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格吧 关注:112,218贴子:130,039
  • 2回复贴,共1

【跟风】文盲喜欢的一个字“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日教父被朋友圈里一篇名为《疫苗之殇》的文章刷屏了。准确地说,并不止一篇文章,而是一系列文章都用了这个名字。翻看了一下内容之后,我觉得有必要专门写一篇短文。
所有这些“疫苗之殇”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稿件,其中的主要部分都用了财新记着郭现中在2013年采写的疫苗问题旧稿。而在财新的原文里,有这样一段话:
早在2013年,财新记者郭现中就拍摄完成过一组有关疫苗问题的深度报道《疫苗之殇》,引发过巨大反响和讨论。但是三年过去,问题依旧,悲剧也依旧在上演。对于疫苗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正常疫苗的不良反应问题,目前都缺乏足够的识别和补偿。这里我们重发这组报道,希望读者能有些风险防范意识,更希望卫生疾控部门能拿出切实有效的行动。
也就是说,所有《疫苗之殇》的文章开头,说的是最近的非法疫苗流入市场这件事情,但是,随后附上的各种疫苗引起的惨剧,是一篇旧稿,它们之间并没有有明确关联。


IP属地:山东1楼2016-03-23 09:39回复
    我以前说过,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的是事实判断。最近媒体报道的山东5.7亿非法疫苗案里:
    1、出问题的是二类疫苗,不是一类疫苗。
    2、是非法疫苗,不是有毒疫苗。
    3、问题出在疫苗没有冷链保藏,造成疫苗可能失效。
    这些是媒体报道的事实部分。由此而来来惩戒、追责,我都表示支持。财新记者郭现中2013年的旧稿,揭示的是另外一种事实:接种疫苗存在不良反应。把这两种不同的事实拼接起来,是在试图操控公众的认知,强行在两件事情之间建立因果关系。于是,失效疫苗=会产生严重后果。公众产生恐慌,在“你的沉默就是帮凶”的刺激下,各种《疫苗之殇》点击纷纷突破10万+。
    媒体、自媒体得到了它们梦寐以求的10万+热文,公众得到了什么?
    这种操控大众传播的手法非常简单,任何人都能做到。我们可以先写一段某种型号汽车存在缺陷被召回的新闻,然后配上10个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图片。选取图片的时候稍微留神一点,全部选取这个品牌的汽车就好。最后,写上“为了你和你家人朋友的生命安全,请转发起来,珍爱生命,远离XX”。只要市场上这种汽车足够多,刷爆朋友圈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我想再问一遍:公众得到了什么?


    IP属地:山东2楼2016-03-23 09:40
    收起回复
      感人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3-23 1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