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f1吧 关注:314贴子:41,266

【燃晨】————外国名著选段————【第一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盛夏。
这个夏天,你是否忙于补习或工作,无法让皮肤享受阳光的炽热与海浪的清凉。
那就这样吧~在闷热的阴雨天,打开小屋的空调,去浴室冲凉,在床上品口温茶,让身心徜徉在文字的海洋。
文字,会在心底谱成乐章,织成红毯,长成花海。你也许看不到悬崖之美,触不到清风之凉,但只要你用心去感受,文字中自有七彩的光。

这帖子不一定会有第二期,也可能会很长,所以我制作了目录供检索。这篇帖子会经历一个长期的更新过程,在我更新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插楼现象——目录只是序号,不代表楼层。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7-11 12:11回复
    ==========目录==========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5-07-11 12:12
    收起回复
      手机用户看不清楚的话请看这里
      1.【美】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老人与海》
      2.【法】特里斯坦·伯纳德———————————————————-————《流亡者》
      3.【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
      4.【美】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5.【法】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6.【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苏】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9.【美】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10.【英】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11.【英】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
      12.【法】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13.【美】马克·吐温———————————————————————— 《百万英镑》
      14.【法】亚历山大·小仲马—————————————————————— 《茶花女》
      15.【美】哈里特·比彻·斯托—————————————————— 《汤姆叔叔的小屋》
      16.【法】维克多·雨果——————————————————————— 《悲惨世界》
      17.【法】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高老头》
      18.【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19.【意】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
      20.【法】儒勒·凡尔纳——————————————————————— 《地心游记》
      21.【丹】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童话》
      22.【法】阿尔丰斯·都德—————————————————————— 《最后一课》
      23.【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24.【英】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25.【法】维克多·雨果—————————————————————— 《巴黎圣母院》
      26.【苏】玛克西姆·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7.【日】夏目漱石————————————————————————— 《我是猫》


      3楼2015-07-11 12:15
      回复
        1.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老人与海》
        相关信息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故事背景
        《老人与海》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5-07-11 12:47
        回复
          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老人与海》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写作技巧
          在海明威的写作技巧上,他用对话的简洁、明快、有力,修辞的干净,韵调的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海明威使用的语言和刻划的形象鲜明具体,但是他的主题却含蓄隐晦,往往只用警句式的语言就能表现小说中人物的言谈行动。他的笔调潇洒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也没有着意的渲染和概括,但却能尖锐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白描手法。《老人与海》没有精雕细琢,也没有微妙深奥,然而只不过是简洁质朴、文字平定而已,开拓了小说的描写空间,丰富了小说的文学意蕴,使人产生一种“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的感受。瑞典文学院院士霍尔斯陶穆称赞海明威:“《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5-07-11 12:48
          回复
            社会评价

            《老人与海》术——这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中有充分表现——同时还由于他对当代文体的影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语
            《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瑞典文学院院士霍尔斯陶穆
            《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诗,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动人,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美国艺术史家贝瑞孙
            海明威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试图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强加于我们,以便塑造出一种硬汉的形象……当他在梦幻中向往胜利时,那就必定会出现完全的胜利、伟大的战斗和圆满的结局。——美国作家索尔·贝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论点。真正的大师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老人与海》所刻画出来的正是海明威的一辈子最好的画像,正如海明威所说,"我一直读过2””多遍,每读一次,我就多一份收获,好像我最后得到了我这一生辛苦工作所欲得到的东西"。——台湾学者陈人孝
            《老人与海》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
            在《老人与海》中,读者看到的只有温情。老人和男孩的深厚感情就不说了,连露台酒吧的老板马丁也经常给老人免费的饭吃,而老人则对他的邻居满怀感激,认为“我生活的这个乡镇很友好”。人在这里变成了大写的人,对应着的是自然。——翻译家李继宏
            成就影响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完美之作,凭借这部作品,他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该书也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48小时内卖出530万本,销量曾排名第一。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海明威最满意的作品之一,是海明威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结晶,是20世纪欧洲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对促进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长足的影响。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5-07-11 12:51
            回复
              五十个段落
              http://tieba.baidu.com/p/3886242542?fr=frs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5-07-11 13:00
              回复
                2.【法】特里斯坦·伯纳德《流亡者》
                这是世界上最短的话剧,两句对白却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大观。
                内容猜猜内容是什么(实际上没有给出的空那么长)
                (幕启)
                边境附近一个山间木屋里,一个山里人正在炉边烤火。一阵敲门声,流亡者进屋了。
                流亡者:不管您是谁,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他们在悬赏捉拿我呢!
                山里人:____________________
                (流亡者马上离开)
                (幕落)
                含义
                文章通过对小资产阶级流亡者思想和行动的剖析,批驳了他们政治上无原则性、思想空虚、目光短浅、爱走极端的盲目幼稚性,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5-07-11 13:04
                回复
                  答案:悬赏多少?


