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后,截至目前,HQU现已有5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哲学、应用经济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45个;
未全部覆盖的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企业管理和旅游管理),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材料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环境化工)。


HQU目前有1个博士点态调整指标,3个学术硕士点调整指标。
博士点动态调整可能在这几个学科中产生:
1工商管理学:
福建省高原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为B(全国20%-30%位次),位居次轮HQU参评学科第一位,有希望冲击HQU十三五及福建省双一流目标(2~3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10名或前20%),
拥有企业管理及旅游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旅游管理为当时全国四家二级学科博士点之一,拥有国内旅游管理唯一双国家级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企业管理及旅游管理两个学科目前全职博导数22人,居全校第2位,仅次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包含材料与生医学院)全职博导数,博士招生数也位居全校第2位,仅次于化学工程与技术。
2软件工程:
福建省高原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为C(全国50%-60%位次),HQU已动态调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点,所有师资及资源聚焦软件工程学科,目前大数据及相关已是热门学科,且参与计算科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数字福建“一带一路”服务业大数据研究所建设。引进蔡绍滨、何霆、李弼程、高振国等高层次人才,现教授人数约15名,加之未来高层次人才引进及青年英才成长晋升正教授,整体师资实力及正教授人数有较大提升空间
3汉语言文学:
福建省高原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为C(全国50%-60%位次),拥有福建省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契合HQU桥校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导向。引进常彬(国家百千万/闽江学者特聘)、王晓平(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王长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潘道正教授等高层次人才,蓄力冲击一级学科博士点。
4光学工程:
福建省高原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为C(全国50%-60%位次),拥有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可能的学科
法学:可能自主设置法律经济学二级博士点
福建省高原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为C+(全国40%-50%位次),拥有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地方法治研究中心,目前有5名正教授(许少波、张国安、刘超、陈斌彬、陈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