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说“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无”发挥了很大的重要作用。他所说的是没有“无”,车子就不能行驶。说白了,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话又说回来,“无”就是无形的“中心轴”,没有了“中心轴”更不会运转。这仅仅只是老子解释物质世界(宇宙)的说法而已。而远远超越于肉眼所说的世界(宇宙),就是多维空间的之一,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即“无形的空间”。说真的,老子也不知道地球竟然围绕太阳运转,月球围绕地球运行。他写的只是也不能说是完全的准确。我也可以这样说,裤子里面是“无”的,帽子内部也是“无”的,杯子内也是“无”的,桶内也是“无”的,洞内也是“无”的等等。老子之所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是相互作用下的对立,如果非要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没有了这些,自然也就没有了中空的地方了,也就是所谓的“无”。自然就不会发生什么作用了。老子真正内心的想法就是“无”和“有”是相互对立的作用,用来解释物质世界的形成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