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苗吧 关注:122贴子:190
  • 5回复贴,共1
火鸡 - 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
火鸡(学名:Meleagris gallopavo)亦称吐绶鸡,是在墨西哥的瓦哈卡地方首先驯化成家禽的,时间大约相当于欧洲的新石器时代(欧洲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火鸡于十五世纪末输入到欧洲,引入中国的时间更晚。火鸡现在北美洲的南部还有野生的。和其他鸡形目鸟类相似,雌鸟较雄鸟小,毛色较黯淡。火鸡翼展可达1.5~1.8米,是当地开放林地最大的鸟类,很难与其他种类搞混。火鸡共有六个亚种,现代的家火鸡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驯化当地的野生火鸡而得来。
目前我国许多省份也有引进,但数量相对较少。其中我国历史比较悠久的是舟山火鸡和福建火鸡。经过多年的繁育已经和他们的美洲亲戚在外型上有了比较大的差别。


1楼2015-12-02 01:45回复
    生物特性
    火鸡以其体形大,生长迅速,抗病性强,瘦肉率高而受人瞩目,可与肉用鸡媲美,被誉为“造肉机器”。火鸡肉不仅肉质细嫩、清淡,而且在营养价值上有“一高二低”的优点。一高是蛋白质含量高,在30%以上;二低是火鸡肉在国外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同时,火鸡肉也是益气补脾的食疗佳品。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以火鸡肉代替牛肉、猪肉、羊肉和鸭肉。
    火鸡具有野生动物的特性,高蛋白(蛋白质含量27%,火鸡普通肉鸡只有23%),低脂肪(2~3%),胆固醇含量低(0.06~0.1%),肉质鲜嫩可口,是妇女、儿童、老年人的保健食品,更是肥胖人士理想的减肥食品。常食火鸡肉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有防治作用。不仅火鸡肉味美质佳,火鸡蛋也是优良的食品,火鸡蛋蛋黄丰富,韧性好,属于品质上好的禽蛋。
    火鸡体型比家鸡大3~4倍,长800~1100毫米。雄鸟体高约1000毫米,雌鸟稍矮。嘴强大稍曲。头颈几乎裸出,仅有稀疏羽毛,并着生红色肉瘤,喉下垂有红色肉瓣。背稍隆起。体羽呈金属褐色或绿色,散布黑色横斑;两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驳,末端稍圆。脚和趾强大。
    飞翔力较强,能飞500~2000米远。平时栖于地面上,发咯咯声,觅食昆虫、甲壳类、蜥蜴以及谷类、蔬菜、果实等。夜间结群宿在树上。1雄配多雌。巢营于地面隐蔽的凹处。每年产卵两次,每产8~15枚。雌鸟孵卵,28天孵化,由雌鸟育雏。
    全身被黑、白、深黄等色羽毛。头、颈上部裸露,有红珊瑚状皮瘤,喉下有肉垂,颜色由红到紫,可以变化。公火鸡尾羽可展开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母火鸡重为8~9千克,年产火鸡蛋50~80枚,每枚蛋重20~80克。目前饲养品种以“青铜火鸡”和“白色火鸡”为多。
    折叠特点
    1)它具有生长快,耐粗饲(可采食30%~40%的青草)饲料报酬高,饲肉比2.5~2.7:1。
    2)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可在平原,山区,半山区,进行舍养或放牧饲养,房舍及设备用具简单,既可集约化饲养,又可庭院放养。
    3)肉质好,脂肪少,瘦肉率高,胆固醇含量最低,蛋白质高,是畜禽中生产蛋白质的佼佼者。
    4)饲养火鸡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效益高,房舍及设备用具简单,基建投资少,对鸡舍条件和管理水平要求不高,因为它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泛,耐粗饲,有采食草,昆虫等特点,用工不多,既能利用闲散劳力,又能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树叶,杂草,瓜果,菜类,变草养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是我国新兴的一个草食节粮型的特种养殖业。
    尼古拉成年公火鸡体重22-25公斤,母火鸡11~12公斤,商品肉火鸡,16~20周上市,平均体重12公斤,酮体屠宰率达85%以上,而肉鸡约70%,猪64%,牛羊仅54%,从可食肉与活重之比来说火鸡也是最高的,所以欧美一些国家用火鸡肉来代替牛羊肉和猪肉的生产。目前我国火鸡的饲养量少,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大部分依赖进口,我国火鸡养殖已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母火鸡28~30周龄,开始产蛋,蛋期22~28周,一般产蛋100枚,蛋重90~95克,种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以上。  


    3楼2015-12-02 01:49
    回复
      经济价值  折叠营养价值
      火鸡肉鲜嫩爽口,野味极浓,瘦肉率高,蛋白质含量丰富,胆固醇低、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达30.5%,而且富含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蛋氨酸和赖氨酸都高于其它肉禽,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也含量丰富,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肉性温微热,味甘香,滋补作用较强,对怔忡心悸、头晕目眩、脾胃虚寒、食欲不振、久病体虚、腰膝乏力等有良好治疗功效。
      折叠医疗价值
      1、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2、养胃:暖胃,治疗胃寒症。
      3、止泄:适宜脾虚型腹泻患者,症状是: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4、调经:调理经期过长(短)或是月经过少(多)。
      5、补肾虚: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的肾阴虚。
      6、通乳生乳: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
      7、其他功效:用于虚损羸瘦,病后体弱乏力;脾胃虚弱,食少反胃,腹泻;气血不足,头晕心悸,或产后乳汁缺乏;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遗精,耳鸣耳聋,月经不调,脾虚水肿,疮疡久不愈合等。


