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襟学生制服的起源
男生传统制服是「诘襟」。「诘襟」通称「Gakuran/がくらん」,写成汉字便是「学兰」。「兰」字指的是荷兰的「兰」,江户时代称西服为「兰服」,来自西方的物事均冠以「兰」字,如西学称「兰学」,西方医学称为「兰医」,而「Gakuran」的意思就是「学生用兰服」,而「Gakuran」一词在台湾直接翻译成中山装,通常有人按照印象称其为立领制服。明治十二年(1879年)宫内省设置的官立学校「学习院」指定「诘襟」为男生校服,七年后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也指定「诘襟」为制服,其它中学或大学陆续效仿。但是襟制服当时只有都市区有钱人家子弟才穿得起襟制服,一般大学生都是和服、下駄,再用风吕敷包裹课本、文具去学校。诘襟制服在当时算是一种上流知识分子的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