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31A的设计方案是在美国的HiMAT高机动遥控研究机项目和德国航宇公司TKF-90项目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方案设计从1986年底开始,1987年8月完成,共制造了两架飞机(称为1号机和2号机)。其中气动外形及结构设计由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负责,飞行控制系统及进气道的设计则由德国航宇公司(戴姆勒-奔驰航宇公司)负责。.X-31A的气动布局设计:X-31A采用鸭式布局,主翼为双三角形下单翼。我们知道,三角翼的通常具有小展弦比和大后掠角,具有跨音速气动特性良好,随着飞行马赫数变化气动中心的移动小,此外有较好的强度、刚度和重量特性,已被超音速飞机广泛采用;但是,对于X-31A而言,三角翼相对于平直机翼和普通后掠翼最大优势是失速迎角大,在大迎角飞行时能仍能保持较大的升力,因此三角翼的选择对X-31A的超音速飞行和大迎角机动是非常适合的。当然三角翼也有其固有的一些缺点,比如三角翼“升力系数—迎角”曲线斜率低,即在一定迎角范围内,其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增大增加得比较缓慢,因此对飞机的亚音速飞行性能和着陆、起飞性能都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在迎角较大时将产生强烈的下洗气流,这将对平尾在大迎角下配平性能得发挥产生不利影响,这是X-31A采用鸭式布局的原因之一。其主翼内外侧后掠角不同,内段1/4弦线后掠角为48°6ˊ,外段机翼1/4弦线后掠角为36°36ˊ,可兼顾高低速飞行性能,比一般的三角翼具有更好的大迎角飞行性能。此外,X-31A机翼还采用了气动扭转和几何扭转,以防止大后掠角时翼尖失速,而主翼采用下单翼布置则是考虑到主翼与鸭式布局前翼的相互影响。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9cbb005a1efce1bea2bc8c29f50f3e8/ae34250e0cf3d7ca92efcc85f41fbe096b63a93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