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吧 关注:53,540贴子:764,310

回复:与地质的十年-以及转行——傅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早以前,我看了一个帖子——老公不在家。
那个帖子发了好几年,我都没看过,我还一直很奇怪,这帖子居然百度都没删掉。
以为是什么宣传内啥的帖子,光看名字,我感觉是这样的。
后来,发现我错了。
内个帖子也是促成我转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它很真实的细致的反映出了,一个嫁给地质郎的女生,过着什么样的一种生活。
我看的很难受,我到现在这么久,依然没有看完过内个帖子。
6我想你6。
我总觉得一个男人,存在一些属性吧,比如:
自我价值成就的实现
社会的责任感
对父母的责任感
对妻子的责任感
对子女的责任感
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总要尽可能去做。
做一个孝顺父母、养好老婆、教育好子女的,具有一定社会贡献和成就的男人。
地质面临着的现状,其实违背了我理想的顺序。


186楼2016-01-02 22:02
收起回复
    今天我和DH市太平洋保险公司总经理聊了很久。
    不是应聘,而是我是他儿子的奥数家庭教师。
    我在DH市当家庭教师,一个月可以赚11000。
    他儿子是全班第一,奥数培训班400人里排名100左右。
    我3个月把他数学辅导到前二十,有信心4个月把他儿子数学辅导到前五,我的价格很贵。

    我在DH市读研,期间每次要出野外,都是叫一辆带司机的面包车,
    一天200元包吃住,另外付油费,他一个月收入大约4000~5000,在这个小城市不算少了。
    他儿子成绩在班里倒数几名,有时候我和他聊天,
    我说需要请家教,师大很多大一大二的,50元一节课都愿意教,一个月也就400块钱。
    他表示,随他去吧,儿子不愿意学,他管,儿子就哭,老婆就护着儿子。

    现实总比想象中更加的残酷,
    因为往往,家境更好的人,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且愿意更努力的奋斗。
    是的,往往是家境、资源、努力、方法全方位的碾压。

    DH市太平洋保险公司总经理,是农民家庭出身,1980年参加高考,上了二本。
    我出野外的司机,也是农民家庭出身,初中毕业开始打工。
    而今,
    DH是太平洋保险公司总经理,他儿子各方面得到最好的资源,进最好的中学。
    并且他儿子也特别努力,马上就要去加拿大交流,以后也会出国留学。
    我出野外的司机,他儿子在学校长期倒数,以后进垃圾中学或职高,并且就爱打电动。
    他和他老婆也不怎么管他儿子,他想管,但他老婆舍不得,一管就吵架。

    有人说,阶层需要两代到三代人的努力去击破。
    其实阶层真的不需要两代到三代人的努力去击破。
    需要两代到三代的努力,那是培养一个世家,培养一个书香门第,培养一个贵族修养气度。

    是的,往往别人都是,家庭比你好,资源比你好,还打小天赋开发的好,还比你努力。
    就是这么全方位的碾压。
    而从来不是,所谓的二代而亡。


    188楼2016-01-03 00:12
    收起回复
      政治正确的说,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事实如何,大家都心里有数。
      只要阶层存在,那么就永远存在高低贵贱。
      不努力去做既得利益者,努力去做高层,就会被碾压,我从不习惯把命运交给别人。
      2010年,我在南昌,我学地质,当时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地质没人脉。
      作为一个岗位,它对常人而言,毫无利用价值。那么有价值的只能是我自己和人情了。
      我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关系网。
      人脉从来都不是你认识什么人在很牛逼的位置,别人压根不鸟你。
      而是大家在一起都是朋友,都不牛逼,后面逐渐都发展起来,大家都逐渐变得牛逼。
      互相之间感情和可利用价值都不错,互相也能使唤的动,才是靠谱的人脉。
      以某当上市长秘书的选调生中学同学为中介,
      介绍了一些警察,交警方,检察院方面的朋友,
      都是一些双商都不错的人,吃吃饭喝喝酒唱唱K,
      可以预见五年后,他们在各自岗位都会成为基层到中层干部。
      如果我的发展不算很差,双方地位差距不大,基本在南昌大家也是长期人脉小团体了。
      当时有做很多这种打算,也投入了一些时间精力和钱,虽然现在的确已经没鸟用了。
      但是如果当时我没考研并现在转行,那么在南昌,相信我已经有了很坚实的人脉基础了。


