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迅吧 关注:1,352贴子:114,238

回复:【科普+感悟】关于如懿,关于你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懿的敌人篇,先说慧贵妃,高晞月。一出场的她,就在先帝灵前与如懿相争,虽然尖利刻薄,但连如懿也不得不在心中叹服,怎么会有这样的女人?轻柔得如同一团薄雾轻云,连伤心亦是,美到让人不忍移目。潜邸之中,她与如懿并列侧福晋,但如懿是满人,晞月却是汉人,到底是低了一头。那时候的如懿,大概的确是张扬和犀利的女子,处处不饶人,连世家大族出身的嫡福晋富察氏都不得不多有忍让,更别说晞月了。
而在渣龙继位之后,形势却发生了逆转。晞月的父亲高斌治水有功,得到渣龙重用,而后更被抬入满军旗,赐姓高佳氏;如懿的姑母却是不废而废,成为身份尴尬的忌讳,家族更是一片衰颓荒落,无可支撑。最后,晞月被册封为慧贵妃,如懿则为娴妃,潜邸之中没有硝烟的战争从这一刻正式打响,而此时,已是时移势易,由晞月占据高处。
为贵妃后的晞月,颇有些甄嬛传里华妃的味道,位高权重,目中无人,潜邸里憋了多年的恶气此刻全部舒展,她自然要处处为难针对如懿。咸福宫偷炭一案,她更是将如懿与海兰二人好一番折辱挫磨。不过相比华妃,晞月始终给我一种小人得志的意味。华妃可以与皇后分庭抗礼,但慧贵妃却只能紧紧依附于孝贤皇后。高家虽然荣耀,但终究是一时发迹的汉臣,无法与根深叶茂的富察家族相比。大概晞月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她的权位,她的宠爱,都是虚而不稳的。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03楼2016-01-21 23:44
收起回复
    如懿断发的那一天,她被渣龙一掌打倒,渣龙告诉她:皇后,也不过是朕的奴才。而琅嬅,至死也没能得到来自夫君的呼唤,却终究求来了“孝贤皇后”的美名。
    琅嬅生前,那样憎恨如懿得到的爱宠,可她一定没有想到,死后的自己,竟然成为了如懿这个继后最大的阴影,挥之不去。
    她与渣龙唯一仅剩的嫡出孩子,和敬公主璟瑟,成为了渣龙最为宠爱的掌上明珠,也成为了如懿新的敌人,给这位继后制造出新的麻烦。
    皇帝的离心,太后的算计,妃嫔的谋害,子女的夭折,因为皇后这个身份所注定的宠辱,琅嬅曾经经历过的一切,最后也都落在了如懿的脚下,让她重新走了一遍,并且最终走向了比自己更加潦倒的,山穷水尽的绝路。
    这一切,如果琅嬅泉下有知,她会感到痛快,还是生出物伤其类的悲悯呢?
    琅嬅死后的日子里,她被渣龙祭奠着,哀悼着,仿佛这个男人真的曾经对她有过无止无尽的爱恋。但这一切,终究只是做给活人看的,戏做得久了,连渣龙自己都会人戏不分。死后的她,成为了渣龙的一世倾情,大清的一代贤后,得到了极尽溢美追思的《述悲赋》,留下了鹣鲽情深的佳话,罕世殊荣。
    可在琅嬅活着的日子里,她曾经真真切切得到过的,又是什么呢?是啊,她是皇后,被渣龙永远空置下来的长春宫里,永远的皇后。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11楼2016-01-23 17:41
    收起回复
      玉妍用一把七宝手串和一封伪造字迹的书信,诬陷如懿与僧侣私通。人证物证俱在,一度将如懿逼入穷巷。可惜百密一疏,她将密宗七宝中的红玉髓,错用成了玛瑙。满宫嫔妃,尽皆出身满蒙汉三族,通晓佛教常识,唯有她一人,是外来女子。她多年拼尽全力厮杀,终究,却栽了她自己一个异类的身份上。
      如懿虽然有惊无险,可是她身边的惢心却被拉进慎刑司严加拷问,生生残废了一双腿。机关算尽,玉妍终究没能阻止如懿成为新的皇后,而与她的仇怨,却是彻彻底底结了下来。
      如懿封后的第二天,便赐玉妍穿耳,将一对红玉髓耳串生生钻进玉妍双耳,既是赏中带罚,更是提点讽刺玉妍暗害自己之事。玉妍痛得要流出泪来,可是环顾满殿的妃嫔,不是显出鄙夷不屑,便是装作视若无睹,那一刻,她终于知道,在大清的后宫里,她挣扎了这么多年,斗倒了那么多人,可她终究只是一个异类,一个无人瞧得起的异类。
      她也终于醒悟,即使皇帝为了顾全李朝颜面,永远不会动她,哪怕在她谋害如懿事败,经历了短暂的打压之后,也依然复她为贵妃,但她永远,都是无法成为皇后的。即使她杀光了后宫里所有的女子,后位,也从来不属于她。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16楼2016-01-25 22:16
      收起回复
        金玉妍的一生,终究是绚烂而畅快的。玫嫔,怡嫔,晞月,琅嬅,如懿,海兰,绿筠,嬿婉,几乎后宫里所有的女人,都承受过她的加害和算计,而她最终的落幕,终究也只是墙倒众人推。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已经对玉妍厌弃至深的渣龙,被如懿推了最后一把,怀疑到玉妍母子争夺储位的野心,成功触犯到了一个君主最后的也是最大的逆麟。在雷霆盛怒下,渣龙终于对玉妍说出了多年隐忍不发的最无情的实话:你不过是小国贡女,和一件贡品有什么区别?朕从来没想过立你为皇后,也没相过让你的儿子做太子!
