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吧 关注:37,633贴子:378,933

回复:以科学的态度理性地谈一下灵魂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意识是大脑神经网络的产物吗?如果是那自我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呢?
以下这段,是在《三体吧》一个网友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这个我也不是学这个专业的,解释也不一定准确,我随便说说。如果要了解可以学习一下人工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集计算和存储为一体的一种结构,所以速度比电脑要快很多,一般是导师模式开始学习,比如火很烫,你手碰到火,火的图形会通过你眼睛在你的神经网络建立一个识别的网络(类似硬盘里面的图片),然后通过触觉和身体反射保护形成一条逻辑网络(反射网络是出生就有的一些保护措施,比如你的手受到痛,你会手缩回去,这个是基础网络),身体遇到火会痛这就是一个逻辑,然后把识别网络和逻辑网络交叉链接到一起(这2个网络是同一种结构),就形成了身体遇到火(图像)会痛这个经验。导师就是你的神经反射。
自我意识就是很多很多经验累积起来,形成的一个庞大的神经网络,那就是你了。经验和记忆也会忘记,比如你的某个记忆有时候会模糊,但是通过某一个物品你又会想起来某些事情,那其实就是你的那个记忆的神经网络和其他网络断开了突触链接,形成了一个记忆孤岛,只有几个区域还链接着,你可以通过某个物品的网络去连到那个遗忘的记忆网络。就像你看到某个物品突然想起一些事情。突触会一直变化,你如果经常回忆某个事情,突触的链接会加强,链接的数量会变多,相关的网络越多,信号传到那个记忆网络就越容易,你就记得越清楚。
未来科技发展了,可以制造硬件达到人脑的运算速度,那么就可以复制你的神经网络结构,把你的意识传输到电脑上,这样就有2个你了,可以玩玩新出的一个游戏叫SOMA,活体脑细胞,说的就是复制意识的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5-10-14 07:43
收起回复
    这是我认为比较完整的解释意识的理论之一。唯一的考虑就是,其基本本质是不是磁场。如果是,那么外部强磁场对如此精密的磁场没有丝毫的即时影响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10-14 07:48
    收起回复
      下面,我们要给出两个定义,一个,可能是大家很熟悉的;另一个,大家不很熟,但很有趣。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10-14 07:51
      回复
        大爆炸宇宙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1927年,比利时天主教神父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假说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
        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该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是伽莫夫。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由大约14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5-10-14 07:54
        回复
          波尔兹曼大脑是假想的产生于混乱中熵的涨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种低熵态。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曾提出一个观点:如果已知的低熵态宇宙是来源于熵的涨落,那涨落中也应该会出现许多低熵的自我意识,比如一个孤单的大脑。这种孤单的大脑就被命名为波尔兹曼大脑。
          中文名
          波尔兹曼大脑
          提出人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窥视我们的“眼睛”
          不少宇宙学家认为,从量子真空中向我们虎视眈眈的“玻尔兹曼”大脑是非常、非常可怕的,因为相关的演化模式提示:这些大脑对于宇宙的看法,与我们存在着惊人的差异。
          只要被赋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一种有意识的物质就会从真空中突然蹦出来,即使它持续的时间仅为1微秒。
          诚然,这类事情是不可思议的,未必真的会发生,但却并非不可能——至少从理论上说是如此。物理学家将这类基于假设的存在,称之为“玻尔兹曼大脑”,它是根据19世纪奥地利物理学家、一位在热力学和统计力学领域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先驱者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来命名的。玻尔兹曼提出了宇宙是否可能产生于热涨落的问题;他的著述预示着全新的理念:涨落还可能孕育一种观视宇宙的意识性实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玻尔兹曼大脑不一定是真实的大脑,毋宁说是一种隐喻,用以指称也许会自发出现的宇宙目击者。
          乍听之下,这种理念似乎是荒诞不经的,但它正在帮助宇宙学家努力探索宇宙的演化模式以及人类在其中的位置。
          宇宙论,包括大部分科学,莫不建立在下述假设之上:在世间万物的宏大天象图中,我们人类是典型的目击者。16世纪的波兰天文学家尼古劳斯·哥白尼主张:地球不过是一块沿着太阳轨道运行的岩石。自从那时以来,人类就被废黜了其在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物理学的诸多定律,无论对我们周遭的世界,抑或对可见宇宙的其他区域,似乎都是普遍适用的。所以,除非有理由以其他方式思维,否则都应假设我们人类才是典型的目击者,这是长期以来被世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对于我们所做的一切而言,这个假设是绝对必不可少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的亚历克斯·维伦金说,“如果不是这样假设的话,那就无法对任何事情作出推论来。”
          这是因为:如若不然,无论我们看到什么,都不足以代表整个宇宙的概貌。由此,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据某些得到公认的宇宙论演化模式预测,在未来万亿年内,“玻尔兹曼大脑”也许会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像我们这样维系于千万年进化和生命支持的“普通目击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5-10-14 07:57
          回复
            这里的熵,是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我们可以很不准确的将其理解为有序性。
            熵越低,有序性越高。
            低熵,即高有序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5-10-14 08:00
            回复
              第一段,是说我们现在的宇宙来自于一个奇点,那里的熵应该是无限低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5-10-14 08:02
              回复
                第二段有两个意思:
                1,我们的科学和物理理论都是基于可观察和可验证的基础上的(是不是有点唯心啊?)。
                2,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熵是"不均匀"地"高高低低"变化着的。而人,或生命,是低熵体,即高有序的存在。
                那么,根据概率,在宇宙中就应该是有存在一种"意识",或"宇宙观测者"存在,即玻尔兹曼大脑。


