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1月19日
漏签
0
天
土家族吧
关注:
6,182
贴子:
84,239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17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土家族吧
>0< 加载中...
澧水流域土家身份历史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摘 要:明清时期,朝廷在澧水流域设置了永定卫和九溪卫。九溪卫麻寮所和添平所具有土司性质,部分千户、百户由土酋担任,土官千户、百户繁衍了众多的土家后裔,故慈利县、石门县恢复了70多万人的土家族成份。
关键词:明清时期 澧水 卫所 土家
送TA礼物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楼
2016-04-04 18:48
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明清时期,封建王朝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设置了卫所机构。清朝初年,朝廷在湖广省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了澧水流域的土司机构和卫所机构,改建州、县,委派流官管理,以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一、九溪卫演变历程
元朝统一全国以后,对行政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这是我国行省制度的起源。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元朝在湖广行省置澧州路,领慈利等四县,还在今永定区茅岗置茅岗都元帅府。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慈利县为慈利州,并“于境内蛮獠溪洞安置安定、柿溪(今桑植县廖家村镇)二州”。今桑植外半县属柿溪州,内半县属桑植安抚司,隶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宣慰司。
在元末农民起义打击下,元朝统治土崩瓦解。元代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建立“大汉”政权,澧水流域各个土司为其驱使。朱元璋平陈理后,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改澧州路为澧阳府。同年六月,元代所授安定宣抚使向思明纳款归附,仍置安定、柿溪二宣抚司,命向思明及其弟向思胜领之。元末明初,慈利设置过靖安宣抚司、山羊宣抚司和茅冈宣慰司等土司机构。靖安宣抚司和山羊宣抚司的土官均为“巴人五姓”之一向氏,慈利一带有五代以来活动在湘西北的向宗彦、向思胜、向肇荣和向大雅、向大坤等“八耳锅”后裔。元代至正年间,向肇荣及其八子向大雅等分守靖安诸土司。元顺帝至正八年,向肇荣为靖安都总管。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向大雅嗣袭了靖安隘故壤。慈利左师堂《向氏族谱》记载:“(向)大雅,字宜仁,公兄弟生当元末,举兵勤王。顺帝至正十七年丁酉十二月,随州人明玉珍袭据重庆,进陷成都。蜀中郡县相继降于(明)玉珍,公兄弟不能抗敌,最后亦降。统兵至龙潭坪,为八耳大锅。子三:良金、良银、良弼。(向)大望,字景仁,父既逃去,公与从弟(向)廷芳收寨兵,从征湘、汉有功……子三:彦才、彦奇、彦能,其后裔为山羊隘、桑植上洞、下洞各处”。后来,“八耳锅”之一向大雅长子向良金迁治至桑植西莲,设衙定居。明代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靖安宣抚司置隘,并入麻寮隘丁千户所,旨授向良金为靖安隘土官百户。向大望长子向彦才于明代洪武二年任麻寮所山羊隘土官百户。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4楼
2016-04-04 18:51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九溪卫设置的历史背景