      190楼2016-01-03 01:04
      收起回复
        上次去杭州面试,面试现场,我遇到了几个地质转行同仁。
        一个北大构造学博士,一个浙大地球化学硕士,
        一个南京大学岩矿硕士,一个英国海归地化硕士。
        实际上,转行两大流派,一曰生命科学狗,一曰化学工业狗。
        部分敢想敢做的,地质也逐渐成了第三个转行流派。
        实际上学地质转行的,人数占比还不多,但是绝对数量已经开始不算少了。
        尤其是C9名校,很多人学了地质就是当一个跳板,为的是名校文凭而已。
        我很赞同,地质是养活不了现在这么多人的。
        愿意的转,正好也给愿意干的人留下一些岗位和空间。
        不过实际上,往往是敢想敢干的人直接转了,按部就班的人留下了。
        整体来看,地质的力量损失的主要还是相对重要的部分。


        193楼2016-01-03 10:48
        回复
          其实好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再说也是老话。
          而我以前的那些经历也没什么必要说了,干过几年地质的人都懂。
          帖子就这样吧。


          194楼2016-01-03 10:53
          收起回复
            帖子终结,遇到SB了,就这样了。要忙论文去了......
            最近两年半没有上贴吧,一是忙,二是行业不景气带来的贴吧戾气。
            鲁迅伟大的意义在于,他写的文章,永远符合各年代人的写真。
            我准备继续去努力了,可能以后也不来了。
            我对自己的价值认知很清晰,其实我没必要回来再发这么一个帖子。
            既让一部分人不爽,也给自己添堵,可能最后仅仅有几个人会想尝试。
            就像贴吧里,转行的吧友,不下数百人。
            然则写出来的,寥寥无几,写的很详细的更是没有。
            苦苦挣扎,换了很多方向,中途有迷茫,有无助,有酒,有不停的努力。
            与其说帮别人,不如说是曾经迷茫时许的愿。
            祝大家安好,社会永远不会亏待努力的人。
            君子自强不息,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216楼2016-01-04 13:59
            收起回复

              我的发帖的目的永远不是劝所有人转行。
              我只是想说,如果你不爱地质,或者地质给不了你要的。
              请不必有怨念,不需要那么委屈。
              你可以转行,有很多路子,很多转行的人走过,你可以试试。
              你走了,空位留下了。你好我也好,大家达到了双赢不是么?
              化工类,生科类,本科毕业五年后,转行概率大约90%。
              经常一个班转行的就剩那么大猫小猫两三只。
              地质不同,一般转行的是大猫小猫两三只。
              要是达到化工生科的转行水平,对于热爱地质的人来说,简直是地质队任挑,地调院不难。
              有人私信骂我,我是很不懂的,不过现在我也不想懂。
              我单纯觉得,大家各得其所,很好。
              我希望,不管走的了人,还是没走的人,作为吧友,最后能相互给一丝祝福,足矣。


              256楼2016-01-08 08:41
              回复

                我一路走来的历程,几乎可以通过浏览我的帖子看的一清二楚。
                真的是非常多,非常多的弯路!!!
                弯路多到我真的很想很想告诉一些学弟学妹,千万别和我一样!!!
                但是真的好人特别难做,真的很难很难做,我但凡稍微怯懦点,都死在路上了。
                我考上了地大基地班,但是没人具体告诉我,读研能干嘛,特迷茫,特想去社会找价值。
                于是我在迷茫中,没了保研的资格。
                大四,那时候地大地质全都是国家线,基本上了国家线就有研究生读。
                没有人告诉我,高学历的重要性,于是错过考自己学校或者外校研的机会。
                2011年,我调剂到了中国海洋大学(当时还有机会去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没有人告诉我,海洋地质的发展前景,没人告诉我985还是很重要的,没人告诉我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就是天津地调中心!!!
                是的,我老爸是一个中学老师,每天和学生打交道。除了努力和乐观,他不能教我更多。
                同时在这个阶段,我也从未有领路人,也从未有一个适合年龄段的博学长者。


                274楼2016-01-10 22:40
                收起回复
                  话说,做家教真心是收入不错的行当。
                  我有同学,公务员,白天上班,晚上做家教。
                  做家教的额外收入大约是一个月7000多。
                  单对单的家教一般是200一节课起步。
                  单对多的家教一般是100一节课起步。
                  单对多一般开个1V5的小班就可以了。
                  一般211大学背景就可以干,985和研究生有学历光环。
                  三线城市一般一个月能做到一万。
                  有魄力的自己开小班甚至15个教职以内的小培训机构,一个月两万以上也有。
                  别扩大规模,扩大规模很累很累。
                  我表哥开过50个老师左右的培训学校,管理和关系都很麻烦。
                  劳心劳力,不一定更赚钱,而且开大了,生源不一定能跟上。


