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吧 关注:618,885贴子:3,822,953
  • 2回复贴,共1
0


IP属地:北京1楼2005-09-18 14:54回复
    首先,我是一名年轻的医生.我想从一个医生的角度说点实话,说点问题的关键所在,或许,这是 

    非从医人员所不会考虑到的. 
      医生为什么要拿药品回扣呢?好象论坛论了许久,也没能真正从根源上给出一个正确的解释.我可 

    以告诉大家,医生是在变相的寻求一种补偿.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 

    医生,可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没有人会体谅他们的工作的性质(或许是现在一些医生给人们造成了不 

    好的印象导致的吧). 
      医生,是我向往的一个职业.上班后,渐渐的我体会到很多.医疗是一个实践学科.一个好的外科 

    医生,不仅要经过5年40多门学科的知识的学习,还要经过不断的临床实习实践,不段的更新知识, 

    不段的再学习(和不断的失误,但患者是不接受你的失误的!).这中间,有一个矛盾.医学可以说是 

    一个边缘科学,有很大的机动性,很大的应激变化的可能,很高的失误率的.但是患者是不理解这些的 

    ,是不允许你出现差错的,动辄告你.你的付出不仅得不到回报,还面临很大的风险!现在医生已经很 

    难从科学的角度去为患者看病,而是从安全角度,或者说是保全自己的角度在酌情的工作.这点,患者 

    是绝对体会不到的,只有医生自己才知道.这样,医患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大.医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也 

    要停滞.那么,如果不改变制度,这不是个很可怕的恶性循环吗?! 
      医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们没有很好的保障,没有完善的保护医生的制度.巨额的赔偿他们穷 

    其一生也负担不起,而每个医生的本意都是想挽救患者.在国外,医生有很完善的保险和很高的待遇, 

    他们当然不用去考虑自己的”红包”或者说”回扣”有多少,不用担心该不该怕出事而不积极的进行治 

    疗.但我们不敢!这就是原因! 
      上班没有几年,由于经常值夜班,得不到很好的睡眠.无论上班或者是在业余时间,精神总是处于 

    高度紧张中,(因为你手里总是有住院患者或者正在接受你治疗的患者要惦记,别出什么差错).我已 

    经年纪轻轻就神经衰弱,下夜班的时半候即使很累也不能入睡;由于经常在就餐时间正忙着做手术,或 

    者刚要吃饭就来急诊,或者经常只能吃半口凉盒饭就匆忙上台做手术,现在已经胃肠功能紊乱和胃溃疡 

    ;由于经常连续低头好几个小时做手术,还要回家连夜赶写上班时没有时间写的病历,有了颈椎病;于 

    长时间的手术站立和在病房处置患者而没时间坐着,大隐静脉曲张也离我很近了;年龄大点的医生,心 

    脏病几乎人人有;手术时被划破手感染肝炎几乎是常事,被细菌感染的风险更是没办法回避...... 

    .这些,恐怕是很少有人能考虑到吧? 每天脱掉白服的时候,脱不掉一身的疲惫与责任,也换不上身 

    的轻松. 
      但是,医生赚的是固定工资,(无论你做的手术多或者少,虽然现在连工人都是计件工资).正因 

    为这样,他们在为高风险,高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的工作寻找一重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这就 

    产生了红包和药品回扣!可是,我认为这都不一定能和他们的付出成正比.但我承认,这种方式不是最 

    好的!我说到这里,人们应该明白些什么了吧?!    
     不从医疗体制上根本改变,不提高医生的待遇(就象高薪养廉的公务员),而只是把矛盾扔在医患 

    之间,政府置身之外,舆论也跟着不分所以乱掺和,医生和患者却都是满腹委屈,矛盾越来越激化,吃 

    亏只能是医患两者! 
      我还想说一点,一个成手的医生是很不容易的.要经过多少的失败,多少的经验的积累,多少的付 

    出,才磨练出来的.他的付出就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就像请一个很知名的律师,他的出场费就是很高, 

    没什么好争议的!而年轻的医生,也应该得到他所应该得到的. 
      现在的手术费,都是医院收取,被医院纳入。医生其实什么也没有,他有的就是固定的工资.可能 

    人们不知道这些吧?其实这也是体制的问题.这让我想起早些年,我们国家还是大锅饭的时候,那些大 

    厂的工人干活没什么积极性,干多和干少一个样,为什么?因为都是拿固定工资.引人深思的是,现在 

    我们国家的医院,还是这样! 

