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男吧 关注:19,234贴子:938,377

回复:转载 庄户家男人和女人们的奇葩事、恶心事、伦理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傻欢的田地给分掉了,可傻欢的宅基地没人敢动,为啥呢?一方面,傻欢有路路这个儿子,儿子虽然跟着他妈走了,可只要路路是崔庄的种,崔庄就得认他归宗。另一方面,傻欢没能为儿子守住田地,他只能为儿子守住最后一块阵地,那就是他们的宅基地。只要他有儿子,牛庄的大老爷们谁也不能去谋夺傻欢的宅基地。在傻欢的宅基地上,有几十棵树,有的树还不小。傻欢不讨饭的时候,就喜欢在他宅基地的树林子转悠。树上掉下来一根小树枝,他都会捡起来。他经常的用手扎量树身子,看看树围有多粗了;数数树木,看看是不是被人偷走了一棵,他得为自己儿子守护好这最后的财产呢。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6楼2016-02-01 14:53
回复
    傻欢除了喜欢数他家的树木这个爱好,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抽烟。
      他肯定没钱买烟,为了过烟瘾,他就在庄里中心的大路上,来来回回的低着头找寻着别人抽剩下的烟头。有时,崔庄的大老爷们给他跟烟,他跟拿到珍宝一样把烟夹在耳朵上,不抽,留着,他接着还低着头,仔细的在地上找寻烟头。找到个烟头,哪怕被人抽得只剩下烟蒂了,他也如获至宝,赶紧低头弯腰用他那脏兮兮的长长的中指和食指一夹,夹起来,紧紧的攥在手心里,接在再接再厉的,来来回回的,在庄里的大路上,拉网式的搜寻烟蒂。
      喜欢逗弄他的小孩子们,就捡起来地上的烟蒂,作势要递给他,傻欢欢喜的要接住,小孩儿就把烟蒂往地上一丢,吐口涂抹,往上面踩踩,嘴巴里喊着傻欢傻欢,噘着屁股一溜烟跑远了,跑远了后,站定,看傻欢还是捡起地上被吐了吐沫,被踩的不成样子的烟蒂。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7楼2016-02-01 14:53
    回复
      傻欢虽然人傻性直,饿的再狠,傻欢都不偷别人的东西和粮食。
        在庄上,好多人家都喜欢顺手牵羊,经过人家的玉米地,掰人家几个玉米棒子回家;经过人家麦田,揪人家些麦穗回家。像夏天,有的人家种了西瓜的,是要有个人专门的看管西瓜的,不看管着,老是给人顺手牵羊顺走了。可傻欢,都傻成那样了,他不偷人家东西。庄上谁家东西少了,庄稼少了,围着庄子骂几圈,可没一个人会觉得这偷东西的是傻欢,别看傻欢是整个崔庄最最穷的那个人。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8楼2016-02-01 14:53
      回复
        庄里的大老爷们由生产队长组织起来,砍树的砍树,通知傻欢儿女的去通知。
          傻欢仅剩下的那个堂弟是木匠,冬天,崔庄的大老爷们都闲着,不缺人手,都撘把手,棺材很快做好了,反正现成的树木,砍倒一棵大的,就够做棺材了。
          路路和梅子很快赶了回来,回来就给庄里的大老爷们磕头,这是孝子头呢,该磕,甭管什么辈分,只要人家过来帮忙就得磕头。路路和梅子就在堂叔家请帮忙的老少爷们们吃饭,堂婶子很是不快,给庄上的人说,帮忙的人吃的都是他们家的东西,路路和梅子给的钱根本就不够。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1楼2016-02-01 14:54
        回复
          关于傻欢的结束语。
            在我的记忆中,傻欢是高高的个头,清瘦清瘦的。在庄里出现的时候,基本都在低头寻找烟头,或者蹲在路边抽捡来的烟头。
            傻欢一生的悲剧是从把老婆打跑开始的,没有女人的家庭不能称之为家庭,妻离子撒更加剧了傻欢的悲剧。
            他是个病人,有癫痫病,有精神病,没有劳动能力,基本没有人管他,他只能靠乞讨为生。在生命的终点,他在孤寂中死去,在寒冷中死去,在饥饿中死去。
            我总是在想,傻欢在快死的时候,他究竟遭遇了什么,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我们村庄有这样的傻欢,其他地区同样也会有这样的傻欢,他们该怎么去生活?难道就只能讨饭,最后在饥寒交迫中冻饿而死吗?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3楼2016-02-01 14:55
          收起回复
            晚上更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5楼2016-02-01 14:56
            回复
              在八十年代中期,老党家经过一家人勤劳的劳动,已经翻盖了青砖三间大瓦房了,这大瓦房,自然是为了吸引凤凰落窝的。
                三闺女都给老党留在家里不给出嫁都留到二十六岁,都成了老姑娘,还不让结婚。老三最后以死相逼,老党才答应给出嫁,但出嫁之前,老党又敲了老三婆家一笔钱,这笔钱正好还了给留住盖房子欠的债。
