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君王吧 关注:544,628贴子:11,148,123
  • 10回复贴,共1

(转)来,手把手教你人民战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是@光荣铁十字 ,文中关于太师祖、太师傅等实际上是形意的支派,名气很小的一个,且作者是记名弟子,只学健身的部分,实战的部分是跟师兄偷学的,还没学全。
信的吧友可以信,不信的就当小说看吧。关于武林@光荣铁十字 挖过两个坑,到现在还没填完


IP属地:上海1楼2015-09-09 09:01回复
    1938年,党派遣中央社会部的一部分同志去晋察冀支援工作,这里面就有我太师祖和太师父,两个太师叔起先是跟着他们的,后来39年罗荣桓同志去山东的时候,专门把他们要走了。太师祖和太师父两个人在晋察冀边区一直呆到了41年,晋察冀根据地已经弄的有点水泼不进的意思了。这之后他们就南下太岳区,支援晋冀鲁豫根据地去了。于是乎大家天南海北闹革命,大部队会师是湘西剿匪,然后再等大家全部团圆,就要到了1954年提刑司成立大会上了。
    前面说太师祖,太师父,两个太师叔来晋察冀支援工作。四个人还有五个中央社会部的年青同志组成了一个工作队,背着行李来到了天镇县平顶山下的罗家村。从这里开始向察哈尔,绥远的平原地区,也就是张家口渗透。
    天镇在山西的东北角上,全县80%以上的地方都是山地,是山西最穷的地方,即使到现在,依然是国家级贫困县,而在1938年,这是一个穷的根本连裤子都没有的地方。根据李德胜同志的理论,越是穷的没裤子穿的地方,就是阶级矛盾越发激烈的地方,而天镇,恰恰就是这么个地方。
    罗家村是太行山上典型的山村,这个地方有100多村民,其中能够称得上是青壮的,有30人左右。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的是,这里没有地主。原因是太穷,穷到连地主都没有的地步。山下大约十五里远,在比较平的地方有另外一个罗家村,这个罗家村有一个地主,还有两个按照后来划分成分是富农。不过就算是地主家,那也是穷的基本没裤子穿。
    以罗家山村为中心,方圆100多公里的太行山区域内,有大大小小五十多股土匪势力,这些人你说不清他们是土匪还是群众,他们也是土匪,也是群众,基本上属于完全搞不清楚。这些土匪主要是靠抢从张家口到大同的商路过活。不过鬼子一来,这条商路基本上是断了。于是大家只能回家种地。
    不过天镇可不是江南小镇,甚至就算是井冈山周边,只要地主的租子收的不是太狠,大家种地也还是能够过活的。1938年天镇的主要作物是小米,亩产还不到100斤,绝大多数人都处于半饥饿的状态。这种北方穷困地区的赤贫,是现代人完全无法想象的。
    之前曾经有过一支工作队来到罗家山村,但是完全没有任何工作进展,根据他们交上来的报告,群众完全没有任何抗战的热情,根本发动不起来,在他们看来,国府也好,鬼子也好,地主也好,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反正换谁也不可能不收税。不过说起来,这个地方根本没有什么税可以收。