      一个医生,或许能改变一个患者的命运,但他改变不了一个落后的体制!! 
     
     
     作者: 221.209.27.* 2004-9-25 22:53  


    IP属地:北京8楼2005-09-18 14:59
    回复
      一位美国护士的视角 
       陆薇家(英文名MeiKaChin),美籍华人,拥有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护士执照。2000年受聘于北京和睦家医院,任助产士。2001年9月,她成为第一个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的外籍护士。 
        陆薇家女士在不同国度、不同机制的医疗机构中工作过,谈起中外医护工作的不同,她的独特视角常会令记者感到意外。 
         为谁工作 
        我感觉,在中国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医院的行政、后勤人员,他们在工作时想的是,他们在为这家医院工作。而我们觉得自己是在为病人工作。比如说,保洁员打扫病房,中国的员工觉得她是在为医院打扫,而外国医院的清洁工会认为自己是为了让病人在清洁的环境中生活而打扫。看上去他们俩做的工作是一样的,可是出发点不一样,心情不一样,感情色彩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相信病人能感觉得到。 
         医患沟通 
        国外很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整个治疗过程都是医患双方商量着确定的。医生要用大量的时间来给病人做解释和说明,做健康教育,所以看一个病人要好几十分钟。然而,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医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时间来沟通。我看到在中国的大医院里,一个医生一上午就要看好几十个病人,而且每个病人的挂号费只有几块钱。所以,医生只能拿出5分钟来给每个病人看病。我理解他们的困难。 
         服务态度 
        坦白地说,我看到中国有许多优秀的医生,医术拿到国际上去比并不差,他们欠缺的是服务的理念。现在病人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了,有很多时候,你技术好,但是服务不好,一样不被患者认同。确实,像很多中国医生说的那样,医生的工作是很专业化的。可是应该弄清楚的是,专业的技术归根到底是为了服务患者。当然,我前面也说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医生可能不太容易有好心情来服务。 
         医护沟通 
        在中国的医院里,我只看到医生查房,上级医生带着很多下级医生一起查房,可是惟独没有护士的参与。在国外,医生和护士是一起查房的,护士要认真听医嘱。这样一方面便于解答患者的询问,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开展护理。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医生护士之间的沟通不够。 
         医疗事故调查 
        我发现在中国的医院里,发生了医疗事故,医院会不动声色地组织人来调查,调查的目的是找出责任人,确定各自的责任有多大,然后悄悄进行行政处理。他们认为让别的医院知道自己医院里发生了医疗事故是耻辱。国外的医院在发生了医疗事故之后则是立即公开调查。公开的目的是让同行引起警觉,避免发生同样的事情。调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揪出责任人,而要搞清楚是在哪个环节上出了漏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疏漏,应该怎样来防范它,这叫“对事不对人”。 
         谁签手术同意书 
        国外也有类似于中国的手术同意书的东西。不同的是,国外的医院只要确定病人本身意识清醒,就一定要病人自己来签字。而以前中国的医院有时会让病人的家属来签。有些患乳腺癌的妇女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她们的丈夫同意切除了乳房,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这是对病人本身的不尊重。 
         医生的知识背景 
        中国的医生基本上是医学院毕业后直接做医生,知识背景比较单一,当初在选择医学院的时候未必就考虑清楚自己是否适合、是否热爱这个职业。而欧美国家有很多人是在社会上从事过别的职业,经过考虑认为自己做医生合适才来报考医学院的。这时候他们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大人了。然后经过漫长的学习、实习、见习,很多年以后才能获得医师执照。比如,有的医生原来是学声乐的,有的医生当过演员。他们的知识背景更丰富,人生阅历更多,对生命的理解也会更深。这些在从事医疗工作时是很宝贵的财富。 



      可是她能理解中国的医护人员的苦衷吗?


      IP属地:北京9楼2005-09-18 15: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