                四闺女秀英因为经常赶集去卖鱼,和旁边村庄小刘庄的一个小伙子递上了眉眼。这个小刘长条个子,浓眉大眼双眼皮,一准一的标致小伙子。一来二去的,秀英和小刘就这么私定终身了。爱情就是一把火,燃烧了你和我,在这把火的燃烧下,小刘托人到老党家提亲。
                因为是前后装,小刘家什么样老党和徐大姐很容易就知道。小刘家太穷了,小刘家穷得最为值钱的就是小刘和小刘他娘了。这样的人家,老党和徐大姐肯定不愿意秀英嫁过去。老党不愿意和这样的人家结亲,他还指着秀英出嫁捞一笔彩礼钱给儿子定亲,闺女养到一二十岁了,一分钱捞不到,谁做着亏本生意?徐大姐不想秀英嫁过去,是因为小刘孤儿寡母的,就像当初的老党,徐大姐担心秀英走自己受罪的老路。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2楼2016-02-02 12:28
              回复
                中间插几句。讲到大概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无论男女,他们的思想就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比如我小时候,我们家一邻居老头,读过私塾,这老头不放过任何一个宣扬封建思想的机会。为此,我和这老头吵过不知道多少次架。
                  他常给我宣扬的就是,三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同样,父叫子死,夫叫妻死,那也都得去死,无论什么理由。
                  我就和他吵,我反驳他说,那是封建社会的东西,现在是现在。
                  他就说,“女人就是比男人低等,你看以前,要是有人问,你家有没有人,家里有女人在,女人都会说,家里没人。女人就是不是人,女人不敢说家里有人。”
                  我就反驳他说,“现在就是男女平等,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这老头气得胡子乱抖,“男女平等,男女咋就能平等?男女要是平等,你说说大闺女咋就生不出孩子,大闺女咋就得出嫁后才能生出孩子?”
                  我当时是初中,已经在生物课上学过人是怎么生出来来的,这老头,他以为我一个女孩不敢讲,我就直接叫出来,“那是因为卵子和精子还没有碰到一块。”
                  啊,天呢,这老头面红耳赤哦!是老头面红耳赤哦,不是我面红耳赤!
                  从此以后,这老头不敢再在我面前大讲封建社会怎么怎么滴。
                  这老头前几年才死掉,迂腐的老头终于带着他的封建理论到地底下去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4楼2016-02-02 12:29
                回复
                  小刘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自己家是孤儿寡母的,很穷,别人家娶媳妇都是建好三间青砖大瓦房,他们还是土里崴泥的土墙的房子,这样的房子,谁家的闺女能看得上。不但没有房子,哪怕就是吃的,也不能一年到头吃白面馍馍,冬季春季还得掺杂着吃些玉米面,要不然就熬不过青黄不接的时候,熬不到麦收的时候。
                    自打小刘和秀英暗通情愫,小刘一身的劲力,秀英喜欢自己,不嫌弃自己穷,这就是对小刘最大的肯定。小刘暗下决心一定要一辈子对秀英好,一定要好好混,让秀英别跟着自己受苦。
                    穷得叮当响的小刘和小刘他娘,对秀英那是感恩戴德的,简直就成了他们家的大救星,这和秀英在娘家得到的待遇完全不一样的。在娘家秀英几乎没人关心,家里所有的关心都给了留住,哪里会给秀英半分。秀英在娘家每天的生活就是干家务,下地干农活,没有农活了,就跟着老党到河里撒网扑鱼,还没睡几个小时,大半夜的就起来骑着自行车带着上百斤的鱼去集上卖鱼。在小刘家,小刘他娘每天都对着秀英笑眯眯的,秀英习惯性的去做家务,都给小刘娘拦住不让做;秀英要跟着他们下地干活,小刘娘也拦着,让秀英在家,说是地里的活没多少,他们娘俩都能干完了。受宠若惊的秀英,一次次的被小刘和小刘娘感动,对比起来,娘家就是秀英的监狱,小刘家就是秀英的天堂。连日来,萦绕在秀英心头那私奔的羞耻感和对父母背叛的负罪感,被这个家庭带给她的宽容、关心和爱给替代了。秀英在小刘家呆着,乐不思蜀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5楼2016-02-02 12:30
                  回复
                    当以老党为首的众人,汹涌而入小刘家的时候,小刘家就小刘娘一个人。老党问小刘娘要人,小刘娘装作不认识秀英的样子,问老党,秀英是谁。老党火冒三丈,明知道秀英是跟着小刘跑了,小刘娘还装疯卖傻,装着不承认。老党大吼一声,“砸!出了事算我的!”