    IP属地:上海4楼2015-09-09 09:03
    回复
      太师祖的这个外财就是打土匪。根据太师祖的情报,罗家山村周边有四股比较大一点的土匪,其中一股属于积极抗日可争取的力量,这个统战部的同志已经派人去接触了,另外三股都是忠义救国军。这里面有一股比较大的,当地人称黄老五,有三十多人,十五支步枪,三支驳壳枪,还有一支轻机快炮(也就是麦德森轻机枪的开封兵工厂仿制型,这个型号在西北军有相当一部分部队装备。),也不知道是怎么搞到这么老的枪,大概是从西北军那边偷来的。这支土匪暂时不是太师祖他们能搞定的。
      另外两支都比较小,人数都在十八九人,步枪有七八支,有几支快慢机,没有机枪,也没有听说用过手榴弹。这里面有一支叫刘狗儿的土匪,根据情报说是跟王辑唐有联系,基本上可以认定是汉奸武装,,他们现在主要靠从河北向山西走私东洋烟土发财,有的时候还帮鬼子在太行山上收集情报,但是并不能确定是真是假。这支土匪驻扎的地方是平顶山东面大约十五里地的双山西峰。经过仔细研究,这支“比较肥”(太师父语)的土匪就成了工作队捞外财的重点对象。
      社会部的年青同志一直觉得自己的队长以前当过土匪。因为太师祖他打劫土匪的方法真的跟土匪打劫差不多。不管是土匪打劫还是打劫土匪,最重要的是情报,湘西剿匪的时候,这些年青同志基本上已经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同志了,但是他们对土匪的斗争经验依然来自于太行山上的日日夜夜。太师祖带着两个年青同志去侦(踩)查(点)。经过两天两夜的侦查,终于发现了土匪的老窝。
      发现土匪老窝之后,两个年青同志其中的一个就被派回来招呼大部队,说是大部队,其实一共就六个人罢了。这支小小的工作队一共有四支步枪,四支镜面匣子,步枪是前往根据地时配发的武器,镜面匣子是太师祖投共前通过国外渠道买的,一共五支,有一支在太师伯那里,花了三百多大洋,这可是德国产的正品,工艺甩西班牙产,晋阳造的那些歪货八条街,当年在延安党校的时候,好多同志看的可是直流口水的。
      临出发前,太师父还从区里要了五发边区造手榴弹,这个东西可是稀罕货,当时边区制造所也还没有完备,这种边区造手榴弹威力忽大忽小,弹片更是经常性的一炸两片,基本上等于一个大炮仗,杀伤力基本上指望不上,之所以要来是这个东西动静大,听上去敌人可能以为我们这边有炮,那个时代的土匪要是听说对方有炮,基本上就是一哄而散了。


      IP属地:上海7楼2015-09-09 09:03
      回复
        周老三被放了,刘狗儿匪帮变成了靠山熊匪帮,这事在太行山上实在太常见了。这新的靠山熊匪帮的底细虽然不清楚,但是看起来是个可以利用的家伙。太师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投诚信给王辑唐,除了表明心迹的扯淡话之外,还希望能接手刘狗儿的业务财路。
        最后晋察冀根据地二分区司令部得到了整个事情的详细报告,包括战斗缴获的烟土一百二十二两,金条五根,七支步枪其中两支中正式,五支老套筒,两支晋造驳壳枪,老套筒子弹一百八十三发,中正式子弹五十六发,驳壳枪子弹六十四发,盐十五斤,山货若干。除此之外,太师祖还要求上面派有丰富敌工经验的同志来接手靠山熊匪帮,毕竟工作队的主要工作还是群众工作。
        二分区倒也爽利,中正式步枪和驳壳枪以及相应弹药都给工作队留下了,另外派了一个敌工部的同志来处理靠山熊匪帮的问题,据太师父说,这条线最后是由许建国同志经营的,抗战中,通过这条线弄来了不少好东西,比如急需的药品,染料,部分铜和弹药等物资。
        另外烟土被换成了粗布,农具等物资,也拨给了罗家山村工作队一部分。然后罗家山村的日子忽然就开始有点希望了。太师祖他们办了农会,给农会办事情,看活农会给价,不愿意做的不强求,愿意做的按价给。这个价不是给钱,天镇这个穷地方,有钱没地买东西。一般来说是给盐,或者给布。虽然这种粗布不是很舒服,但是那起码是布不是?
        天镇这个地方已经穷的是啥也没有了,别说布,盐都是少见的,缺油少盐的饭吃多了,浑身上下没力气,人家愿意出盐,出布换劳力,出点力气那是应该的。当下报名的就有十五家人。
        这个事情其实背后还有波澜的。年青同志看自己手里有点东西了,当下就想按照南方的做法开始弄农会,然后统一规划土地,统一使用新粮种,统一弄水利,然后开始养殖什么的。但是这事被太师祖否定了。太师祖问了一句,你来这里,啥名堂也没干出来,群众凭什么相信照你说的做,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农会干活跟普通农家干活不一样,那可是辛苦多了,人家凭啥要干这么多活?人无信不立啊。咱们现在有这等信用么?