明朝建立以后,在土家地区建立了一套统治机构:在土家人聚居区保留土司机构;在土家地区边缘地带设置卫所机构,以土官为主、流官为辅;在比较进步的地区裁撤原来的土司,由中央派出流官担任知州、知县;并且废除敢于反抗朝廷的土司,改建卫所。慈利宣抚司等4个土司就是因为慈利一带土家人民反抗明朝封建统治而被改建卫所机构的。明初,慈利土家人民举行的三次农民起义促进了慈利土司机构的演变和卫所机构的建立。第一次是土家覃垕起义。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对湘西北土家人实行专制统治,使湘西北土家人产生了反抗情绪;另一方面,四川省明玉珍政权对酉阳、石柱、慈利、容美等地土司、土官授以印信,与明政权相对抗。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覃垕继续举起农民起义大旗。据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唐氏族谱》记载:“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覃三舍人、荆州左卫正千户赴任,回籍取土军。覃垕不肯,土官谋杀本官。有军人聂万凤具奏地方谋杀长官”。覃垕见势不妙,被迫走上起兵反明道路,自称“覃垕王”。起义军攻克了慈利县城,占据了慈利等县。覃垕王带领土家人民揭开明代农民起义序幕以后,明太祖急命湖广行省平章杨璟率军抵达慈利县境,战斗首先在覃家城(今慈利县零阳镇永安村)展开。《明洪武实录》记载:“初,(杨)璟兵攻覃垕寨,贼众下山迎敌。官兵击败之,乘胜追至半山。山势陡峻,视其寨,三面岩险而下俯江水。一面有路,仅通一人。官军不可上,乃回驻山下,而贼亦恃险阻自守。未几,以三千人下山挑战,官军又击败之。贼复遁入山,璟遂以兵逼之”。起义军被围后,“(覃)垕诈降,璟使部卒往报,为所执。太祖遣使让璟,璟督战士力攻,贼乃遁(《明史·杨璟传》)”。1370年,覃垕又发动茅冈、温塘、索溪峪、容美等地土家人民反抗明朝统治。据明代《万历慈利县志》记载:“庚戊(公元1370年)……十月,(覃)垕及茅冈诸寨夷复出为寇”。明廷被迫在第二年再次派军征讨。《明史》记载:“慈利土酋覃垕连茅冈诸寨为乱,长沙洞苗俱煽动。太祖命(周)德兴为征南将军,帅师讨平之……追数征蛮事,谓覃垕之役,杨璟不能克,赵庸中道返,功无与德兴比者”。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楼
2016-04-04 18:54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这次征剿,明军在索溪峪百仗峡与起义军大战一场。据慈利县杉木桥镇《郑氏族谱》载:“(洪武)四年,添平所龙溪隘土官百户郑权蒙总兵官调取,夹攻覃垕、田大于百丈峡,捕解回隘。”覃垕在索溪峪百仗峡受挫以后,仍然退守在温塘、茅冈同明军作殊死斗争。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洪武中,山酋覃垕连构诸峒为乱,寻致荡平,獠夷率服。洪武三年冬,覃垕叛,以江夏侯、左丞周德兴率兵至慈州。垕恃巢穴险固,分党守其害。德兴命奇兵破其数栅,直捣温汤(塘)。垕犹率众守关,德兴拔其关,贼乃大溃。明年三月,擒垕以归”。[2]周德兴利用覃垕女婿朱思济诱俘覃垕。《民国慈利县志》记载:“龙岩寨(在今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明初朱思济诱覃垕处也”。覃垕被俘以后,于公元1371年阴历6月6日被剥皮致死。第二次起义是九溪起义。《明史·土司传》记载: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命楚王(朱)桢将征南将军汤和击斩九溪诸处蛮僚,俘获四万余人”。《民国九溪卫志》亦载:“(洪武)十八年,九溪蛮作乱,楚王(朱)桢率征南将军汤和、副将周德兴平之”。第三次是安福千户所夏得忠起义。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春,千户夏敬思(又名夏得忠)诱九溪洞蛮复叛。上乃命东川侯胡海讨平之,乃建九溪、永定二卫,以塞溪峒襟喉”。[3]《光绪湖南通志》也载;“(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湖广千户夏得忠结九溪蛮作乱,靖宁侯叶升同胡海等讨之。潜兵出贼后掩击,擒得忠,斩之。置九溪、永定二卫”。朝廷为了防范土家人民再次起义,遂在慈利江垭的溇水河畔设置了九溪卫军民指挥使司(“九溪”指喝堡溪、索溪、输赢溪、斗溪、仁石溪、张马溪、冷水溪、野牛溪、湖鲁溪),归属湖广行省都指挥使司管辖。《明史》载:“九溪卫,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六月置,有九渊、野牛、三江口、闸口四关。