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吧 关注:757,290贴子:15,407,051

回复:6亿年来板块运动的大致过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贝尼奥夫带”要喊冤
什么叫“贝尼奥夫带”?按板块理论,那是说:大洋地壳下面存在着一股向上涌动的地幔流,在它的分张作用下,新洋壳会从被它拉开的裂缝(洋脊)处不断增生;老洋壳则会被分张的地幔流驼着,向大陆方向移动,并最后从大陆边缘的海沟处向地内俯冲,消减,回入地幔。而那个让洋壳俯冲、潜入地下的通道,就叫“贝尼奥夫带”。所以,按这说法,在地幔流的循环往复作用下,那大洋地壳,是每隔多少年就要新老交替被全面“清盘”一次的。故在学术上,这又叫大洋地壳的“周期性更新”理论。
一条小小贝尼奥夫带,它从诞生那天起,就肩负着这般“回收老洋壳”的“千钧重托”,它,承受得起么?我们还是来看实际调查。
考察告知:在日本海沟以东外海,距海沟不远的太平洋洋底上,平躺着一块地质性状同日本列岛相同的陆地。它叫“亲潮古陆”,长200多公里,宽80公里,离日本海沟90公里。
这块古陆的出现,可是件怪事。因为,按现有主流理论逻辑,这里可是专门吞吃洋壳的日本海沟与贝尼奥夫带的“入潜口”哇。被所谓“东太平洋隆起”扩张带推挤而来的,那都是一块块要被“清盘”的老洋壳呀,而且老洋壳已被吞吃了几千万年,下肚了几千万平方公里,洋壳早就被扩张带“更新”、“清盘”了,怎地这会儿在其源源不断向贝尼奥夫带踊来下潜的通道口上,竟然会冒出一块陆地来哩!不对,这可不符合世界流行的板块理论模式呀。
“走,下去看看。”
《国际深海钻探计划》派出的格洛玛·挑战者号探测船上,不知是谁,这么嘀咕了一声。于是,船上便下来一班人,驾起钻机,猛钻了一气。结果,拔出岩芯一看,哟,这块陆地最下部的地层,形成于8000万年前的白垩系。往上,是6700万年前至2200万年前的老第三系地层。再往上,则有代表地表剥蚀作用的安山岩质的大陆型砾石!
还有更麻烦的:这些地层均不含海生生物化石。而那位处最上层的2200万年以来的地层中,其沉积物中却含有海生生物化石!
咦,这是咋回事?如此勘探结果,岂不等于说:在2200万年以前,这地方曾是一块浮在海平面以上的陆地,在这之后,它才逐渐沉入水下的么?
“来,量一下!看看这块陆地现在下沉有多深?”又有人在喊。
过来一位科学家拿测深仪一量。嗬,好家伙,沉在水下2600米!
这是铁打的证据。而这证据又是明明白白地在告诉人们——
这里的贝尼奥夫带,从8000万年前以来,压根儿就未吞吃过什么从东而来的洋壳!否则,这“亲潮古陆”按照“地幔对流-海底扩张-大洋板块周期性清盘、更新”的流行理论,不早就该从日本海沟入潜、消减、回入地幔了嘛!
事实如此,何以告白世人?
压根儿就没“入潜”功能,可西方学说却硬要深海沟与贝尼奥夫带去完成所谓“地壳俯冲-消减-碰撞”和“地壳消-长平衡”的任务,以便让板块说好来“上大陆”。啊,若贝尼奥夫带地下有知,它定会喊冤的!
而且,更冤的是:它们还要被主流学说据此来解释青藏高原上出现的“蛇绿岩带”即是当年该处地壳深海沟的所在位置,即是当年所谓“古特提斯洋”洋壳从这里回入地幔的地壳潜没带和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带。嘿嘿,现存的海沟-贝尼奥夫带尚且不具“入潜”和“消减”地壳的功能,却又要以“现存海沟”来推论“从前的海沟”具有此类功能。这岂不是在嘲弄人类智慧么?
是的,板块说就这样把一个根本没有观察资料作基础的理论虚构之物,强加给了全世界。而且,三十多年来,它不仅不把“海沟不具有地壳消减功能”的事实真象,主动公示世人,予以讨论,还始终回避回答这一问题。这就是当代西方的主流学说表现出来的学术风范。
说悲哀,已经是多余的了。
那么,上述资料既然表明地球本身不存在可以吸收、消减海底扩张产生的新地表,不能让地球的地表增生与消减做到“消-长平衡”,则,这不就意味着地球在变大、在膨胀么?
是不是这样哩?我们还是从实际观察中看事实怎么说——


64楼2011-12-18 15:22
回复
    不用造假,这块亲潮古陆位于日本列岛以东120公里左右,日本海沟以西100公里左右,而不是以东。以东和以西可是天壤之别呀,它根本就没在洋壳上


    IP属地:浙江65楼2011-12-18 15:39
    回复
      2025-05-12 13:21:50
      广告
      最古老的洋壳,也不过两亿年左右,洋壳不是消失了,难道海洋的年龄就两亿年?
      太平洋西侧洋壳多古老,东侧靠着美洲陆地的洋壳非常年轻,又怎么办?


