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腐传吧 关注:13,865贴子:462,190

回复:【水腐王道 文】宋时丞相汉军师(双亮互穿,水浒三国不分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得太少简直不好意思艾特……见谅
@芸蕊星韵 @鱼圆街的猫 @爱上电饭锅520 @半世迷离半世忧 @黑红の绝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4楼2015-09-20 07:47
收起回复
    楼主求各位告知缺点。老实说写的好不安啊,总觉得把握不好整个连贯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8楼2015-09-20 21:09
    收起回复
      都没有人来看楼主都那么忙嘛!中秋将至,祝大家快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0楼2015-09-25 13:05
      回复
        吴用不打算在
        这里逞强与周瑜垒对,无奈立誓道:“小生但有一句是慌话,便遭天打雷劈。”
        周瑜思忖几秒,褪了怀疑,平静道:“该孔明了。”
        吴用忍不住笑了两声,对周瑜说:“亮这个问题小儿科了,只想问问都督,如何竟能在摇晃中站立岿然?”
        周瑜暂住不答,好笑地注视着吴用的眼睛。
        吴用奇怪道:“嗯?都督怎么?”
        周瑜说:“不,没什么,只是没想到你会问这样的问题。”真是白白浪费时机,周瑜腹忖道。
        吴用笑而不答。
        周瑜说:“前段时间在鄱阳湖练兵,几乎万事都在船上做,多少适应了一般风浪。说是如履平地也不夸张。”
        周瑜停顿,不知想到什么,噗哧笑道:“刚才那样是大了些,所以我及时抓住了插旗柱。”说着特意蜷了蜷手指。
        静谧的时候,火盆里干哑的柴簇好像变得异常爆燥,火星子不安份地窜到冷空气里。热涨冷缩的苦果以致于发出炒米时的,颗粒迸炸的脆响。诸葛亮安静端庄地正坐在周瑜的对面。窗口照进来的光由空间过滤,默默转向柔和地衬着吴用的面容。色调柔和的五官,乌黑服顺的头发,加之一身棉布料的素色草纹袍,此刻的他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要温柔。
        周瑜忽然拉起吴用的手。“好冰。”
        吴用哑口无言,下意识缩了缩。周瑜揉捏着吴用葱白失色的指段,仔细端详道:“孔明手指纤长,不弹琴可惜了。”
        “是。”吴用失常地讷讷道。
        周瑜放下吴用的手,请喝放温了的酒。吴用轻轻将羽扇叩在案几上,圈起那杯酒,凝视着杯底吹开一波纹涟,然后吻上杯沿,让酒一路暖下胃肠。
        侍从为他续满第二杯。
        吴用的眼眸明亮不少,说道:“这酒来得温婉,将身子煨得暖了。”
        周瑜赞道:“只是冬日里小酌驱寒,也不会醉。衬着漫天霏雪济雨,倒也小有着韵味。”
        吴用细饮着,末道:“这醪子酿得精细,却不似一般的。”
        周瑜说:“南边人是不比北方粗旷,性子较温和。心思灵巧,酿的酒自然细腻些。”又补充道:“也有烈的,怕先生经不住。”
        两个趁闲暇不易,在炉火温腾的舱室里侃侃而谈,两人都默契的不谈公事。
        让吴用另眼相看的是,周瑜不仅是一名善兵法战术的统帅,同时对生活的领悟和对志趣的趋骛都超乎常人。
        周瑜这个人非常自信,一举手一投足间都蕴着一种感染力。他有高贵的气质与骄傲的眼神。但喜在严谨自省的在自负滥蔑前划上了沟壑,可以说,他具备一个优秀将领的绝大多数特点。
        吴用知道如何与这类人相处,所以言谈间无不恭敬谦逊。不擅夸,不自贬,态度仔细而从容。
        不由话得入港。船入关卡时的号铃钟撞旷响时,两人竟都依依不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3楼2015-09-25 20:15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6楼2015-09-25 20:19
          收起回复
            我了个大去!发现晁盖部分太突兀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1楼2015-09-26 00:24
