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p吧 关注:19,719贴子:998,181

公考人,分享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中警院12级的毕业生,作为应届毕业生,我们学校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考公务员,当然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的公考之路是从2015年10月份开始(过完国庆假期)一直到2016年7月,也就是前一阵等体检结果公布才基本确定下来。我的公考历程不像许多师弟师妹眼中的大神,他们要么在国考就一锤定音,当我还在图书馆不停的刷题时他们早已捷足先登,打算出去玩趟或者在学校各种聚餐;要么就是逢考必过的那种考霸,最后我还在焦急的等待笔试成绩时,他们却在发愁去哪个城市选哪个工作比较好。其实每年我们学校都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情况,到5月底就基本确定2份甚至3份工作。每次和这样的同学聊天听他们说起发愁去哪,心头别是一番滋味。但现在想想这样也实属正常,没着落时只求稳稳有个着落,但当你有更多选择时往往也会陷入他们这种两难境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8-28 23:33回复
    我在这大半年的时间前前后后经历了5次公务员考试,现在才基本算结束了这段公考心酸的历程。回想一下自己这段时间基本上就是奔波于各个城市与考场,国考石家庄跑了1趟、上海市考跑了3趟、深圳市考跑了2趟、广州市考1趟,还有最后的省考终于尘埃落定,这一年也不知道在外面住了多少次宾馆,坐了多少趟火车。要说兜了这么一大圈回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的累了。不仅是因为各种旅途的跋涉造成的身累,更多的是来自于考试的压力所带来的心累,可谓身心具疲。所以直到最后体检结果公布有朋友问我是不是特兴奋?我觉得与其用兴奋、高兴~来描述我当时的心情,不如说‘’放松‘’来得更贴切一些,因为那一刻的感觉就是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下去了,终于可以安稳踏实的的睡个好觉了。就好像师弟师妹们考完期末最后一科得到解放一样,不过这种肯定比你们期末结束后的feel来得实在。其实,在公考路上不乏大神般人物的存在,也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黑马,这些在学校都有一批批代表。但我想更多的是有着和我一般类似经历的小伙伴们,成绩一般、智力平平,公考路上一路摔打过来,最后结果不好不坏,自己的付出也算有了一份回报。现在16年所有的公考基本都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是师弟师妹们的战场。作为过来人,只是想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心得和师弟师妹们分享下,不一定说得对、方法也肯定没有普适性,只是希望能尽我所知写好这篇分享,就算毕业后留给自己和cicp的一份礼物,能给看到帖子的师弟师妹们一点帮助。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8-28 23:3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8-28 23:36
      回复
        国考篇:在我们学校有一大批同学都会选择先准备司考,之后再备战公务员。然而这样留给国考的准备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对于刚经历过司考这场鏖战的同学们来说最多经过国庆的短暂修整就必须得披装上阵了。然而由于我们应届之前又没公考经历,所以一个月准备国考时间难免显得有些仓促。但时间短并不代表没有可能性,只要合理的安排司考后国考前的这段时间,提高单位时间效率,再理性的选择报考岗位,国考通过也是有可能的。今年我知道的就有考上国税、边检、铁路公安,尤其是铁路公安上线的不少。所以无论师弟师妹们是否准备过司考,都要认真的对待国考,特别是司考结束后容易懈怠,大家一定要短暂放松后果断找回状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其实说透彻点,即使你司考过了那也只是一个资格证、一块敲门砖,倘若要去法检还是要通过公务员还是需要考试。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8-28 23:38
        收起回复
          对于具体的备考基本上有两种选择。其一种方式就是自己备考,其二就是选择报班。先说说自己备考:因为我是自己准备的,结合自己和身边同学们的一些做法,我觉得自己备考应该注意一下几点:①司考结束后(这里针对准备完司考的同学,没准备司考的同学当然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备考,我提的这些建议针对性就不太明显)不管考得怎么样都是过去式了,大家不用多想,全力备战公考才是关键。大家可以利用9月26以后国庆休息这段时间先把一些资料买好。行测和申论的教材(其实个人认为用中公或华图申论教材意义不大,大家认真听钟君2015讲的申论课程就足够了,平常多看看人民日报的一些社评和一些写得比较好的申论文章,了解申论作文的结构,积累一些好的素材多)、历年真题(申论的真题中公和华图的可以各买一套,自己做完后多对比一下他们的解析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后面的大作文中公和华图的写作风格差异还是蛮大的,至于哪种风格比较好,我也一直纠结这个问题,只能说多看看不同类型的文章,开拓一下自己思路,到时碰到什么题目,想到怎么写就怎么写了。但文章内容不论怎么变,文章结构都是不会改变的)、华图的模块宝典和1000题(这个尽管国考可能做不完后期公务员考试都会用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8-28 23:39
          回复
            ②说到买资料后大家一定会疑惑怎么利用资料复习。其实每个人的学习习惯都不一样,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这里我也只简单和大家说一下自己当时的情况:我首先做了两套行测和申论真题,了解了一下行测和申论题型结构。然后我是以周为时间单位,周一到周五上午分模块练行测,下午或晚上做申论题或听钟君的课。周六自己卡时间模拟一遍,周日上午一般也是模拟一套行测,下午休息……其实一个月的准备时间的确很仓促,不管你怎么安排规划都无法做完所有的真题,但尽力而为总会有收获的。除了准备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自信,树立信心保持好的状态肯定能为公考加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8-28 23:42
            回复
