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2018要点
http://wxy.hqu.edu.cn/info/1032/2172.htm二、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5.完善学位点管理模式和机制,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终审结果,制定学位点规划建设方案,完善学位点管理模式和机制,提高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水平,启动新一轮的学位点动态调整与自主增列工作。完成全校各学科学位点合格评估自评工作,做好艺术、汉语国际教育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专项评估。换届调整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做好研究生导师遴选及认定工作。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学术能力提升,资助研究生开展学术论坛,参与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扎实推进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加大教学督导力度,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发布2017年研究生质量年度报告。继续拓展境外研究生教育,做好2018年港澳台联考、自主招收港澳台侨留学研究生、陈嘉庚奖学金招生、中国政府奖学金招生等工作;完善澳门地区,泰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已开办的研究生班的培养及管理工作。
7.拓展与内涵建设并重,推进国际化办学上新台阶。加强全英文专业及授课师资队伍建设,遴选全英文课程授课教师,制定外聘教师职称聘任管理办法,扩大外聘师资比例。积极拓展交流项目体系,继续深耕细作现有品牌项目,激发各学院拓展和参与交流项目的积极性,稳中提升赴海外交流学生人数,大幅提升来校交流学生规模。进一步完善推进国际化发展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工作例会制度。改善优化海外合作院校结构,加强与美洲、澳洲、欧洲高校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联系,深化与港澳台地区高校交流,寻求新的合作增长点。修订长期境外专家管理规定,提升聘请外籍专家层次,优化引智结构,增加非语言类高层次外籍专家的比例,增加短期外籍专家聘请人数。继续开展“世界华人科学家讲堂”项目。做好外事宣传工作,制作英文版宣传视频,编制全英文宣传册。
三、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和举措,全面推进福建省“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
9.规划并落实一流学科建设举措,提升学科建设内涵。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新增学位点的结果,结合“双一流”建设契机,加强学科建设,认真做好高峰学科与高原学科建设,细化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制定科学指标体系,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启动学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制订《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一流学科绩效考评办法》等制度。开展“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和完成情况的评估、检查等,优化绩效评估方案,做好绩效评估工作,编制2017-2018学年办学质量白皮书。
10.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把“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与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衔接,以“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为总体导向,改进完善团队建设、平台建设、中青年教师引导激励的实施方案,启动新的一轮资助计划,完成上一轮支持计划的验收工作,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做好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科技奖励的申报组织工作,启动军工保密项目申报工作,力争高层次项目、高水平奖项、高级别平台、高质量成果实现新突破。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做好2个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中期检查与验收工作。结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和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科研管理流程。
11.稳步推进平台和智库建设,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梳理和重新评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成效,进一步完善社科繁荣计划的各项子计划,重点支持富有成效的项目。做好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等各级各类文科纵、横向项目,及文科科研奖项申报工作,重点跟踪、扶持有希望冲击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领军人物,争取在重大重点项目上继续取得新突破。调查摸底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潜力,长期跟踪并在政策上倾斜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完善音乐、体育、美术各种获奖、表演、创作类成果的认定办法。探索智库建设办法,稳步推进平台和智库建设,做好3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验收工作,开展2018年度省社科研究基地和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申报,推进2个省级智库建设,继续做好“智库名家系列讲坛”。
四、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促进人才队伍质量和结构健康发展
12.人才引进与培养并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坚持兴校必先强师,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在战略优先地位长抓不懈。根据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规划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师资补充暂行办法》,加大招聘宣传力度,创办青年论坛,积极发挥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的重要作用等,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力争领军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新突破。落实《人才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各级各类人才项目推荐,认真开展聘期中期考核和聘期考核,力争高层次人才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强化青年教师培训培养,继续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做好公派出国留学的选拔、管理及服务工作,继续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办出国留学英语培训班,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学位;配合做好政策设计,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
13.制定并实施《学院业绩考核办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梳理我校人才人事工作制度,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制定并实施《学院业绩考核办法》,把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情况列为学院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调动发挥学院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育教学导向,修订评选办法并实施先进单位与个人的评选表彰工作,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一票否决制度。调整优化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例和申报、评审、聘任工作程序,开展2018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制定2018-2020年各类人员岗位设置规划,修订人员调配办法,出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相关配套方案。加强人事信息系统和服务效能建设,提高人才招聘、考勤、考评等信息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