      IP属地:浙江66楼2011-12-18 15:49
      回复
        您啥时候解释清楚这张图再来完善您的理论吧


        IP属地:浙江67楼2011-12-18 15:50
        收起回复
          您有没有算过,根据这张图反推几亿年间地球体积的变化,地球平均每年需要吸收多少星际物质?以地球的引力、太阳周边的星际环境提供的了吗?再按照当时地球的大小推算引力,当时地球表面的生物需要这样的形态吗?如果远古某个时期引力小的多,那么还需要这么强健的腿吗?翼龙需要这么大的翼供滑翔吗?远古时期为什么没出现又细又高的植物?


          IP属地:浙江68楼2011-12-18 15:58
          回复
            所以,这种所谓的“民科”,只能骗骗小孩子,让一知半解的人上当,彻底的“伪科学”。
            “伪科学”具有的特点:
            1.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没 有进行过严格的测算,甚至压根没算过,只是想当然,也没有全局观念,于是很容易被“常识“找出破绽。比如这位楼主,多半完全没考虑过更小的地球对生物形态 学上的影响,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远古的动物”肌肉为什么不萎缩,翅膀为什么没有变小,腿为什么没有变细小,树木为什么没有变的不坚固,肯定也没有思考过更小 的地球如何束缚大气和维持相应大气结构的问题。
            2.只有“一部分的证据支持”,对于能否定所谓理论的证据视而不见。比如这位楼主,肯定见过很多能反对他这个理论的信息,但他只会找支持他这个所谓理论的拿出来,而不会把反对意见拿出来。反对意见藏起来还来不及呢!拿出来不久曝光了?这就是伪科学的治学态度。
            3. 不原承认自己不合理的地方,只找现在理论上的瑕疵进行攻击,并用各种手段证明自己的正确性,甚至不惜造假。比如这位,造假了吧。。。。。。明明在海沟西,偏要说成东
            


            IP属地:浙江69楼2011-12-18 16:18
            回复
              对不起,那些物质有星际的。但是更主要的是来自地球内核 核裂变 形成的。
              地球表面本来就没有水,水无法从宇宙空间捕获。


              70楼2011-12-18 16:41
              回复
                远古的植物基本都上都被证明比现在的要高要大得多。至于细 我就不知道你这样的结论是怎么来的。


                71楼2011-12-18 16:43
                回复
                  2025-05-12 13:15:50
                  广告
                  你去看看 大西洋两岸吧。最老的地壳的确是就两亿年。
                  而且大西洋也是 板块说没有回收的地方。
                  地球扩张说得是 太平洋也不存在回收罢了。


                  72楼2011-12-18 16:44
                  回复

                    让这个来解答你咯


                    73楼2011-12-18 17:01
                    回复
                      大哥,核裂变变是损失质量的。您不会只能守恒都要颠覆吧?
                      我有说过大西洋存在回收的?大西洋两岸就没消亡边界好不?东侧靠美洲的是太平洋,您怎麼解释那一片不到一千万年的鲜红?
                      按照您的理论,大洋也就是2亿年间产生的,太平洋一侧是不到一千万年的海底,另一侧是一亿多年的洋壳,怎麼裂的?你切一个苹果,怎麼做到切缝的一侧是昨天切的,另一侧是一个月前切的?


                      IP属地:浙江74楼2011-12-18 17:05
                      回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a0bf200100urz3.html
                        非对称展开。


                        75楼2011-12-18 17:12
                        回复
                          还是不行呀,太平洋东侧的红还是没能解释,我发现太平洋东侧的刚出现的时候是红,再过几千万年还是红?原来这就是解释呀,牛!
                          再给你解释下生物形态学:比如恐龙时代,按您的理论,地球要小的多,於是引离势必小的多,就像人类在月球上,一跳几米高,这种情况需要人类这样的腿麼?按照现在古生物学的成果,恐龙的腿显然比那时候“地球上的大小”所应该需要的强壮的多,反而适应现在的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按照生物适者生存,您认为会那麼浪费制造那麼强壮的腿吗?
                          至於植物,引力小了支撑的东西自然就不用的的麼,当然会进化出又细小又高的


                          IP属地:浙江76楼2011-12-18 17:13
                          回复
                            只能说你根本就没有进去看 整套 1-6


                            77楼2011-12-18 17:24
                            回复
                              2025-05-12 13:09:50
                              广告
                              地问是你们的作品??这书我看过


                              IP属地:浙江78楼2011-12-18 17: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