        玉妍如华丽绸缎般的一生,终于在这一刻,被撕扯成了残败不堪的破布。她被扔回启祥宫中,自生自灭。而她一生最骄傲的子嗣,四阿哥被出继给亲王为后,再不是皇子之尊,八阿哥被令妃暗算堕马,落下终生腿疾,九阿哥早已被令妃谋害夭折,十一阿哥则被抱去给太妃抚养。她像一团烟花,曾经那样真实而热烈地绽放过,可是零落为尘埃之后,只是随风飘散,无影无踪,一场虚空。
        生命最后的须臾,是如懿来探望玉妍,这株长白山奇花,终于开到荼靡,行将糜烂。二十年来的纷争敌对,是非怨恨,就此落下帷幕。如懿问清了这些年的真相,也带来了一个消息,断绝了玉妍最后的痴心妄想。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19楼2016-01-25 22:17
        回复
          这两天生病一直没精神,今天终于把令妃写完了,如果有等候的朋友说声抱歉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5楼2016-01-29 23:04
          收起回复
            @泠豫清 我开更啦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6楼2016-01-29 23:21
            回复
              今天插更一则特别篇
              如懿的敢死队:容妃香见,婉嫔,容佩。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9楼2016-02-01 00:16
              收起回复
                香见终于不再抵抗,被封为容贵人。渣龙为她建起宝月楼,北可眺三海,南可观街市,东可看紫禁,西可望远山,许她一人独住,更仿照她的家乡规制,为她建起了祈福堂。而当香见看到自己熟悉的族人,都被接进了京城的那一刻,她才终于知道,她再也不能妄想离开了,连死也不能。这一切,是爱,更是绝望的压制。
                她任由渣龙将自己揽入怀中,不让族人看到自己悲凉的泪水。所有妃嫔都在骂她,惺惺作态那么久,终究还是狐媚露了馅。
                只有如懿知道,香见的绝望,那样了然。身不由己,人人如此。
                渣龙抱着香见,无限温柔地说:他曾有过那么多女人,宠过那么多女人,可直到见到她,才知道男人对女人的喜爱,原来不是只有细水长流。它还可以像地底的火山一样,埋了千年,轰然间喷涌而出。
                如懿听着这每一个字,伴着自己的每一次呼吸,都有细细碎碎的无数根针刺在心口。可她恨不了香见,侍寝后的香见依然是那样一片澄澈,不谙世事。她问如懿,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怀上皇帝的孩子?即使已经堕入了这样的境地,香见依然在保全她心底对于寒岐彻骨的情意,如懿如何能恨?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即使看着自己的夫君怀着一腔热血走向了另一个人,却仍然无法灰心绝望,如懿,她的那一点点痴念,又与香见何异呢?