              后面内容比较多,编辑有点麻烦,最近几天我会持续给更新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8-28 23:58
              收起回复
                事实证明,我们学校的学生考公务员还是很有实力的,虽然学校每年公布的就业率都有90%之说,大家对这个数据的参考性也都心里有数,其实学校也就是仅供参考。但我们学校毕业大多数人会选择考公务员,公务员相对于去公司企业机会少少、难度还是相对大些。但就成公率而言,和社会上相比较学校公考上线率已经算高的了,所以大家也要对自己 对学校多点信心。‘’如果说公考不苦、不难,每一个认真准备过的人都不会相信。公考路漫漫,不仅需要汗水的付出,更会饱受内心的煎熬,大家要做好准备,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希望大家放宽心态、坚定信心,过程是苦的但结果会是好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6-08-29 23:59
                回复
                  ②言归正传,联考规模之大,招考人数之多都是所有的市考不能企及的,多省联考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大家扎堆考试,各省生源大多都会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所以想告诉大家省考的上线率会高于你之前参加的任何一次公考(当然是在岗位层次差不多的情况下)。然而等到省考,我们许多同学的心态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省考之前大家都已经经历了好几次考试,有的人志得意满,收获满满,这样的人此时肯定信心爆棚 越战越勇;但同时肯定也会有许多同学面临失利,不仅疲于奔波,心理上更会承受巨大压力。如果压力过大反而影响了考试的准备,适得其反。所以我想以过来人身份对后面这部分同学说句心里话:坚持住、把握好省考,其实离胜利就只是这临门一脚,前面的经历都只是垫脚石,虽然你不是笑得最久的,但一定是笑得最灿烂的。相信自己,加油。(这里还想啰嗦一句,一些同学这时候可能会仅仅为了追求就业而放低自己对岗位的要求,我个人是不太主张这样做的。尚且不说省考竞争根本就没你想象中的大,这种做法实质就是心里没底缺乏自信。想求稳的心态大家都能理解,特别是面临毕业心底有种对失业莫名的恐惧。但想想如果你过分放低要求,就算考上了,做一份你不了解或者不喜欢的工作只会是得不偿失,以后只会更加的被动。然而从另外一方面看,不管是身边今年毕业的同学,还是我们往届的师兄师姐每年都会有选择二战公考的,其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在毕业时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只是他们都很看重对这份工作的选择,不愿意为就业而就业。这样选择需要勇气,但我想时间会证明每个人的坚持是会有回报的。用时间的成本去找到自己喜欢的选择,让以后生活更充实肯定也是值得的。当然,我虽然劝大家不要轻易放低自己对岗位的要求,但我也是绝对反对大家好高骛远。对于我们应届的确也容易出现这种情行,其中分寸大家自己把握)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08-30 00:00
                  收起回复
                    笔试更新得差不多了,后面继续把面试 ,希望有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6-08-30 00:11
                    回复
                      帖子也只是个人的一些经历和想法,大家有什么好的备考方法一起来助力中警小师弟师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6-09-01 00:05
                      回复
                        前两天看到两个段子分享给大家:①马云说创建阿里巴巴是他最大的错误,原本他只想做做小本生意的 ②“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帖子后面还有点东西没写完,弄完会及时发给大家的 师弟师妹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说出来一起讨论,除了我吧里还有很多师兄师姐他们看到也一定会为大家解答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6-09-02 00:18
                        回复
                          面试篇:公考之所以难,不仅因为笔试淘汰率高,面试环节也面临残酷的竞争。而面试完全不同于笔试,一个是灵活多变的口语表达,另一个则是逻辑严谨的书面语言。有些笔试考得非常好的考生面试却成为短板;而有些笔试成绩刚刚入围却凭借面试出色的发挥上演逆转。举两个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例子:12级的两个师兄,一个法院笔试过线,面试轻松翻盘后综合排名第一;还有一个省考笔试高出第二名10多分,然而面试之后差点就要从头再来……所以无论大家公考笔试成绩如何,都要对面试有足够的重视,这样守擂的才能稳、逆袭的也会更有希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6-09-03 23:28
                          回复
                            ②面试说通俗点就是怎么说和说什么,也就是形式和内容两大部分。如果用分数来衡量,以65左右为面试平均水平:‘’内容将就,无形式,60;内容一般过得去,形式一般,65;内容一般,形式表达比较好,70左右;所以要突破75就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下功夫了。形式通过面试培训和平常练习还是能得到很大提升的。但在内容方面其实我们也是可以有所突破的。几乎全国所有地区面试都会至少一道综合分析题,内蒙省考面试更有过之而不及,总共也就两道综合分析。如果你对一个社会现象或者政策方针不了解,那么就算平常你语言表达再流利,胆量再大,到时面对考官也只会缄默或者语无伦次。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6-09-03 23:31
                            回复
                              感谢前面大家对帖子的支持,感谢师兄加精
                              希望帖子对师弟师妹们有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6-09-05 2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