所属曰守御添平千户所,在卫北,洪武二年置。曰守御安福千户所,在卫西北,洪武二十三年九月置。曰守御麻寮千户所,在(九溪)卫北,洪武四年置。曰桑植安抚司,本桑植、荒溪等处宣抚司,在卫西北,太祖丙午年二月置。后废,永乐四年十一月改置”。[4]明代《万历慈利县志》又载:“九溪卫城,在县西北二十二都。旧无城,洪武乙巳,上命东川侯等讨夏得忠,唯立栅守御。次年,指挥吕成、韩忠等始筑之。周回千丈,计九里三十步,高一丈八尺……属湖广都司,领经历司一、镇抚司一、千户所四、百户所四,外辖安抚司一。峒一十有八,各有酋长帅之。卫置官无定员,今存者指挥使一十一人,同知一十人、佥事六人、镇抚二人,千户正一十人、副二十有二人、百户二十有九人。原额旗军二千八百六十人,户一千一百,新增操备、舍余五百五十又九人”。[5]清代《康熙九溪卫志》还载:“九溪,古索口市也,在慈利县西北九十里、二十二都。明洪武中,命东川侯等讨夏得忠,立栅守御。其地扼要,为诸溪所汇,堪控制苗蛮。后因遍设卫所,遂于兹置卫,名九溪卫焉。至庚子,指挥吕成、韩忠始筑卫城。城内官置指挥、千(户)、百户,世职提防。军置四所,军卒轮流把守,官有俸,军有粮,一出本卫屯堡,自征自食;一出外属州邑,分解协济。”[6]明代景泰四年(公元1454年),设“九永守备”,驻九溪卫城,控制桑植、永顺、保靖和容美诸土司。清代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裁九永守备,设协镇一员、中军守备一员、两千总、两把总,统领官兵,驻防卫城。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裁撤九溪卫。位于今慈利县江垭镇九溪村的九溪卫古城残存南、北两门以及部分明代房屋,北门城墙及其壕沟大部尚存。九溪卫的设置对土家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8楼
2016-04-04 18:55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明代嘉靖年间,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世宗任命尚书张经为总督大臣,征调湖广土兵抗倭。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保靖宣慰使彭荩臣率领土兵奔赴苏州一带抗倭,麻寮所土官千户唐仁亦率兵参战,取得了“王江泾大捷”。《民国九溪卫志》记载了这一战功:“嘉靖十三年,海寇猖獗,张经总督军务,大征各卫所土兵、狼兵协剿。(唐)仁檄率土兵往战,辄有功”。[10]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永顺、麻寮等地土兵围困勾结倭寇的海盗徐海、陈东于沈家庄。《民国九溪卫志》记载了唐仁诱捕徐海的战略:“(总督)胡宗宪继总军务。(唐)仁请见,陈方略。宗宪奇之,延入幕,参赞军事。贼势方炽,八路交集,仁或亲督战士,或决策帷幄。时陈东、徐海有隙,宗宪要(徐)海降。令缚(陈)东及麻叶以献,又令东党攻海,海投水死。未几,复诱获汪直,诛之。仁实与谋焉”。[11]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彭志显率领麻寮、大喇、镇溪、桑植六千土兵焚烧倭营,倭寇多被杀死,取得了“舟山之捷”。慈利《周氏族谱》载:“都司调本所督军正千户唐仁、本隘唐荣督率十隘官兵一千,周勇督领所部弓弩手十五名、枪刀手十名、铳手五名,随本所征浙江舟山所巢。腊月二十九日子时,放火烧巢。一鼓而擒,攻城而进,所获甚多,斩首数人”。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唐仁征杭州城,平贼有功,战死疆场。钦命浙江巡抚建立忠臣祠楼、石柱牌坊,赐书“海上知名”匾字。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0楼
2016-04-04 18:56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麻寮所四厅、十隘三十二员正副千户、百户中,大部分是土官,其源流如下:
1、麻寮所四厅:麻寮所清军厅首任土官副千户为唐清,佐贰厅首任土官副千户为唐才,管操厅首任土官副千户为卓文德。巡捕厅首任副千户为刚洪,清代“改土归流”时千户是刚应烈。