        IP属地:上海11楼2015-09-09 09:04
        回复
          年青同志不服,太师祖说,那就按照党的章程来呗。党的章程是啥?开党会投票啊。两边一陈词,一投票,六票赞成太师祖,三票赞成年青同志。直接否了。其实大家争取的票数都是两票,但是太师祖自带我太师父和两个太师叔,一共三票大票仓,只要他说的有道理,谁也投不过他。
          年青同志还是不服,太师祖说,党会上的决议你不服可以,你可以向上级党委反映,但是该你做的工作,必须要做好。你想做什么工作?这年青同志也有趣,看了看全都是体力活,除了一个很“轻松”的工作就是文化教员,这个工作是太师祖在党会上专门提出来的,估计是给他自己定做的轻松活。然后就选了这个工作,准备让太师祖难堪一下。太师祖嘿嘿一乐,好,就这个。
          第二天农会就说,凡是报名给农会工作的家里,超过6岁,低于十岁的小孩子,可以到农会学堂去读书,农会给派教员,教认字和算数。不能不说中国人真是一个懂得教育的民族,即使是在罗家山村这种穷的裤子都没有,村民全都是文盲的地方,也没有一个群众不懂得读书识字的重要性的。单就这个素质绝对是领先世界几百年的。所以李德胜同志说,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那真不是李德胜同志自吹自擂。
          这事当下引起轰动,连山下罗家村的地主都来打听情况了。可是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打听的人多,实际报名的人却少的可怜。一天下来招生的情况完全不符合预期。然后晚上开党会的时候,就有同志拿这个事情出来讨论。太师祖嘿嘿一笑,在招生简章上加上两个条件:中午管饭,读书不要钱。然后定下第三天试讲,叫年青同志准备讲义。


          IP属地:上海12楼2015-09-09 09:05
          回复
            前一天学堂这个主意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山下罗家村的群众却看见农会招人的告示,虽然说刚过了年关,但是大家冬天闲着也是闲着,没事给农会干点活,能得一块布做衣服也是好事啊。所以在农会报名的又多了几户。当然同时也看见了新加的条件。卧槽,这下炸锅了。6岁到10岁的孩子正是皮的时候,能吃,但是干不了什么活。10岁以后才能帮忙带带更小的。这管午饭简直是大杀器啊。既然第二天试讲,那就大家都去看看。
            第二天试讲,上下两个村子的村民差不多全来了。年青同志按照太师祖说的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先讲了一遍三字经,又讲了一遍加法。群众以前也见过这个年青同志,但是他们也没想到这个年青同志居然读过书,还懂洋人的知识,那可真是大才。再看午饭,是莜面窝窝头加盐菜,别说给孩子吃,他们自家也没有这么个吃法的。想来这农会也不会把自家孩子拐去卖了。这个倒是真可以放心了。然后群众就问工作队要在这里住多久?这个农会要办多久?这问题一出来,太师祖就高兴了。这说明群众已经接受工作队了。又把政策讲了一遍,报名的群众一下就多出来十五户,这里面甚至有山下地主家。
            太师祖跟大家讲定学堂开学的时间,过了十五,但是农会工作第二天就开始,寒冬腊月不好开地,也修不了什么水利,就先从整理荒地开始搞。一户只要出一个劳力,农会一天给一两盐。如果这户人家能出两个壮劳力,一个月下来给两丈布和二斤棉花。两丈布和二斤棉花那就可以做一套薄棉衣了,那绝对是大价钱。


