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吧 关注:48,554贴子:238,156

打算写一篇鲟鱼标本制作方法。和大家一起进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张鱼皮。每张三米七左右。多说一句做标本,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把刀,一个信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14 21:14回复
    我拿到的是鱼皮。但是很不干净。所以第一步就是剔肉。由于成鱼有三四百斤,脂肪层较厚,所以前期剔肉,剔脂肪,工作量极大,要一刀刀来,急不得,急了就容易走刀偏,割破手。但每一步都应该安步骤进行,这样做虽然笨,但踏实。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14 21:35
    收起回复
      忙了两个月,终于完成了。大家还记得这两条鱼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31 20:26
      回复
        1,剥制
        首先,第一步就是皮肉剥离。实话实说,面对四五百斤的庞然大物(而且是一条就这么重)我真的头皮发麻!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刀一刀来吧,其实要不是花两个月做完了整条鱼,我还真以为开头才是最难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31 20:44
        回复
          2盐渍
          剥制基本干净后,基本干净指的是在鱼皮上,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没有大块残肉。接下来把大颗粒的腌渍盐均匀的涂抹在鱼皮上,将鱼皮从外到内像叠被子一样叠好。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使残留在皮上的碎肉变干变硬,去除一定量的油脂或者使油脂层疏松,同时,可以防腐并保存一段时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31 21:28
          回复
            3酒精浸泡
            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步骤!为什么这么说呢?几乎所有皮制浸泡标本都需要浸泡酒精,因为酒精去除油脂的效果很棒。而酒精浓度的大小,浸泡时间的长短,对皮子后期的韧性,柔软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采用的办法是30%的酒精浸泡36小时;50%的酒精浸泡24小时;70%的酒精浸泡12小时;90%的酒精浸泡8小时。越是高浓度,时间的掌控上越要精准。高浓度的酒精会让鱼皮变硬。而低浓度的酒精不能达到去油脂的效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31 22:10
            回复
              4第一次浸水
              加水质量2%的漂白粉,主要的作用是杀菌,清洗掉鱼皮上的酒精。加一定量的碳酸钠,调节pH在10左右。继续刮鱼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31 22:44
              回复
                5第二次浸水
                这次浸水除了继续加去碳酸钠提供一个碱性环境,还要加入皮质量5%的脱脂剂,但时间不要过于长,否则皮子会涩。时间控制在12小时以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1-31 23:54
                回复
                  睡一觉到现在,最近两个月几乎在熬夜通宵中度过,各种化学药品闻了个遍,看来我要好好休息一阵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2-01 09:11
                  回复
                    6人工脱脂
                    所谓的人工脱脂就是再手动刮肉。经过脱脂剂和碳酸钠的处理,鱼皮上油脂被脱掉了一些,所剩残肉也均已松动,分布不均,所以需要你用锋利的手术刀耐心去刮,我们几个人刮了两天才把残肉去干净。每个人手指都有刀伤,这是家常便饭的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2-01 16:47
                    回复
                      7浸灰
                      接下来这一步开始让鱼皮有质的变化了!对,那就是浸灰。浸灰剂有很多,我的办法比较适合脂肪层较厚的皮质。熟石灰和氢氧化钠。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02-01 17:06
                      回复
                        8闷水
                        注意,这一步叫闷水。不叫冲水,过水,或者别的。闷水,顾名思义,在一个封闭的空间,足量的水,较长的时间。没错,由于在浸灰时鱼皮吸收了足够的熟石灰变得膨胀,氢氧化钠又剧烈的破坏了鱼皮纤维,使得整条鱼皮既有韧性,又足够膨胀。整条鱼皮增重了2%~5%(我做过预实验),所以要闷水,升温!升到30摄氏度以上,但不要高于45摄氏度,有条件的话测一下pH,当pH值在9附近,鱼皮就泡好了。这个时间大概在24――48小时左右。闷水时要定时翻动鱼皮。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6-02-01 18:41
                        收起回复
                          9脱灰
                          浸灰,闷水都完毕,就该脱灰了。脱灰用到的是硫酸铵,硫酸铵的用量要大,否则形成的硫酸钙形成的沉淀会填充在皮内和皮面会造成鱼皮发硬,强度下降,这时的pH值最好在7.5左右,也为下一步软化做一个缓冲环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6-02-01 18:49
                          回复
                            这晚了大家都睡了吧?我顺一顺思路再写点。做标本其实很刺激,越到后期遇到的问题越棘手,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虽然我现在彻底做完了,也绝不敢说我什么都懂了,再来一张,肯定还有新的难题等我克服,所以学无止境,真的没错。再说说软化,软化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起码在40度以上,这个温度下酶的活性才能达到比较高的值,才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
                            我做整个标本都是在冬天,尤其是泡皮子的时候,整个过程都是在12月份进行,东北这个时候的冷不用多说你也能想到!无论是谁来制作大型标本,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02-01 22:27
                            回复
                              加热棒,电暖气,一壶一壶的烧热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一样,我用尽了一切能做到的办法来让水体升温,主要是维持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还要让水体翻滚循环,否则鱼皮本身就折叠,若水流再不流动,就无法把整张鱼皮泡透,于是我用增氧泵往槽子里打氧,通了20个汽石,让水花翻滚起来,即便这样,起到的效果还是微乎其微。。。之所以这样为难,说到底还是成本,成本太高。折腾了十个小时没睡觉,一个月积攒下来的疲惫伴着空气中挥发弥漫的各种化学药品味道同时在我身上爆发了!我直接病倒了,输了三天液,大夫说我中毒了,让我不要再接触大量的化学药品,我口是心非的答应,回头就扎进了标本室――人生那么短,怎么可能让我停下追梦的脚步?嘻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6-02-01 2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