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臣吧 关注:7,293贴子:256,322

林缚的许多战略选择都很奇怪,甚至有些生硬和牵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第四遍读枭臣了,所以才感觉有些问题。提出来大家分析一下。
林缚的第一个让我觉得奇怪的战略决策,是渡淮讨伐刘安儿的时候。在林缚救出刘庭州的渡淮军残部以后,当时的江东左军是有实力向北挺进、解徐州之围的——然而林缚却强行停了下来。如果说,他不解救徐州是为了坑死岳冷秋,那为什么之后又主动将陈韩三这把刀送到岳冷秋手中?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林缚继续挺进徐州,解了徐州之围,情况会如何?秦承祖已经看出这是个关门打狗之局,只要林缚继续挺进,凭江东左军的精锐以及岳冷秋长淮军残部,击溃刘安儿是非常有可能的;而那时盘踞山东的梁家必然也会迅速南下抢夺胜利果实,特别是收编流民军,因为原文中刘安儿死后梁家就是这么做的。那个时候刘安儿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样下来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岳冷秋首功,皇觉军被歼灭,林缚凭大功领淮东制置使,一切都不会变;唯一会变的是陈韩三,陈韩三不太可能被收编,反而有可能被回师的江东左军水陆夹击,直接歼灭掉。为什么陈韩三在原文中后来会成为大患?关键就在于林缚拒绝解围徐州,岳冷秋被逼无奈进行议和,才想到了釜底抽薪的这条毒计,招揽陈韩三以致成为大患。如果林缚解围徐州,岳冷秋就不会走议和这条路;而在江东左军与长淮军一起击溃刘安儿部以后,由于陈韩三被撇在了江东左军的身后,岳冷秋再想招安陈韩三压制林缚,就要看江东左军答不答应了。
这样一战下来,林缚坐拥淮东,岳冷秋成了光杆司令,陈韩三也被歼灭,何乐而不为呢?唯一的损失大概就是孙壮和陈渍、张苟这几员猛将招不到了,刘妙贞这美人也收不到房里去了。但是就大的战略来讲,林缚的获利要远远胜过书中的选择。


IP属地:陕西1楼2015-10-09 23:16回复
    第二个生硬的战略选择,是李卓北伐。
    李卓迫于崇观帝的压力,进行北伐,迫于无奈遣高宗庭携血书向淮东求援,希望淮东断粮,迫使崇观帝收回成命。这是林缚面临的一个关键时刻,事实上林缚正是在这一次以后才正式走上争霸天下的道路的。
    林缚拒绝的理由是,一旦断粮,李卓自然可保无事,但淮东将一下子成为千夫所指的乱臣贼子。然而此后不久,李卓回京,北伐惨败,江东商议第二次北上勤王,此时的林缚却耍了一个声东击西,宁可欺君罔上、置皇帝生死于不顾,也要诱奢家出洞,一举占领明州府。
    我的疑问是,前面的断粮和后面的声东击西,都是欺君大罪,都是乱臣贼子,二者的差别在哪里?
    当然最大的差别在于,后者虽然欺君,但是随着北方沦陷朝廷势力衰弱,却再无人可制裁淮东,相反还要更加倚重淮东的兵马。
    然而要是京城不陷落呢?
    京城附近有陈芝虎在,京城内有李卓在,这个局面下没人可以断定京城一定会陷落。而一旦京城无事,淮东声东击西的战略就会彻底陷入被动。因为在南方,董原、沈戎、邓愈,兵力都还不弱,顾悟尘忠君,岳冷秋更是想除林缚而后快。那样淮东岂不是面临生死大劫?
    淮东不答应李卓的断粮,是正确的,因为那将是杀身灭族的大黑锅。但是当东胡破边时,淮东完全可以选择真勤王,而不是虚晃一枪。南方,有董原在,有淮东近十万的后备兵员在,有江宁近二十万大军在,奢家就算是在江西打开局面,也未必能真的威胁到江宁;就算陷落了江宁,也未必真能动摇到淮东的根基。奢家不会先去啃淮东这块硬骨头,啃完之后还有可能被维扬的沈戎捡了果子。
    而林缚第二次北上勤王,借助津海的支点,解京师之围应该不成问题,东胡对淮东军有警惕,也不会向山东、河南深入,否则将把自己的后背暴露在淮东军的兵锋之下。淮东借势北上,沿李卓的路线重占辽西走廊未必没有可能,特别是在海军的支持下,一举攻入东胡腹地甚至都有可能,与东胡之间的形势将重新回到陈塘驿之前,甚至能恢复到苏护时的水平。那时候,谁还能阻止淮东军清君侧、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裹挟崇观帝南下迁都,甚至学曹操直接将之劫入淮东,都未尝不可。


    IP属地:陕西2楼2015-10-09 23:45
    收起回复
      分析不错。


      大荒蛮神
      关注大荒蛮神吧,并且捧场5000T豆(含历史行为),去领取
      活动截止:2025-12-31
      去徽章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0-10 07:17
      收起回复
        顶,佩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0-10 13:42
        回复
          看晕了,人物都忘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0-14 09:45
          收起回复
            。流民都是可怜的人。顺便不要以为每个人都是曹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1-09 04:55
            回复
              讨论这个话题首先需要明确两个前提。
              1、林缚是穿越者,他没有当世人那样的忠君思想。
              2、林缚知道历史上明朝灭亡的真相,明朝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粮食减产,老百姓没有饭吃,所以起事,加上满清的入侵。
              明朝的经济中心实际在南方,大量物质钱粮都是靠南方转运北方,而明朝的物质储备已经无法支撑长城防线了。
              唯一的办法是弃守北方,缩短战线,以秦淮为界,重新形成平衡。
              3、南方相对比较稳定,可以提供经济支撑,而北方的负担都甩掉了,明朝可以重整旗鼓。
              4、满清需要时间来消化北方,北方残破之地无力为满清南下提供后勤支撑。满清进入江淮水网之地,骑兵作用大减,而明军可以利用水师与之对抗。