            回复
              进门后请到会客厅,诸葛两人坐候,有家丁去通报卢俊义。
              杨志说:“就知道那厮在推说撒谎,卢员外自在府里。”
              诸葛亮随自斟一杯茶,道:“卢员外什么人,总不是什么闲人都见的。”
              诸葛给杨志递去一杯龙井,杨志谢了。两人在厅里闲坐了几盏,诸葛亮平静端着茶,不知在思忖什么。杨志的刀在进门时就暂缴了,这会儿将缠带的手放在桌上。一双深暗的垂梢眼盯着地板,若有所思。
              家丁报来:主人更衣,马上到了。
              卢俊义原来正在后院里磨练枪棒,家丁不敢上前叨扰,只伫立等到卢俊义停下休息,方才上前通报。卢俊义听说,自是见的,让从人先以茶奉客,松了衣缚,入卧房去抹汗更衣。
              半晌,卢员外才姗姗来迟,进了会客厅,当先见主位上一个鸿儒书生,虽着一身粗衣素服,但生俱来的灵慧丰神却总不是能轻易掩去的。他就静静端坐在那里,清冷的眉目一丝不苟。
              卢俊义自知看的入迷,未免失态,移目注意到随他一同的一个武者。与书生不同,他面上半搭青记,浑身透股阴暗气。朗目薄唇倒是生的正派光明。却也是个几分秀气的。
              卢俊义作礼道:“卢某刚才自在院中动作,让两位朋友久等了。”
              诸葛起身道:“却是无妨,员外肯接待我两个落魄人,是福履妥之的事。不才二人怎敢来怪员外。员外,先请上座。”
              卢俊义见诸葛谈吐精致,自又增添许多好感。大步走去坐下铺绣披的椅,自有人奉茶上桌。卢俊义道:‘“先生方才说了‘落魄之人’。若不忌,与某说叙如何?也看有无帮处。”
              诸葛说:“那便多谢员外。自无甚忌讳的,员外请听:小仆两个原是山东某富贵庄里的两个下手奴役,原本风平浪静,自过得安稳舒适。不曾想无风生事不起浪,我家主人背地里掺了一手违公的买卖,因此山庄被查,家私被缴。家道中落,因此遣散了庄客。我与杨兄弟自曾听了玉麒麟卢员外远名,心慕不已,索性远走他乡,痴心妄想见员外一面。”
              卢员外仔细听后,见诸葛面色凄苦,也是本性仁德,竟轻信了。卢俊义看两人仪态非俗,有意收留,说道:“不愧是我那小乙笔荐来的,两位一表人才,不知曾做什么活计?”
              诸葛道:“不才会些账目会计。杨兄弟武艺高超,曾是主人家护卫,做甚都是足的。”
              杨志不置可否,全听军师做主。
              卢俊义向来十分好武艺的,听说便将目光看觑杨志,道:“哦,这位兄弟都会些什么武艺?”
              军师轻点头后,杨志谦说:“称不得厉害,只是十八般武艺,自小没少打熬。”
              卢俊义心喜,他阅人无数,表面镭鼓大张的,通常花拳绣腿。而真正的高手德行高尚,不好显露锋芒。
              当下即道:“两位先于府中住下歇息两日,其余改日再作安排。”
              卢员外就安排了酒席,鲜花佳馔为诸葛两人接风洗尘。酒足饭饱,寒魄凌空。从人将诸葛亮带至花园畔客房,推扉开窗,滴油燃蜡道:“就是此处,先生好自安歇。”
              诸葛亮谢过,环顾这一室一厅,这卢府客房也未失了他员外的彩衣,布置得温馨有致。诸葛后背在勾绣蚕丝被上陷下,一时暄得不愿脱身。
              听见敲门声,诸葛起身去,门口是彼时特意叫来的杨志。
              “杨兄弟请进。”
              进屋,此时檀香已悄自漫得阔怅了,一条雪白的烟色顺着荷花香座流淌而下,聚住一窝奶。
              诸葛与杨志左右坐在雕梨木交椅上,兀然亲密无间。诸葛嘱道:“来日卢员外必要来与你比试,卢俊义是个强手,杨志只管放开手脚比拼。”
              “军师无虑,洒家自然同他比试。”
              诸葛道:“若他优势,你不可相差太多;若他劣势,杨兄弟务必放他一放。”
              杨志道:“洒家理会。”
              这杨志自上路后,对军师可谓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先有失忆时一连袒护,再兼多次救了性命,不知不觉间,杨志已成了诸葛亮信任倚重的人。
              诸葛亮意识到这一点,舒然笑道:“近日来,辛苦杨志了。”
              杨志依旧难为道:“军师何必总是跟洒家客气?”
