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吧 关注:130,917贴子:981,176
  • 8回复贴,共1

【素材】分享一些新鲜的素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停留在不起眼处
2007年一个寒冷的上午,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里,有位男子用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那段时间内,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他们中大部分人是赶着去上班。
  演奏进行大约3分钟后,一位中年男子注意到了这位音乐家。他放慢了脚步,甚至停了几秒钟,然后急匆匆地继续赶路了。
  又过了大约1分钟,小提琴手收到了他的第一块美元。一位女士把钱丢到他的帽子里,她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第6分钟时,一位小伙子倚靠在墙上倾听他演奏,然后看看手表,走开了。
  10分钟时,一位3岁左右的小男孩停了下来,但他妈妈使劲拉扯着他匆忙离去。其他几个孩子也是这样,所有父母都硬拉着自己的孩子快速离开。
  到了45分钟时,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大约有20人给了钱就继续以平常的步伐离开。这位男子总共收到了32美元。当他结束演奏,地铁站里又恢复了寂静。没有人注意到,也没有人给他鼓掌。根本就没有人表示认可他。
  没有人知道,这位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那些曲子是世上最复杂的作品,他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
  前些日子,约夏·贝尔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华盛顿邮报》主办的关于感知、品位和人的优先选择的社会实验的一部分。这个实验提出了几个问题
  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下,在一段不适当的时间内,我们能感知到美吗?如果能够感知,我们会停下来欣赏吗?我们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认可天才吗?
  这个实验有可能得到的一个结论是: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之一,用世上最美的乐器之一,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又错过了多少东西呢?


1楼2016-01-12 17:11回复
    平时整理一些素材在这里,供吧友们交流,亲们也可以提供一些新鲜素材哦


    2楼2016-01-12 18:00
    回复


      17楼2016-01-16 16:54
      回复
        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次投稿)
          19世纪法国闻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闻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往返敬那个诽谤者。
        @泠溪影


        19楼2016-01-17 08:52
        回复
          @无可救药lovefx 感觉找的不太好,但是尽力了。。


          23楼2016-01-17 10:32
          收起回复
            3一个巴掌也能拍响
            威尔玛·鲁道夫是美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曾参加过两届奥运会,一共摘取过三枚奥运金牌。她是第一位夺得奥运女子百米冠军的黑人,也是奥运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短跑运动员之一。
            威尔玛小时候非常不幸,她由于身患小儿麻痹症,一只脚需要靠铁架矫正,才能勉强走路,而且走起来非常吃力,跑步对于她来说更是一种奢望。由于病痛的折磨,威尔玛变得非常忧郁、悲观和自卑,就连医生的建议——多锻炼对身体有益,她也不放在心上。威尔玛只有一个好伙伴——邻居家那位在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这位老人非常乐观,很喜欢给威尔玛讲故事。
            在一个初冬的早晨,老人用轮椅推着威尔玛去幼儿园,小朋友正在操场上跟着老师一起唱歌。老人对威尔玛说:“他们的歌声多么动听啊!我们为他们鼓掌吧。”
            威尔玛非常疑惑地看着老人说:“可是我们怎么鼓掌呢?我的手不能动,而你也只有一只手啊!”老人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然后用手用力地拍起了胸膛。
            老人的掌声像一股暖流涌进了威尔玛的心里,他还笑着对威尔玛说:“只要努力,一个巴掌也能拍响!你也一定可以站起来的。”
            威尔玛受到老人的鼓励,开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她在墙上贴了一句话:“一个巴掌也能拍响。”无论多么痛苦和艰难,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威尔玛十一岁时就不再靠支架走路了,通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可以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奔跑了。从此以后,威尔玛开始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终于成了田径赛场上的佼佼者。
            【素材解读】
            态度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一个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积极的态度可以使我们到达人生的顶峰,尽享成功的快乐和美好,消极的态度使我们一生陷于困难与不幸之中。威尔玛·鲁道夫生而不幸,忧郁自卑,独臂的邻居老人一个巴掌的鼓掌让威尔玛·鲁道夫醍醐灌顶般获得了生命的智慧,人生态度陡然逆转。通过艰苦的努力,她不仅像正常人一种奔跑,更成为田径赛场上的佼佼者,赢得三枚奥运会金牌。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就像一道灿烂的阳光,透过生命的裂缝,照亮了威尔玛·鲁道夫原本灰暗的人生。
            【适用话题】
            乐观 态度与高度 挑战自己 转折 人生导师


