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漫吧 关注:19,892贴子:286,418

回复:【港漫】不知道大家对刚刚接触港漫时期的记忆是怎样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8K台版合订本《飞刀外传》:
作为黑道漫画领军人物之一的邱瑞新团队,难得会制作武侠题材的港漫,而且还是古龙的武侠小说,不过看封面是看到了王杰主演的那部电影~
但从作画质量上看确实是比较一般,充满着黑帮肌肉男式的角色设计,整体感觉还是在看黑道漫画。港漫曾经有一段时期是随刊附送兵器的热潮,所以即便是邱瑞新笔下的经典黑帮漫画,也会出现各种武侠味十足的兵器,一群黑帮老大哥拿着各种精美兵器或蝴蝶刀对决的感觉……所以横跳到这部作品,我依然以为在看邱瑞新《火武耀扬》、《耀武扬威》这些作品,不过这部作品较为冷门,港版收起来很吃力,所以收了这套台版合订本,印刷质量马马虎虎,但有总比没得看好~


IP属地:北京751楼2022-07-16 08:32
收起回复

    16K港版期刊《孔雀明王》:
    又是一部科幻神话题材的漫画作品,由叶明发执笔的5期完短篇。这部作品没有太多可提的,比较平庸的作品,感觉叶明发虽然也算是劳模主笔,但是自己的代表性强的作品不是特别多,印象里他的《拳斗》印象最深,虽然股市真的很没意思,但人物形象和画面还是很劲的!叶明发的画面特点就是体块整、笔触舒服、镜头比较劲,女性角色造型比较靓!


    IP属地:北京752楼2022-07-16 08:57
    回复


      18K台版合订《六道天书》:
      这部玄幻武侠作品,由港漫界的鬼才编剧刘定坚与风格独特的港漫主笔司徒剑桥联手打造。是刘定坚所撰写的故事里印象最深刻的之一,抛开故事来说刘定坚其实是很有独到眼光的编剧,他合作过的人包括了马仔、老冯、狄克、何志文等港漫才子。作为创作的优点来看,刘定坚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且创新性极佳,但缺点就是没有长性,一旦式微撒手就撤的毛病……
      司徒剑桥这个时期的线稿水准不差,人物形象的想法也很多,不过这时期的分色稿各方面配合的并不理想,但整体已经是极具个人风格的中长篇作品了!


      IP属地:北京753楼2022-07-16 20:24
      收起回复

        16K港版期刊《刀剑新传》:
        刘定坚与永仁、蔡景东合作的武侠漫画,刀剑笑热潮下的产物,但个人觉得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刘定坚的故事总带着一股子风流狂放的味道,而且这个时期的永仁、蔡景东作画水准算是最鼎盛状态了,虽然画风里还是带着一丝丝司徒剑桥掺杂何志文的味道~
        主角小白、名太宗和小黑的塑造不错,里面提及的刀神、剑圣和情侠一看就是蹭一下自己的冷饭,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后半段依旧步了粗制滥造、故事烂尾的套路。但是前面的故事和画面其实都算是可圈可点了!


        IP属地:北京754楼2022-07-16 20:29
        收起回复

          16K港版期刊《边荒传说》:
          根据黄易同名武侠小说改编的长篇漫画,也是黄易武侠改编风潮的后期。这部作品之后,武侠小说改编漫画的热潮逐渐冷却,这一点不免让我这种武侠小说爱好者有些遗憾。其实《边荒传说》的故事和风格基调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毕竟是黄易大师和玉皇朝团队联手,不得不支持一把!
          前期有叶明发作为主笔,质量和画风都是很稳定的,但是后期画风转变成CG感过重,制作质量也开始逐渐下滑,略感可惜!


          IP属地:北京755楼2022-07-17 08:55
          回复

            16K港版期刊《神兵问天》:
            完美演绎了什么叫狗尾续貂!榨干神兵玄奇IP的其中一部作品,而且还是正篇之后的延续……一开始便写死北冥雪,还是南宫问天举家途径西方,圣母心又没神农尺去治疗疫病后中招。编剧胡家宝这个设计不仅没能彰显正篇结尾的仁爱,反而搞的主角一行人很降智,反派一登场就来了个曹操……
            36期的结尾仿佛急刹车般强行完结,真就服了玉皇朝的这种流水线快餐漫画,,,
            如果用导演和漫画团队对标的话,玉皇朝漫画相当于王晶,有传世的优秀作品,但是烂的作品更多,翻倍的多……而天下漫画对标的就是徐克,有着惊世才华,却也如现在般江郎才尽;陈某相当于王家卫,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产量低质量高的追求者;邱福龙则是林超贤,虽然在讲故事上有点薄弱,但是动作场面和镜头堪称典范;牛佬则是吴宇森,枪战、黑帮的暴力美学最佳缔造者;邱瑞新是林岭东,黑道荷尔蒙的表表者;冯志明似陈嘉上,笔下的人物总是英气勃发、侠肝义胆;司徒剑桥接近陈木胜,故事没有亮眼,但是作品的效果却永远让读者期待;刘云杰更像陈可辛,爱情细腻的一面又不是幽默;甘小文同许冠文,喜剧笑匠又极其的接地气……


