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吧 关注:3,030贴子:27,764

回复:【海战】问鼎海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插段小曲
幽灵鱼雷------日德兰鱼雷
鱼雷是一种消耗性兵器,一旦发射,就面临两种命运:1、击中目标与之同归于尽;2、未击中目标自沉于海底。但有一枚鱼雷却选择了第三种命运------环球航行。这就是日德兰海战中发射的,人们习惯称之为“日德兰鱼雷”。
日德兰海战中,英军发射了一枚长5.5米,重655kg的鱼雷,这枚鱼雷却未有命中目标,但也没有自沉海底,而是像幽灵一样开始了一段漫长、神秘而有传奇的旅行。它马不停蹄,周游世界江河湖海,先后光临过北大西洋、北海、百慕大三角、美国东海岸、委内瑞拉海岸、巴拿马运河、太平洋,非洲东海岸、亚马逊三角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刚果河口等等,几乎游览了世界的大江大洋长达56年。各国不少海军,船员目睹过它的风采,半个世纪来人们捕捉到它的踪影达125次以上,一直到1972年这位神奇的“旅行者”才销声匿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5-08-19 18:34
回复
    32、围剿“俾麦斯”号
    时间:1941年5月23日~5月27日
    地点:北大西洋海域
    参战方:英国VS德国
    指挥官:(英)维托;(德)吕特晏斯)
    投入军力:(英)8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3艘航空母舰,14艘巡洋舰,22艘驱逐舰,6艘潜艇以及大量战机;
    (德)“俾麦斯”号
    结果:击沉“俾尔斯”号
    海战背景:
    “二战”前期,德国在欧洲所向披靡,几乎占领整个欧洲大陆,但是英国海军力量对于德国来说是压力。为了摆脱局面,德国秘密建造一艘超级战列舰(“俾麦斯”号)。可以说是二战期间,火力最强,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巨型战舰。
    1941年5月,吕特晏斯指挥舰队出海,主要任务切断英国的大西洋交通线。
    英国方面早就密切关注德国方面动向,“俾麦斯”号出发的消息也得到了情报部的证实,随即展开部署。
    海战回眸:
    5月23号傍晚,英国先头两舰发现了“俾麦斯”号,随后双方进行短暂交火,英舰自知实力不如对手,便释放烟雾,撤退到德舰射程范围,在以雷达锁定“俾斯麦”号,尾随其前进。
    5月24号凌晨5时,双方再次交火,英一艘战列舰和一艘名“胡德”号世界最大战列巡洋舰展开激战,炮弹,鱼雷满海飞。但面对装甲十分坚固的“俾麦斯”,两舰就显得薄弱了。不到一小时,“胡德”号便被击沉,而令一艘英舰受伤严重,仓皇逃走。但“俾麦斯”号也付出代价,中三发弹,一燃料槽受损,致使航速降低。
    但英国并没有放弃,使用雷达锁定敌舰,随即召集大量的舰队展开围攻。26日到27日,英8艘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再加2艘航空母舰对“俾斯麦”号实施轮番攻击。猛虎难敌群狼,强力的火力下,“俾麦斯”被击沉。
    海战余响:英国继续保持大西洋的制海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5-08-20 02:30
    回复
      24、珊瑚海海战(航母与航母的对决)
      时间:1942年5月4日~5月8日
      地点:澳大利亚东侧的珊瑚海
      参战方:美国、澳大利亚同盟军VS日本
      指挥官:(盟军)切斯特•尼米兹;(日)井上成美
      投入军力:(盟军)2艘航空母舰;3艘巡洋舰等;3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等
      损失情况:(盟)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损失65架飞机,1艘邮轮;(日)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损上百架飞机,1艘航空母舰受重创。
      伤亡情况:(盟军)543人阵亡;(日)1074人阵亡。
      海战背景: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欲望膨胀,借助美海军没有恢复元气,进一步取得整个太平洋珠海权。1942月4月,便计划向位于新几内亚岛和所罗门群岛盟军军事基地发起进攻。
      海战回眸:
      5月,日本派遣3艘航空母舰编队向珊瑚海的图拉吉岛前进,打算掌握珊瑚海进而掌握西南太平洋制海权和制空权,并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以打击和瓦解盟军。但其行动计划却被美军截获。盟军随即调遣两个航空母舰编队在珊瑚海进行阻击。
      5月3日,盟军弗莱彻将军接到日军在图拉吉登陆的消息,立刻中断加油,向被往所罗门群岛中部,发现日军的分舰队,向日军发起一系列的的袭击,击沉了日的一艘驱逐舰和数艘小型舰艇,但同时也暴露了盟军的实力。这时可以说情报打平。
      5月6号,一日侦察机侦察到弗莱彻率2艘航空母舰舰队正驶往莫尔比兹。日航母主力准备发动空袭,无奈遇到厚厚的云雾,只能待黎明采取袭击。7日,基本得知美舰队的日军出动78架日机向目标飞去,但在上空才发现并不是美航空母舰舰队,而是美的一艘尼奥肖尼号油轮和西姆号战舰,于是便在附近海域搜寻,但未发现目标,于是很不情意地“牛刀杀鸡”,击沉西姆驱逐舰和尼奥肖尼号油轮。
      而以此同时费莱彻的航母主力,也在搜寻日的登陆舰队,后一艘巡逻机发回报告称发现“两艘航母和四艘重巡洋舰”。费莱彻立刻出动93架战机、轰炸机飞向目标,发现只是日的掩护部队,但同时也发现舰队中的轻巡航母“祥凤号”,美战斗机、轰炸机轮番进行轰炸,最终击沉航母。
      5月8日,在相距200海里的海域范围内双方的的航母舰队彼此发现了对方的航母主力,盟军立刻出动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机共82架飞扑日航母。而日军的67架舰载机也分成3个攻击队向美航发起了攻击。经过一翻轰炸和激战,盟军以损失70架战机的代价重创日的航空母舰,而日军也击沉了盟军的一艘航空母舰,并重创另一航空母舰,但也损失上百战机。
