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吧 关注:451,806贴子:2,981,430

回复:开咖啡馆的一些创业心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咖啡师年龄大还能做吗?
人生如舞,有人舞入低落,有人舞出精彩!
问问自己,最初的方向,还在坚持么?
一、
很多想做咖啡师的朋友会有多方面的顾虑,随着年龄增长,生活压力加大,慢慢发现还是稳定的工作好,他们会考虑咖啡师年龄大了还能不能做。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打破对咖啡师这份职业的刻板成见,我们总以为上咖啡馆都是年轻人的生活,排除其他年龄段的人,而实际上,与时尚接轨的就一定非年轻人不可吗?再者年轻人也会老,到中年了还这么优秀,也会被抛弃吗?问题是多方面多种可能的。
二、
中年才学咖啡
中年转行学咖啡,如果不盲目,自己确实发现喜欢做咖啡师,这份职业的锻炼与渗透的生活文化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么选择做咖啡师又有什么不对呢?人总是不多经历生活才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人一生追求的不就是会心的快乐吗?
著名文化人陈文茜,政坛打拼十余载,中年岁月急峰勇转,做了媒体人,也发现主持才是自己最适合的,《文茜小妹大》《解码陈文茜》等高水平的政经评论节目都是为众熟知并赞誉的。
也许,一般人眼里,咖啡师中年才开始学是有点晚,可是从小白到出师,花费的资金成本与时间成本都不高,难道这么喜欢,都不去尝试尝试吗?
三、
年轻学咖啡,中年还做咖啡
年轻就已经学做咖啡师,对咖啡制作的各种技巧与创意以及行业的市场变化趋势等等都应该是了然于心了,年轻坚持到中年,只要是尽心尽力的人,都不会感受不到自己事业的发展,除非是跟比自己好的人比,总会觉得自己还差些。
四、
中年还坚持咖啡师这行,自己已经不是站在起点了,出路就很多了。这十年来,咖啡培训学校很多,可以去些比较正规专业的学校到老师,做咖啡行业的传灯人。
也可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师,在城市的一隅静享美好生活,重新思考自己经历的事情,守候一份优雅与从容。有丰富经验了,可以去一些著名的咖啡店,薪资也许会出乎意料哦!
咖啡师年龄大了还可以做了,就看自己怎么样定位自己。这个问题原本分析就容易出现歧义,我们可以同理思考:教师年龄大了还能做吗?服装设计师年龄大了还能做吗?都可以的。
在不同的年龄做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如果中年才做咖啡师,从整个人生来看,你还是发展的进步的,岁月从不败有心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794楼2018-10-03 15:18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795楼2018-10-03 21:43
    回复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咖啡因上瘾了?
      如果因为没喝咖啡,起床晚了30分钟,上班迟到,还有点儿头疼,这说明你可能已经咖啡因上瘾了!
      这不是咖啡因上瘾的唯一特征,其他特征还包括:
      1、早上不喝不行
      喝咖啡之前,一切工作免谈!这足以说明你已经咖啡因上瘾。说到底,咖啡因就是一种兴奋剂,这就是人们对它上瘾的真正原因。
      “它会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接收器,这种效果和可卡因以及其他毒品类似,但程度较轻。”来自UCLA医学中心的营养学专家、公共健康学院助教 Dana Hunnes 博士说道。
      2、喝多少都没事
      和其他毒品一样,你喝得越多,身体能够承受的就越多,难怪我们咖啡越喝越多,功能饮料越喝越多,对其他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品依赖性越来越强。(当然,人体对于咖啡因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一天可以喝几杯,还得因人而异,理论情况下,每日摄入最好不高于200-300mg/day)。
      “咖啡因能够提神,提升警觉度,但这种效果可能仅限于那些不常喝咖啡的人。”BBC报道。
      3、不喝咖啡不上厕所
      很多人不知道,咖啡因对大肠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很多人必须喝完咖啡才能正常排泄,对于这些人来讲,咖啡因已经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
      RMIT内脏和神经学专家、资深讲师、研究员Paul Bertrand博士表示:“如果停止喝咖啡,一开始你可能会有些便秘,但时间长了,消化系统还是能够摆脱对咖啡因的依赖。”
      4、不喝咖啡心律不齐
      咖啡因摄入过多会导致心率过速,因此患有心脏疾病的人大多只能喝无因咖啡;换句话来说,经常喝咖啡的人心率本身就会偏快,因此如果不喝,心脏可能会出现心律不齐。
      为了在戒掉咖啡的过程中避免心率和血压的异常变化,你应当循序渐进减少咖啡因的摄入量,避免产生副作用。
      5、不喝咖啡就不高兴
      戒掉咖啡因最明显的症状之一便是抑郁。据刊登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篇学术文章称,研究人员对经常喝咖啡的人进行了抑郁测试,结果显示,8-11%的健康人表示平时会有抑郁和焦虑等症状,其原因就是没有喝咖啡。
      此外,据 Mayo Clinic 称,不喝咖啡会影响你的睡眠质量,从而间接影响你的心情。


      来自iPhone客户端796楼2018-10-04 15:27
      回复
        压纹与组合的问题解答
        问题1:什么是压纹?