                而香见,背负着族人的希望和后宫的怨恨,接受了渣龙的宠爱,是如懿劝服了她,可她又如何能去怪如懿?是她的到来,重重地伤了这个女人的心。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整个宫里,只有如懿会对她说那样的话,如果她死了,那这世间,就真的再也无人记得寒岐了。活下去,才是最难,也最伟大的坚守。
                香见与如懿,本该是命中注定的敌人,最终,却变成了各自的一面镜子,彼此怜惜,彼此懂得。如懿在香见处照见的,是她在盛大的宠爱下艰难挣扎的坚守,而香见在如懿处照见的,是她用一生铸就的一往情深的执念而又不肯放低的爱情。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2楼2016-02-01 00:17
                收起回复
                  婉嫔人生中的第二个机会,是海兰带来的。乌拉那拉如懿已死,活着的珂里叶特海兰,也不过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一株枯朽草木。这么多年,依靠着仇恨的支撑,她终于熬到了乾隆四十年,魏嬿婉众叛亲离的时候。
                  海兰从袖中抽出一卷布帛,扔在了婉嫔面前。那上面,写满了这些年来令皇贵妃魏嬿婉所有的罪行。震惊,害怕,不安,却终究敌不过疑心和好奇,婉嫔捡起来,看完了上面的每一个字,吓得大惊失色。而海兰,竟然要她将这卷布呈到渣龙面前,因为只有她这样一个在后宫之中从不与人结党交好、默默无闻之人所说的话,渣龙才会相信。
                  婉嫔连声拒绝,她吓坏了,她从来没有想过,她以为和自己一样永远安然静默的海兰,竟然会积蓄着这样强大的能量。她又怎么会知道,这十年间,海兰活着的每一天,每一次呼吸,只是将她与如懿共同度过的每一寸时光,在脑海里惦念了一遍又一遍。和香见一样,海兰选择活下来,是为了留住自己,留住这世间最后一个记得乌拉那拉如懿一点一滴的人。
                  可婉嫔那样害怕,这么多年里,她隐没地活着,不敢多说一个字,不敢得罪一个人,她已经平平安安熬过了半辈子。她错过了所有的花开灿烂,但最后,那么多曾经繁荣绚烂过的人都不在了,只有她活了下来。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6楼2016-02-01 00:20
                  收起回复
                    那时候,容佩还只是皇城里最卑微的草芥,因为没钱贿赂,要被派去冷宫当差,即使被管事太监责打得灰头土脸,却依然大喊公道。是路过的如懿,为这个宫女的倔强和正直所动,惩处了管事太监,也救下了容佩,带去了自己的宫中。那道从未曾想过能走到自己面前来的,天人一般的身影,将容佩拉出了浑浊的淤泥,带来重生。
                    而后来容佩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如懿的确慧眼识珠,有识人之明。容佩出身下五旗,过去一路都是受尽了白眼,所以如今成为皇后身边的宫人也是清正不阿。她的性子利落果敢,处事精明泼辣,却又懂得适时沉默,将如懿封后的种种事宜料理得妥妥贴贴,面对油滑者不卑不亢,面对浑水摸鱼者自有威严。如懿封后的第一次后宫朝见,如懿下令,容佩出手,将一对耳环生往玉妍耳垂里钻,极尽嘲讽之能事,几欲令玉妍羞惭得没有立足之地。
                    容佩那样清楚,她就是如懿手中的一把剑,击向她对准的人,说她想说却碍于身份不能说的话,做她想做却不便完成的事,她的行动永远要在如懿之前,但她的心却永远只能紧跟在如懿身后,永远不可逃离她的掌心。容佩心知肚明,她不是海兰,不是湄若,是不配与如懿并立而行的人。她只是仆,忠心侍主才是最大的本分。但正因为她是仆,她所得到的所有宫人的尊重,那些即使被她挖苦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的妃嫔,都只是因为她的主,因为她是皇后身边的人。她是如懿的手脚,是如懿的眼耳口鼻,她的命,她的一切,只能悉数奉献给如懿一人。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9楼2016-02-01 00:21
                    收起回复
                      提到玫嫔,我想多说几句,我一直觉得这是作者笔下一个虽然着墨不多却特别真实动人的角色。她出身下贱,却是一个有心性也有城府的女子。她受着太后的嘱托踏进后宫的战场,她以为自己已经怀揣着最神秘的机心,却没料到自己也会被人所加害。她在最得宠的盛时生下的孩子,是一个男女同体的畸胎,只那一眼,就被渣龙下令生生扼杀,抛去乱葬岗,连宗谱玉牒也不能入,而玫嫔,连这个孩子的面都没有见到。可她不能哭,也不能怨,她只能想尽办法重新爬起来,站稳自己的脚跟。她依然是太后的棋子,她还要完成她剩余的价值。后来,种种证据都指向如懿,即使她怀疑如懿无辜,她却不能说也不敢说,因为只有证明了她是受人所害,才可以破除自己的不祥之身。
                      但是渣龙短暂的怜悯,也终究挡不住她注定的失宠之势,而她的身子,在那次生育之后也渐渐坏了。眼看着太后将更加年轻美丽的庆嫔和舒妃相继举荐给渣龙,她便知道,她的价值,已经无几。
                      而她唯一放不下的,只有她孩子的那一笔仇恨,即使它在人间只停留了短暂的一刻,即使宫里都在流传那是一个怪胎,可是她不能放下,因为她是一个母亲。
                      她让七阿哥感染了痘症,最后不治夭亡。听着孝贤皇后痛不欲生的哭声,她是那样畅快,她想,她终于给自己的孩子报了仇。可是她到死也不知道,害她的人,另有其人。
                      而她人生最后的价值,是接受渣龙的指令,给庆嫔端去了绝孕之药,然后被赐死。让太后的人马自相残杀,既是渣龙给予他们的惩罚,也是对太后的警告。
                      玫嫔的一生,都在为人驱使,被人利用。如懿完整地目睹了她从前盛放的美丽,后来丧子的凄楚,日渐失宠的凋落,负罪而死的悲戚。刹那芳华,红颜白骨。如懿又何尝不是和玫嫔一样,陷在利用和被利用的漩涡里,而她的未来,又会不会比玫嫔好一点?