                      崔庄一大帮大小爷们,见到小刘家能砸的东西都给砸了,只给小刘娘留下一口锅,为啥留下一口锅?打架也有打架的规矩,再怎么打不能让人家没有一口饭吃,打架把人家锅都给砸成几瓣子,再有理也不占理了。可是,处于激愤之中的老党,如何管这么多,拎起手里的棍子,提起一口气,憋住嘴巴,气往下走,死命的哼嗯了一声,一棍子下去,小刘家的锅就见了底了。
                      这下不得了了。小刘家在小刘庄再怎么瞎巴,小刘庄的人再怎么欺负小刘家,但别庄的人不能这么欺负小刘庄的人。本来,小刘把秀英给拐了,这小刘家的确不占理,但老党千不该万不该,连人家吃饭的锅都给砸了,这让小刘庄的大老爷们们的脸往哪里搁?
                      小刘娘自打老党带人进门砸东西,小刘娘自知理亏,一群人砸东西,她也不讲啥,砸了她感觉也没啥好心疼,她觉得这是得到秀英这儿媳妇应该付出的代价,但是,当老党把她家的锅给砸了,小刘娘一下子就给背过气,身子往下一软,幸亏旁边有她家的邻居伸手给接着,要不然直接砸地上了。
                      小刘庄的小年轻们,气得鼻子直冒烟。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7楼2016-02-02 12:30
                    回复
                      崔庄的大老爷们们一见老党把人家吃饭的锅都给砸了,都愣住了,都停下砸得兴奋的手脚,看着晕过去的小刘娘,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人家就是孤儿寡母吗,这么砸人家东西,不是男子汉大丈夫做的事情。大家都停下手,一双双眼睛就这么看着老党。
                        老党在安静中,有些茫然,待明白是咋回事,已经晚了。
                        这时小刘庄一个小年轻在人群中喊了一嗓子,“他奶奶的,欺负人也不带这么欺负的,妈的,上!”
                        就这一嗓子,打破了寂静,小刘庄的小年轻哄的一声,就炸开了,都就近抄手上的家伙头。铁锨、抓扣、棍子、镰刀,甚至柴火棍子都给拿到手上,大家一拥而上,打啊。
                        崔庄的大老爷们们反应过来,大敌当前,立马应战。
                        老党这时有些害怕了,心里哆嗦几哆嗦,这要是出人命,他能担待的起吗?老党扯开喉咙喊,“别打了,别打了!”
                        打红了眼的崔庄老爷们和小刘庄的老爷们,谁还能听到老党嘶哑的喊声?直打得天昏地暗,日头偏西。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就连附近好几个村庄大人们都偕老带幼的跑过来看热闹,大家都大喊着,“打死人了,打死人了,快,快!不快点,没得热闹看了啊!打死人了啊!”
                        跑在后面的人,笑话跑在前面的人,“看你跑那么快,小心血溅到你身上去!”
                        两军对垒,大鱼对大鱼,小鱼对小鱼,蚂虾对蚂虾,一时之间,不分高下。两军之间,老党不停的嘶吼,“别打了,别打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8楼2016-02-02 12:30
                      回复
                        酣战之际,崔庄的大队长和小刘庄的大队长一起赶到现场,随着两个队长赶到的还有崔庄的几个老年人。大家都跑的气喘吁吁,就像刚从地里犁地犁到地头的老黄牛,噗嗤噗嗤的喘着粗气。
                          两个大队长也加入老党的嘶喊的行列,还是无济于事。这时,崔庄的几个老头,有从身上抽出软鞭的,有从肩上拿下来三节棍的,有从腰上扯下锁链的,嗖嗖嗖的,几个花白头发的老头,欺入战场,噼里啪啦的,三下五除二,就把战场给撕开了。
                          此时,两军各有血伤。有被打的鼻子呼呼直流血的,有嘴给死岔的,有耳朵给撕裂的,有脑袋上给砸出窟窿的。老党站在一边,欲哭无泪,这战场真个儿打到这不可收拾的程度,老党傻了眼了。
                          两方在各自的大队长的带领下,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醒转过来的小刘娘,看到家里能砸碎的都给砸碎了,庄上有人就给小刘娘出主意,报警,上告。
                          大家伙回到崔庄,在大队长的连夜会议中,议定,要到上面找人,给小刘庄的人打官司。于是,大家就放出话来,崔庄的人有在市里当领导的,打官司小刘庄肯定打不赢。
                          小刘庄也不是吃素的,也放出话来,小刘庄的人有在省里做领导的。崔庄的人不信,托人一打听,省里还真有小刘庄的人,这还打什么官司?
