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吧 关注:11,233贴子:396,292

回复:悼韩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草堂吟(唐·薛令之)
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苦诗书向灯烛。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
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
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
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争笑。
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
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
自古公侯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
薛令之(683年9月11日-757年),字君珍,号明月先生,唐福建道长溪廉村(今福安市溪潭镇廉村高岑)人,后迁至嘉禾里(今厦门市)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生。福建第一个进士,官至太子侍讲。他在《闽书》、《厦门志》中与陈黯并称“南陈、北薛”。著有《明月先生集》。央视有拍过纪录片播放他的一些廉政介绍。


IP属地:广东94楼2017-04-05 21:05
回复


    IP属地:广东95楼2017-04-30 20:23
    回复
      秦季贤愚混不分,只应漂母识王孙。
      归荣便累千金赠,为报当时一饭恩。
      -----这一首是唐代诗人汪遵 也有记载为王遵的(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他的另一首【咏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让人读了颇觉回味无穷。


      IP属地:广东99楼2017-07-31 19:27
      回复
        赏读几首刘禹锡写的淮阴行,陋室铭可以说名声很大,还有探骊得珠的典故 【金陵怀石】都是刘禹锡的名作。
        淮阴行五首(并引) 其一(唐·刘禹锡)
        并引:古有〈长干行〉,言三江之事悉矣。余尝阻风淮阴,作〈淮阴行〉,以裨乐府。
        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
        好日起樯竿,乌飞惊五两。
        淮阴行五首 其二
        今日转船头,金乌指西北。
        烟波与春草,千里同一色。
        淮阴行五首 其三
        船头大铜镮,摩挲光阵阵。
        早早使风来,沙头一眼认。
        淮阴行五首 其四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淮阴行五首 其五
        隔浦望行船,头昂尾幰幰。
        无奈晚来时,清淮春浪软。


        IP属地:广东100楼2017-07-31 19:37
        回复
          韩信(宋·王安石)
          韩信寄食常歉然,邂逅漂母能哀怜。
          当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
          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
          坛上平明大将旗,举军尽惊王不疑。
          救兵半楚潍半沙,从初龙且闻信怯。
          鸿沟天下已横分,谈笑重来卷楚氛。
          但以怯名终得羽,谁为孔费两将军。
          咏史六首 其三 韩信(宋·乐雷发)
          愁看钟室劈良弓,
          何不当时杀蒯通。
          今日真王成底事,
          只应娥姁是英雄。
          还有一位诗人写了十首韩信庙。


          IP属地:广东103楼2017-10-05 20:58
          回复
            题淮阴侯庙十首(宋·邵雍)其一
            一身作乱宜从戮,三族全夷似少恩。
            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
            其二
            据立大功非不智,复贪王爵似专愚。
            造成四百年炎汉,才得安宁反受诛。
            其三
            生身既得逢真主,立事何须作假王。
            谁谓祸阶从此始,不宜回首怨高皇。
            其四
            一时韩信为良犬,千古萧何作霸臣。
            彼此并干名教罪,罪犹不逮谓斯人。
            其五
            韩信事刘元不叛,萧何惑汉竟生疑。
            当初若听蒯通语,高祖功名未可知。
            其六
            虽则有才兼有智,存亡进退处非真。
            五湖依旧烟波在,范蠡无人继后尘。
            其七
            若非韩信难除项,不得萧何莫制韩。
            天下须知无一手,苟非高祖用萧难。
            其八
            汉家基定议功勋,异姓封王有五人。
            不似淮阴最雄杰,敢教根固又生秦。
            其九
            韩信恃功前虑寡,汉皇负德尚权安。
            幽囚必欲擒来斩,固要加诸甚不难。
            其十
            若履暴荣须暴辱,既经多喜必多忧。
            功成能让封王印,世世长为列土侯。


            IP属地:广东104楼2017-10-05 21:19
            回复
              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可是,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么。


              IP属地:广东106楼2017-11-16 21:24
              回复
                韩信的出身贫寒,在投军之前生活很惨淡,连肚子都填不饱,更不用说什么尊严。此时的韩信,活着就是最大的尊严。人在穷困的时候,还是要辱身下志的。俗话说的好,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是常态,普遍行为。韩信曾经在有地位的人家做过食客,也曾在好心的贫苦人家蹭过饭,还经常受到地痞无赖的欺侮(胯下之辱)。这些掉架子的事,韩信似乎不以为然,天才的心态不可以常人揣度。


                IP属地:广东107楼2017-11-16 21:43
                回复
                  国士无双:  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
                  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
                  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韩信,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刘邦拜他为大将。


                  IP属地:广东109楼2017-12-01 17:00
                  回复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


                    IP属地:广东110楼2017-12-01 17:22
                    回复


                      IP属地:广东111楼2017-12-01 17:26
                      回复
                        艾侯人物似芝兰,不数淮阴裤下韩。
                        笔底波澜惊浩渺,胸中书传想萦蟠。
                        厉施固自无妍丑,楚越何曾异胆肝。
                        一笑相从亦何事,共看明月上云端。
                        注:这一首七律 是宋朝诗人---周紫芝所作。


                        IP属地:广东122楼2021-05-15 23:53
                        回复
                          韩侯岭淮阴侯祠 清末 民国 缪荃孙
                          功成不作赤松游
                          便合将身齿属镂。
                          国士一言扶汉鼎,
                          孤儿九死窜蛮陬。
                          芝吟黄绮悲真主,
                          瓜熟青门感故侯。
                          末路英雄同一哭,
                          萧萧泜水自东流。
                          这首诗的作者缪荃孙 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申港镇缪家村人。中国近代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家。我国文化教育科技界尊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


                          IP属地:广东123楼2021-05-16 09:56
                          回复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诗仙李白是怎么用他的神笔来描写兵仙韩信的。
                            斗酒十千恣欢虐的诗仙在《赠新平少年》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还有在另一首叫做《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中写道: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在猛虎行这首诗中写道:张良未遇韩信贫 刘项存亡在两臣 当然还有很多首写了韩信的,仅从这三首就能看出诗仙对兵仙的敬佩之情。


                            IP属地:广东124楼2021-05-17 20:37
                            回复

                              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


                              IP属地:广东125楼2021-05-19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