                      如懿将她的孩子重新安葬超度,在玫嫔生命的最后,轻轻地告诉她:你的孩子,不是怪物,那是个很好看的孩子。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62楼2016-02-05 07:01
                      回复
                        说回到如懿的冷宫之祸,那同样亦是太后的庇佑。与其待在延禧宫里任人宰割,倒不如打发去了冷宫。虽然凶险,却有绝处逢生的空间,也绝了所有人的心思。临去之前,如懿去往慈宁宫。太后看着眼前这个不卑不亢的女子,她总能想到景仁宫皇后,和自己争斗一世的乌拉那拉氏。眼前的如懿,同样是乌拉那拉氏,被自己提携过,打压过,却也懂得反哺。罢了,她终究保住了如懿的性命,但冷宫里能否熬过,便只能看自己的造化了。太后告诉如懿,无为而治,无欲则刚,你把你所在乎的东西暴露在人前,都只会成为你的弱点,无欲无求,别人才会以为你无害。
                        这样的道理,那一夜的景仁宫皇后,也曾对如懿说过。可为何同样深谙此道的她,最终却输给了太后呢?我想如懿的姑母,大概是一个太后骄傲的对手,所以她尽管痛恨却又不得不承认乌拉那拉氏女子的血性,那样摧折捶打也无法磨灭的血性,所以,她也笃定了如懿一定会走出冷宫,尚有来日。
                        冷宫里的如懿,常常梦见姑母。那一夜里她所说的每一句,不断在耳边回响。而同时,她还等到了父亲的死讯,以及他交代给自己的最后一句话:青樱,你没用!
                        是啊,她的确没用,她被逼到冷宫之中,求告无门,生死不由自己,她如何配做乌拉那拉氏的女儿?姑母泣血的哀诉,终究只是回荡在景仁宫里一个孤魂野鬼无助的哭声吗?不,这样的日子,她受够了。
                        皇后勾结太后身边的人,设局陷害如懿在冷宫中私烧纸钱,违反宫禁。如懿将计就计,不仅自证清白,更令太后纠出身侧反骨之人,严惩示众。冷宫中的吉太嫔此时冲出行刺,电光火石之间,如懿豁出性命救下太后。她不知道救下这个害得姑母败落而死的人,究竟是对还是错?但她看着太后面对种种生死惊险,只是冷然一笑,就发落了众人,尽数化作一抹云烟,她便知道,那样的定力和修为,是她在那样的困境里发自内心羡慕和盼望的。救下太后,才是救下自己,前路迷茫,可她别无选择。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63楼2016-02-05 07:02
                        回复
                          今年是除夕,赶在新的一年到来前,完成最后一更,凌云彻。稍后晚一些还会有一个小的总结,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72楼2016-02-07 17:19
                          收起回复
                            最后呢,写到凌云彻。如懿与凌云彻之间,是我觉得全书里最美的一段感情,像流星,像烟火,像乍暖还寒时绽开的第一朵花,像万籁俱寂时响起的那一支歌。
                            最初的凌云彻,或许没有他的名字一般气势。他出身贫寒,却没有什么凌云壮志,他是看守冷宫的侍卫,唯一空有的抱负,就是嬿婉的身影和笑容。他们不过是偌大紫禁城里最寒微的一对,凌云彻能给她的,就是一枚用红宝石粉末研成的戒指,那样不值钱,可那已经是他所能给予的全部。就像嬿婉每一次温柔似水的要求,他就能豁出去为她完成愿望。
                            彼时,适逢如懿被贬入冷宫,原本云泥之别的他们,就这样因为命运牵扯到一起。他答应为海兰和如懿传递消息、运送物资,一则,是因为如懿赏赐的银两。有了银两,凌云彻就可以为嬿婉捐一个好的前程,让她从伺候衣料的四执库,迁入伺候皇子宫女的阿哥所,离他们共同的愿望就更进了一步;二则,是因为那个陷在冷宫的境地里还依然倔强坚忍的女子,如懿,她和自己的嬿婉有三分的相似,他没有办法不帮她。因为嬿婉,就是他心底最大的柔软和美好。