            IP属地:上海13楼2015-09-09 09:05
            回复
              工作队弄了五十亩没有人种的荒地,然后一把火烧开,二十五户村民就在太师祖的带领下开始清掉石头和树根,整个工作花了十天,另外几户村民就由太师父领着积肥。这个积肥采用是腐殖肥,因为人少,粪肥根本不够,但是山林里面有大量落叶,采落叶,连腐殖土一块挖出来,然后撒在生地上,等地一开,一翻,种莜麦就不成问题了,第一年产量肯定不会太高,但是种了秋苜蓿之后再来一茬那就不一样了。
              做农活中间是要休息的,休息一会再干,有张有弛,不然的话一口气一天干下来谁也受不了。太师祖农活也是一把手,习武之人身体强健,更是那些缺油少盐,缺乏蛋白质的群众不能比的,这农活水平一看就知道,那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不过群众佩服归佩服,倒是不怎么惊讶。闲聊的时候,太师祖主要就是宣讲什么是革命,以及为什么要革命。太师父是山西人,山西话那是没有任何问题,晋东北的方言也不是多难懂,比正规山西话还更接近官话。
              什么是革命?革命就是为了要过上好日子。怎么革命?在咱们这个地方就是认真劳动,多多生产东西出来,这样大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为什么要革命?大家谁不想过上好日子?要过好日子当然要革命。为什么要打仗?因为老是有什么地主老财,土匪流氓还有东洋小鬼子不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所以我们就要跟他们打。地主老财他们为什么这么坏?乡亲们啊,你们想啊,大家都想过上好日子,想过好日子就要劳动,可是地主老财他们不想自己劳动,他们就想抢我们的劳动成果,然后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你们说,我们打他们,应该不应该?应该!应该!
              那现在也没有地主老财,也没有东洋小鬼子来欺负我们,我们的日子还是过得一样苦啊,这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唉?这我就得你们说道说道了,你看,农会今年要种五十亩莜麦,这个莜麦可是好东西,顶饱,产量高,一亩地能打两担粮哩,今年秋收以后,咱们再种上一茬苜蓿,这苜蓿能当菜吃,还能当马料,不管往河北还是往忻州那边,都不愁销路。
              然后咱们今年在那边山地上开一片场子,那边山场我看过,等开了春有好多蛾子,就养鸡。有鸡蛋还能换油盐啥的。乡亲们,咱们的山里面可有好多宝贝,山边还能种党参,这可是挺值钱的药材啊。阳面山场可以种苹果,咱们天镇的苹果可是挺有名啊。前一阵咱们这边过八路军,那也是咱们的队伍,等到冬天农闲的时候,咱们弄一个被服场,让他们出布,咱们出劳力,做成被服队伍上收购,这也是进项。只要懂劳动,会劳动,谁说咱们罗家村过不上好日子,天生受穷?
              太师祖说的倒是慷慨激昂,不过群众大多持将信将疑的态度,咱们之前说过,太师祖一脸匪像,这说出来的话大家那就不怎么信服了。所以后来这个宣讲革命的活计,就交给太师父来完成了,因为太师父一脸浓眉大眼,就跟红灯记里面的李玉和似得,那一看就是大侠啊。农活继续干。群众听太师祖吹了一个大牛,将信将疑,不过群众也很精明,转头就问这孩子识字的事情。太师祖一听乐了。


              IP属地:上海14楼2015-09-09 09:05
              回复
                这识字可不光是孩子啊,大人多认字,那也真重要啊。太师祖在延安党校的时候,听参加过长征的同志讲在长征途中认字的事情,眼下这不就是学起来应用一把的好机会么?然后他就把人民,革命,劳动,光荣,四个词写在树皮上,教群众认起来。
                这日子一天一天过,过了十几天,别的不说,罗家村的文化水平那是水涨船高。群众里面能认识一百多个字的已经是比比皆是了。照旧中国的说法,这就不算是文盲了,但是这离真正的工业国需要的人民素质还差的远。等到了雨水以后,农会的群众就得去开自己的地了。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太师祖又拿出了一套他们眼馋不已的新玩意。
                其实也不是啥牛逼的东西,就是边区铁匠用鬼子的炮弹钢打的农具。不过这种铁农具由于使用的材料远比乡村铁匠的更好,手工也更精良,看在连铁农具都用不起,只能使用木农具的罗家村农会群众的眼睛里面,那基本上等于传奇级神器了。当时就有人问这个农具的问题。
                这个农具只有十五套。而且农会是不能卖的——其实是能卖的,但是太师祖拦住了打算拿这个去招揽农会会员的年青同志。这个东西不能拿去卖,因为很明显,边区没有钢铁厂,就算有,钢铁也要拿来造枪造炮,肯定不能保证供应,而且铁农具的维护还是个麻烦事情。一般铁器老百姓尚且维护不了,这种用炮弹钢打的农具更是完全无法维护。