            IP属地:北京756楼2022-07-17 08:56
            收起回复

              16K港版期刊《H朝君临》:
              又是炒冷饭,只不过是大杂烩炒饭!
              天子传奇系列的帝王宇宙,后期又把神兵玄奇系列的风云人物拉进来加料翻炒……对这部作品是又爱又恨,爱是爱在能再次看到天Z传奇这个IP的角色,恨在把这些角色搞的多此一举。李世民、龙戈儿、纣王这些角色都感觉没有交代的详尽就开始混战,刘邦还有刘伯温都有种强行突然上线的感觉,还有杨玄感、项羽和单月那一段剧情看得也头大。
              玉皇朝总是喜欢一个优秀IP搞出各种外传、后传、科幻版、新著……刚刚完结的《天妖玄奇》又是把《天Z传奇周朝篇》的姬发和《神兵玄奇》的南宫问天强行同框,来烹制一道冷饭的豪华盛宴……


              IP属地:北京757楼2022-07-17 10:58
              回复



                16K港版合订本《暴风少年复制原稿珍藏本》会场版:
                邝氏漫画我几乎没有收藏过多少,主要是我入坑的年代已经是邝氏的辉煌后期。大约98年左右才接触到港漫,99年身边能买到的引进版港漫是以玉皇朝、天下的作品为主;偶尔可以看到许景琛的《街霸3》和几本《拳皇99》。所以我对邝氏的作品没有太多的情怀,何况招牌神作《李小龙》已经不是我现如今可以再强行接受的古早画风了,哪怕是黄玉郎的《旧著龙虎门》、《醉拳》和《如来神掌》这些炒家和老藏友热衷的作品,都已经超出了接受范围,特定的时间读到特定的漫画,错过便是错过。
                说回这本书,这本复制原稿珍藏本是邝氏漫画的公子邝世杰于动漫节推出的,憨男的旧作(不过更有名的应该还是《憨男故事》)。与以往只收录一期30张内文的大开本复制原稿集的概念不同,更不同于黄水斌《英雄本色复制原稿集》那种缩小至18K,收录一整本的无对白版黑白墨稿……这次的规格是期刊的16K大小,而内文是精选出的370页复制原稿,即保留了修正痕迹的原稿加对白。其中血霸王出场的几页绘画细致程度高的惊人,可见邝氏漫画曾经的强猛。而动漫节新推出的《血霸王》则不外如是,失败的主笔(扶不起的阿斗)配合着夹带私货的暗讽,这未免不让人心寒。


                IP属地:北京758楼2022-07-17 11:01
                收起回复



                  A4港版精装漫画《阪泉之战》上卷:
                  港漫界的封绘、插图高手李健良老师,以水彩、广告画手绘为主,擅长绘画各种动、植物,尤其是恐龙、海洋生物;近年来在动漫节推出了很多手绘古生物、海洋绘本,题材广泛的他又尝试了人物群像的L史题材漫画《阪泉之战》,其实李健良之前不是很擅长画人物,更多的是动物和神话怪兽。
                  这套《阪泉之战》分上下卷套装,目前只推出了上卷套装,套装内有漫画和草稿集;A4开本的大小很适合呈现其精美的手绘风格,内页的印刷、校色都很在线,还是很期待今年动漫节的下卷呢!


