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吧 关注:272,148贴子:1,904,357

透缸(空气缸)经验交流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3-06 11:59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3-06 12:0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养一缸好水、是养好龙鱼的前提,归根结底,水质是硬道理。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3-06 12:37
      收起回复
        经验一分享:开缸---主要是将水体内的氨和亚硝酸盐指标全部降下去,当水质的自营性细菌和异营性细菌已经开始达到初步平衡,也是硝化细菌开始初步建立了,你就顺利开缸成功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3-07 00:35
        收起回复
          经验补充:夜晚鱼缸周围的环境最好留一盏灯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3-07 01:22
          收起回复
            瞎玩儿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3-07 11:22
            收起回复
              经验二分享:有鱼友习惯换水时下盐,本人在早期也盲从的给鱼缸下过盐。但事实上、给水体下盐后,硝化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不利于硝化菌对水体当中有害物的分解。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3-07 12:59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03-07 16:1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经验三:-¥ 氨和亚硝酸盐 ¥- 对于我们循环水养殖的水体来说,水中主要危害鱼类健康的物质是氨氮和亚硝酸盐。 氨氮对鱼的致死浓度在0.2-2.0㎎/L,小于0.2㎎/L时,会使鱼类的内部器官发生病变、坏死及组织溃烂。当氨氮中的非离子氨达到0.01-0.02㎎/L时,易破坏鱼鳃的粘膜层,降低血红素携带氧的能力,使鱼类生长缓慢。当非离子氨浓度达到0.02-0.05㎎/L时,会引发多种疾病,增加死亡;达到0.05-0.2㎎/L时,会破坏养殖鱼类的皮、胃、肠道粘膜,进一步引起内部器官和体表出血;达到0.2-0.5㎎/L时,会引起鱼类急性中毒死亡。 氨氮对鱼的致死浓度在0.2-2.0㎎/L,小于0.2㎎/L时,会使鱼类的内部器官发生病变、坏死及组织溃烂。当氨氮中的非离子氨达到0.01-0.02㎎/L时,易破坏鱼鳃的粘膜层,降低血红素携带氧的能力,使鱼类生长缓慢。当非离子氨浓度达到0.02-0.05㎎/L时,会引发多种疾病,增加死亡;达到0.05-0.2㎎/L时,会破坏养殖鱼类的皮、胃、肠道粘膜,进一步引起内部器官和体表出血;达到0.2-0.5㎎/L时,会引起鱼类急性中毒死亡。 养鱼其实就是营造一个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中,健康的成分多,不健康的成分少,各种成分和谐共处,良性循环,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养好了。
                  在这一缸水中究竟有什么,有H2O,氧、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原生虫类、苔藻、草、矿物质、有机质,还有二氧化碳、氨、亚硝酸盐、硝酸盐、致病菌等等有潜在危害的物质,还有光线这一重要元素。我们所说的养好水,就是把有害的东西减少到最少程度,把有益的东西维持在良性水平。


                  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6-03-09 01:57
                  回复
                    在这个阶段,要注意的问题是:
                    1.水清并不代表水好;
                    2.鱼不浮头并不代表水好;
                    3.有过滤和充氧时,也不能认为万事大吉;
                    4.养水、控制水在前。平时注意观察。鱼的状态虽然是水好坏的重要表现,但有时观察到状态不佳再做处理,则为时已晚。
                    5.此时,在缸中加放水草等植物,除可吸收一部分氨、硝酸盐外,还可起到硝化细菌的增面作用,水榕、铁皇冠、水葫芦等较为理想,睡莲等暂不宜投放。
                    氨对鱼来说是有极大危害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致鱼死亡。新缸、新鱼、新水在一段时间后出现死鱼现象多是因此原因。
                    我们常说的硝化作用,就是把氨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氨转化成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鱼仍有很大的危害;
                    第二阶段是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把亚硝酸盐转化为毒性更低的硝酸盐,其毒性只有氨的几百分之一。


                    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16-03-09 02:00
                    回复
                      在鱼缸的硝化系统尚未完全建立的时候,氨与亚硝酸盐的积累过量,会给鱼带来各种不利影响,直至致命。
                      有的时候,好好的鱼集体拒食,这很有可能就是氨与亚硝酸盐的浓度超标有关。另外,亚硝酸盐浓度过高,会给鱼带来种种不健康的表现,比如:
                      鱼表现不安;
                      鱼体表面黏液增多、增厚,肉眼可见鱼体表有淡蓝色的白膜;
                      鱼游动软弱,只在水表面无力游动;
                      鱼体局部充血。
                      此时如果不采取措施,再发展下去就是中毒死亡。


                      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6-03-09 02:01
                      回复
                        亚硝酸盐增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硝化系统不完善,亚硝酸盐不能及时转化为硝酸盐;
                        2.水中苔、藻或植物性饲料腐败会使亚硝酸盐急剧增高;
                        3.有机物的腐败;
                        4.气温骤降也可引起亚硝酸盐的增高。
                        解决办法:
                        在硝化系统建立完善之前,降低亚硝酸盐浓度的最好办法就是坚持吸污、兑水;
                        经常清除过滤槽中的固态截留物;
                        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简易测试盒(市场有售,不贵且使用简单)检测缸水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利用“增面”原理,加快硝化系统的完善。


                        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16-03-09 02:02
                        回复
                          脱氮或反硝化作用明显的缸,叫“生态缸”。


                          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6-03-09 02:05
                          回复
                            测缸照


                            来自iPhone客户端42楼2016-03-12 02:0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43楼2016-03-12 0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