                  10楼2015-07-11 13:04
                  回复
                    3.【德】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


                    这部小说让歌德几乎一夜成名
                    作品梗概
                    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他告别了家人与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
                    这位靠父亲遗产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对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纯朴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烦恼。没过多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与绿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只有他们两个。虽然绿蒂早已定婚,但对维特非常倾心。舞会结束后,他们激动地站在窗前,绿蒂含着泪水望着维特,维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涡中,热泪纵横地吻着她的手。
                    从此以后,尽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维特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来了,他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他们常在一起谈论绿蒂。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梦到绿蒂坐在身旁,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一个人,他只有叹息命运的不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
                    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他的同事们也戒备提防,唯恐别人超过自己,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谦逊老实,博学多才,对维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
                    ························
                    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射出光芒,他对绿蒂朗诵奥西恩的悲歌,同时紧紧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5-07-11 13:10
                    回复
                      作品主题
                      《维特》虽然描述的是一个少年的爱情故事,但是其本质体现的是对封建势力的反抗,这是对歌德所生活的时代的生活本质最真实的反映,同时还体现了狂热突进的时代精神,是德国绝大多数进步青年的心恋体现。18世纪,德国的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成果的影响下,提出了博爱、平等和自由,这对欧洲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段时期,封建贵族专横暴虐、腐朽没落,人民的生活非常的困苦,思想也受其压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狂放突进运动”的发生就是对这一点的充分证明。
                      这次运动的矛头直指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制度对婚姻、对个性的束缚,是德国的进步青年对封建专制制度一次最激烈的反抗。他们崇尚自然,追求主观情感的抒发;他们要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采取多种形式对社会丑恶现象和专制暴改进行抨击和揭露;他们歌颂生命,歌颂自由,赞美爱情。这次运动具有强烈的叛逆性和反抗性,对德国的社会现状的改善和民族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维持》正是受这次运动精神的影响,在作品中极大的表现了具有时代性的狂热突进精神。
                      在维持身上体现了歌德的世界观、宗教观、审美观,以及他对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期望。维特所向往和追求的正是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维特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定向了悲剧的结局。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同时还是阶级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维特》所描述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悲剧爱情故事,而是深刻地揭露了18世纪德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德国普通阶级人民的压迫和摧残,人们的精神和思想都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苦闷的内心渴望获得解放,但是又由于自身的软弱性而普遍存在的消极、颓废情绪的生活状态。而维特就是这个时期德国的觉醒青年,他对人生和社会都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对现实的不满和憎恶让他充满了攻击性,但是斗争力量的缺乏又使他感觉力不从心,这种矛盾深深的折磨看他,让他的情绪从激愤、焦虑逐渐转变为忧郁和苦恼,直至最后感到绝望,通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与这个丑恶腐朽的社会做了彻底的决裂。他的死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他对自己和社会的关系没有认识清楚。《维持》以一种特殊的艺术方式对社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示,并对造成这种社会弊病的根源进行了揭露和抨击,是整个时代的痛苦和憧憬的缩影体现。