                  IP属地:北京759楼2022-07-17 23:09
                  收起回复



                    16K港版合订本《倩女幽魂原稿集》上册:
                    黄水斌根据电影《倩女幽魂》改编的钢笔精装漫画,与之前的《英雄本色》规格一样分上中下3卷;而这本则是上卷的原稿集,开本也是统一使用了之前《英雄本色原稿集》的18K大小,内页去掉了对白文字,力图让读者更纯粹的享受原稿带来的魅力。
                    其实水斌近年来的这种电影绘本漫画销量虽好,但也有质疑声,觉得这是在偷懒(抄截图)。但我个人感觉不能一概而论,首先要承认这种方式在人物设计和故事上省下了写故事和前期设计的精力与时间;其次经典电影IP相对比全新的IP漫画更容易吸引读者;不过即便如此并不是人人可以复制这种模式,因为黄水斌这多年主笔练就出的钢笔稿功底便很难复制(即便是给你张图放在透写台底下画,也未必能有这种笔触表现力);再就是如何将电影的分镜转化成合理的漫画分镜也很考验人,其实有些漫画作者偷懒是赶稿的无奈,有些是为了取舍,这种方式更可以呈现其绘画的功底和细腻笔法的展示。


                    IP属地:北京760楼2022-07-17 23:12
                    回复



                      A3港版《蜀山钢笔复制原画集》:
                      黄水斌根据电影《蜀山》绘制的插图,以复制原稿集的形式出版发行,印刷质量和超大开本真的极其震撼!大部分的电影角色在水斌的笔下灵动飘逸,各种场面的构图艺术味十足~
                      但是港漫的复制原稿集从崔成安时期的一盒50页已经缩减到30页了,这种过快过猛的商业缩水还是让读者有些心寒,何况这类原稿集的价格也同时在涨飞==


                      IP属地:北京761楼2022-07-17 23:17
                      收起回复


                        25K港版合订本《超生人王》:
                        对曹伟樑这个作者的印象不深,他的作品我看过的也只有《雍正王朝》,他之前应该是汉民的助理,所以他画的人物面向有一点鬼书的气质。这本是他的独立新书,一本精装漫画,内页的画风依然可以感受到一丝丝汉民+郑问的味道;故事是科幻题材,内文的诚意还是满满的,他的这种画风现在看来反而有一点怀旧的感觉,就是那种偏老派的港漫作品,但画技和质量又高于那个年代,仿佛是老一派港漫作者多年演化而来。


                        IP属地:北京762楼2022-07-18 07:43
                        回复



                          18K港版合订本《不是人20周年纪念本》:
                          这是陈某的第一部漫画作品,同样是三国题材的演义,但是这部作品又与之后经典的《火凤燎原》有所不同;而且这个时期的陈某画风还有一点郑问的影子,画风已经和当时的港漫作品有着明显区分,而且港漫作者甚少有人像陈某一样长期与东立合作,更很少有主笔像他一样埋首故事而非一味炫耀画技。
                          港漫大部分主笔和编剧是分开的,而且主笔所谓的渡桥也只是一些惊艳的点子,具体的文戏和长期的伏笔则没有深入研究。
                          陈某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为港漫异色,最大原因是不会以打斗为卖点,这就有别于传统港漫的期期必打;而动作场面的风位也不是主要表现形式,画风既可以看出港漫的细腻又可以看到日漫的整洁,书也是以日漫单行本或精装漫画的形式推出。


                          IP属地:北京763楼2022-07-19 11:52
                          回复



                            18K港版期刊《火凤燎原外传.不是人贰》:
                            陈某于动漫节推出的一本火凤燎原的外传,但名字是取自成名作不是人;这次的陈某采用了接近港漫期刊的规格,但尺寸其实是美漫的18K加宽。
                            这次的虽说是首次尝试彩页制作,但实际上只有封面用CG全彩来制作,内文则是简单的淡淡分色以保持其灰茫茫的画风;一前一后采用了马超和吕布的双人单独封面,而这部短篇故事以是人非人也的马超“认贼作父”为主,顺便RIP了一下同样“不是人”的吕布,整体的故事完整性很不错!
                            陈某的火凤燎原系列画风从日漫味逐步找回一点港漫的排线,再到现在自成一派的灰茫茫画风,而且创出了飘雪意境的表现方式(读者俗称:头皮屑效果),现在只希望火凤燎原最终可以完整收尾(还要好多年XD)


                            IP属地:北京764楼2022-07-19 12:00
                            回复

                              16K港版期刊《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序章》:
                              只剩情怀为噱头的短篇作品,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的漫画序章,目前还没有后续;画风保持和仔一贯的阴柔脸配港漫硬身的感觉,人物造型和剧中有区别,没有完全照搬原作造型。整体感觉没有什么新意,且没有追下去的冲动……《S道行者》之后的和仔画风已经改变的渐行渐远,故事的内容也越来越没意思。


                              IP属地:北京765楼2022-07-19 2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