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035贴子:657,884

据说,朝鲜为毛文龙立碑,来自《东江遗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说,朝鲜为毛文龙立碑,来自《东江遗事》。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6-02-17 11:05回复
    看哥的表情,你们猜,俺想干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6-02-17 11:07
    回复
      先来张《东江遗事》截图。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6-02-17 11:28
      回复
        俺去查了下谈迁的书,确实有相关记载。这里写着天启四年七月,俺又去翻了翻《朝鲜实录》,人家没记。也许朝鲜认为这破事没啥好记,或是谈迁记错时间了。不过呢,哥在《朝鲜实录》里却发现了这个。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6-02-17 11:39
        回复
          《朝鲜实录》:天启四年七月○上引見都元帥 李弘冑 , 曰: "卿受任有日, 有何料理?" 弘冑 曰: "西關之事, 下去後, 方可經略, 隨事啓聞, 而大槪今年不爲添防, 邊上只有七千之兵, 至於糧餉器械, 尤爲無形。 三南兵器, 運在 江華 者, 可以取用。 而如 李曙 所貿火銃, 亦優數入送何如?" 上曰: " 李曙 所造, 雖不可送, 釜山 所貿, 則可沒數取去矣。" 弘冑 又曰: "★★近以毛兵之擾害淸北★★, 江邊之民, 移入內地, 如 義州 重鎭, 亦殘敗無形, 其他可知。" 上曰: "此則無可奈何。 然善爲撫摩, 則民心必鎭服矣。"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6-02-17 11:46
          收起回复
            楼上所说的“毛兵”是不是毛岛主的东江兵,俺不知道,你们别问我。有人说,楼主你想以此否定立碑一事吗?当然不是,因为据说有毛子毛孙找到碑文啦。碑文写啥,就不用鸟它啦,俺只想搞清楚为虾米要立碑。俺又在《朝鲜实录》七月前后翻了翻,果然有立碑的相关记载,不过是在天启四年四月。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6-02-17 11:54
            收起回复
              《朝鲜实录》:天启四年四月○立碑于安州 , 頌 毛文龍之德。 ★★文龍以詔使匪久出來, 欲誇耀耳目★★, 諷使立碑故也。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6-02-17 11:56
              回复
                詔使。。。欲誇耀。。。为啥朝鲜会为毛岛主立碑,俺就不多说了。旁边有人急了,楼主,人家朝鲜可能后来良心发现,又立了一块碑。话说,这种可能性有没有?俺觉得那是相当的高。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6-02-17 12:06
                收起回复
                  应66兄要求,经过查证,6楼毛兵为毛岛主之兵无疑。下面上传朝鲜实录有关毛兵记载,主要是天启四年的,有几条是五六年的,为省事,日期懒得补了。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6-02-18 10:11
                  收起回复
                    ○初備邊司以逆适稱兵之狀,移咨于★★毛都督★★。 至是, 又請委差齎咨, 備陳賊鋒迫京, 冀出援師之意。 上從之。 已而, 接伴使尹毅立馳啓言: "都督聞賊報, 使游擊王輔點兵于蛇浦。 輔謂臣曰: ‘都督令俺領兵一萬進勦, 而軍兵未及出來。’ 臣以此賊將不日就誅, 不足煩天兵進討答之云。" 蓋毅立之意, ★★毛兵若出陸★★, 則恐或有難處之憂也。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6-02-18 10:13
                    收起回复
