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看我就再说几句。《孙子兵法》是查明敌方虚实以后,利用奇正配合向敌人进攻的兵法没错。但是战略上不是进攻战略。因为战略进攻的前面是战略相持,再前面是战略防御。孙子兵法中的“自保而全胜”中的“自保”指的就是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阶段。当然这两个阶段中也有进攻。但是仅仅是为了达到“自保”目的的进攻,是战略防御,战略相持中以保存自己为目的的进攻,这个级别的进攻根本不符合战略上消灭敌方主力或者首脑机关这个战略进攻特征。同样“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看胜”中的“先为不可胜”也是战略防御,战略相持的意思。强大一方因为不战而胜,全胜。先胜,易胜,速胜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在战争中强大一方采取进攻战略是理所当然的,否则就是给弱小一方喘息之机是战略大方向错误。弱小一方熬不过极其艰苦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阶段根本没有机会实施反攻,进攻战略。如果在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阶段实施战略反攻就是提前决战,没有霸王项羽的能力,指挥作战的将领没有孙武之才,就提前反攻,提前决战,这样做根本就不是为了取胜的谋划,就是赌徒一个。所以说讨论《孙子兵法》与进攻的问题,谈战术进攻就可以了。无论战术还是战略上“不可胜者守也,”就是说连没有取胜的机会就要转入战略防御,战略相持的意思。在孙武那里不战而胜,全胜,先胜,易胜,速胜的可能性不大,是不会实施主动进攻战略,轻易开战的。
下面讨论积极防御战略,这个战略的目的是以保持自己为主,以消灭敌人为辅助。随便说一句“自保而全胜”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意思。但是在以“自保”为主,还是以“全胜”为主上,防御战略与进攻战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这个积极防御战略中的进攻与防御,不是与敌方主力决战消灭敌方主力的,是扰乱,迟滞,阻止,终止敌方的进攻,战略进攻的。总之目的就是阻止终止敌方的进攻。如果在阻止终止敌方进攻战略的,积极防御战略行动中,随便消灭了敌方主力,比如项羽破釜沉舟是意外最大收获。比如八路军破除日本鬼子对根据地围攻的百团大战就是积极防御。这个东西是防御战略中的一种,离主要目的是通过进攻消灭敌方主力,彻底战胜敌人的进攻战略还差得远呢?还是那句话弱小一方熬不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阶段根本没有机会实施进攻战略。弱小一方想直接实施进攻战略,没有孙武与项羽之才就是不知死活。说进攻可以,如果加上战略两个字,目的就变成了寻找敌方主力决战,利用进攻消灭敌方主力取得战争最终胜利了。所以不要战略战略的哪里都随便用好吗。
下面讨论积极防御战略,这个战略的目的是以保持自己为主,以消灭敌人为辅助。随便说一句“自保而全胜”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意思。但是在以“自保”为主,还是以“全胜”为主上,防御战略与进攻战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这个积极防御战略中的进攻与防御,不是与敌方主力决战消灭敌方主力的,是扰乱,迟滞,阻止,终止敌方的进攻,战略进攻的。总之目的就是阻止终止敌方的进攻。如果在阻止终止敌方进攻战略的,积极防御战略行动中,随便消灭了敌方主力,比如项羽破釜沉舟是意外最大收获。比如八路军破除日本鬼子对根据地围攻的百团大战就是积极防御。这个东西是防御战略中的一种,离主要目的是通过进攻消灭敌方主力,彻底战胜敌人的进攻战略还差得远呢?还是那句话弱小一方熬不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阶段根本没有机会实施进攻战略。弱小一方想直接实施进攻战略,没有孙武与项羽之才就是不知死活。说进攻可以,如果加上战略两个字,目的就变成了寻找敌方主力决战,利用进攻消灭敌方主力取得战争最终胜利了。所以不要战略战略的哪里都随便用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