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韩非吧 关注:9,363贴子:112,326

回复:【盖楼】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韩姓图腾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孔】
源于子姓。出自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孔父嘉的六世孙为孔子。
【能不能先是宋国人然后是鲁国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55楼2016-06-06 09:31
收起回复
    【孟】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卫国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周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卫国,其开国之君为周武王弟卫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内。卫国传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字公孟,因病不得继位,让位给其叔。
    到了公子絷的孙子姬驱,便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公孟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孟氏者,是为河南孟氏。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庆父的儿子公孙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书记载,黄帝姓公孙,是少典氏部落首领的儿子。他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轩辕之丘,因此号轩辕氏;再迁有熊(今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
    庆父共仲虽为孟氏之始祖,但因其三年连弑二君,罪使国内大乱,人不敢敬,而孟子系庆父后裔,且才高德重,故孟氏族人尊奉孟轲为得姓始祖。
    【卫国或鲁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56楼2016-06-06 09:34
    收起回复
      【于】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后来,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春秋战国混乱,邘叔有后裔迁山东郯城,为山东于氏。
      2、出自古炎帝姜姓齐国公子、文学家淳于髡的后裔淳于氏,在唐代时避讳宪宗李纯改单姓于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淳于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袭未改的,形成此支于氏。
      【邘国或者齐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57楼2016-06-06 09:39
      收起回复
        【陈】
        陈姓出自姚姓和妫姓,舜帝姚重华的后裔。舜,也称虞舜,姚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 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是陈国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58楼2016-06-06 09:42
        收起回复
          【顾】
          为夏王朝封舜裔姚姓昆吾氏顾国,以国名为姓氏。在典籍《诗·商颂》中记载:“韦顾旣伐,昆吾夏桀。”在史籍《传》中记载:“有韦国者,有顾国者。顾、昆吾,皆己姓。”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的记载,帝颛顼有曾孙子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黎之弟,也为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许昌),后代便是昆吾氏。夏王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范县),世称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
          在唐朝史籍《元和郡县志》、宋朝史籍《太平寰宇记》和某些早期顾氏家谱中,都记载有古顾国,地望在今天河南范县东的顾城,在著名的东周历史文献《左传·哀公二十一年》中,记载有鲁哀公在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 473 年)与齐侯、邾子在顾国会盟。
          【顾国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59楼2016-06-06 09:45
          收起回复
            《晋安世谱校正序》指出:“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师比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赐姓林氏,食采博陵,散居于周、鲁、齐、卫。战国时,有相赵者,始居九门(今河北省)。秦并赵,徙齐郡、邹郡(均在今山东省),汉定三秦,分邹郡,置济南,遂为济南人;下邳(在今江苏省)林氏其后也。”
            就是说,商朝的忠臣比干被纣王杀了,他的儿子逃到了长林,周武王灭商之后赐姓林。但是住的太杂了,不能确定是哪国人,但由于相赵,就不靠谱的认定为赵国人吧(仅是单方面资料,不可信


            来自iPhone客户端115楼2016-08-11 12:55
            收起回复
              【端木】
              西周末期,有端木典的后裔端木舒,仍仕于周王室。他随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阳,在建立成周的过程中建有功勋。端木舒生子彻,端木彻生子缄,端木缄生子容,端木容生子宿,端木宿生子广单。后来端木广单被卫献公姬衎聘为客卿,自此,端木氏家族迁居卫国。
              所以是卫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116楼2016-08-11 13:16
              收起回复
                【苏】
                出自己(妃)姓,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颛顼玄孙吴回之子陆终有六子,长子樊居于昆吾,后发展为强大的部落,史称昆吾氏,为己姓。周武王时,其后裔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称为苏忿生,后迁于温邑(今河南省温县西南),为史料中明确记载的苏姓第一人。春秋时,苏国被狄(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人攻灭。其国人便以国名为氏,称苏氏。其得姓始祖为苏忿生。
                所以就是苏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119楼2016-08-11 13:20
                收起回复
                  【周】
                  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姬昌。黄帝的后代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
                  这个很牛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120楼2016-08-11 13:23
                  收起回复
                    其实我一直在等待一位韩姓大佬出现,然而大佬一直没出现


                    来自iPhone客户端121楼2016-08-11 13:32
                    回复
                      【艾】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泰安东南),人们就叫他孔艾。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称的第一字"艾"作为自己的姓氏。
                      齐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122楼2016-08-11 13:32
                      收起回复
                        【尚】
                        出自姜姓是姜太公的后裔,以祖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等所载,姜太公名尚,字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被封于齐,是为齐太公。太公在周朝为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简称为师尚父或尚父。他的后代子孙便以他名字为姓,称为尚姓。
                        齐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123楼2016-08-11 13:47
                        收起回复
                          【屈】
                          以封地命姓,出于芈姓熊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楚武王之子瑕“食采于屈。春秋时,屈氏、斗氏、蒍氏、成氏为楚国四大公族;战国时,屈氏、景氏、昭氏为楚国公族中最有势力的三大宗。
                          楚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124楼2016-08-11 13:50
                          收起回复
                            【郁】
                            出自夏王朝缔造者大禹的老师,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时候,有一位叫鬰华的人,学识渊博,很有才能,大禹便称他为师,向他学能耐,这位鬰华就是鬰氏的先祖。因为 先祖在上古就有崇高的地位,所以鬰氏家族在当时很兴盛,后来在这个姓氏家族中出了个神奇人物,叫鬰林,据说他修炼成了仙人,其后裔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氏,称鬰氏,古音读作wèi。
                            这个姓比较罕见。。


                            来自iPhone客户端125楼2016-08-11 13:53
                            收起回复
                              【冯】
                              一.出自新郑荥阳。春秋时期有个叫长卿的人,在冯城受封邑,就以邑为姓氏,就是现在的冯姓。
                              战国时有个冯亭,做了韩国的上党守,因为在与秦国的争战中战死,他的家族就分散了。
                              二.为冯简子之后,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还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在晋国做官的,一个是颍川做官的,和上面两种一样都是郑国韩国那片儿)
                              韩国


                              来自iPhone客户端126楼2016-08-11 14: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