        回答:压纹又称为日式压纹,就是牛奶利用流动性在咖啡上滑行(滑翔)形成一个大圆,几乎布满整个杯面(爱心 树叶 郁金香 天鹅等最终都会去形成一个大圆)的基础图案,线条感好,视觉冲击力强。
        问题2:怎样压纹?
        回答:摆动。但不是随便摆的,是要左右摆得有规律,有节奏,有美感……咳咳~别想歪了!除了摆动以外,还有定点与后退的时机、节奏要把握好,该定的时候不能退,该退的时候匀速退。
        问题3:组合又是什么意思?
        回答:组合就是通过拉出不同基本图案的组合来达到视觉美感,在一杯咖啡里拉出较多的图案,需要先确定整体的图案结构,以及图案的顺序,韩国人尤其偏爱图案组合,所以又是也称韩式拉花。
        问题4:怎么拉组合图案?
        回答:这个对于图案的构造勾勒以及排列要求比较熟练,通常在拉花之前已经想好图案的结构。跟压纹不同的是,组合图案往往需要比较细腻的勾勒,讲究落点的定位以及对称,对落与收的时机也要求比较高。我的建议是,分解图案进行练习,练好几个基本的小图案(例如麦穗、天鹅头、翅膀、小心)慢慢再组合起来。
        问题5:压纹与组合有什么需要区别对待的?
        回答:首先是奶泡厚度。关于压纹与组合的发泡量都不是奶泡越薄越好,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如油脂的支撑力,手的控制力等,例如豆子的拼配/烘培/萃取方法/牛奶发泡量/牛奶的绵密度/咖啡与牛奶的融合量/融合的高度等等问题的综合。一般来说,拉花图案的笔画与纹路越多,越大,需要奶泡越多,反之亦然。
        其次是融合度。这个其实与压纹还是组合也并没有太大关系,还是与你的图案的大小与复杂程度有关。越大的图案,要求融合越少,越早起花、出图案。
        最后是奶缸。圆嘴型奶缸适合压纹,流量大而线条柔和圆润。尖嘴型奶缸适合组合图案,线条细腻而精致,收放自如。
        最后,给大家的忠告是:不要放弃基本练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像那些拉花大神一样炫技,想把基本功练扎实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799楼2018-11-25 00:04
        回复
          如何将手的中咖啡豆萃取出最完美风味?
          当咖啡研磨成粉,再与水相接触,它们便在进行“萃取”。萃取物就是水从咖啡中溶解出的所有物质。
          水和咖啡粉在接触的时候,其实发生了很多“难以描述”的事情,我们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风味物质,它几乎组成了你品到的这杯咖啡的所有东西。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浓郁”(strong)“深度”(dark)和“饱满”(rich)的咖啡之间的区别。
          深度(dark):这是咖啡界以外的很多人口中所认为的浓郁的咖啡,其实这是由于咖啡烘焙比较深,所带来的类似烟感,苦的味道。
          饱满(rich):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很多不同的东西,从深度烘焙到厚重的body都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因此它也反应了口感)
          浓郁(strong):这是关于咖啡萃取和冲煮比例的。萃取是指我们冲煮出来的可溶性固体物,当我们冲煮过程中,咖啡粉中可溶性固体物质就会移到水中被溶解出来。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这关系到我们这杯咖啡的风味,当然这听起来有点想烦人的化学课。我们再深入研究研究。
          萃取:如何影响到风味?