            29楼2016-01-18 11:09
            回复
              4上帝偏爱小苹果
              “妈妈,我再也不和他们一起玩了!”那天,6岁的布里奇特跑回家,扑到母亲安娜的怀里哭诉着,“乔治说,像我这么矮的人,他用两根手指就能捏扁!珍妮故意把玩具放到最高的凳子上,我踮起脚也拿不到,她们就一起嘲笑我!”
              静静地听完女儿的哭诉,安娜轻轻擦去她的泪水。然后从桌子上的水果盘里,选出一大一小两个苹果,分别把它们切开了,让布里奇特品尝。她先是咬了一口大苹果,哽咽着说:“甜!”又咬了一口小的苹果,惊讶地说:“好像更甜!”
              安娜点点头说:“孩子,你说得没错!同样的苹果树,结出的果子却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从外表上看,大的苹果可能更惹人喜爱。但只有用心品尝过的人才会发现,小苹果因为生长周期缓慢,反而贮存了更多的糖分,口感比大苹果更甜。上帝其实偏爱更小的苹果呢!”
              妈妈意味深长的话,让小布里奇特茅塞顿开。因为患有先天性发育不良侏儒症,她的身体很早就停止了发育,69厘米的身高,一度让她无比自卑。可是既然连上帝都偏爱小苹果,她为什么不能做一个袖珍版的快乐天使呢?
              从此以后,布里奇特彻底走出了自卑的阴影,在母亲安娜的指引下,她的爱好一天比一天广泛,从幼儿园到大学,她渐渐喜欢上了唱歌、跳舞、体操、篮球和魔术表演。19岁那年,布里奇特被汽车撞倒,全身多处骨折,在整整半年多的时间里,她身上缠满了绷带,生活无法自理。在这段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里,她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当双手勉强可以活动时,她就躺在病床上开始用电脑写作,每天至少在个人网页上更新1000字。
              布里奇特的顽强,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很多人成为她的忠实追随者,他们不仅在网络中留言支持她的作品,还寄来各种各样表达祝福的小礼物。
              2011年7月,就读于伊利诺伊州一所大学,已经22岁的布里奇特,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方认定为世界上最矮的女性。同年8月,她的自传体小说《矮处的风景》出版,日销量达1000多册,成为当年美国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素材解读】
              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因为乐观意味着你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你战胜自卑,拥有自信。布里奇特患有先天性发育不良侏儒症,身高仅有69厘米,她一度伤心哭泣,母亲富有深意的一句“上帝偏爱小苹果”,拯救了自卑的布里奇特,从此布里奇特变得开朗乐观,哪怕是遭遇车祸的重创她也乐观依旧,顽强面对。布里奇特在精神世界中与正常人比肩而立,甚至让一些人仰视。
              【适用话题】
              幸运与不幸 母爱 自卑与自信 人生的缺憾 乐观


              30楼2016-01-18 11:09
              回复
                1百岁诗人柴内丰
                她出生于1911年的木县,丈夫死后,她开始独居生活。年轻时,她就喜欢文学,爱好阅读。五十多岁时,又爱上了舞蹈。她爱美,镜子和口红时刻带在身边,即使不出门,早晨也要化个淡淡的妆。
                92岁时,她跳舞扭伤了腰。儿子看她心情特别郁闷,就鼓励她写诗。因为她年轻时就梦想着写诗,儿子的建议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当她看到自己的诗歌在报刊上发表时,格外高兴,同时也有了继续写诗的动力。她不停地写,也不停地发。
                2009年秋天,98岁的她出版了诗集《别灰心》,当年销量就超过150万册,并进入日本2010年度畅销书籍前十名。要知道日本的诗歌书籍印量很小,一般只印几百本,她创造了日本诗歌书籍出版的“神话”。
                她的诗歌以爱、梦想和希望为题材,像阳光一样温暖。她快乐地写诗,连诗歌都充满了激情。《产经新闻》专栏编辑在《别灰心》序言中说:“只要看到柴田婆婆的诗,我就仿佛感受到一丝清爽的风吹拂脸庞。”她的诗歌达到一个高度,生活和生命的高度。
                2011年初,她出版了第二本诗集《百岁》,已经售出了几十万册。当记者问她,你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百岁了吗?她说:“写诗时没有在意自己的年龄。看到写好的书,才知道自己已经100岁了。”
                她就是柴内丰,一位日本的平常老婆婆。因为有写诗的梦想,90岁之前她默默无闻,90岁之后一举成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素材解读】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哪怕已经白发苍苍。92岁开始写诗,这样的故事不是杜撰,是柴内丰的现实。98岁出版处女诗集,100岁出版第二本诗集,走过一个世纪的人,用充满激情的诗句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适用话题】
                老有所为 大器晚成 年轻的心 最美不过夕阳红


                31楼2016-01-18 11:09
                回复
                  海因里希·西蒙是《法兰克福报》的一名年轻的小编辑。有一次,他在一个聚会上巧遇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竟壮着胆子请他为报纸的读者们编写几道“科技谜语”,没想到爱因斯坦居然当场爽快地答应了,只是要求发表时一定要匿名,而且不要一分稿费。
                  当西蒙兴冲冲地将此事汇报给报社的总编时,总编却觉得这“根本不可能”。因为据他了解,美国有一家著名报纸曾开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天价稿费”——1.2万美元,却遭到了爱因斯坦的严词拒绝,这回他怎么可能愿意编写毫无报酬的“科学谜语”呢?
                  然而爱因斯坦真的履约了,而且还是“超额”地为《法兰克福报》每周编写了1条科技谜语,前前后后一共编写了近40条,且这些谜语远没所想象的那般深奥、难解,相反却非常有趣,而且很具有启发性。
                  后来,西蒙好奇地问爱因斯坦:“您为什么不弄点像‘相对论’那样的深奥谜语呢?”爱因斯坦的回答是:“因为我不想搞垮你们的报纸呀。”
                  西蒙又说道:“但我还是难以理解,您为何愿意匿名无偿地为我们编写科技谜语。”
                  “没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上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它是可以理解的。”爱因斯坦回应道。
                  人们都疑惑于爱因斯坦为什么看不上1.2万美元的天价稿费,却愿意为一个不知名的小编编写科技谜语。其实人们最不能理解的事情是,这位曾被誉为“天才”的爱因斯坦何以如此淡泊名利。


                  35楼2016-01-23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