              话虽如此,当杨志看见军师真心一笑时,心里似翻了糖罐般甜,只觉再有千万般苦都值了。顿觉这囫囵世上也有了乐趣。
              杨志精神一振作,将脊背坐直了。双眸久违的映着光泽,莫名盼望着军师复而舒颜。
              然而军师并没有让他失望,也许此时心情确实好,或许檀香味儿正对他喜好,总之借着吴用身体的诸葛亮,眉心舒展,笑逐颜开,正应景了灯下看美人,面如桃花开。
              杨志恍惚般怔了。
              “你像一个人。”诸葛亮忽然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4楼2015-10-05 10:05
              回复
                灯苗忽闪,室内有一眨眼黯淡。
                杨志问:“是谁?”
                诸葛似乎有些神秘,涩涩笑道:“赵子龙。”
                杨志释然道:“三国战将赵云。想当年长坂坡护幼主,硬是单枪匹马冲脱了曹军包围。”
                这事诸葛亮记忆犹新,当时赵云抱着少主归阵,人马皆负伤,浑身腥血,就连眼珠子都像被血浸了一般。
                诸葛不禁高兴,不枉子龙舍命走了趟阎王关,苍天不负,竟留得青史上一笔,后世传名。
                诸葛亮联想到,“赵子龙在敌军重围下护出少主。杨志兄弟也在困境中救了我。倒真有些相同处。不过…小生 …”犹豫了一下,诸葛还是用了这般自称,“说你与赵云相像,本不是指这处。”
                “军师明示。”杨志忍不住追问。
                诸葛亮淡笑着,摆手道:“不说了,不说了。你回去吧。”
                第二日,卢俊义早起到院中一般的锻炼筋骨,摆弄几下顿生乏味,想来往常都有燕青伺候着陪练,自从派燕青去走了表兄的生辰后,赫然缺少个陪练的人。
                原来卢府家丁门人看似济济一堂,真正有本事充与卢员外比划的,独有燕青一个。
                卢员外正要罢时,身旁李固献道:“何不让人请昨天的客人?”
                卢俊义这才想起昨日收留这事,也不知那青记的汉子有多少虚实份量,不若就试上一试。当下思定,着人去请客人到院里。小厮踅到花园客厢,正撞到清晨散步的诸葛亮。诸葛亮问时,小厮只答:“主人请青记的客人到庭院。”
                诸葛亮已知分晓,也不等杨志,径直问到路径,迈步庭院去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慢悠悠到了卢员外练武的庭院,就远见到卢员外在桩边弄枪,四周围着裋褐短打,执棒的家丁。
                诸葛亮在廊下伫立,转角一侍女扶着一名绫罗珠玉的贵妇,莲步轻移,姗姗走来。
                那妇人步到廊下梯前,正挨到诸葛面前,婀娜道了一个万福。
                诸葛亮礼貌,也稍躬身。
                妇人朱唇轻启,声若黄鹂出谷,嘤道:“奴家慢迎了客人,先生见谅啊。”
                “哪里。”诸葛说:“承蒙府中收留,我二人感激不尽。”
                “我家老爷啊…”她凝视当中卢员外,自语道:“成天竟顾着琢磨少年玩意,即便小乙不在家,竟也不曾有丝毫怠慢。”
                诸葛亮浅笑听了,默不做声。
                夫人吩咐侍女道:将新榨的蔗水提去,等老爷休息了,再奉上。
                侍女喏了,将一壶甘蔗水与瓷杯交给了管家李固。
                片臾,杨志换了府里玄衣朱襮,阔步走来。他脑后用簪绾住马尾,傲气盎然。
                卢员外看了甚是心喜,竟拒了李固端上的甘蔗水,大步走向杨志,双手钳腰道:“兄弟好份仪表,可陪卢某练练手?”