                          就这么着,两个庄子都默契的,谁都没有报警。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9楼2016-02-02 12:31
                        回复
                          秀英跟着小刘回来之后,在小刘家呆了没几天,就要去崔庄看看她爹娘,小刘和小刘娘拦也拦不住,小刘不放心,送秀英送到崔庄村口,爬上一棵大树,在树梢上蹲着,等秀英回来。
                            只见秀英还没进庄,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秀英这是在给崔庄谢罪,她自知因为她的缘故,让整个崔庄蒙羞了。她就这么的用膝盖,一步步的往前挪,挪到自己家大门口前,长跪不起。旁边有经过的崔庄的人们嗤之以鼻,本来想直接喝止秀英不要进庄,但见秀英跪在地上,冷着脸也不好呵斥她,就从秀英身边走过去,吐了口吐沫,呸呸呸,吐吐沫去去晦气。
                            秀英这是在给崔庄谢罪,她自知因为她的缘故,让整个崔庄蒙羞了。她就这么的用膝盖,一步步的往前挪,挪到自己家大门口前,长跪不起。庄上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都过来看热闹,都嫌恶的冲着秀英皱起她们那高贵纯洁的眉头,一声声的笑,一声声高似一声。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3楼2016-02-02 12:32
                          回复
                            留住在建好偏房之后两年结婚了,媳妇是附近的杨庄的,叫杨梅。婚后第二年就生了女儿,留住对女儿很是疼爱,经过他们家大门就能听到留住在院子里和小小的女儿大声都笑的声音。
                              按照崔庄的惯例,儿子结婚生娃后,做父母的就要和儿子分家。为了儿子结婚,耗尽心力,不但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一万多块钱,而一万多块钱,对于年收入只有两三千的农村家庭来讲,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债务。
                              承担了沉重债务的徐大姐,对杨梅很是不忿,要不是为了娶她,他们老两口怎么能欠那么多的债?在杨梅刚过门第二天,徐大姐就像当初她的婆婆给她做规矩一样,要求杨梅每天早晚的问候她。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儿媳妇们已经不像以前的儿媳妇们,任由婆家揉圆捏扁的。每家的儿子,媳妇都不好娶,建房子,彩礼,办事,还有小孩满月酒,这些都是要做父母的承担起来的。可这时候的父母承担着像以前的公婆承担的责任,却已经享受不了以前公婆的地位了。做公婆的人,都在私下里闲聊的,对各自的儿媳妇恨得咬牙切齿。但就是恨得咬牙切齿,也不敢对儿媳妇怎么样,花了那么多钱,几乎是家里一辈子的积蓄为儿子娶了媳妇,为了因为和儿媳妇生气,把儿媳妇气跑了,花出去的钱都打了水瓢了。世道不一样了,老人们都说,看现在儿媳妇都爬到了婆婆头上,地能超过天的上面吗?现如今就是地咋天的上面,儿媳妇这么作,作到最后还不得惹怒老天爷,到时候就得天塌地泄。
                              杨梅进门后的几天还早晚的问候徐大姐,给留住笑话了几次后,杨梅就不再那么殷勤了。杨梅发现,留住并不把公婆放在眼里,杨梅因此也怠慢了公婆不少。徐大姐和老党找了杨梅几次麻烦,都被留住给挡住了,留住越发的不怕老党徐大姐放在眼里。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1楼2016-02-02 12:36
                            回复
                              老党夫妻还欠着债,哪里有闲钱买砖头,就是自己再摔砖坯烧砖,年纪大了也没那个力气了。想用以前盖房子剩下来的碎砖头简单的盖两间小房子,留住不同意,认为这些砖头在他的院子就是他的东西,老党凭什么拉走给自己建房子?要用这些砖头就得给钱。杨梅倒觉得这些砖头公婆拉走就拉走,没什么,砖头又不像粮食,拉走了,能给他们吃掉,砖头也不像粮食,能坏掉,等他们百年之后,砖头还不都是他们的砖头。反正老党就一个儿子,再怎么着,所有的家业都是他们的,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争这点东西。
                                留住见媳妇这么讲,就歪着头给老党和徐大姐说了一句,“拉走就拉走吧,别忘了有钱的时候给我就成。”
                                徐大姐气得骂娘,留住直接眼睛看着徐大姐,“没现在要你钱,就够你的了。你还嫌东嫌西的,那你就别拉啊。”
                                人穷志气短,尽管儿子是她生的,是她养的,砖坯是她摔的,砖头是她烧的,房子是她盖的,但儿子说是他的,他们老两口子敢争吗?和儿子争,到年老了,儿子不管不问怎么办呢?现如今儿子这么说,老党和徐大姐只能忍气吞声的把砖头拉到崔庄最南头的树林子里,那个树林里有老党的一块地,没人家在那里建房子。年纪大了,住不起好房子了,就勉强建两间小屋子住住等死就行了。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2楼2016-02-02 1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