                      艺术特色
                      《维特》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书信体的运用,他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写景、抒情、叙事和议论,通过这种书信体的形式,仿佛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倾听他的言谈笑语和啼泣悲叹,甚至能够窥见他那颗跳动着的、敏感的、柔软的心。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让读者产生这封信就是写给自己的错觉,运用浓郁诗意的多重抒情,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感受,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抒情主要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形式。
                      在《维特》这部小说中,大多数还是采用的直接抒情的方式,主人公通过内心的独白,直抒胸臆,将自己的奔涌出来的喜怒哀乐直接向读者倾诉、宣泄,如汹涌的洪水一般,让人不禁为其淋漓尽致而震撼、而感动。《维特》中的直接抒情在小说的情感表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维特与作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和抒发,揭示作者内心深处的秘密,另一方面在维持和读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让维特能够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有利于读者更加深入的体会维特的思想和情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5-07-11 13:13
                      回复
                        作品影响
                        《少年维特的烦恼》(简称《维特》)出版于一七七四年,是歌德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在《浮士德》的第二部于一八三二年出版以前,在欧洲,足足有五十年之久,歌德的名字总是和《维特》连在一起,只要一提起“《维特》的作者”,不必说明是谁,几乎人人皆知就是指歌德。
                        《少年维特的烦恼》被视为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小说。这部小说获得了那个时代相当高的印数,并且是引发所谓的“阅读热”的因素之一。
                        歌德本人也没有预料到这本书会获得世界性的成功。为了记录所谓的“维特热”,在韦茨拉尔,除了一本珍贵的第一版《少年维特的烦恼》外,被展示的还有它的戏仿作品、模仿作品、争鸣文献和多种语言的翻译本。但这本小说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一种流行现象,用歌德自己的话来说:
                        这本小书的影响是巨大的、惊人的、很好的,因为它产生得正是时候。(《诗与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5-07-11 13:14
                        回复
                          作品评价:
                          恩格斯对《少年维特之烦恼》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用艺术手法揭露了社会的全部腐败现象,指出了社会弊病中最深刻的根源。”“歌德完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十九世纪的丹麦大批评家勃兰兑斯也提出,它的价值在于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
                          卢卡契在《论〈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中说道:“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部小说不仅宣告了革命的人文主义理想,而且同时完整地表现了这种理想的悲剧性矛盾。所以说,《少年维持之烦恼》不仅是十八世纪资产阶级文学的—个高峰,而且是十九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问题文学的第一各伟大先锋。资产阶级文学史如果把夏多布里昂及其同伙看作是《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文学摹仿者,那么,它是在故意贬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意义。继承《少年维特之烦恼》真实倾向的不是反动浪漫而是十九世纪里人文主义理想悲惨的衰亡的伟大描述者者巴尔扎克和司汤达。”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5-07-11 13:14
                          回复
                            经典语句