                杨志恭谦道:“员外要练什么?”
                卢俊义将手里长枪扔了,示意手下取棍棒,道:“看是第一次,刀剑无眼,就用棍吧。”
                杨志接过家丁递来的长棍,随手掂量,便与卢俊义在场中各自站开距离,弓步起了预备式。
                越过卢员外,杨志见到与卢夫人伫立一起的军师,遂握紧了棍儿,收回心神,全心注意眼前的卢员外。
                杨志棍蓄旋风,先发制人直取卢俊义,卢员外掌旋棍身,直面挡挑。这一势起,恰似龙角相撞,江湖中两条游龙霎时斗得难解难分。
                只见杨志跃起送力,柱
                棍直穿。卢员外曲腿矮身,就首冠上架住,反棍一扫,拆了这招。
                那厢员外劲风呼啸,逼趋得紧;这厢杨志徐徐如林,巧力牵制。两条棍棒卷在一起,彼此暗中较力,划个半圆饶了头顶,一猛力道,竟劈开地面木桩。
                两个暂且分开,卢员外不留杨志闲隙,连贯一套旋身劈法,致使杨志连迭躲闪。员外举棍临头打去,杨志惊中向后弯腰格挡,顺势躺下侧翻滚滑出,闪掉员外一棍贴地横扫。杨志撑手稳住地面,又仓促接住卢员外一棍,一时落了下风。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5楼2015-10-05 10:0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7楼2015-10-05 11:22
                  收起回复
                    吴用本想说一句完整的话,无奈梦不见佳,余悸萦绕。嘴里干涩,望见火烛通明,又不禁皱一皱眉,心涌失落怅然。
                    周瑜走来调侃道:“孔明啊,你这无器不揽活,怎的倒在了本督前面。”
                    吴用一顿烦躁,又不能让周瑜察觉,只得赔笑道:“大都督何必专意笑话小生,是我驽钝无用看高了自己,到底不及都督。”
                    周瑜说:“不至于此,周瑜一个玩笑,孔明莫要上心。”
                    吴用意外,情绪稍微安抚了,便下床来,“错怪都督了,我这就回去,请都督早歇。”
                    “莫急,”周瑜按住吴用肩膀,“稍坐,瑜有话问。”
                    吴用耐住性子,道:“请说,知无不言。”
                    周瑜踱起步子。只帐内间宽小,周瑜步伐大,自来回饶了三圈,停住言道:“你与曹操大公子相识?”
                    吴用冷笑,周瑜果然掌握这节,不然也不会放甘宁试探。便说:“一面之缘罢了。”
                    周瑜道:“本督相信你,不要多想。”
                    吴用闷不吭声,这回换是他不相信周瑜了。
                    周瑜看出吴用情绪低落,却又顾自己未完,故作轻松套了点近乎,不经意而又诚恳地道:“那天你也知了,造箭延误,成品不足,如何是好?”
                    吴用总算正面视他,这是个急切问题,周瑜这两天没少头痛。
                    吴用少年看过三国演义,岂会不知“草船借箭”?原也正打算找个机会议谏,只因周瑜无意与他商量,他也不愿自讨没趣,就顺其自然了。
                    此时周瑜既然明询,吴用怎会不乐意,骤然扫了阴霾,恢复神采。
                    吴用谏道:“都督无忧,此事全在小生这里。诸葛亮但请献上十万只箭。”
                    周瑜哈哈大笑,只道信口开河,“孔明啊,是刘备那里有库囤,还是你私兼了造箭厂?”
                    蓦而又电忆起吴用的梦话,于是笑道:“又莫非是草船借箭?”
                    吴用惊讶不已,“都督怎知?”
                    周瑜笑不止,“孔明梦语,‘草船一只,为你借箭’,这是什么怪诞?哈哈。”
                    吴用暗自舒了,还好周瑜没被调包。
                    吴用心思敏捷,打蛇攀杆说:“不瞒都督,小生睡后,得一奇梦。”
                    周瑜挑眉,“哦?何梦?”