      海战余响:
      从结果看日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日本亚太扩张得到遏制,可以说盟军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标志着太平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海战评议:
      海战史上的第一次航母编队之间的较量,双方都是在几百海里视线之外运用舰载机展开的空对舰,舰对空的,空对空的较量,人类海战史上属于首次,但也是航空技术和兵器发展的必然结果。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5-08-20 05:50
      回复
        插段小曲
        对于珊瑚海海战,本人喜欢这么一句话:如果是日第一联合舰或第二航空战队参加珊瑚海海战,那“约克城号”很可能回不到珍珠港;如果美国没有自作聪明去轰炸东京,那么美国就有四艘航母参加珊瑚海海战,即使不会完胜但也不回严重到损失一艘航母。不过如果是这样那么中途岛便少了一份精彩和悬念。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5-08-20 05:59
        收起回复
          27、第三次中东海战(导弹成新主角)
          时间:1967年10月21日
          地点:地中海东部海面
          参战方:以色列VS埃及等阿拉伯国家
          投入军力:(以)“埃拉特”号驱逐舰;(埃)3艘“蚊子”级导弹艇。
          伤亡情况:“埃拉特”号被击沉及舰上官兵202人,死47人,伤91人。
          海战背景:
          1964年,阿拉伯各国又出现了大团结局面,阿拉伯国家一致达成约旦河问题,旨在不被以色列所利用。阿方的计划一旦成功,将影响以色列的生存问题,于是以色列决定以武力解决。(当然最深根源的是美俄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争夺)
          海战回眸: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全部的空军和大部分装甲部队,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进行大规模突然袭击,发到第三次中东战争。
          10月21日,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在马纳湾海域,正执行例行巡逻任务。被埃及海军雷达发现。埃及的3艘“蚊子”导弹艇立即出动,待其驶到约11海里时,突发射了2枚“冥河”导弹。事出突然,以军毫无戒备。
          第一枚导弹朝以舰快速飞来,在惊恐失措中拉向警告,并用六门火炮对准迎来的“怪物”,还没有来得及开炮,导弹便向“埃拉特”号冲下来了,转眼间,浓烟滚滚,火光一片。紧接着,第二枚导弹又凌空飞来,击中“埃拉特”的主机舱,以舰严重破坏,燃气大火,舰体开始进水倾斜。
          后来,埃及再发射2枚导弹,分别集中舰尾和救生舰,“埃拉特”号很快年直立起来,开水下沉。
          舰长无能为力,便弃舰,水兵纷纷跳海逃生。
          4发4中的是苏制的“冥河”导弹,是首次用于实践的反舰导弹。
          海战余响:
          此海战引起了世界很大的震动。此海战后,双方又进行两年的“消耗战”,给中东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沉灾难。大国的介入更使该地区危机四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5-08-22 02:15
          回复
            莱特湾海战虽然规模很大,被称为史上最大的海战。但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之处,实际就是双方利用新式武器进行的一场海上混战罢了。
            但我有一支部队有提一提
            “二战”后期,日本明知道战局无望,日本却开始了有组织的对盟军舰艇大规模进行自杀式攻击-----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
            日本神风特攻队全称为神风特别攻击队,是全部由十六七岁青少年组成的自杀性质的敢死队。遵循“一人、一机、一弹换一机”的原则,为挽救即将战败的不利局面组织的专门实施自杀式袭击的敢死队,日本人所推崇的武士道精神就是这支残酷部队的组织核心。一批又一批的稚气未脱尽的日本青少年在空战中高呼“效忠天皇”的口号,驾驶飞机冲向对方与之同归于尽,让人觉得可悲可怜,也越发显示军国主义的摧残。
            前两年,日本一部破高票房受日日本国民乃至日本政坛都吹捧的电影《永远的零》,说的就是神风特攻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08-22 05:46
            回复
              29、海湾战争(高科技凝聚的战争)
              时间: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
              地点:波斯湾
              参战方:以美英为首的多国部队VS伊拉克
              指挥官:(美)施瓦茨科普夫;(伊)萨达姆•候赛恩
              作战装备:
              (盟军)电子战飞机EC-130H,爱国者导弹、M1系列坦克、航空母舰等;
              (伊)飞毛腿导弹、T-72坦克、战机、航母等。
              投入兵力:(盟)兵力约6万,(伊)兵力达20万
              损失伤亡:据战后统计有争议。
              (其余不详)
              战争背景:
              20世界80年代,伊拉克由于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债务问题等,为免除借款,以“科威特自古就是伊拉克的领土”为口号,武力入侵占领科威特。并拒绝联合国要求其撤军的第660号决议,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便对伊拉克发起了军事进攻。
              此战是海陆空共同协助的全方位作战。
              战争回眸:
              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制定了“沙漠风暴”行动计划。并制定了战略性空袭,夺取科威特战区制空权和为地面j进攻做准备。
              “沙漠风暴”第二天,多国部队便对伊拉克发起了第一次反舰攻击。
              首先对伊拉克发起攻击的是停泊在海湾的“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向伊拉克的防空阵地和雷达基地等目标发射一百多枚“战斧式巡洋航导弹”,随即从沙特、巴林等国的空军基地和停泊在港湾的美航母上出动数百架轰炸机对伊军事目标进行轮番轰炸,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战机也加入了战斗。
              海上,多国部队加紧了对伊水面舰艇进行了攻击,击毁伊的扫雷舰、巡逻快舰,并于布比延岛附近发动了规模最大的攻击作战以及攻击伊的海岸线“蚕”式反舰导弹发射场。
              盟军使用一系列的新式武器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极大削弱伊的C3I系统,火炮阵地等目标以打击伊的士气达到瘫痪伊拉克。
              伊拉克实施以藏于地下,隐真示假等消极预防并不断以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沙特、巴林,引开多国部队的注意力以出动大量飞机寻歼之。同时伊海空军以飞机和导弹艇反击。然而其飞毛腿导弹几乎被美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击落。在盟军的猛烈的攻击下伊拉克企图向海湾倾石油,点燃科威特石油以威胁盟军,均失败。
              在战争期间,伊拉克再次拒绝安理会的协议情况下。2月24日,各国部队在海空攻势掩护下,向伊拉克展开了代号“沙漠军力”的大规模地面进攻,分4路包围科威特,以切断伊拉克军和后方的联系。
              首次以美的第一陆战远佂部队发起进攻,从沙科便界以北进攻,切断伊通往科威特东北部的退路;尔后尔后阿拉伯东线联合部队在海军和两栖部队配合下,沿海岸以北进攻,战领科威特市,吸引伊注意力,为西部主东部队美的第七军和第十八空降兵创造有利条件,歼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阿拉伯北线联合部队则从沙科边界以西段进攻,协同友邻部队消灭科威特境内的敌军,并占领科威特。
              在海空两军舰炮火力的有效支援下,多国部队地面部队突破伊拉克防线,展开了历时100小时的陆战,迫于强大的军事压力,伊宣布无条件投降。
              海战余响:伊最终接受了联合国的660号会议,从科威特撤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08-22 08:04
              回复
                战争战术:
                海湾战争是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的重大转折。部署海湾地区的美国军舰首先发起进攻,封锁伊拉克的海上通道,同时以空中力量为主陪合大量的精确制导弹,向伊的防空阵地、雷达基地等重要目表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以瘫痪其工作系统,实施战略威慑和佯动,后勤支援和保障,为地面进攻部队创造了胜利条件。
                战争议评:
                海湾之所以能牵动以美为首的多个国家的神经,只要是该地的极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伊朗)都在海湾。世界20个特大油田有以一半以上都在海湾。石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伊拉克一旦领科威特,便吞占沙特阿拉伯,就等于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等于把西方国家咽喉仅仅卡住。
                同时,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了大量的贫铀弹,炸毁了大批的练油厂和化工厂,给当地的生态带来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在战后伊拉克的癌症率高达四倍以上,尤其儿童居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5-08-22 08:48
                回复
                  隆隆炮声犹然在耳,缕缕硝烟依然眼前。
                  战争促进历史的进程,把世界带到下一个文明,但更多时候是侵略和杀戮,将人类推向苦难的深渊。
                  和平年代不需要战争,却要深思曾经的动荡岁月;
                  文明社会不存在杀戮,却要铭记昔日的血泪耻辱。
                  细数英雄,感慨万千,品味历史史得失,回顾战争风云,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世界需要橄榄枝,我们渴望和平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5-08-22 11: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