唐清是唐涌亲弟,据《唐氏族谱》载:“唐清,(唐国)政三子,字北泉,号胜宗,别号澄江。吴元甲辰年入籍慈姑州,今慈利十七都。驻扎天星寨,自卫一方,今黄莲蓬、李家坪、官屋场等处。洪武己酉二年,右丞相徐达征夏明升寇党,屯兵三江口。贼兵木石甚危,难以进兵。约吾祖(唐)胜宗统兵三万七千应援,剿灭。徐丞相奏准敕诏一道,封世袭延安侯,敕赐尚方宝剑一口,武德将军唐清准此。”清军厅土官副千户世袭情况是:唐清──唐永高──唐思旻──唐昶──唐渊──唐明德──唐明善──唐夔──唐希皋──唐锵──唐之屏──唐嘉升──唐膺简──唐祚戎──唐开疆──唐鸿兆──唐业麟──唐弥光──唐岐峰。
佐贰厅土官副千户世袭情况是:唐才(唐涌次子)──唐之远──唐朝良──唐立政──唐用──唐惯──唐悦──唐鉴──唐嵩──唐玉──唐继斗──唐膺龙──唐宪高──唐安邦──唐世爵──唐代诰──唐启哲──唐文雅。
卓氏远祖为四川省巴县人。宋代靖康年间,高祖卓汝周因金人南侵,迁居大庸天门山。六传至卓成,迁到慈利九溪。始祖卓汝周七传至卓文德,于明代洪武二年,被封为麻寮所管操厅首任土官副千户。据慈利县西河堂《卓氏族谱》载:“(卓)文德公与弟文痒公,于元末至正甲辰年(公元1364年),同唐涌等等倡义平苗。逮明洪武二年乙酉岁,合众投诚,同日授封正副千户、百户三十二员。吾文德公授麻寮所管操厅副千户,文痒公授麻寮所显信校尉镇抚司正百户,赐铁券。封文德公为武德将军,子孙承袭,世守其土。清沿其例,赏给方印、号纸,至雍正十三年乙卯,诸蛮向化,献土缴印,凡十五传,共三百六十七年。以祖宗之战功,为子孙之衣冠。嗣后改千户为千总、百户为把总,颁给敕书一道,札符一纸,令其子孙世袭。”慈利县杉 土官千户吴亮墓和吴大泽墓等民族文物。其土官千户世袭情况是;吴子仁──吴行──吴亮──吴永端──吴大泽──吴廷用──吴宗尧──吴一极──吴国藩──吴长祚──吴长琏──吴汝楫。
8、拦刀隘:拦刀隘土官千户亦为吴氏。明代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曲溪隘土官百户吴亮驻拦刀隘。明代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其子吴永端驻慈利二十二都平溪(今慈利县国太桥乡),并且兼任拦刀隘百户。明代天启年间,吴一极次子吴国缙单独袭任拦刀隘土官百户。慈利《吴氏族谱》记载了清朝给拦刀隘土官正百户吴载韬的敕书。其土官百户世袭情况是:吴国缙──吴长琏──吴汝梁──吴载韬。
9、山羊隘:山羊隘首任土官正百户向彦才为“八耳锅”之一向大望长子。据鹤峰《向氏族谱》载:“山羊隘,古夷地也。有明洪武年间平麻寮寨,爰设所隘,防御土、苗,遂改为麻寮所,下属十隘……山羊隘向。各有旗丁、军属,官不支俸,军不给粮,以本地之产膳。所隘军丁专以刀耕火种,所植惟秋粟、龙爪谷而已。赋税则有秋粮,牛角尖之外五隘免五征五,内五隘则有免七征三之例……今日之山羊司即古之山羊隘也。吾祖(向)彦才公自明洪武丙辰年为山羊隘百户。历两朝经四百余年,世袭十三辈。乾隆二年,诸土司向化,改设郡县,前各所隘职衔已为冗员,添平、麻寮两所二十隘正副千(户)、百户六十三员,一并裁汰。经总督部院迈(柱)题,请沿茅冈司世袭之例,复荷皇恩,准授以世袭千总、把总职衙,各给专敕一道。”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湖广平章杨璟移咨明军大都督府,题请授向彦才为山羊隘土官百户,子孙世袭,掌印守边。后驻慈利县十七都唐家坪,在今慈利县三合口乡。其土官百户世袭情况是:向彦才──向初文──向钧佐──向永斌──向辅──向大绍──向明表──向阳春──向维一──向绍勋──向九锡──向文玉──向文明。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2楼
2016-04-04 18:59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10、靖安隘:靖安宣抚司原建治所在鹤峰县城东三里张爷庙。元末,靖安宣抚使向大雅卒,传长子向良金。后因容美土司强占辖地,遂迁治所于今桑植县西莲,设衙定居,辖今西莲至里溪。明代洪武二年,废靖安宣抚司,置靖安隘,并入麻寮隘丁千户所,旨授向良金为靖安隘土官正百户。向良金死后,传子向祥。明代洪武年间,朝廷颁发铁券:“敕封向祥驻扎靖安隘,与镇诸蛮,与国同休。”其土官百户世袭情况是:向大雅──向良金──向祥──向拳甫──向永忠──向瑄──向世瑛──向昂──向廷辅──向汲──向元桐──向永爵──向日功──向九富──向子瑛──向庆历──向祚华。