                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5-10-14 08:09
                回复
                  上面这几段确实有点烧脑,但及其重要!!! 因为,我们要基于它们,提出一个概念和一个骇人听闻的假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5-10-14 08:11
                  回复
                    一个可能的定义: 意识熵
                    在《生命是什么》中,薛定鄂提出了一个低熵概念。生命体通过吸收低熵来保持生命体本身生命的存在。
                    那是否可以引入一个意识熵的概念,来去探讨意识的有序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5-10-14 08:14
                    回复
                      什么是意识的能力?
                      它应该是包含但不仅仅包含认知和思考的能力。
                      我们不是一直在谈论智商IQ,灵商SQ(自己百度),情商(汗,代号忘了)吗?
                      那么,意识的能力就应该是个函数,其所包含的参数就应该包括并起码包括(IQ,SQ)。
                      所以,上面的公式将成为:
                      H(IQ,SQ,...)=M/A


                      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5-10-14 08:15
                      回复
                        这个定义中,很有意思的提到:
                        在极致条件下,在意识熵等于或接近零时,上帝是有可能存在的。那什么时候,可能会有这种可能呢?
                        让我们回到"那一刻"!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5-10-14 08:18
                        回复
                          宇宙最初的样子
                          让我们沿用“大爆炸宇宙论”的假说。即,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
                          我们可以尽情的YY那一"时刻"的空间,时间是什么样的.
                          但有一点,我们应该能够认可的是,那个奇点是物质的.
                          根据波尔兹曼大脑的理论: 即使是在大爆炸以后,宇宙也应该存在很多低熵态的自我意识。
                          那么,现在开始有意思了。在奇点时,为什么不能存在一个极致的自我意识呢?
                          这个推断如果无法证伪,那么将能推导出什么呢?
                          根据前面的公式,那个“时刻”的意识熵是趋于或为零的。有神论者会极其兴奋,因为那意味着“上帝”是存在的!
                          而随着大爆炸的开始,这种极致的意识将随着空间、时间的延展开始遍布在宇宙中,但随着宇宙的膨胀,这种意识将越来越小。但由于熵的涨落,这种意识是可以成为某种生物体的。
                          即,波尔兹曼大脑的理论。
                          而如果以这个假说考虑,封闭的意识熵的总和是否是不变的,是否也符合熵增原理,是否也会出现意识的热寂?
                          物质决定意识,是对的。
                          上帝是存在的,并创造了世界,也是对的?
                          脑洞不够大,留给以后YY吧。
                          纯属YY,轻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5-10-14 08:18
                          收起回复
                            骇人听闻。这是,骇人听闻的!
                            这将推导出如下的结论:
                            1,上帝确实是存在的。因为在无限低熵的那个奇点,就应该存在一个"无所不能"的意识。
                            2,意识,或灵魂(虽然不依赖于"生命体"但依赖于物质),可能是遍布在整个宇宙。
                            3,由于有意识这样一种观测者,物理上的阴云将有可能消散。
                            4,"我"们,来源于上帝,且是它的一部分。并有可能回归于它。


                            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5-10-14 08:29
                            收起回复
                              写了一个闪小说,关于终极意识的。 http://tieba.baidu.com/p/4345667422?share=9105&fr=share
                              可以看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6-03-02 17: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