          不同的粒径会或早或晚地被萃取到杯中。这就会决定了杯中的风味--萃取影响了咖啡的味道并非只是影响你的咖啡的“浓郁”(strong)或者“寡淡”(weak),而且还会影响到它的风味表现。
          就像每一个SCA的标准一样,最好的萃取率是在18%-22%之间,虽然一些人特别喜欢在21%以上的萃取率。
          在萃取过程中,首先出来的就是果味儿,酸味,这意味着萃取不足的咖啡尝起来是特别的酸。而苦味和body出来的稍晚。而我们一直都在追求一杯平衡的咖啡,你的冲煮配方就应该按萃取优先顺序来达到你期望的风味。换句话说,如果你喜欢果味丰富儿的咖啡,请小心别萃取太多了。但如果你喜欢优质的body,请确保你别太早停止你的冲泡。
          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萃取时间短的咖啡就等于是一杯明亮干净气泡感的咖啡,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萃取:要怎么控制?
          萃取由很多因素决定,但是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就是:研磨度,水温,还有浸泡时间。
          可以怎么做到?
          研磨大小
          磨得粗一些,水流就会更快地通过咖啡。那么当然,就会萃取得更少一些。这时候就可以跟一杯更酸的咖啡说hello啦(白眼)。类似的,研磨更细,颗粒之间更窄的的缝隙会让水流停留得更久,所以就会导致萃取得一些,而这些会导致苦味儿一些。
          基于这个原因,研磨的均匀度就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你磨很不均匀,那么一些咖啡就会萃取得比另一些多,这意味着几乎不可能达到你本来想要的味道了。
          在我刚入行的时候,我使用螺旋桨式的刀片去研磨咖啡。这就是很典型的不均匀研磨,同时这也在杯中明显表现出来。我之后换了手摇磨豆机,这改变了我在家的冲煮状态。而最后当我终于换上了电动磨豆机,这个举动甚至让我更容易去学习研磨大小与萃取间的关系了。
          萃取时间
          随便去网上一搜你就可以搜到一大堆咖啡师的建议冲煮配方,他们都有不同的萃取时间。但是请记住,所有的因素都是平衡的,更短的萃取时间就会带来的果香和更高的酸度。太短的时间就会变得尖酸。相反,更长的萃取时间,就能带来更厚重的body,知道咖啡变苦。
          当你开始尝试不同的冲煮配方和方法的时候,你仅仅能把咖啡变得更好喝,同时你也会更加感激你体会到的风味的。
          过 度 萃 取
          这样的咖啡,喝起来最大的感受是“苦”。在喝过风味美好的咖啡后,不少人会排斥咖啡的“苦”,尤其是苦味非常刺激的咖啡,觉得这杯咖啡一定是萃取过度了。但其实也许只是人家浓度过高了,这个时候,只要加适量的水,改变下咖啡的浓度就好了。
          萃取过度的咖啡,还会造成干涩感,非常剌舌头。此外即使像女神级别的瑰夏,如果被过度萃取,风味也会变得杂,你感受不到能让人幸福的咖啡风味了。
          萃 取 不 足
          萃取不足的咖啡,给人最大的感受是“酸”。当然,这里说的酸,并不是让人愉悦的酸,而是尖酸。为什么会酸,因为甜味不足。同时咖啡风味贫乏,余韵非常短促。
          理 想 萃 取
          那么一杯理想萃取型的咖啡,是怎样的呢?咖啡君觉得是一切都“刚刚好”。首先它的风味非常分明,干净,醇厚。有着让人愉悦的酸,如同跳动的精灵,还透着丝丝甜感,它不腻,但在口腔内顺滑、圆润,余韵悠长。
          最后总结冲泡出“好咖啡”的4个条件
          ① 无瑕疵豆的优质生豆;
          ② 刚烘焙好的咖啡;
          ③ 刚研磨好的咖啡;
          ④ 刚冲煮好的咖啡。
          若对以上4点进行归纳整理,则是“对无瑕疵豆的优质生豆进行恰到好处的烘焙,趁烘焙豆新鲜的时候进行恰当的研磨、萃取出来的咖啡”。


          来自iPhone客户端800楼2018-12-08 23:57
          回复
            咖啡为什么要喝现磨的?