      4楼2015-12-02 01:49
      回复
        折叠育成期饲养
        根据火鸡生长发育和高产的特点要求,育成期又可分为火鸡促进生长阶段(9~18)周龄和限制生长阶段(19~28)周龄,这两个周龄成活率较高,管理可以粗放型,一般应转入地面,塑垫平养。
        1)饲养:育成期的火鸡,活泼好动,生长较快,应大幅度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4只,有运动场的鸡舍,可适当加大饲养密度。每天喂3~4次,按饲料量1~2%加喂沙砾,以帮助胃消化食物,同时每天放到舍外活动一次,时间1~2小时。放牧让火鸡自由采食青草,虫类以加强活动,节约饲料,限制生长期阶段,每天要人为地驱感4~5次,加大运动量。
        2)饲料:促进生长阶段,要适当提高营养比例。以防止争食,可增加食槽。限制生长阶段,要适当减少营养比例。
        3)光照:促进生长阶段,包括白天自然光,每天光照14~16小时,早晚补充光照度为15~20勒克司。进入限制生长阶段,光照要有所控制,公鸡每天要光照12小时,火鸡对光照刺激较为敏感,每天只能光照6~8小时,因此,公母鸡分开饲养较好。
        4)初选:在16~28周龄时要对育成火鸡进行初选,把那些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活泼,附和本品种特点的火鸡挑选出来作为公种火鸡继续饲养,其余作为商品肉用火鸡饲养,对公火鸡最好进行阉割育肥后再上市。


        6楼2015-12-02 02:12
        回复
          折叠产蛋期间饲养
          后备种火鸡饲养到28周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成熟,从28~30周龄开始产蛋,到54~57周龄产蛋结束,此期间均为产蛋期。
          1)准备:火鸡进入产蛋期前要对产蛋彻底清理消毒,安装好水槽,食槽,砂盘,栖架,产蛋箱,防抱窝与补光设施。
          2)产蛋箱制作:一般宽为35~40厘米,高50~55厘米,深50~55厘米,本着以利透光,通风,捡蛋,防抱窝。每4~5只火鸡作一个产蛋箱。
          折叠养殖前景
          火鸡是一种原产自墨西哥的野生禽类,被驯化成家禽后于十五世纪传入欧洲,现多为西方人过感恩节的必备菜品。火鸡肉质鲜美,脂肪少,胆固醇低,蛋白质含量高达30.5%,且富含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市场前景不错。目前养殖火鸡是我国新兴的一种特种养殖业。由于火鸡生长快,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率都很好,不需要太高的管理水平,因而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项目。[2]


          7楼2015-12-02 02:15
          回复
            疾病防治
            火鸡的常见病有蓝冠病、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出血性肠炎、鼻气管炎、沙门氏菌病、丹毒、支原体病、黑头病(盲肠肝炎)、球虫病、火鸡瘟、嗉囊下垂、心肌炎、腱炎等等。
            折叠支原体病
            火鸡支原体病又被称为“1日龄型气囊炎”、“气囊炎缺陷症候群”或“火鸡症候群-65”。本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各种日龄火鸡均可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既可经种蛋直接传播,也可通过异性交配、空气、人员、设备等一些直接和间接接触而水平传播。
            1.病原 火鸡支原体肉汤培养物经姬姆萨染色表现为球状体,可单在、成双或成小丛。不同株支原体抗原性稍有差异,其致病力也各不相同。
            2.症状 成年火鸡往往是带菌鸡群,感染而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其生长速度、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都比支原体阳性率较低或无支原体的火鸡群低。当饲养管理不善,环境条件变劣以及有其他应激因素存在时,会出现生产性能的进一步下降和精神委顿、采食下降等一般症状。大多数疾病症状出现在6周龄以下的雏火鸡,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身体矮小,增重速度降低。出现气囊炎的一些症状。颈椎变形,歪脖。腿部出现症状,跗跖骨弯曲、扭转、变短,跗关节肿大。
            3.病变 支原体阳性率较高的火鸡群其所产种蛋多在孵化后期出现死亡,死胚及出壳火鸡胸气囊可见浑浊和纤维素性斑点。6周龄以下的发病雏火鸡胸、腹气囊均严重浑浊,有炎症表现,气囊壁增厚,并有黄色纤维样或干酪样物。成年鸡往往见不到干酪样病变。
            4.诊断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确诊本病必须采气管、鼻窦或气囊的渗出液,鼻甲骨或肺的悬浮液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诊断是最简单、最常见的方法,用已知抗原与待检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根据凝集程度做出判断。
            5.防治 建立无支原体的种火鸡群是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各级种火鸡场都要杜绝引进带有有支原体的火鸡,在饲养过程中加强兽医防疫工作,定期对火鸡群进行监测,发现阳性立即淘汰处理。为了减少下一代火鸡支原体发生,也可将种蛋进行一些抗生素药液浸泡处理。火鸡支原体症的治疗可选用泰乐菌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林肯霉素、壮观霉素、金霉素及链霉素等。有条件时最好分离菌株通过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效果最佳的药物。应当注意,使用任何药物,都不可能消除火鸡的带菌现象。


            8楼2015-12-02 0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