                  278楼2016-01-10 23:47
                  收起回复
                    中间有过去培训机构当兼职高中老师,但是培训机构抽头2/3以上,就提供小房间+桌子。
                    想一想,还不如自己弄呢,不过没有深入去办班。
                    其实我妈倒是挺想我干这个的,先弄小班补习班,然后找合伙人开小型培训学校。
                    虽然我很喜欢和学生打交道,但是长远来看,人脉不稳定,也不够社会性。


                    285楼2016-01-11 23:56
                    收起回复
                      目前也还一直维持着家教培训的兼职。
                      不过学校那边,还有毕业论文要写,所以不能放太多的心思在这个上面。
                      之前2006年在武汉地大读本科的时候,家教就已经算大学生兼职赚外快的捷径了。
                      那会儿,接鲁巷光谷附近小区的家教,35一节课,周末去一下,一个月也有1000多。
                      对于学生而言,周末两个下午已经可以对付自己的生活费了。

                      话说现在没什么可说的,话题发散的厉害,都开始说在校兼职了。


                      286楼2016-01-12 00:02
                      收起回复
                        万事万物绕不开一个理字,转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么?显然是不可以的。
                        转行意味着和别人本专业的竞争,企业凭什么不要本专业,而要你?
                        转行最大的作用是把你,从一个夕阳小众产业,投入到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去。
                        因此,缺少想法,缺少行动,缺少努力的人,注定死的更惨。
                        ------------------------------------------------------------------------------------------
                        发帖到现在,我收到40多人的私信,并且逐一回复,
                        其实有些人一开始就是不适合转行的,而有的人一定转行也能超过大部分本专业。
                        比如有的吧友咨询,上来先说明,他的各种条件,比如专业学校职务奖学金兼职等,
                        然后附上MBTI职业性格测试结果,并且说出他对测试结果的看法,和自己的几个目标。
                        这种人,怎么都一定能转好,做事周全的行动派,有自己判断力与分析力。
                        当然也有的吧友,上来就问咋办,咋转,接着问一些帖子已经写过的问题。
                        你帖子都不看全,条件也不说,直接就问,从哪个方面看,这做事都效率低下。
                        不转尚且有口饭吃,日子也悠闲,转了或许忙碌奔波也才糊口而已。
                        ----------------------------------------------------------------------------------------------
                        这个世界很可怕,有很多比自己努力的人,
                        比这更可怕的是,有很多比自己聪明还比自己努力的人,
                        比这还可怕的是,有很多比自己聪明还比自己努力,家庭背景还比自己好的人。
                        生活向来不是易事,每个生活节点上的努力都有其各自的意义。
                        从来没有哪个选择,亦或是哪一次努力是可以让人一辈子一劳永逸的。
                        也从来没有哪个选择,亦或是哪一次打击是会让人一辈子不得翻身的。
                        ------------------------------------------------------------------------------------------------
                        转行是一部分人的天堂,也是一部分人的地狱。


                        288楼2016-01-12 09:17
                        收起回复
                          前几天,自己导师请吃饭,问及我们这一届研究生的工作情况。
                          一共五个,预计转行4个,还1个继续干地质。
                          PS:一则他们也都有各自的规划和打算,二则貌似我有在蛊惑人心。
                          导师说,现在继续从事地质相关,能进国土局的话,就别进地质队了,
                          先别看暂时的待遇,要看今后的十年。
                          ------------------------------------------------------------------------------------
                          之前水库翻车的事故,有朋友在赣东北队,也有同学在浙江三队,联系了下。
                          不能确定是吧友(一公升),但是基本条件都对上了,是的可能性很大。
                          一公升是赣东北地质队的,年龄、单位、地点和工作时间都对应的上。
                          -------------------------------------------------------------------------------------
                          大一隔壁寝室走了一个,大二基本算走了一个,都是在与地质相关工作过程中走的。
                          2015年走的地大研究生,也是我现在室友曾经的舍友。
                          有时想一想,我才干了多少年地质,我涉及的地质圈子里,已经走了6个了。
                          这比例,估计有2‰,军人也不过如此吧。
                          难免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伤感。
                          --------------------------------------------------------------------------------------
                          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中二的毛病,以为自己可以给某行某业带来一些变化。
                          实际上,所做的事情,真的有什么变化么?
                          科研和工作,我都算做过了。
                          工作里从各种报表、各种采样、到各种填图。这些东西里,作假的有多少?
                          工作过的明白。
                          科研里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有意义?
                          绝大部分都是科研蚂蚁,到处找材料堆砌一篇,
                          除了评审和自己,或者和自己一个系列课题的学弟学妹,绝对不会有任何其他人看的文章。
                          我们无论工作还是科研,实际都很难做出一丁点实实在在有用处的贡献。
                          很难有多少成就感。
                          --------------------------------------------------------------------------------------------
                          我们在热爱专业时,往往将之当作人生一辈子的追求,忽略了生活会遭遇的事情。
                          人的需求是阶段性的,也很可能是不连续的,除了追求更好更强是一辈子。
                          我不认为一个具体的目标,是能维持一辈子的,应该基本都是阶段性的。
                          人总有阶段性需要去完成的事情,比如结婚生子教育后代。
                          过去从没想过的事情,生活会在一定的阶段让你开始去想。
                          所以不曾想的久远的话,那么在生活来临之际,会措手不及。
                          比如照顾家庭,媳妇,孩子,那时候,会发现,很多东西,是很重要的,工作不值。
                          --------------------------------------------------------------------------------------------------
                          我们拯救不了世界,我们被世界所左右,
                          我们需要照顾老人和家庭,我们也需要去找到被周围认可的意义。
                          曾经,我会以为我很有天分,我能改变世界,我能改变很多,后来发现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不知道认知自己的平庸——是不是完全长大的标志。