                    吴用迭两指比划道:“入眼一盖白雾,虚掩一座宝殿。参天一棵菩提,树下一位老者。”
                    周瑜道:“敢情哪位仙者?”
                    吴用接着说:“那老儿须眉如雪,青衫飘逸,令趋前,执亮手曰:吾与汝素有牵缘,前番降风助你,今复赐你一计,附耳来。”
                    周瑜惊奇:“竟有这等奇事?那仙长授你何计?”
                    吴用狡然,“自是裨诩都督之计。天机不可泄,望都督谅解。”
                    周瑜沉思,降色告诫:“孔明,莫要捉弄胡闹。”
                    吴用警醒,凝容作揖,“小生只顾说笑忘了分寸,甘愿受罚。”
                    “…无事。”
                    周瑜宽容谅解,吴用退下了。
                    原来吴用失言,神明不可乱降,他大都督既未扶轼,旁人怎敢蹬鞍。
                    后天全军会议,周瑜首次唤了吴用参议。
                    各事落实完善,提到只有箭缺时,吴用出位谏道:“孙刘既已抱臂一家,自当祸福同担。小生愿为都督分忧。”
                    周瑜侧目来,道:“先生有心出力是好,可如今战事已开,无闲裕临时再造了。”
                    中军帐内哂笑。
                    吴用面色如初,道:“都督若信任不过,不妨与小生打个睹。”
                    周瑜好笑又可气道:“你要打什么赌?”
                    吴用报之微笑,“就赌小生能否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只箭。”
                    右首程普噗嗤笑了,“小子竟在中军议事时玩笑,难怪刘使君始终不振。”
                    话音一落,众将皆笑,顿有放肆意味。
                    周瑜一拍桌案,叱道:“够了!成何体统?都什么节骨眼上了。”
                    某老将军忿不平,指吴用道:“小子狂妄,安敢打趣。”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5楼2015-10-08 06:55
                    回复
                      吴用话哽,心知这是暗着骂周瑜的,不过顺其便将他扯作了掩护,权当出气筒。
                      当下也不反驳,就忍受了这气。对周瑜道:“小生以命担保,十日之内,为都督造齐十万支箭。”
                      周瑜面透愠气,浅叹,道:“先生执意,本督不好反对。只是军中不儿戏,你要敢说,就得敢立下军令状……”方可服众。
                      后一句周瑜未说,可吴用从周瑜的眼睛里听到了。
                      “这有何难,不过押首。”
                      吴用迭手,直视周瑜。虽做着坚毅事,眼中却无半点强撑硬气,分明透着山水般的安之若素。
                      周瑜受到感化,逐渐平心静气。说道:“想好了?”
                      “请都督借纸笔。”
                      吴用接过竹牌,竖起狼豪,当场立下军令状,就在写天数时,有人喊住:“且慢!”
                      看去,是一昂然将军。抱拳向周瑜谏道:“细作报来,曹军不日就有动作。我军分秒必争,十日时间恐怕有些多了。”
                      周瑜短促地笑了一声,扬声道:“十万支箭,十天尚嫌多,莫非将军有信心三天竣工?”
                      他脸青了,逞道:“诸葛孔明如果真能在十天造完十万箭,又跟三天有什么区别?不如就给他三天期限,也好避免途中出意外。”
                      如此谬论,竟有赞同的。这帮子人不是专爱找吴用的茬就是意图丢周瑜颜面。无论如何,其心叵测。
                      好在吴用近来常观气象,老天也确实给面子,恰好三日后正有大雾。
                      吴用一肩揽衅,说道:三日也好,早些成果。遂下笔墨成,竹牌上三日十万写得清清楚楚。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7楼2015-10-08 06:5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8楼2015-10-08 07:00
                        收起回复
                          那女子嗔道:莫要胡说!你有事便快说,不肖与你纠缠。
                          那女人正是卢俊义的正妻贾氏,男人自然是卢府管家李固。诸葛亮微恶,这两个男女,原来背着卢员外有这层勾当。诸葛亮虽有些为卢俊义叹婉,但就于此次梁山事务而言,不失为一道有利条件。诸葛亮抓了抓被草叶刮得发痒处,屏气凝神继续窥听。
                          那李固好像刻意要勾起贾氏的心隙,诸般撩拨道:“就如那个燕小乙,主人看觑得紧,自小养着,花的心思可不比对你少吧。他爱煞了燕小乙,随身伺候着,诸多亲身的事哪件不是他参与,何时轮到你过?”