                      ○丙申/備邊司啓曰: "★★毛兵★★若久住咸興、會寧等處, 則繼餉之事, 不可無策應拮据之人。 南道則以安邊府使崔有海, 北道則以鏡城判官許宲, 兼差管餉使, 使之料理。" 上從之。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6-02-18 10:13
                      回复
                        ○己亥/上晝講《論語》于文政殿。 講訖, 命進參贊官鄭經世曰: "張顯光下去時, 卿其見之乎? 予望其上來久矣。 今幸得見, 方以爲喜, 遽爾棄去, 心甚缺然。" 經世曰: "素多疾病, 勢難供職。 國有大變, 扶疾上來, 而初無久留之計也。" 戶曹判書沈悅曰: "顯光不受月廩, 臣使郞廳領送曰: ‘此廩人繼粟之義。’ 云, 始受之而常祿具不受矣。" 悅又曰: "★★毛都督軍已至咸興★★云, 如是疾馳而往者, 其意必欲急勦越界部落, 非但糧餉之難辦, 深恐生事於胡地。 急遣解事譯舌, 諭而止之何如?" 上曰: "旣往之後, 似無中止之理" 悅曰: "咸竟一道田稅, 一年所收, 元數極少, 而加以上年飢荒太甚, 公私蕩竭, 無以接濟大軍。 請減三名日進上馬, 以補軍餉。" 上許之。 仍問曰: "越邊藩胡部落, 幾許戶耶?" 悅曰: "會寧越邊, 有二十餘戶, 慶興越邊, 有三十餘戶。 若過五六日程, 則部落甚盛。 ★★毛兵★★雖往, 必至大挫。 臣意則深恐生釁於邊上也。" 上曰: "胡地部落, 能預知毛兵之來否?" 悅曰: "我邊人之取資藩胡, 與之相習者, 俗所謂安大, 此輩必卽奔告, 寧有不知之理乎?" 上曰: "度其形勢, 則胡地部落, 雖散走毛兵, 必不卽廻, 此甚難處矣。" 悅曰: "有二可憂。 毛兵深入, 則必見敗衂, 一可憂也; 設令得利, 生釁我國, 二可憂也。" 上曰: "今行必不得利, 而予之所憂, 則一經兵戈, 咸鏡一道, 將爲棄地, 此可憂也。" 經世曰: "胡人必無不知之理, 而胡若遁去, 則必疑我國先通, 此亦一可慮也。"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6-02-18 10:14
                        回复
                          ○咸鏡道觀察使李昌庭辭朝。 上引見, 問以邊事及北關癘疫。 仍下敎曰: "★★毛兵方在其境, 時可達頗禁戢其軍, 而王遊擊則放軍侵掠云, 此甚可慮。 且深入見敗, 則必貽日後無窮之患; 久留我境, 則軍餉亦何以接濟★★。 聞有督出戰馬之言, 此則決不可從也。" 承旨金自點曰: "今番鞍嶺之戰, 北道軍兵, 多有力戰之功。 宜令道臣, 另加護恤, 以示朝廷酬勞之意。 且猪灘戰亡人妻兒, 多有不能保存者。 臣曾見宣祖朝, 有功臣家給月廩之規。 此人等, 或限三年, 令本官給料, 以施恤死之典。" 上竝從之。 又曰: "逆賊緣坐之律, 乃祖宗金石之典, 而比來私意大行, 國綱漸弛, 今此尹仁發之緣坐, 毅立則曾因元帥啓達, 特蒙原宥, 而至如貞立、以震, 亦在放釋之中, 壞亂國法甚矣。 禁府堂上請竝推考, 貞立、以震等, 依法處斷。" 從之。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6-02-18 10:15
                          回复
                            ○雨。 時自春不雨, 而關西最甚, 兩麥盡枯, 民食菜根, 或有餓死者。 ★★毛兵相聚, 爭臠而去★★。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6-02-18 10:15
                            回复
                              。。。啓曰: "得接鐵山府使安景深馳啓, 遊擊曲承恩、張世魁等, 以昌城設防事, 發向車輦之路, 而兩將所領之軍, 竝五萬二千餘人云。 當作何處城堡駐箚, 而糧餉亦何從辦出乎? 委屬可慮。 ★★且江氷已合, 而毛兵之在陸者頗多, 賊虜來襲之患, 朝夕可慮★★, 勿以上年無事爲狃, 益加警飭, 謹候望、明約束, 愼烽火、勵士馬, 俾無疎虞之患。 遊擊所領軍兵實數及駐軍處所運餉形止, 亦詳探馳啓之意, 請下諭于元帥道臣。。。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6-02-18 1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