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72】岛田庄司《奇想.天动》
吉敷竹史系列中最精彩的案件,虽为新本格大师的岛田庄司创造出了一个让读者久久不能平静的结局。罪与罚到底是什么,国家在几十年前埋下的罪孽之根,最终开出了修罗之花,抛开法理学上的对与错不说,我敢说一千个读者跟我想的都是一样的,作为杀人犯的吕泰永,在这漫长悲惨的旅途终端的杀人事件,在日本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去审判他。就如书名一样,奇想—案件手法的奇思妙想,天动—老天对于他的怜悯,上天帮助这个孤独者去复仇,去创造案件的不在场证明。
《奇想.天动》有着本格小说惯用的场面,迷雾重重的奇怪事件一桩接着一桩发起,开往北方的列车上,身穿华丽衣服的小丑在车厢中跳舞,然后在洗手间开枪自杀,当乘客围观过后,尸体在短短几分钟内消失不见、之前几小时同一列火车遇到卧轨自杀事件,卧轨自杀的尸体站起来行走、一位白色巨人将火车抓起抛向天空、与此同时并行的另一条线路发生杀人事件。这五桩离奇事件,穿插在书中的各个主要章节之间,仿佛在提醒着读者什么。而故事的主线是一位吹口琴的流浪者在东京浅草因为区区12元消费税杀死了老板娘。当读者以为,案件的原因就是这个的时候,我们的警察先生吉敷竹史,察觉到了异常。并且通过自己不屑的调查寻访,我这里不去具体剧透了,找出了这桩杀人事件背后的悲剧—昭和32年1月29日,北海道发生的5件离奇事件的内幕。而这五桩事件调查的结果与犯罪人吕泰永(行川郁夫)在十几年前冤狱中写的小说完全吻合。我第一次感到罪犯吕泰永是个天才,他或许要向外界传递什么信息。当吉敷竹史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事件核心时(或者说吉敷竹史追逐吕泰永的脚步过程中),读者和这位侦探开始对这位犯罪人产生怜悯之心甚至是觉得他相比这个国家的很多人,比如那位抓不住真正的罪犯,强行制造冤案的刑事科科长便山,比如屡屡嘲讽吉敷竹史的上司主任,说他在做无用功,我们只需要抓住罪犯,不要去管犯罪原因。这类警察一定不少。再比如日本在二战犯下的错误,强征朝鲜劳工等等来说,罪犯更像一个人,一个好人。小说写到最后已经接近社会派推理了,所以我读完之后,倒吸一口气。岛田庄司将本格与社会派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这部《奇想.天动》。
我想吉敷竹史最后与主任的激烈交谈,读过的人都不会忘记。一位警察为了罪犯的尊严不惜冒着丢饭碗的危险,与上司“顶嘴”。

主任转身下楼,继续大声说着。
“这个世界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运转的,**就是**,罪犯就是罪犯,垃圾就是垃圾。经过这次的事,你也应该明白了吧!”
吉敷追上主任,抓住他的肩膀,将他转过来,抓住他的衣领,用力推向水泥墙。
主任以怯懦的眼眸瞪视吉敷,边挣扎边叫嚷“你打算一辈子都干小刑事吗?”
“我无所谓!”
“你对这次事件了解多少?你知道这个事件对日本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吗?也许直到现在,你还是以为这只是痴呆老人因为不懂消费税的含义,才发作性地杀害老板娘吧?对吧?”
吉敷知道自己的嘴唇发抖,他深刻体会到自己对于老人前处境的无能为力!
“自己不学习、不行动,也不想追根究底。。。。。。只有像你这样的人才会蔑视别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
是的,现实世界中像吉敷这种警察永远是少数—全力投入不可能有丝毫收获的事,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对每一件事,辨明黑白的吉敷终究是少数。而大多数人是现实主义的,为了结果,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我想每一个理想主义者在读到《奇想.天动》的最后一页时,都会久久不能平静。而岛田庄司写到这里就收笔了,或许作者也不想再往下写。真正需要救赎的是谁呢?不是那位老人,因为他无比善良,需要救赎的是历史,是那些碌碌无为的警察。罪与罚在这里才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