11、黄家隘:黄家隘土官正百户为唐氏,后住安家坪(今慈利县象市镇);土官副百户为赵氏,后住黑龙泉(今慈利县杉木桥镇)。明清时期,黄家隘土官正百户世袭情况是:唐全(唐贤次子)──唐之华──唐朝龙──唐安宇──唐世雄──唐本忠──唐汉──唐一德──唐荣──唐如斗──唐思先──唐光爵──唐大戎──唐昌祚──唐文举──唐运兴。慈利《赵氏族谱》载:“赵炘,洪武二年,随兄助阵立功,封忠显校尉、麻寮所黄家隘副百户。赵栖,洪武九年袭职。”其土官副百户世袭情况是:赵炘──赵栖──赵一亨──赵试秀──赵万里──赵思信──赵舟──赵胜宗──赵正忠──赵国用──赵良翰──赵琦──赵一元──赵一普──赵世铭──赵玺──赵景川──赵光典。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3楼
2016-04-04 18:59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四)安福守御千户所
安福千户所只历两代。
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朝廷在慈利县十六都地设置安福守御千户所,所城初设在宋代“安福寨”遗址之上,即今桑植县澧源镇方家坪村。
初以当地土酋夏克武为千户,但夏克武之子夏得忠于洪武二十三年叛乱。平叛后,即废夏氏安福所)。
新任流官李氏为安福千户。
《史方与纪要》曰:“洪武四年设于澧水北,隶属大庸卫,二十三年移建于澧水之西,地名瓦窑岗,改隶九溪卫。”后又迁今临澧县城裴家岗,改称安福。
其辖地十二处。其中,朱家台、杨公潭、新王塌在今桑植县。位于十九都的赵家岗在慈利县。康三峪、屯田坪在今永定区。其余地在今石门,临澧,澧县一带。
安福守御千户所开始是土官千户所,由土官夏克武任守御千户。
后因其子夏得忠起义,遂废土官千户所,改由湖广都司委派千户,首任千户为李谯。明代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九溪卫左所千户李樵在澧水之南瓦窑岗(即今桑植县城所在地)修建安福所城。明代《嘉靖澧州志》记载:“安福守御千户所城,在慈利(县)西北二百九十里、十四都。周围三里四十步,高一丈七尺。洪武庚午,九溪(卫)左所千户李樵始筑之。有东、西、北三门,其南之前,阻山不通门,余各有楼及窝铺二十间,以宿司昏者……正德中,指挥常明重修,地并属慈利县。所治,洪武四年设在澧水之北,正当诸夷峒之口。以土官夏克武为千户,领土军守之,隶大庸卫。二十三年,其子得中叛,毁于兵火。既平,复以澧西地瓦窑洞更置。千户所设官垛军守御,改隶九溪卫,千户正、副十人,百户十人,领旗军隘丁二千二百四十人、户五百六十。”明代《隆庆岳州府志》详载:“安福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创于澧水之北,当诸夷峒口。以土官夏克武为千户,领土兵守之,隶大庸卫。洪武二十三年,子得中叛,调汉官守御,改隶九溪(卫),而九溪前所亦调此协守焉。所署毁于得中叛时。后兵既平,复以澧西地瓦窑冈创,为有吏目幕厅、军储仓。明代《万历慈利县志》也载:“安福守御千户所城在县西北二百九十里、十四都。周围三里四十步,高一丈七尺。洪武庚午,九溪左所千户李樵始筑之。有东、西、北三门,其南之前,阻山不通门,余各有楼及窝铺二十间,以宿司昏者……(明)正德中,指挥常明重修,隶九溪卫。千户正、副十人,百户十人,领旗军隘丁二千二百四十人、户五百六十。今见在者一千一百八十有二,户三百有六十。”[16]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七十二中又说:“置安福所以控于西,其关有四。安福千户所防御桑植二峒夷寇,四关为九渊、闸口、野牛、三江口。每关旗甲一人,督同哨、獠人把守其所。”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6楼
2016-04-04 22:06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明朝初年,封建统治者镇压三次土家农民起义以后,在今张家界市城区设置了永定卫,辖大庸所及茅冈长官司,属湖广都指挥使司节制。
(一)永定卫的由来
明初,土家首领覃垕起义以后,明太祖派兵镇压。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常德卫指挥使黄常率兵至永顺羊峰山,兼署羊山卫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覃垕率众起义以后,迁徙卫城刻不容缓。明太祖召黄常至南京问方略。黄常请求迁卫城至澧水河畔,皇帝准奏。遂迁卫城至大溶溪之阳,初名大庸卫。清代《道光永定县志》记载:“改卫大庸者,或以大庸溪之近”。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朝廷另派常德卫指挥使张胜在“天门南峙、福德北盘”的军事重地修筑城堡。