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问我二八神和无常的关系,那我也聊聊中土冥神的变迁好了。
所谓二八神,出自《山海经·海外南经》:“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这本来没什么,但是东晋郭璞注释说道:“昼隐夜见。”明杨慎又补充说:“南中夷方或有之,夜行逢之,土人谓之夜游神,亦不怪也。也就是在人们的认知中,二八神与夜游神是有一个前身后世的联系的。
而夜游神最早只是夜里出没的鬼神,按照中土的阴阳思想,人们又为他早出了孪生兄弟,日游神。于是乎日游夜游,成双成对。
同时,郝懿行笺疏:“薛综注《(文选)东京赋》云:‘野仲、游光,恶鬼也,兄弟八人,常在人间作怪害。’案野仲、游光二人,兄弟各八人,正得十六人,疑即此也。”能害人亦受人崇拜,这就是冥神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两恶鬼,兄弟各八人,二八一十六正是二八神,也就是说夜游神慢慢被赋予了与死亡相关的神格。
而谈到夜游神,他主管人间祸福,而从印度传来的冥府狱卒牛首阿旁的形象也渐渐演化出牛头马面,成双的冥使,成为了另一个主题。这对冥使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八神只剩头目,剩下的就是无常鬼。
所谓二八神,出自《山海经·海外南经》:“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这本来没什么,但是东晋郭璞注释说道:“昼隐夜见。”明杨慎又补充说:“南中夷方或有之,夜行逢之,土人谓之夜游神,亦不怪也。也就是在人们的认知中,二八神与夜游神是有一个前身后世的联系的。
而夜游神最早只是夜里出没的鬼神,按照中土的阴阳思想,人们又为他早出了孪生兄弟,日游神。于是乎日游夜游,成双成对。
同时,郝懿行笺疏:“薛综注《(文选)东京赋》云:‘野仲、游光,恶鬼也,兄弟八人,常在人间作怪害。’案野仲、游光二人,兄弟各八人,正得十六人,疑即此也。”能害人亦受人崇拜,这就是冥神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两恶鬼,兄弟各八人,二八一十六正是二八神,也就是说夜游神慢慢被赋予了与死亡相关的神格。
而谈到夜游神,他主管人间祸福,而从印度传来的冥府狱卒牛首阿旁的形象也渐渐演化出牛头马面,成双的冥使,成为了另一个主题。这对冥使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八神只剩头目,剩下的就是无常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