                          305楼2016-01-21 16:06
                          收起回复
                            以上是地矿相关的,而我的高中同学则混的更好。
                            1、顶尖学霸。
                            基本国内清北复交起步,最低也绝对不能低于C9名校,国外欧美日全球50强名校。
                            一部分留欧美日,具体情况不了解,但是朋友圈真是爽翻了。
                            国内的话,基本上可以做到单位任选了。
                            2、专业选择良好的。
                            基本上从事金融和互联网的专业,基本上就是百度、阿里、华为、戴尔、联合利华等。
                            起薪一般都是15~20万,几年下来,做一个40万的高级白领也是爽的不行了。
                            3、脑子灵活+努力的。
                            虽然本科专业一般,学校一般,
                            但是在后来的实习经历中,锲而不舍的获得大量名企实习。
                            或者考研进入一个还算不错的名校,然后继续名企实习。
                            以此进入②中的企业,并且获得良好的发展。
                            4、家庭背景好的。
                            这个和上面差不多。
                            5、机缘巧合+情商高的。
                            这个也和上面差不多。


                            312楼2016-01-25 20:13
                            回复
                              帖子发出来以后,有不少跟帖,其中有些回复,我也无从吐槽起。
                              以前也就一些类似的评论给过回复,不过一直没有整合起来,
                              其实整合起来,不想看的人,会依旧选择性忽视,统一写一次吧。
                              ----------------------------------------------------------------------------------
                              首先,
                              关于我一直以来,家庭在经济方面的援助问题。我本科四年月生活费从未高于500过。
                              2006年发传单和搞家教,中间学校发了奖学金,我中途旅游两次,都是自己的钱。
                              2007年卖联通卡,广埠屯三楼进货,110元话费,100张1200元,售价40元。
                              2008年买梦幻西游奔奔跑商外挂,挂机4开跑商,卖药,一个月2000左右,无生活费。
                              2009年买梦幻西游天蝎跑商外挂,挂机4开跑商,卖药,一个月2000左右,无生活费。
                              整个本科期间,大约去外省旅游7次,都是自己赚的钱。
                              本科,后面是艰苦行业从事,西部以及县级以下工作返还学费,所以算学费全免。
                              研究生学费全免,自己研一从事地灾报告编写,研二搞家教,
                              加上学校每月发钱,够用,一年还能存8000。
                              ------------------------------------------------------------------------------------
                              其次,你考上什么学校,是你的事情,人总要为自己不如别人努力的曾经付出代价。
                              --------------------------------------------------------------------------------------
                              再次,我的文字最大价值是触动小部分可能会去行动的人,有些人本来就不可能是受众。
                              ---------------------------------------------------------------------------------------
                              最后,我带着飞的多了去了,那也看人,带不动的人,不是一起飞,是一起陷入泥潭。
                              同济大学同学,土木工程,在万科,2015年6月被我拉到金融业,现在从事证券。
                              华中农大同学,水产养殖,公务员,我想拉他做水产基地经理,他不愿意挪窝。
                              以前地大的师弟,我帮忙介绍实习,还介绍单位。
                              这几年,被我拉下水的,少说也有五六个,现在前途基本都比原来强不少。
                              -------------------------------------------------------------------------------------------
                              我干嘛要拉别人?因为我觉得别人行,能上,现在的位置,屈才了,不好发展。
                              如果我推他一把,他能更加牛逼,很可能我也需要对方的帮助,
                              一来一往之间,既是人情,也是人脉,何乐而不为?
                              至于有的人,我给自己找罪受么?


                              335楼2016-01-30 05: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