                IP属地:上海15楼2015-09-09 09:05
                回复
                  既然不能卖,那打算怎么办?租啊。趁这个机会把农会互助生产形式组织起来啊。加入农会的这三十多户群众,由于天镇地广人稀,山地虽然贫瘠,但是还是比较多的,总共有四百多亩地,加上农会的五十多亩,总共是四百六十多亩地,大家商量一个互助策略,然后农具共用,精壮劳力集中起来干力气活,老弱就干辅助工作,四百五十亩地,四十个精壮劳力轮番上阵,人歇工具不歇,估计最多二十天就能翻一遍,然后补一波草木灰和腐殖土,再翻一遍,正好四月上旬下种。然后大家就可以去弄一下水利了。
                  这中间其实还有一点小问题,其实也不像太师祖预想的那么顺利,但是不管怎么说,到了四月上旬,该下的种子下好了。然后太师祖就发动群众解决水源的问题。这个时候山下的罗家村不干了,因为按照工作队的计划,他们把最近的水源给截了。太师祖猛拍脑门,原来如此,那好吧,罗家村有200多人,一千三百三十七亩耕地,罗家山村有100多人,六百七十一亩耕地,我们就按照晋祠的分水方法,把泉水分成九孔,罗家山村3孔,罗家村六孔,这样就公平的很了。
                  罗家村倒也通情达理,因为罗家村地势低,另外还有一条小溪通过罗家村,这情况要比罗家山村可好很多的。所以主动提出罗家村五孔,罗家山村四孔的方案,这么搞大家都觉得完全能够接受,太师祖也很高兴,山区争水的斗殴可不是一次两次,这死的人哪年没有个千八百的啊。
                  蓄水池快要弄好的时候,太师祖发现自己想当然了。工作队原本以为把水分开,引过来就行。可是谁也没想到这里是黄土高原,黄土它可不是一种能很容易保持住水土的土壤啊。渗水率,流失率黄土地是所有土地里面最高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所以是那个颜色,不光是中游缺乏树木的关系,跟黄土这种土质也是有极大关系的。


                  IP属地:上海16楼2015-09-09 09:06
                  回复
                    后记:
                    50年以后的1988年,太师父再次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本来以为这里的沙棘应该是郁郁葱葱的覆盖整片区域,却没有想到不仅沙棘没有了,连水利工程也早已废弃多时,年青同志带领群众种下的苹果林,已经变成了野苹果林,无人问津。阴面山场的养鸡场,最多的时候曾经养过两百多只鸡,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被割掉了。大炼钢铁把这里的山林毁掉了,再也种不出来党参。
                    山泉水将黄土地切的四分五裂,沟壑纵横。地都承包了,但是却没有党组织村民维护水利工程,而之前一段时间的沙棘热潮,彻底毁灭这里沙棘的同时,也彻底的毁灭了这里的水土保持系统,从此山泉水到处四溢,将本来好好的土地切的四分五裂,然后这片土地就再也没有人承包,罗家山村的群众已经搬到镇里去了,这里抛荒下来,那个当年曾经出过十三位太岳子弟兵的罗家村就此消失了,只有石头夯黄土外面抹了水泥的两个分流池,依然无言的在描述着人民革命的力量。


                    IP属地:上海18楼2015-09-09 09:06
                    回复
                      自己顶起来


                      IP属地:上海19楼2015-09-09 09: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