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吧 关注:32,900贴子:655,584

回复:【琴】关于周瑜的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右食中指蠲势“幽谷流泉势


97楼2008-08-23 15:09
回复
    回96楼。
    不是吧……T-T。
    在叉子上点右键,点显示图片。
    不成就右键,属性,把地址复制,粘贴到地址栏。
    再不成……要不在下把图都存在电脑里,再传到百度空间,然后重新贴?T-T


    98楼2008-08-23 15:10
    回复
      右中食指双弹势“饥鸟啄雪势


      99楼2008-08-23 15:13
      回复
        右食、中指圆搂势“鸾鳯和鸣势


        100楼2008-08-23 15:17
        回复
          右食、中指锁势“鹍鸡鸣舞势


          101楼2008-08-23 15:18
          回复
            右食、中指锁势“鹍鸡鸣舞势


            102楼2008-08-23 15:19
            回复
              右名、中、食指索铃势“振索鸣铃势


              103楼2008-08-23 15:19
              回复
                OK.手势图贴完啦


                104楼2008-08-23 15:20
                回复
                  古琴演奏右手八法要略
                  宋大年
                  大家都知道在古琴演奏中,右手有八个最基本的指法,即抹、挑、勾、剔、擘、托、打、摘。我们通常称其为“右手八法”。



                  右手八法在古琴曲谱中用的最多,它是右手指法的基础。也是古琴演奏中右手指法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右手的许多指法都是由它们组合变化而成的,如“涓”的指法,古人云:“抹、勾连谓之涓,如天马攒蹄。”又如“长鎻”、“短鎻”、“背鎻”。以及“滚”、“拂”、“轮”、“历”、“搂圆”、“间勾”、“打圆”等等。所以古人称这八种指法为“八字纲领”,(《太音大全集》)可见其重要性。因此对于弹琴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正确掌握这些基本指法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在以往的琴书谱集中对这些基本指法的解说,却往往过于简略,有些琴书中虽有手势图说及兴词,但都缺少具体的详细解释。如《太音大全集》中对勾、剔的解释说:“向内入弦曰勾,向外出弦曰踢”。虽然配合了手势图,但是仍然不甚清晰明了。到底如何用力?指法要领在什么地方?手势动作应该如何?都没有进一步的说明。正如明代徐青山《万峰阁指法密牋》中所讲的那样:“就其抹、挑、勾、剔之类不过是其麄迹,可得而易知也,而其所以抹挑,所以勾剔者,不可得而易知也。”以至于使许多初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觉得“抹”和“勾”是一样的,都是半肉半甲声。“挑”和“剔”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纯甲声等等。为了使初学者能够正确掌握右手八法的要领而又知其所以然,下面就以琴学大师顾梅羹教授的《琴学备要》和彭祉卿所著的《桐心阁指法析微》为主体,对右手的八个基本指法分别从手势、出音、动作、要领等方面作出详细地比较和说明,以供初学者研习参考。


                  106楼2008-08-24 10:12
                  回复
                    居然被百度大神认为是不良信息。>_<


                    107楼2008-08-24 10:13
                    回复
                      “抹”

                      动作:食指向身弹入曰“抹”。食指屈曲根节,伸直中、末二节,指头肉面箕斗中着弦,入弦稍稍深下。先肉后甲,由指面经甲尖中锋正直弹入,不可斜扫。其运动在臂、腕暗助食指中、末二节之力。

                      手势:中、名二指都自然平直,使中高于食,名又高于中,禁指更较高而直,各指指缝稍开,高下参差,有鸣鹤展翅之态。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侧待於旁,伏于食指下。每抹入,必使食指箕斗落在大指上,用甲尖抵住。《太古遗音·手势图》中“抹”的指法叫做“鸣鹤在阴势”兴词曰:“鹤鸣九皋,声闻于野;清音落落,自合韶雅;惟飞指以取象,觉曲高而和寡。”

                      出音:用力不可太重,太重则出音浊,下指宜轻而劲,用甲不宜太多,须半肉半甲,才能得音清健 。

                      要领:首先“抹”是一个半肉半甲音。凡半肉半甲音切不可用纯甲来弹。“如纯用甲,则声多浮暴。法以箕斗上,指头肉处抵弦,先肉后甲……”(《程寓山左右手指法阐微》)。食指着弦后中锋平直弹入,在用力上也要做到不轻不重。“食指屈曲根节,伸直中、末二节。”在这里,伸直中、末二节是关键,因为当中末二节平直时则入弦的角度不大。这也是它和“勾”在手势上的最大差别(“勾”是末节竖直)而这样的手势就自然而然的限定了“抹”这个指法出音相对于“勾”是清健的,也正好和兴词中“清音落落,自合韶雅。”是相一致的。还有一点也希望能引起注意,那就是手腕的配合,《琴学备要》中讲的很明白“其运动在臂、腕暗助食指中、末二节之力。”也就是说,在出指时要有一个臂腕微抬的动作在里面,这样才便于用力,出音和谐。
                      另外,大指和食指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大指中、末二节要微微弯曲,侧伏在食指的下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当食指“抹”完以后便可以很方便的用大指的甲尖抵住食指的箕斗。这样就为“挑”的指法做好了正确的准备。使抹、挑更具有连贯性,指法与指法之间的过渡也就更自然了。
                      在彭祉卿的《桐心阁指法析微》中还提到了一点非常关键的注意事项“……或以腕掌平覆。食指翘起。向下击之。指出无力。音必不清。”这也是初学者需要加以避免的。


                      110楼2008-08-24 10:49
                      回复
                        回113楼,
                        在下每周六去老师家里学。
                        老师那琴~~~卡哇伊啊~~~萌啊~~~~最好的是,老师教的时候让在下用她的琴弹~~~~~~o(∩_∩)o


                        115楼2008-08-25 21:22
                        回复
                          在古代是古琴比较普遍。。


                          117楼2008-08-26 17:27
                          回复
                            卧龙吟 (有为歌) 
                            演唱者:戴建明 

                            介绍:
                            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一段的插曲,十分感人。

                            曲目欣赏:
                            古琴与古筝版:
                            http://www.lifepop.com/podcast_view_%D3%B0%CA%D3_215424.html
                            原唱版:
                            http://www.cooxuan.com/WoLongYin.mp3
                            乐谱:http://www.sooopu.com/html/39/39280.html
                            歌词: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时乱势危久沉吟;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幸甚;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合唱)天道常变异,运数杳难寻;
                            成败在人谋,一诺竭终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归去,归去,来兮,我宿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122楼2008-08-29 19:50
                            回复
                              哪里扯了。。。是讲古琴而已。。


                              124楼2008-08-29 2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