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大庸卫署迁到此处,故明《万历慈利县志》载:“大庸卫在永定城内,洪武九年开设。”明代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90年),改大庸卫为永定卫。这年,土酋夏得忠率众起义,攻占慈利县。大庸卫官兵们希望永远安定,上奏皇帝,请求更大庸卫之名为永定卫,明太祖准奏。洪武二十三年,永定卫治迁徙至永顺宣慰司之芋岸坪,仍名大庸卫。明代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卫治迁回永定城,恢复永定卫名,改大庸卫为大庸守御千户所。永定卫城设在慈利县西南部的十二都,即今张家界市政府所在地。卫署在卫城南隅,明洪武初创建。清代《康熙永定卫志》记载了永定卫设置的过程:“明洪武二年(1369年)己酉,于永顺宣慰司境内置羊山卫,在今治西八十里。设排栅城,简沔阳、黄州、襄阳、安陆兵等为戍守。后(皇帝)以此地险远,运饷维艰,召指挥(使)黄常至南都,亲讯而然之。遂移今地,改卫名大庸。至(洪武)四年,常德卫指挥张胜筑城。(洪武)三十一年,更名永定(卫),领左、右、中、前、后及大庸守御六千户所,并黑松、后坪、金藏、桑溪、龙虎、茅岗六隘。指挥黄常环甃以砖,周二千一十丈有余,约九里百二十步,高二丈四尺。雉堞一千六百五十,高四尺。窝铺六十有二。门五:东朝阳,南朝天,西镇彝,北无名,各有楼。其小东门,指挥周铺、吉世英、丁贵创,无楼。”[17]《明史》亦载:“慈利……西南有永定卫,洪武中置。二十三年八月,徙于永顺宣慰司之芋岸坪。西北有龙伏关,东南有后平关、黑崇关,谓之永定三关。所属曰大庸守御千户所……曰茅冈长官司,在卫东北。”[18]明代《万历慈利县志》又载:“永定卫城,在(慈利)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十二都,即大庸卫旧城,乃洪武辛亥常德卫指挥张胜始筑者……以后复建年次无考,属湖广都司。领经历司一、镇抚司一、千户所五:曰左、曰右、曰中、曰前、曰后,百户所五十。外辖大庸所并黑松、后坪、金藏、桑溪、龙虎、茅冈等关隘凡六处,置官无定员。今存者指挥使五人、同知六人、佥事九人、经历一人、镇抚一人、千户正四人副七人,百户一十九人。原额旗军五千六百人。”[19]清代《同治续修永定县志》卷二还载:“明洪武二十六年,设都使司,驻扎省城,辖各卫。永定卫本元所置,至是徙于永顺宣慰司之芋岸坪。其属曰大庸守御千户所,本大庸卫,在永定卫西。曰茅冈长官司,在卫东北。”现在,永定区除温塘、罗水、罗塔坪、青安坪、桥头和教字垭等乡(镇)为茅冈土司辖地外,其余均为卫所地区。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裁撤永定卫。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拨慈利县十、十一、十二、十三都和八、九、十四都部分地置永定县。如清《道光永定县志》载:“(清雍正)十三年题请更设永定县,割慈利地三分之一,与安福附近永定卫地合而成之。”
(二)大庸所的改置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设置羊山卫。清代《光绪永定县乡土志》载:“洪武二年,降慈利州为县,置羊山卫。”[20]后迁卫治于澧水西岸,与大庸溪相距10多里。《明史·地理五》载:“大庸守御千户所,本大庸卫,在(永定)卫西。洪武九年四月置,(洪武)三十一年改为所。”明代《嘉靖澧州志》记载:“大庸守御千户所城在慈利县西南一百一十五里、十三都、永定卫西(三十里)。本大庸卫,洪武三十一年改为所,隶永定卫。周围二里二百八十步,有东、西、南、北四门,门上各有楼一。有故台二座,洪武戊寅,千户武才始筑之者,城外地皆属慈利县。”明代《弘治湖广岳州府志》卷十亦载:“大庸守御千户所,在(慈利)县西二百一十五里。(明)洪武初,名大庸卫,在今永定卫地。(洪武)三十一年,以大庸卫地设永定卫,统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改大庸为守御千户所,隶永定卫,移置于(慈利)县西三百一十五里。”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废除大庸所,其地改属永定县。大庸所古城在慈利县十三都,即今永定区后坪镇武溪村,为宋代武口寨遗址。现存古城残墙500米,仍有东门、炮台、教场、会馆及关庙、大王庙、永宁寺等古代建筑。城中青石板街道为明清时期大庸所军屯处,驻军千余人。城中仍有几条旧街,两旁木结构房屋未被拆废,城西武水河边还有古代武溪石桥。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8楼
