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病成珠吧 关注:34贴子:2,710
  • 10回复贴,共1
@霍鸣彦_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8-08 00:05回复
    @霍鸣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8-08 00:05
    回复
      (早起问安后便来了司成馆,朱门打开后里头并没有人,李定阡今日起的早,故而来的也早,甚至早在了先生之前。李定阡寻了往日习惯的位子坐下,翻起书卷,今日——当读中庸,心中默念,熟读百遍,待其意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8-08 00:14
      回复
        (中庸篇已展至最后一段,心性也似乎有了修养,李定阡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他看多了书就会累,然后困。在几案上将要趴下,余光瞅着个从前从未见过的人,一身先生的打扮,惊到后倦意褪,起身揖礼,道了居)
        见过……先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8-08 12:49
        回复
          (此时众人皆已至,先生端坐正前方,不知这位新来的先生要讲些什么,静待。后闻礼记,儒家经典,该一听)
          (先生先解此篇,圣人治天下之礼,是什么样的礼呢?李定阡皱眉,问道。)
          古圣之礼,与今时不同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8-08 14:42
          回复
            (先秦旧事,周礼,这些词于我而言太过久远,我只知道如今大唐律才是规范万民的法典。而周朝之礼,先生说森严,又说礼崩乐坏,李定阡并不明白,直言问道)
            既然等级森严,为何又会坏了法度?
            (一国之法,这个国应该没有大唐这么大,他们的法,也自然狭隘,可只有聚多家狭隘的法,才能成了万民通行的大唐之法 )
            他们的礼,如今还有存在的么?
            (我想,无论再如何修改,也不会全部更换吧,透过这些相同之处,我们e是否能与古人交流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8-08 22:38
            回复
              (气运生变,若是大唐到了八百年之时,我希望它不要像周朝一样衰败,而是能千秋万代,屹立不倒。)
              人心,难测。
              (我听人说过,天可测,地可度,唯有人心最难量,或许,人心本就为私,不加礼法熏陶,便成了小人,为祸,为乱)
              (前朝礼法,延于今日,可敬,可叹。先生往外瞄了一眼,估计是觉得我的问题太多,延误了他的时间吧,可是,有问题不说出来,我会憋出病的呀!)
              谢先生。
              (翻至王制一篇,等着先生讲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8-08 23:17
              回复
                (端坐案前支颐,双眼瞪得溜圆认真听,待先生提问,便仔细思考,见无人应答,虽不知自己对否,亦给他个眼神示意,得了回应,答道。)
                依阡看来,此句重一“时”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大概便是这个意思吧。)
                自然时令,不可违背。
                (依旧转向先生,待他答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8-09 11:20
                回复
                  (我,最近真的是在司成馆太认真地学习了,以至读文能力不断增强,只是心中虽有几分意思,却难以高谈阔论般说出,这倒是为难了。)
                  我只明几分,若是深入,还得先生来解释
                  (现在讲的这段,应该就是方才我问的如今还适用的那部分吧,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要依天时,遵天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8-09 12:10
                  回复
                    (万物有数,生老在天,依时而动,顺应盈亏。这好像算命的师傅说的话,心中暗笑,他后来又说仁心,仁义礼智,孟子说的四端,仁乃儒学中心,君子守仁。)
                    (落座后一直仔细听先生讲解,不忍打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8-09 16:10
                    回复
                      (这位先生与从前的先生讲的略有不同,我深深认同他仁慧兼得的想法,父皇爱民如子,勤政节俭,身为天家子,我也该如先生所说,爱民重民。)
                      我等一定谨记先生教诲。
                      (今日之课,醍醐灌顶,自觉,得成长二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8-09 16: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