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一种意象,诗歌作者需要运用大胆的、神奇的想象把它们组合为特定的诗歌意
境。在大胆的、神奇的想象的作用下,诗歌意象的组合不像小说那样是一种体现因果关系的
联贯式组合,也不象散文那样是一种突出作者个性的散跳式的组合。诗歌意象是一种突出作
者情感的飞宕式组合。这种飞宕式组合,既没有时间线索来串连,也没有空间位置来依附,它完全根据作者抒情表意的需要来排列、组合意象。意象与意象之间有巨大的跌幅,意象与
意象之间有快速的转换。这种飞宕式的组合形成了特定的诗歌意境。
(三)分行排列与精炼优美的语言
诗歌意象在语言呈现方式上更有显著的特征。在语言的外观上,诗歌意象采用了行列的
形式来展现形体。当代诗歌理论总结的诗歌语言的行列方式有:以闻一多的《死水》为代表
的9字4顿的“整饬的行列”;以郭沫若的《天上的市街》为代表的或长或短的“参差的行
列”;有以贺敬之《放声歌唱》为代表的“递进的行列”;有以戴望舒的《雨巷》为代表的
“回环的行列”。行列的形式产生了诗歌语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语言的内涵上,诗
歌语言在物化意象时特别讲究精炼的内蕴,它要通过大力度的炼字、炼句,以较小的篇幅来
完美地容纳高度概括的内容。诗歌语言以这样的外观与内涵形成了区别于小说、散文的新奇
优美的审美特征。
三、诗歌的写作
(一)培养发现、捕捉诗歌意象和诗歌灵感的能力
诗歌意境的最小艺术结构单位是一个意象。诗歌的写作常常是从作者对生活中某个人、
事、景、物、理产生了独特的诗美体验而获得的第一个意象开始的。诗歌创作的灵感就是诗
歌作者对情感能够具象化、主观情志能够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和把握。无形的情绪突然有
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这使得诗歌作者的心理结构和语言结构有了豁然
的改组更新。这种诗歌的写作灵感有短暂性、突变性和不可重复的特点。长期艰苦的文学修
养和积极努力的艺术构思是诗歌写作灵感得以爆发的基础。
诗歌灵感出现后,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灵感体验意象化后,
应及时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这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阶
段。相当多的人不能完成这个三阶段的写诗过程。有的人虽有灵感体验,但未能及时地将诗
美体验化为诗歌意象;有的人在脑海里虽然形成了诗歌意象,但不能及时准确地将诗歌意象
词语化、文字化,这样一首诗仍然活跃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不能成形。因此,发现诗美,体验
诗美,传达诗美是一个诗歌作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能力。这种心理结构和语言能力
不是天生的,虽然它与人的诗歌天赋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
来培养、提高。初学诗歌写作,反复学习、吟咏优秀诗歌,排除一些日常生活的功利内容,
静心地投入感情去咀嚼生活,努力培养一种把抽象情感有形化、把内心体验意象化、把内心
意象词语化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使“灵感——寻象——寻言”的诗歌写作三阶段顺利地
连接和实现。
境。在大胆的、神奇的想象的作用下,诗歌意象的组合不像小说那样是一种体现因果关系的
联贯式组合,也不象散文那样是一种突出作者个性的散跳式的组合。诗歌意象是一种突出作
者情感的飞宕式组合。这种飞宕式组合,既没有时间线索来串连,也没有空间位置来依附,它完全根据作者抒情表意的需要来排列、组合意象。意象与意象之间有巨大的跌幅,意象与
意象之间有快速的转换。这种飞宕式的组合形成了特定的诗歌意境。
(三)分行排列与精炼优美的语言
诗歌意象在语言呈现方式上更有显著的特征。在语言的外观上,诗歌意象采用了行列的
形式来展现形体。当代诗歌理论总结的诗歌语言的行列方式有:以闻一多的《死水》为代表
的9字4顿的“整饬的行列”;以郭沫若的《天上的市街》为代表的或长或短的“参差的行
列”;有以贺敬之《放声歌唱》为代表的“递进的行列”;有以戴望舒的《雨巷》为代表的
“回环的行列”。行列的形式产生了诗歌语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语言的内涵上,诗
歌语言在物化意象时特别讲究精炼的内蕴,它要通过大力度的炼字、炼句,以较小的篇幅来
完美地容纳高度概括的内容。诗歌语言以这样的外观与内涵形成了区别于小说、散文的新奇
优美的审美特征。
三、诗歌的写作
(一)培养发现、捕捉诗歌意象和诗歌灵感的能力
诗歌意境的最小艺术结构单位是一个意象。诗歌的写作常常是从作者对生活中某个人、
事、景、物、理产生了独特的诗美体验而获得的第一个意象开始的。诗歌创作的灵感就是诗
歌作者对情感能够具象化、主观情志能够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和把握。无形的情绪突然有
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这使得诗歌作者的心理结构和语言结构有了豁然
的改组更新。这种诗歌的写作灵感有短暂性、突变性和不可重复的特点。长期艰苦的文学修
养和积极努力的艺术构思是诗歌写作灵感得以爆发的基础。
诗歌灵感出现后,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灵感体验意象化后,
应及时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这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阶
段。相当多的人不能完成这个三阶段的写诗过程。有的人虽有灵感体验,但未能及时地将诗
美体验化为诗歌意象;有的人在脑海里虽然形成了诗歌意象,但不能及时准确地将诗歌意象
词语化、文字化,这样一首诗仍然活跃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不能成形。因此,发现诗美,体验
诗美,传达诗美是一个诗歌作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能力。这种心理结构和语言能力
不是天生的,虽然它与人的诗歌天赋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
来培养、提高。初学诗歌写作,反复学习、吟咏优秀诗歌,排除一些日常生活的功利内容,
静心地投入感情去咀嚼生活,努力培养一种把抽象情感有形化、把内心体验意象化、把内心
意象词语化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使“灵感——寻象——寻言”的诗歌写作三阶段顺利地
连接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