
                  云歌说:有人活到九十,却没有真正快活过一日,有人只活到十九,真正快活过,我宁愿要后者。最近对这点深有感触,家里一不常见面70多岁的长辈,每次见到都说他20岁以前当兵时的事,见到谁都要提起,我就感叹他20岁之后的日子都是白活,有意义的生命只限于当兵那段时日。很多人都是这样,年老回想往事,真正有意义的日子并不多。对云歌来说,爱人随时离去,自己能和他在一起真正快乐的日子也只能数着过了,所以她必须抓住,既然不再能天长地久,那就只能现在就拥有。刘弗陵何尝不明白她这样的执着,才会放下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小船上简单而又郑重地和云歌结为夫妻:你是我今生今世唯一的妻!在他们面对各种问题时,我都更赞成云歌的做法,刘弗陵顾虑太多了。
                  古时的结发礼在这里看得很有感觉,很特别又很有仪式感,可惜现在男人都是短发,传统无以为继了。


                  IP属地:北京46楼2017-08-23 15:34
                  回复
                    看刘弗陵离去的两章,难过的想哭。我原来看爱情故事很少哭,反倒觉得可笑,当年曾被宿舍同学集体拿她们感动的小说把我堵屋里想看我感动哭,结果我看了酝酿情绪许久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遂被群殴。当时我的泪点是亲情,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更能打动我。年轻时不懂爱情,年龄大了反倒更珍视爱情的可贵,也坚信大部分婚姻是因为爱情,要不岁月漫漫,日日相对,和不爱的人一起时光该如何难度!
                    看这两章,虽然难过,但也恨,恨刘弗陵!你看他临终每天接见大臣,就知道朝堂中不少忠于他的人占居高位,手握重权;你看他一系列的后事布置,就知道他面对霍光其实有很多谋应对;你看他交给小妹的东西,就知道他只要狠心,拿下霍光并不那么困难。他明明可以,可他不,他不想有任何兵祸,哪怕多年身处窘境,自身受害将死,与爱人白头的多年心愿成空,他也不允许局势动荡。我们看书,恨他考虑自己太少,恨他不能把最好的爱情进行到底,恨他接受命运太过坦然。为他恨他,却又是因为爱他敬他。


                    IP属地:北京47楼2017-08-23 15:35
                    回复
                      看到刘弗陵生病发病,心疼!身体健康的人不能感受病痛的折磨、煎熬和摧残,前段时间大火的《滚蛋吧,肿瘤君!》,漫画中有一节是熊顿第一次发病,好像有一只手突然狠狠抓住了她的心脏,她在极端疼痛中昏了过去,最后记得的是妈妈的惊呼。我也认识多年癫痫的人变得性情乖张暴戾。唉,为什么是陵哥哥要受这样的苦? 他什么错都没有,只是努力让每个人都好!
                      我们看书心疼,云歌看他受苦更是心如刀绞。时日不多,他们简直是争分夺秒的在一起。刘弗陵身体尚可时,他们有一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如果没有病痛,那就是他们一直梦想的生活。在死亡的威胁下过神仙眷侣的生活,爱情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一次次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却又多么无力,死神终于还是来临。面对永久的分别,他为她担心,她让他放心,可是他们也清楚的知道对方,云歌不会忘记陵哥哥,刘弗陵至死也不能放心云歌。随着刘弗陵的离去,云歌的爱情死去,开始了真正苦难的生活。


                      IP属地:北京48楼2017-08-23 15:36
                      回复
                        刘弗陵去了,总结说说他吧!他幼时的灾难压抑他很多年,多年来又生活在权力斗争的核心,为什么能长成这样的人?他的父母都是深谙权谋且心狠手辣残酷之人,他继承他们的智谋,性子和做事风格却背道而驰。他三岁就被称为神童,天生慧根,是他一切行事的基础。另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个在教育行业混饭吃的人,我觉得是他所受的教育。武帝后期独尊儒术,刘弗陵从小接受的都是儒家的教育,而且刘弗陵一直都拥有全大汉朝最好的教育条件。先天条件加后天培养,就有了这么一个对权力有不一样诠释和作为的不像帝王的帝王,两者缺一不可。
                        虽然父赐母死,但他的成长过程中也是有亲情包围的,虽然这些人不能走进他心里,但是都是守护他他也要守护的存在。一个是他姐姐,在他为保护她故意疏远她之前,姐姐可以直接闯入寝宫去找他,可见感情是不错的,在母亲死后,姐姐应该承担了母亲的角色,一直陪伴他成长。还有于安,他天生的使命就是守护刘弗陵,对刘弗陵而言,他是兄长一般的忠仆,如同金锁对紫薇,虽然紫薇说她们名为主仆实为姐妹,但我们都知道,她永远不会像对小燕子一样对金锁,但为仆的一方,为这一份自上而来的亲情,往往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是最忠实牢靠的存在。于安,拼尽所有力量守护刘弗陵,在刘弗陵离去后,又替他守护云歌,他同样是刘弗陵很重要的人。其他还有很多忠诚的臣子,比如赵破奴、赵充国父子,这些都是很正面的感情,在他遭受重大变故的时候也一直守护在他身边,使他不会走向极端。