              IP属地:广东10楼2015-12-25 09:42
              收起回复
                明确上面几点,就可以理解林缚的战略了。
                首先,林缚始终把战略目标放在了东胡和奢家,岳冷秋、梁家这些不过是跳梁小丑,抢功积极,真正遇到危险,是不起作用的。实际也是如此,作者对岳冷秋、梁家之流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嘲讽,所以,林缚始终要收着拳头,不可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剿灭民军的行动,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不是刘庭洲盲动率部北进,林缚甚至不会出兵。
                林缚提出招安,也是想多给大越留几分抗东胡的力量,别自己内部全耗光了。林缚的规划还是守住江淮防线,一旦东胡打破京师,梁家是首当其冲,第一道防线,其次是岳冷秋和刘安儿。简洁帮助淮东抵御东胡,淮东的战略还是先拿下奢家。
                其次,林缚的总体战略是王霸之志,从晋级之路来看,这些势力没有一家是可以信赖的,要么被收服,要么被打垮。无论是岳冷秋还是梁家,消弱对林缚是有利的,增强会反过来压制林缚。
                岳冷秋利用陈韩三杀死刘安儿,应在林缚意料之外,但从结局来看,并不坏,让林缚有了收服刘妙贞所部的可能。


                IP属地:广东11楼2015-12-25 09:43
                收起回复
                  深入看小说的


                  13楼2015-12-26 13:28
                  回复
                    分析不错


                    大荒蛮神
                    关注大荒蛮神吧,并且捧场5000T豆(含历史行为),去领取
                    活动截止:2025-12-31
                    去徽章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12-26 20:24
                    回复
                      你想的真是太简单了,用兵谋国如行棋,讲究布局谋势,将局部局势下死下明朗,智者所不取
                      第一个问题。
                      林缚的选择可以说是妙至毫巅。留下了陈韩三这么个毒瘤来牵制和缓冲岳梁,而自己这边既得了流民军之心,又编外招安了一部流民军。这部流民军是非常好的一步棋,实力很弱,没可能反噬使局势崩坏;他们憎恨陈、岳、梁以及大越,同时对淮东存在一定的好感并且必须仰仗淮东而存。对淮东来说,可以暗地扶持这部流民军,对上又有借口说他们不听宣调。这样中原可以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淮东得到最大的发展,同时又压制了岳梁的发展。
                      反过来如你所说,强行平掉流民军,淮东将承受最大的损失,而最大的战果却会被岳梁拿走。举个例子,流民军被包圆,选择突围,这时候必然是淮东去堵枪口,然后岳抢地盘,梁跟着抢地盘收编流民。然后中原局势稳定,岳梁就会联合江宁压制淮东。然后,就再一次给了这些跳梁小丑毁坏国政的机会。
                      第二个问题。
                      这里面最大的区别就是先手和后手的问题。淮东先断粮,天下将群起而攻之,而东胡奢家窥伺一旁,天下局势一朝崩坏。而不断粮,李卓兵败,东胡必然反攻,京师震动,北方再无余力。此时奢家看到机会,抢先出击牵制江宁。淮东再行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策,背后捅奢家一刀,同样是欺君罔上,大越已经没有余力攻击淮东,反而还要求着淮东平定浙闽,牵制奢家。
                      这里面最蠢的就是崇观帝,逼着李卓出兵,自己推倒了第一块骨牌。
                      再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勤王。淮东兵锋所向,击退东胡不成问题。然而挟天子是不可能的,林缚根本没有带兵进京的可能性,而大越还有大把的忠臣良将,正常的发展就是继续维持这局势。林缚选择进攻奢家后方,既占了地盘,又抽掉了奢家的根基,北方局势无论崩不崩,淮东都已经成了气候。


                      IP属地:广东20楼2016-01-09 19:16
                      收起回复
                        正上班,看得匆忙,说几句看法,难免粗疏。
                        楼主第一个问题,林能救徐州时为何不救?林本身对流民报有怜悯之心,若有选择不会伐之,若当时选择镇压,自身受损,官军受损,流民军溃散,将来抗虏力量减弱,岳冷秋在朝廷偏坦下立功,继续压制淮东,还不如招安,不让岳立功,保留流民军抗虏。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1-18 11:39
                        收起回复
                          楼主第二问题,既然欺君发兵征奢,当初为何拒绝李卓?简单推衍一下,若和李卓合作,那就是与全天下为敌,不但燕京敌视,自己根基江宁也成敌人,而李卓又是个不坚定的盟友,忠君思想牢固,不会坚持反元廷,最终不是放下兵权去当忠臣就是领兵讨伐淮东逼林也当忠臣,最终淮东独抗天下,处境极难。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1-18 11:55
                          收起回复
                            小说不是历史,不能太认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1-19 10:09
                            回复
                              看书看的真够认真的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1-20 06: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