                            他被那样简单的快乐充盈在心中,怀着终有一天他和嬿婉筑成的小小的家的盼头,捱着冷宫前一个个枯涩而单调的日夜,直到有一天,嬿婉告诉他,我们再也不要见面了,只当我们从来不曾认识。那一刻,他才发现,长长的宫道上,四面八方都是穿透自己的冷风。
                            那是凌云彻最失意的岁月,也是如懿最失意的岁月。前程渺茫,情缘斩断,他在冷宫前喝得酩酊大醉,望着孤月,借酒消愁愁更愁。而宫门里的如懿看到这样潦倒的他,出言安慰,却只是激起了凌云彻对这张面孔更大的怨恨,并不领情。一墙之隔,可是他们都被困在了这里,谁也出不去。月色皎洁,却照不见各人心中的苦楚。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73楼2016-02-07 17:19
                            回复
                              可是渐渐地,凌云彻发现,如懿和嬿婉是那样不同。嬿婉就像是水中浪荡的波纹,那样轻柔绵软,无论她的笑容还是泪水,都是浸泡着甜腻的芬芳。而如懿,那样柔弱的女子,面对冷宫中群蛇的袭击,分明已经一脸惧色,却还要强撑着镇定。他可以不救她,可那样的神情,叫他无法拒绝。
                              他冲上前去斩杀毒蛇,就像拔除自己胸间杂乱的心绪。他拼了命地救下如懿和惢心的性命,浑然忘却了自己也是一条性命,后来更被不明身份的人打得遍体鳞伤。可是他满心的懊恼和苦闷,在他看到如懿为了答谢他纳的鞋垫之后,却是什么也说不出了。已经足够命苦的他,救下了比自己更苦命的人,而那人还在宽慰着他。那满心的苦,无处发泄,只是生生变成了心间久违的暖意,像掌心的一颗痣,微小,却有温度。
                              后来,重阳节庆,烟火满天,缭乱夜空。如懿忍不住去看,去向往,却没料到那坠落的繁华酿起了冷宫的大火。浓烟滚滚中,她和惢心瑟缩在角落,就快要昏迷的时候,依然是凌云彻救了她们。这一次,凌云彻知道了她的名字,如懿。如懿告诉他,那是“嘉言懿行”,是美好的意思。凌云彻只是笑,能把你们完整地救出来,已经很美好了。
                              因为这场火,如懿第一次闻到了冷宫之外的空气。她看着渣龙向她走来,越来越近,可她却觉得,他们之间是山河万里。她轻声说,别看我这样狼狈的时候,给我留一点颜面。而她看到那人说,青樱,保重。
                              就因了这一句,她便甘心服下毒药,殊死一搏。她要出去,她是那样迫不及待要回到他的身边去。而她成功了,渣龙下令,如懿复位为娴妃,赐居翊坤宫。
                              离开冷宫的前一天,流霞灿烂。如懿让惢心缝制了一双靴子,送给凌云彻,告诉他,双脚不受风霜苦侵,才能走得远,走得好。凌云彻拿着那双靴子,那样普通的样式,却是如懿来回报他。那个从前关心自己的嬿婉,早已是离巢的鸟,再也不会飞回来了。他听到如懿说,困坐在这里是死,出去也未免是死。但我还是想争一争,试一试。那一刻,他的心中突然生出了从未有过的豪情壮志。
                              是啊,眼前这个女子,历经磨难,却依然刚强,而自己呢,堂堂七尺男儿,却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光。心念已定,他诚意恳求如懿,离开冷宫后,能否许自己一个锦绣前程。怨叹世事不公,感伤女子薄情,这些事,他再也不要做了。他要爬,不停向上爬,爬到属于他自己的天空去。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74楼2016-02-07 1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