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吧 关注:822,936贴子:3,946,308

回复:【古玩】我们家做古玩的,我给大家扒一扒那些古玩店的破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海底捞这样的一般不作死,所以出来直接就做生意,支锅先挑东西,剩下看不上眼的,甩给当地的民工,这里我还有插句嘴,倒斗盗墓,其实离不开当地人,别以为都是土夫子干的,实际上当地人功不可没,他们一来是知道一点传说,带路,二来是出体力,帮着挖坑,当然了,作为回报,把剩下的一些玩意都会甩给他们的,一般都是不好携带的瓷器,或者是钱币什么的,当然了,像是鸡缸杯那种的是不可能给他们的,还有,钱是钱,物是物,这个也是分开给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0楼2016-03-24 17:24
回复
    我靠,我发现说的太明白了,会不会把我叫去喝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1楼2016-03-24 17:24
    回复
      算了,我还是眯着点,咱们只说故事的好,有时候把行业内部的事情点出来就行了,兄弟们看的懂就看,看不懂也别问我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2楼2016-03-24 17:25
      回复
        海底捞后来洗手不干了,他收了个徒弟,这个徒弟其实我们都很熟,他管海底捞叫二舅,这个我再多说一句,倒斗是一门手艺,这个无可厚非,所以自然会往下传,但是倒斗是外八行里的盗门,是不义之财,会对祖宗不利,丢脸,所以一般要传就只能传给外姓人,一般都是传给外甥,呵呵,这个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所以到现在为止,一般土夫子收了徒弟,直接不让叫师父,因为说出去不好听,都隐晦的叫舅,这个如果你们去古玩店或者铲地皮的时候,有两个师徒模样的人,互相叫舅舅外甥的,十之八九都是走地仙,又教给你们一招,嘿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3楼2016-03-24 17:29
        收起回复
          再说海底捞这个干外甥,我其实和他挺熟悉的,说起来我们俩岁数差不多,他可能比我还大一些,但是按照辈分就有意思了,我和海底捞那是称兄道弟的,别看他比我大个30岁,但是他得管我叔叔他们叫声舅舅,嘿嘿,所以我就是再年轻,也是有辈分的,他徒弟自然管我就得叫舅,不过我也不好意思,所以他们都管我叫小舅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4楼2016-03-24 17:32
          回复
            这个小子也挺有意思的,我和他合作过几次,这小子胆子很大,心很细,做了两次买卖,感觉人很踏实,不比海底捞差,而且也不喜欢跟海底捞一样的吹牛逼,所以我很喜欢他。
            至于他叫什么名字,我不能说,海底捞是已经成为历史了,但是这哥们可是在创造历史,我就算是再2比,也不能卖人家,不过我给他起了一个外号,一般人不知道的,我可以透漏一下。
            我管他叫大葱,嘿嘿,因为什么知道吗?这哥们总是板着脸,第一次我怎么看他怎么别扭,感觉他那张脸就像是葱心绿一样,就管他叫大葱,这名字他还接受了,呵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5楼2016-03-24 17:36
            收起回复
              好,今天说到这里,改天我继续说说香香吧,或者讲讲古玉的事情,我挑有意思的故事给你们说,香香现在很好,当然了,有很多人说这是小说,我承认,的确是小说,但是小说有原型人物,这个你们信不信就是你们的事情了,我只能说香香很有钱,适合年轻的小富婆,至于她在干什么,那是她的事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和她关系还可以,不温不热的,不太敢见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7楼2016-03-24 17:48
              收起回复
                之前一直在说一些盗墓的事情,但是一直没有说过怎么找墓,其实风水堪兴的确是一门学问,这个不是小说里说的那么玄妙,但是也不是说谁都能凭着一本书就能学会的,这个要说起来的话,就得从我爸的一个老朋友说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2楼2016-03-25 21:36
                回复
                  言归正传,刘瞎子为啥能叫刘瞎子,这个还有个传说,当然了,我觉得是传说,要是让他自己说,那就是真事了,不过我可告诉你,这刘瞎子是我认识的人里最能吹牛逼的,这样的人说南山有块大石头,我必须去摸摸才能放心。
                  那么,我就说说他这个名字的来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4楼2016-03-25 21:50
