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就一年了。总想写点什么记录这个时刻。
一年前,缘起各大浏览器的笨重身形和多管闲事,我写下 via 的第一行代码。第一版 via 因而出世。上线市场后,意外地得到大家的称赞与鼓励,虽心有窃喜,更多的却是惶恐。它实在是有太多问题,浏览也稍不稳定,所以对大家的厚爱颇感惭愧。当然大家自然有自己的判断力,也同样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说起来,为什么是 via 呢?其实是取音的,不过并不指英语中的读音,而是类似《平凡之路》的念法,音同“we are”,不过你把 via 当成工具来看这个名字竟也说得通,多少有些误打误撞吧。写关于时,一直用“我们”的口吻,其实这个“我们”指的是方寸屏幕前的你我。从最初到现在,我相信我们在一起把它变得更完善,变得更完美。同样我也很尽力地去处理反馈了,酷安上每一条评论基本都会回复,虽然有时觉得这没必要,但总觉得,回复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嗯,这条反馈我看到了,很感谢你的反馈,也希望你继续支持”,毕竟我认为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愿为你的应用费点心思敲下那几行字,一样是一种鼓励和祝福。所以一样多谢你们,希望能一路同行。
那么本心是什么呢?一开始只想做个简单的浏览器,如果要较真地去说“本心”,那就是“专注浏览”吧,不求以一敌百,只希望把这个“一”做到极致,我觉得也足够了。我不想告诉你今天几度天气如何pm2.5又如何之爆表,也不想告诉你这世界又发生了什么那位明星又和谁起了绯闻,我只想把你想要的放到你面前。
前路漫漫,与君共勉。希望 via 能长久地同你浏览这个世界所共享的。
二〇一六年三月五日记
一年前,缘起各大浏览器的笨重身形和多管闲事,我写下 via 的第一行代码。第一版 via 因而出世。上线市场后,意外地得到大家的称赞与鼓励,虽心有窃喜,更多的却是惶恐。它实在是有太多问题,浏览也稍不稳定,所以对大家的厚爱颇感惭愧。当然大家自然有自己的判断力,也同样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说起来,为什么是 via 呢?其实是取音的,不过并不指英语中的读音,而是类似《平凡之路》的念法,音同“we are”,不过你把 via 当成工具来看这个名字竟也说得通,多少有些误打误撞吧。写关于时,一直用“我们”的口吻,其实这个“我们”指的是方寸屏幕前的你我。从最初到现在,我相信我们在一起把它变得更完善,变得更完美。同样我也很尽力地去处理反馈了,酷安上每一条评论基本都会回复,虽然有时觉得这没必要,但总觉得,回复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嗯,这条反馈我看到了,很感谢你的反馈,也希望你继续支持”,毕竟我认为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愿为你的应用费点心思敲下那几行字,一样是一种鼓励和祝福。所以一样多谢你们,希望能一路同行。
那么本心是什么呢?一开始只想做个简单的浏览器,如果要较真地去说“本心”,那就是“专注浏览”吧,不求以一敌百,只希望把这个“一”做到极致,我觉得也足够了。我不想告诉你今天几度天气如何pm2.5又如何之爆表,也不想告诉你这世界又发生了什么那位明星又和谁起了绯闻,我只想把你想要的放到你面前。
前路漫漫,与君共勉。希望 via 能长久地同你浏览这个世界所共享的。
二〇一六年三月五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