                          “够了!”贾氏沉默一阵。
                          李固柔声说:“你不要哭,这不是还有我吗,我是比不上卢俊义,可怜香惜玉这块,可比他强得多。”
                          贾氏泣声道:“呸!说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也不害臊!”
                          李固说:“你我早就逾了藩篱,大逆不道这事也算有夫人一份。”
                          诸葛亮用指腹垫着门缘,接着小心的覆实,抽身离了幽暗。他随兴出来散步,竟偶然探到如此隐秘不堪的陋事,真不知该如何处置心情好。
                          诸葛亮抚摸小腹,见已消减了,就往住处赶。途中琼风过脑,灵机一动,一条计策浮上心来。
                          不若利用李固与卢夫人偷情这节,好好撺掇一番,使得卢员外康常大乱,不得不伙入梁山……
                          不好不好。诸葛亮否决了。由狼烟饿殍里走过的人,深知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求之不易。他又有何资格阴谋切断卢员外安逸的生活?实属小人之举,断是不能干的。
                          诸葛亮在门口徘徊一会儿,思定再别图良策,然而心中难免存住顾虑。
                          他夜中翻转,汗湿枕头。莫名感到昏沉,口渴,于是由床上坐起,眼睑发烫,预感不详。
                          他走下地时,知道是生病发热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丝丝夜寒冒上来,十分舒服。
                          诸葛亮扶着床沿,勉力爬起,晃到圆桌上抓壶倒水,撒得一桌子都是。只好就着壶嘴,就喝起来,凉水顺入喉咙,铁一样冰冷,说不得难受,就是味道太薄。
                          他实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何突然就这样了?朦胧中起了一卦,知道这事非比寻常,恐怕之后要有许多缠绕。再来不及细算,意识掐灭,昏昏睡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3楼2015-10-17 12:3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4楼2015-10-17 12:39
                            收起回复
                              十九 草船借箭
                              两天了,诸葛亮不见有任何动作,既没有心急火燎地准备铸箭材料,也没有焦头烂额地邀请工匠替他赶造。他坐在自己的军帐里,用心地品周瑜提来的茶叶。
                              帐门外,卫兵看守。鲁肃卷着袖子进来,手里又提了一小罐子。
                              吴用看了,一壁请鲁肃坐,边笑道:“都督又托子敬送什么好东西来了?”
                              鲁肃将瓦罐放下,将有些湿润的外袍理了理,却不脱下。靠近升起的盆火道:“估摸着是周夫人为公瑾酿的那酒吧。你这孔明倒是好福气。”
                              吴用五指扣着罐口拿来,伸手就要揭封道:“天气寒冷,不如子敬就陪亮喝了这酒。”
                              鲁肃慌忙制住,道:“这乔夫人的酒肃可不敢喝啊,公瑾可是嘱咐了,一定要送到你这的。”
                              吴用便罢,道:“这酒莫非有什么特殊特别?”
                              鲁肃说:“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只听说乔夫人酿下的酒,是在第五年除夕的时候,专供公瑾与长沙桓王用的。”
                              吴用忖着,桓王不正是周公瑾的金兰之交吗,后来还添了连襟这层。蹙了眉道:“大都督将这酒送给亮,不敢揣摩可是有用意无?劳子敬解个。”
                              鲁肃叹气:“还不是因你立了什么军令状,眼下事在临迩,明天就是第三天,公瑾送你酒茶,是怕你以后喝不着啊。”
                              吴用一口茶险些喷噀出来,里子忍俊不禁,表样佯作嗔怪道:“敢情都督这是在活祭呢,如何对亮这般无信心。”
                              鲁肃又叹道:“你呀,这是咎由自取,就是公瑾也帮不了你。”
                              “哦?那大都督为何不能帮我,不会要眼看着亮命丧黄泉吧?那这酒这茶到底是喝还是不喝?”吴用故意问。
                              鲁肃怪怨地看他,“你还指望着公瑾能救你?他是东吴大都督,你指望他费尽苦心救你一个外人?”