                        IP属地:北京49楼2017-08-23 15:38
                        回复
                          相知难得,能有真心相待的朋友其实也不容易。刘弗陵和刘贺,亲叔侄,叔叔却比侄子小很多,但他们之间并无多少亲情,更多的是朋友之谊。他们一样的身份背景,使他们儿时相遇便能对彼此的处境和心情感同身受。虽然刘贺放荡不羁、刘弗陵云淡风轻,但他们都理解对方的悲伤,有着相同的政治愿望。他们尊重也相信彼此,刘贺最终因为尊重刘弗陵而没有为自己争得皇位发动政变,刘弗陵临终也要布置好保全刘贺的性命。他们之间的交情,不浓烈,却动人!


                          IP属地:北京50楼2017-08-23 15:42
                          回复
                            当然,在刘弗陵的生命中,爱情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从十二三岁,就开始爱云歌,不是一见钟情,不是因得救报恩,是因为两人在一起两天所经历的一切使他们两心相知。云歌真是一个奇特的少女,8岁就能说出我就要走了你只能想我这样不是情话却更打动人心的话,小小的陵哥哥还因此红了脸。在这两天的相处中,云歌一直很热情主动,简直横冲直撞的闯进陵哥哥心里。他们的爱,从一开始便因相知相惜而生,刘弗陵小小年纪心思深沉,清冷疏离,无忧无虑的明媚少女云歌却能感受到他的痛苦,并主动照顾他、开解他,希望他能快乐!送绣鞋那里,刘弗陵许下一生的诺言,8岁的云歌并不懂,但慢慢长大她懂了,也从内心认定了那份婚约,这俩人的行事逻辑完全没有差别,除了天成佳偶天生一对,我也是无话可说了。
                            定下一个不可思议的婚约,两个人还都从心里认定了,这两人频率不能更一致了。这样的爱情超越一切,按说是不会移情别恋的,除了书中这种阴差阳错造化弄人的情况,云歌不可能爱上刘弗陵以外的人。在刘弗陵死后,他会一直在她心里,她可能会过普通夫妻的生活,却不会再这般去爱一个人。桐大对刘弗陵几乎没有相貌描写,最多的是写他的眼睛,然后把所有外貌方面的美好词汇都给了孟珏,如同红楼中的宝黛二人。这大概也是为了强调云陵二人精神上的相知与默契吧!
                            在他们二人的关系中,谁是付出更多的一个?云歌!他们定下盟约,他因为身份的限制,甚至不能去找她,只能被动的等,是她,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孤身一人,不远万里来找他;他带她入宫,拖她入危险境地,几乎丧命,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拼命救她的也不是他,她却只是心疼他,为他留在宫中,哪怕失去自由、扼杀自己的天性;他公事繁多,不管相爱前还是相爱之后,她都是等待的那个人,甚至他命在垂危,也要先处理公事,她在外面等待,争分夺秒的与他在一起;他生病,她陪他四处求医,甚至放下自尊、赔上一生,只为他能被医治;他命悬一线,她奋不顾身两人结合,在最后的日子全部心神照顾他。云歌为他,付出了全部的爱!


                            IP属地:北京51楼2017-08-23 15:43
                            回复
                              古语一直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士为知己者死”、“知己难求”之类的话,就连外国流行歌曲中也有“don't need much talking,withoutsaying anything”(take me to your heart)这样的词,可见古今中外都一样,相知很难,相知的爱人更难寻。但虽然很难,也还是有的,远的有法国的萨特波伏娃,近的有王小波李银河。王李二人的情书《爱你就像爱生命》,是李银河在王小波死后为纪念他放的一个大炮竹。这是真实的爱情,写这些情书时,王小波还不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李银河也不是今日颇受争议的学者,那时他们也没想过以后会集结出书。这些情书,让我们看到相知爱情的美好与可贵,虽然他俩男丑女不美,可爱情更多是灵魂的契合,真正的爱情来临,相貌甚至性别都不是问题。可惜美好的东西总不能长久,王小波早逝。李银河在他离去后又有了伴侣,收养了孩子,但我们看她的博客、微博、微信还有言谈,都能感觉到王小波的存在,他一直在她心里陪伴着她。
                              刘弗陵死后,我们也希望云歌能像李银河和泰坦尼克的rose一样,将最好的爱情留在心底,继续生活。但桐大太残忍了,至少在整本书结束,也没给她开始新生活的机会。


                              IP属地:北京53楼2017-08-23 15: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