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中划分年代和地层的大小单位
国际性地层(年代)由大至小的单位名是:
宇(宙)、界(代)、系(纪)、统(世)、阶(期)、带(时);
区域性或地方性地层单位接下来还有:群、组、段。
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二两级常用年代单位,后面各级用地层单位,並均有代码。
我在网上未仔细搜资中的地层,找到㕍江区(原资阳县)的地层岩性资料。虽然很专业,但有了地质年代表和岩层单位及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也有少数因褶皱翻转而相反的情况)等知识,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看懂。
下面就是㕍江区的资料:
第三节 地层岩性
雁江区境内出露于地表的地层,除沱江及其较大支流沿岸有少量的新生代第四系地层外,其余广大地区均为中生代侏罗系地层,厚度约1428m~1824m,区内的地层出露有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上统遂宁组(J3S)、上统蓬莱镇组(J3P)及新生代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及冰碛层(Q2fgl+gl)、新生代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fgl)、新生代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层(Q4al)(图1-2)。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地层(J2s):出露于伍隍镇和小院镇、南津镇、丰裕镇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祥符镇的南部,岩性以紫色、紫褐色砂质泥岩为主,夹有多层泥质粉砂岩和砂岩,泥岩普遍含炭质团块,坚硬细密,透水性较差,岩石颗粒由下向上逐渐变细,砂岩减薄,泥岩增厚,底部砂岩与下沙溪庙组地层接触,上层与遂宁组地层整合接触,未全露出,厚度402m。
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地层(J3S):出露于丹山、中和、临江、保和镇的南部以及南津、小院、丰裕镇的北部和祥符镇的大部。属较稳定的浅水湖相沉积,上部与蓬莱镇组整合接触。岩性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间夹薄层石膏和长石石英砂岩,普遍含钙质结核与条带,底部与上沙溪庙组整合接触,为厚层紫红色石英砂岩。厚度360m~413m。
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出露于保和镇的大部以及临江、中和、丹山、祥符镇的北部,为一套浅湖相沉积,厚666m~1027m,下部与遂宁组整合接触。岩性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和砂岩,局部地方可见斜层理和透镜体,砂岩以石英、长石为主,夹少量的云母及黑色矿物,胶结性较好,含水性较差,质地坚硬。地层底部为紫红、灰白色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厚6m~11m,是与遂宁组分层的标志层。
新生代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及冰碛层(Q2fgl+gl):上部为鲜棕黄色粘土,含钙质结核,下部为棕黄色粘土夹砾石,具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砾石成分有石英岩、花岗岩、凝灰岩、砂岩等,分选性极差,磨圆度好。零星分布于七里坪一带。
新生代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fgl):零星分布于区境沱江二、三级阶地。上部为鲜棕黄色粘土或黄色砂质粘土,含铁锰结核,部分地段含钙质结核,下部为棕黄色粘土与卵砾石混合层,具灰白色高岭土条带,砾石成分为石英岩、辉绿岩、砂岩等,分选性差,磨圆度好。覆盖于上沙溪庙组、遂宁组地层之上。
新生代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层(Q4al):分布于境内沱江两岸及其支流的一级阶地的河漫滩上,沱江两岸一级阶地上部为黄色、浅黄色粘质砂土,其支流为砖红色、红褐色砂质粘土,均厚1~5m。河漫滩地区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灰褐色砂土,厚2m以上,下部为砂砾石层,砾径一般3cm~5cm,成分有石英岩、花岗岩、变质岩、砂岩等。磨圆度和分选性都好(图1-5)。
国际性地层(年代)由大至小的单位名是:
宇(宙)、界(代)、系(纪)、统(世)、阶(期)、带(时);
区域性或地方性地层单位接下来还有:群、组、段。
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二两级常用年代单位,后面各级用地层单位,並均有代码。
我在网上未仔细搜资中的地层,找到㕍江区(原资阳县)的地层岩性资料。虽然很专业,但有了地质年代表和岩层单位及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也有少数因褶皱翻转而相反的情况)等知识,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看懂。
下面就是㕍江区的资料:
第三节 地层岩性
雁江区境内出露于地表的地层,除沱江及其较大支流沿岸有少量的新生代第四系地层外,其余广大地区均为中生代侏罗系地层,厚度约1428m~1824m,区内的地层出露有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上统遂宁组(J3S)、上统蓬莱镇组(J3P)及新生代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及冰碛层(Q2fgl+gl)、新生代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fgl)、新生代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层(Q4al)(图1-2)。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地层(J2s):出露于伍隍镇和小院镇、南津镇、丰裕镇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祥符镇的南部,岩性以紫色、紫褐色砂质泥岩为主,夹有多层泥质粉砂岩和砂岩,泥岩普遍含炭质团块,坚硬细密,透水性较差,岩石颗粒由下向上逐渐变细,砂岩减薄,泥岩增厚,底部砂岩与下沙溪庙组地层接触,上层与遂宁组地层整合接触,未全露出,厚度402m。
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地层(J3S):出露于丹山、中和、临江、保和镇的南部以及南津、小院、丰裕镇的北部和祥符镇的大部。属较稳定的浅水湖相沉积,上部与蓬莱镇组整合接触。岩性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间夹薄层石膏和长石石英砂岩,普遍含钙质结核与条带,底部与上沙溪庙组整合接触,为厚层紫红色石英砂岩。厚度360m~413m。
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出露于保和镇的大部以及临江、中和、丹山、祥符镇的北部,为一套浅湖相沉积,厚666m~1027m,下部与遂宁组整合接触。岩性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和砂岩,局部地方可见斜层理和透镜体,砂岩以石英、长石为主,夹少量的云母及黑色矿物,胶结性较好,含水性较差,质地坚硬。地层底部为紫红、灰白色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厚6m~11m,是与遂宁组分层的标志层。
新生代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及冰碛层(Q2fgl+gl):上部为鲜棕黄色粘土,含钙质结核,下部为棕黄色粘土夹砾石,具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砾石成分有石英岩、花岗岩、凝灰岩、砂岩等,分选性极差,磨圆度好。零星分布于七里坪一带。
新生代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fgl):零星分布于区境沱江二、三级阶地。上部为鲜棕黄色粘土或黄色砂质粘土,含铁锰结核,部分地段含钙质结核,下部为棕黄色粘土与卵砾石混合层,具灰白色高岭土条带,砾石成分为石英岩、辉绿岩、砂岩等,分选性差,磨圆度好。覆盖于上沙溪庙组、遂宁组地层之上。
新生代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层(Q4al):分布于境内沱江两岸及其支流的一级阶地的河漫滩上,沱江两岸一级阶地上部为黄色、浅黄色粘质砂土,其支流为砖红色、红褐色砂质粘土,均厚1~5m。河漫滩地区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灰褐色砂土,厚2m以上,下部为砂砾石层,砾径一般3cm~5cm,成分有石英岩、花岗岩、变质岩、砂岩等。磨圆度和分选性都好(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