                              “呵呵,好啦子敬。”吴用安慰道:“不要生气了,不就是生死吗,亮怎么能拖累大都督呢。只要子敬还记得,每年到我坟茔上烧点香火,撒上些……喏,这罐酒,亮就别无所求了。”
                              “你呀!”鲁肃忍不住无奈地指他。
                              吴用陪着笑,为他砌一碗茶,捧递过去。添油加醋道:“亮这辈子能有幸结实子敬,还有大都督这般豪杰,已是夫复何求。”严究起来吴用这话并不假。
                              鲁肃随后摇了摇头,闷闷呷了一口茶,说道:“你当公瑾真想让你去死?你死了孙刘两家的联合怎么办?他都让我安排好了,今夜有雾,你乔装一番,穿过军营旁那道芦苇众,往西北的口子跑,自然有人接应。”
                              “呵呵子敬,”吴用察觉隙阙,毫不留情道:“公瑾不是不主张孙刘两家联合的吗?听说还是子敬一力促成的呢。再说,亮跑了,不会授人以柄么?”
                              鲁肃说:“哎呀,管不了那么多啦!趁着今夜大雾,先保住命要紧啊!”
                              比之鲁肃的担忧,吴用音色不紊,“都督既然算到有雾,为什么却不相信亮有自己的计较呢?”
                              鲁肃说:“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办法?”
                              吴用牵唇一笑,看着差不多了,便附在鲁肃耳旁,悄道:“亮这里有些东西需要筹备,能救亮否,全在子敬了。”
                              鲁肃惊讶道:“只要不是十万支箭。你开口,肃与都督都会帮助你的。”
                              “那好,”吴用从袖子里取出早就写好的字条,悄悄放在鲁肃掌心,道:“这上面的东西,请务必在明天一早准备妥定,否则亮就真的人头落地了。”
                              鲁肃展开看了一眼:“好……不过你要这些做什么?”
                              吴用弯眼,“明天子敬就知道了,全都拜托给您了,替亮谢过都督。”
                              鲁肃说:“你就喜欢搞些神秘兮兮的事…好吧,我会帮你转告公瑾的。”
                              鲁肃离开后,径直去找了周瑜,向他说了种种,然后递上那张字条道:“这是孔明吩咐要替他准备的,公瑾你看,他这是要做什么呢?”
                              周瑜看了,忽然笑道:“哈哈,这个诸葛亮,如果不是疯了,就一定是诡计多端。”
                              鲁肃急忙问:“您看出来孔明要做什么了?”
                              周瑜说,“不,我正纳闷呢。”
                              鲁肃问:“那这东西……”
                              周瑜手一挥,“你负责安排,二十条船,按他说的做。对了,全部用子敬你的亲兵。全程秘密进行。”
                              鲁肃说,“有大都督支持,还有什么做不来的。肃即刻去办,希望这能保住一颗无辜的脑袋。”
                              “嗯,”周瑜自若道,“明天他要是没死成,就让他将夫人的酒一滴不落地还回来。”
                              鲁肃忽然想起,回身无奈地说:“公瑾,孔明说:他定与都督对盏同饮。”
                              立下军令状后的第三日如期而至。按吴用的意思,二十艘船,每只船上十名精干军士。另外再将十囤稻草连夜扎成了稻草人,再穿上鲜艳的衣服,密集固定在每艘船体的两侧。当天大雾,即便站在不远处,朦胧看去也像是伫满了士卒。
                              吴用满意的检查一遍,对鲁肃说:“安排的很好,谢谢子敬。”
                              鲁肃的衫子被凌晨的雾一透,颜色深了些。他抖抖外衫,说:“你要的已经给你了,你打算如何去弄那十万支箭?”
                              吴用提着灯笼,问:“这些兵士,哪一个是领头的?”
                              鲁肃挥手,叫了一个年轻人到这边来,对孔明介绍说,“这家伙善弓箭。”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5楼2015-10-23 1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