2016-04-04 22:09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麻寮所管操土副千户(1369--1735)
卓文德,在位41年,己酉1369
卓槐12庚寅1410
卓权27壬寅1422
卓仁38己巳1449
卓景春19丁未1487
卓隆59丙寅1506
卓思慕22乙丑1565
卓荣政16丁亥1587
卓大宾12癸卯1603
卓世懋17乙卯1615
卓嵩20壬申1632
卓之璠19壬辰1652
卓自扬24辛亥1671
卓自焕3乙亥1695
卓启祥37戊寅1698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1楼
2016-04-04 22:22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山羊隘土总管(1348--1735)
向肇荣,在位3年,戊子1348
向大垭25辛卯1351
向彦才34丙辰1376
向初文47庚寅1410
向永彬34丁丑1457
向辅18辛亥1491
向大绍30己巳1509
向明表47己亥1539
向葵阳20丙戌1586
向维新21丙午1606
向绍玺22丁卯1627
向胜26己丑1649
向九鹏18乙卯1675
向文玉12癸酉1693
向文明30乙酉1705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2楼
2016-04-04 22:24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3楼
2016-04-04 22:41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改土归流时各卫所归并县的土地情况。(各卫所的土地并不连接成片,而是分片控制的>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4楼
2016-04-04 22:50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临澧县"新安"镇历史悠久。地名出自于"新近安抚边蛮"之意,因扼淞澧平原西南咽喉,为土汉杂居边境。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初即屯兵设市,明清为澧水流域重镇。
临澧县主要合并土地为九溪卫和永定卫的土地,大庸所次之,澧州最少。卫所以土民为军事建制。各卫所,土司相互牵制,以夷制夷。如覃垕主要为其同族添平土司所灭。茅岗土司由家族内乱,兄弟分裂为东西两部,老大迁出茅岗,新占地盘为添平土司,老二成了茅岗土司。故茅岗判乱,添平灭之。
临澧改土归流时,主要为土民。因土司灭亡早,实行流官后,大量汉人迁入,与同地的石门土民相比,汉化较早,但并不影响其土民为土家人。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7楼
2016-04-05 22:18
回复
收起回复
heman3034862
春巴麻麻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卫所与土司制,相当于现在新疆的自治县市与兵团制。土司相当于自治县。而卫所相当于兵团,对土司边境进行武装节制。所以,在土司边境,是大量土军卫所;在土军卫所外,是汉军卫所或其他军民卫所,把土司封得严严实实,实行"汉不入境,蛮不出峒"政策。
不同的是,现在新疆兵团以汉族为主。当时卫所采取的是"以夷制夷"。把势力小土官的封为"卫所",相互节制。甚至远从新疆调集"维族"驻军制土制苗。现桃源县的十多万的湖南维族即为当时驻军后裔。
IP属地:海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30楼
2016-04-05 22:34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原神给美国赔了1.4亿元人民币
2726760
2
美国的医疗和教育比谁都会算计
2632881
3
被美国人的伙食吓晕
2014292
4
健美圈噩耗领域大神火了
1621404
5
TES 3-0横扫WE
1200576
6
耿爽当面戳穿美方谎言
904950
7
模玩圈再现资本家倒牛奶行径
737856
8
河南春晚请了丁真和王源
656926
9
英伟达CEO黄仁勋盛赞黑神话
471988
10
洛杉矶山火烧掉了多少美元
34374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