                  回复
                    刘瞎子自己说,他小时候家里穷,差点饿死,所以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个老和尚,他爸他妈看老和尚虽然也吊儿郎当的,但是这和尚还挺胖的,一看就是嘴大吃四方的主,所以好说歹说,就把他给了这个和尚了,没想到老和尚只不过是和半路出家的,他真实身份,竟然是个看风水龙脉的堪兴师傅,就因为打扮成和尚好办事,劫道的胡子也都不搭理他,所以才假扮成出家人的,后来刘瞎子就跟着老和尚学起了风水堪兴,也算是一起混口饭吃。
                    等到刘瞎子十八岁那一年,老和尚因为偷人家狗吃,被人家抓到两下子就给打死了,刘瞎子自己跑的快,没被抓着,后半夜才敢溜回去为师父收尸。他跟了老和尚十多年,基本上风水术也学的差不多了,按他说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把老和尚衣钵继承下来,还从中又悟出不少新玩意,当然了,刘瞎子就会吹牛逼,他的话都只能打折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5楼2016-03-25 22:12
                    回复
                      刘瞎子会风水,他就给师父找了个不错的龙穴,把师父给埋了,据他说连棺材都没买,没钱,因为别看是风水先生,当时那个年代还没改革开放呢,没有几家有钱的,家里死人了找墓地,能给碗肉吃就不错,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还有的只给一篮子柴鸡蛋呢。所以刘瞎子这个倒是没说假话,确实穷。
                      后来这哥们自己孤独一个人,按照风水先生的惯例,开始沿着龙脉云游四海,这里说一下,过去没有那么多地形图,也没有现在那种谷歌地图,能够看卫星图什么的,所以当时的风水先生想看龙穴,那必须要沿着龙脉走,龙脉就是山脉,只要有山脊的地方,都是脉,正所谓来龙去脉,说的就是风水。
                      所以刘瞎子沿着大脉往东走,就到了山东省了。
                      据他说,刚一进山东,就发现了一块风水宝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6楼2016-03-25 22:17
                      回复
                        用他话讲,我大概形容一下子,说的不好,别怪我。
                        此地后有靠山,前有朝山,所左右盘龙卧虎,里外九层护砂,其中靠山三脊,似是头顶乌纱,来脉百里即是名山大川,再看名堂宽敞平坦,其中一座矮丘似是文案在前,案前一家水塘有小溪缓缓流入,实为聚水之地,护砂形势威严百里远去,近处左青龙右白虎,也有龙盘虎踞之势,此乃宝穴一处。
                        他当时就断定,这地方如果有人点对了龙穴的话,埋的好,那就是九代巡抚的命,相当于正部级的官,所以刘瞎子眼前一亮,他可比他师父脑筋活,这可是一个大宝穴,正是发财的好机会啊,当时已经是市场经济萌芽阶段了,这哥们赶紧进了山,拿着罗盘就找了起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7楼2016-03-25 22:29
                        收起回复
                          再说理气派,这就是后期在峦头派上发展而来的,有人用八卦和奇门循甲结合了峦头派的特点,然后将方位和星宿也引入其中,再用罗盘定位,这就是理气派,理气派两个字,水,向。
                          水,是指水来水去。是看来水和去水,这个是要用罗盘来看的,还有向也是这个道理,要把整个布局用罗盘来细看,非常细致,哪一个方位上不能有什么,有什么好,怎么样,是兴旺还是犯煞,这个有一套顺口溜,也是口诀,可以去嗖嗖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9楼2016-03-25 22:42
                          回复
                            中国地理五诀,就是五个字,龙,砂,穴,水,向,前三个是峦头派,后两个是理气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0楼2016-03-25 22:44
                            回复
                              好了,这个说完了,再说刘瞎子,他会的实际上是峦头派的东西,但是为什么还用罗盘呢,主要是这哥们在半路上又学了点理气派的水向学,所以感觉有个道具还挺牛逼的。就拿着罗盘进山了。
                              他在山里转了整三天,还真就让他把宝穴点到了,这哥们做了记号,就开始琢磨怎么营销这个宝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1楼2016-03-25 2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