            当你闻到咖啡粉的香味的时候,就表明它正在变质,咖啡里的精华正在减少。
            如果咖啡粉末直径减小一倍,那么单个颗粒体积减小1/8,相应的总咖啡粉的表面积增加1倍。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以后,它的表面积是以指数形式增加的,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加了成百上千倍。
            烘焙过的咖啡豆內所含的极为重要的酸性脂肪和挥发性脂肪一旦接触到空气,会发生化许学变化味道香味都会变差。咖啡的芳香化台物中的酯和醛酶最易挥发,挥发后会使咖啡的味道变差。
            芳香物质的挥发流失,空气中的氧气还会氧化香性成分,特别是氧化了脂肪,产生腐败的味道。新磨咖啡粉会迅速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增加重量且降低提取咖啡成分的有效性,内部分子压力使事情更加复杂化。
            所以在商店买的过了很久的咖啡粉,大概只能当作咖啡“木乃伊碎片”,因为咖啡粉风味损失很多;为了一杯好咖啡,千万不能图方便购买咖啡粉,现磨即用,是最好的方法。
            此外,即使是烘焙咖啡豆,咖啡的芳香物质也是很容易散发的,烘焙后保存良好超过一周到两周的咖啡豆,都已经是不新鲜了,所以不仅要现磨,也要尽可能选择新鲜烘焙保存良好的咖啡豆。


            来自iPhone客户端802楼2018-12-30 11:59
            回复
              磨豆机怎么选,才能让咖啡豆的风味不打折?
              对于咖啡,我只想说它是个极其傲娇的存在。从豆子的选择到烘焙、研磨以及最后的冲泡,没有一个步骤不需要仔细对待。烘焙后咖啡豆的最佳饮用时间在一个月以内,而研磨成粉之后时间更短,只有在几分钟之内冲泡才能感受到最好的风味。所以想要更好地喝咖啡,一台磨豆机是非常必要的。
              不过光「有」磨豆机就可以了么?挑错类型,咖啡风味照样会大打折扣的!
              一台优秀的磨豆机大概就是研磨均匀、摩擦少热、细粉量少。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研磨绝对均匀的机器,无论机器如何,都无法避免从细粉到粗粉的产生,一台好机器只能说研磨的粉末比例相对稳定。其实,就算存在绝对均匀的机器,由于咖啡粉的粗细过于单一,萃取时必然会失去风味,味道会变得比较平,未必就很好。
              既然咖啡粉研磨会有粗细之分,那么什么时候该粗,什么时候该细呢?其实这个和萃取方式有关,大致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所以,好的意式咖啡的磨豆机未必能磨出适合单品的咖啡粉,磨豆机的好坏评判还要看你需要怎样的咖啡粉。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看看怎样去挑一台适合自己的磨豆机吧。
              磨豆机从操作方式上看,分为手摇式和电动式,两者各有优劣。
              ▲价格来自京东搜索,电动式的自动过滤掉刀片式「磨豆机」,理由会在下一部分告诉你。
              总的来说,手摇式磨豆机比较小巧,无需依赖电源,可以走到哪里磨到哪里,出差旅行还是蛮方便的,而且比电动式磨出来的细粉会相对少一些。
              但是由于需要人工进行,所以比较费时费力,而且磨出来的咖啡粉容易颗粒不均,从而影响到萃取时的效果。所以手摇式磨出来的咖啡粉比较适合手冲法、虹吸壶法、法压壶法等类似冲煮方式,如果用在 Espresso 上可能效果不是很好。此外对于臂力不够的妹子还是跳过它看看电动式磨豆机比较好。
              电动式磨豆机很省力,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坐等出粉了。而且好一些的机器出粉的稳定性很有保证,无论是对咖啡粉均匀程度要求比较高的 Espresso,还是手冲这类冲煮方式,电动式磨豆机都能 hold 住。
              具体到底选择手摇式还是电动式其实可以看自己的偏好,手摇比较复古有情怀,买回家还可以当作装饰物;电动式更快捷方便。不过对于磨豆机而言除了操作方式之外,磨盘结构也十分重要。


              来自iPhone客户端805楼2019-02-21 22:44
              回复
                好久没冒泡了,一直在忙


                来自iPhone客户端811楼2019-07-11 2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