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东京奥运会截止这样做可能多少会有些帮助。
但以后外国人游客数量减少的话,这些店不是得倒闭了?
花生杂谈:日本的“专用”文化
就像上面的日本网友说的那样,在日本,你经常能看见各种各样的“XX专用”,比如最出名的的“女性专用车厢”。

女性专用车厢的正式实施是在2010年前后,初衷是为了防止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女性在拥挤的电车上遭遇“咸猪手”。
只不过,后来人们发现带有女性专用车厢的电车,经常出现普通车厢人满为患、女性专用车厢大片空位的情况,比如,这样的——

大量的列车空间被浪费,由此也引发了不少日本媒体和学者的反思:
日本不少学者认为,无论什么事都一刀切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但政策制定者不愿花精力思考更有效、更合适的做法的“懒政”行为也不值得提倡。
同样类似的情况,还有“日本人专用租房”,或“外国人不可”。

由于外国人在日本的不确定性——拖欠长达半年房租不交跑回国的大有人在。
而日本法律对“入居者”的保护又过于严格,其中最让不动产中介头痛的一条就是:即便已经欠下数个月房租,只要入居者“失联”的时间不到6个月,不动产管理会社或者房东就没有资格进入出租屋中。
而这期间的房租损失最终只能由不动产会社或者房东自己买单。
此外,滞纳数月房租、留下满屋垃圾回国的外国人居住者在日本屡见不鲜。
再比如很多外国人不遵守日本生活垃圾分类方法、投放日期等规则,对近邻和管理会社造成严重困扰,居住环境恶化,导致原住户陆续搬走影响房租收入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同样导致了日本各不动产会社的“一刀切”政策,越新、越大的房子,越容易出现“仅限日本国籍”。

该做法同样也被不少日本学者抨击日本不动产行业的“懒政”,不是考虑更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而是一刀切完全拒绝外国人,让日本给外国人留下相当程度的“排外”印象,从而影响日本的国际形象。
这次的“恕不接待日本人”店铺的出现,同样也是某种程度的懒政行为——无论政策制定者是真的为了方便外国人游客;还是为了照顾日本人“不太喜欢和不熟悉日本习惯的外国人在同一屋檐下吃饭、购物”的感情,一刀切的行为终究只是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