                            ¤人啊,自己在这里抱怨又有何用?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要改变自己,我不会再像往常一样反复咀嚼命运赐给我的点滴不幸,我要享受现在,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人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不那么执著地去追忆往惜的不幸,会更多的考虑如何对现时处境泰然处之,那么人的苦楚就会小的多
                            ¤世界上误解和懈怠也许比奸作和恶意还要误事
                            ¤人总归是人,当一个人激情澎湃,而又受到人性局限的逼迫时,他即使有那么点理性也很少能起作用或者根本不起作用
                            ¤如果你问我这儿的人怎么样,那我只能说:和别处一个样.人都是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多数人为了谋生,大部分的时光都用来干活,剩余的一点空闲时光却令他们犯愁,非要挖空心思,想办法把它打发掉,唉,人就是这样的命
                            优选文段
                            现在更深夜静,我的心里也十分平静。我感谢你,上帝,感谢你在这最后一刻赐我温暖和力量。
                              我走到窗前,我最亲爱的,透过汹涌飞驰的云层,我看到永恒的天空中有星儿点点!不,你们不会陨落!永恒的主,他在心里撑托着你们,撑托着我。我看见了群星中最最可爱的北斗星。每当我夜里离开你,出了你家大门,北斗星座总是挂在我的头顶。我常常如此沉醉地望着它,常常高举双手把它看作我眼下幸福的标志,当作神圣的记忆的标志!还有——哦,绿蒂,什么都让我想起你!你无时不在我周围!我像个孩子,把你神圣的手所触摸过的各种各样小玩意儿毫不知足地全都抢到了自己手里!
                              这帧可爱的剪影,我把它遗赠给你,绿蒂,请你将它珍惜。我在这帧剪影上所印的吻何止万千,每当出门或回家时,我都要向它频频挥手致意。
                              我已给你父亲留了一纸便笺,请他保护我的遗体。在教堂墓地后面朝田野的一隅有两棵菩提树,我希望在那儿安息。他能够,他一定会为他的朋友办这件事的。请你也求求他。我并不指望虔诚的基督徒会将他们的遗体摆放在一个可怜的不幸者旁边。呵,我希望你们把我葬在路旁或者寂寞的山谷中,祭司和利未人走过我的墓碑前将为我祝福,撒玛利亚人也将为我洒泪。
                              绿蒂!在此,我毫不畏缩地握住这冰冷的、可怕的高脚杯,饮下死亡的醇醪!它是你递给我的,那我还有什么畏缩!一切!一切!我生命中的一切愿望和希冀就这样全部得到了满足!我要扣击冥界的铁门了,心情冷静,态度坚毅。
                              绿蒂呀!我居然有幸去为你死,去为你献身!倘若我能为你重新创造生活的安宁与欢乐,那我就愿意勇敢地、高高兴兴地死。可是,唉,世上只有少数高尚的人,肯为自己的亲人流血献身,并以自己的死激励他们的朋友百倍地生!
                              我想穿着这套衣服入殓,绿蒂,你接触过这套衣服,并使它变得神圣了;这事我也求了你父亲。我的灵魂将飘荡在灵柩上。请别让人翻我的衣服口袋。这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就是我第一次在你的弟妹中看到你时,你戴在胸前的那个蝴蝶结——哦,请吻他们一千次,并把他们这位不幸的朋友的遭遇告诉他们。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他们都围着我呢。呵,我已经紧紧地同你联结在一起了!我对你是一见钟情!——让这个蝴蝶结和我同葬吧。这是我生日那天你送给我的!我是多么贪婪地接受了这一切呵!——唉,没有想到,这条路竟把我引到了这里!——你要镇静!我求你,要镇静!——枪里装上了子弹——时钟正敲十二点!就这么着吧!——绿蒂!绿蒂!永别了!永别了!
                              有位邻居看见火光一闪,听到一声枪响;但随后一切都又寂静无声了,所以他也就没有继续留意。
                              第二天早晨六点,仆人手持蜡烛走过房间,发现主人倒在地板上。身边是手枪和血。他呼喊着,紧紧抓着他;维特一声未答,只是还发着咕噜声。仆人跑去叫医生,又跑去叫阿尔贝特。绿蒂听见门铃响,吓得浑身直哆嗦,手脚都发软。她叫醒丈夫,两人都起了床,仆人哭哭啼啼,结结巴巴地报告了这个消息,绿蒂一听就在阿尔贝特面前昏倒了。
                              大夫来了,他发现躺在地板上的这位不幸的人已经没救了,脉搏还在跳动,但四肢已经不能活动了,子弹是从右眼上方击穿头部的,脑浆都迸出来了。大夫多此一举地切开他手臂上的一根血管给他放血,血在往外流,但他仍在喘息。根据靠背椅扶手上的血我们可以推断出,维特是坐在写字台前朝自己头上开枪的,随后便倒在地板上,痉挛地围着椅子打滚。他面对窗户仰卧着,一丝力气都没有了,身上着装齐整:长统靴、蓝燕尾服和黄背心。
                              房东一家、邻里街坊以及全城都震惊了。阿尔贝特赶来了,这时维特已被抬到床上,额上已经包好,面如死灰,四肢一动不动。他的肺部还在发出可怕的咕噜声,时弱时强;大家都在等他咽下最后一口气。
                              酒,他只喝了一杯。书桌上放着一本摊开的《艾米莉娅·迦洛蒂》。
                              关于阿尔贝特的震惊和绿蒂的悲痛,那就不用我说了。
                              老法官闻讯,策马疾驰而至,热泪盈眶地吻着垂死的维特。他的几个较大的儿子也跟踵而至,他们一齐跪在床前,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大哭不已,吻他的手和嘴,尤其是一向最受维特喜爱的老大,一直吻着他的嘴唇不起来,直到维特断了气,人家才强行把这孩子拉开。中午十二点维特去世了。由于法官在场并作了部署,才避免大家蜂拥而至,造成混乱。夜里将近十一点,法官吩咐把维特安葬在他自己选定的地方。老法官和他的儿子跟在遗体后面,为维特送葬,阿尔贝特没能来,他正在为绿蒂的生命担忧。维特的遗体由几位工匠抬着,没有祭司来为他送葬。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5-07-11 13:19
                            回复

                              插入一张绿色的图片减减视疲劳


                              17楼2015-07-11 1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