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cian吧 关注:276贴子:4,248
  • 4回复贴,共1

【六度非腿】关于“怕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7-02 16:09回复
    在魔吧经常会看到“海曼pass还是经典pass好”的帖子,其实真正要讨论讨论可以讨论整理出很多精华的内容,但是鉴于魔吧的回复质量之水,我相信此贴发在咱吧在此能讨论出更多好的东西。
    先说classic pass。
    最基础的classic pass,没有任何的掩护(cover)动作,在观众眼里就是双手靠近最后握住牌叠(做的很好很完美的情况下)。当然这样子做肯定是不行的,大家一般都会在做完classic pass了以后把牌dribble一下(和dribble pass有本质上的区别,后面会具体阐述。),或者把牌用食指开个扇,有桌子的话可以把牌spread开或者直接用右手拿起放桌上。这就是所谓的classic pass然后后面加个动作(动作在classic pass之后进行)让classic pass合理化。
    然后是由classic pass延伸出的“dribble pass”“riffle pass”“jiggle pass”等等,包括在这之上的人们的一些改进例如“brick pass”或者“fuji pass”或者“aaron fisher的riffle pass”()。
    这些由普通的classic pass延伸出来的pass与普通的classic pass外加一个动作(非cover,可以称之为“目的性动作”)有个本质上的区别,这些pass的“目的性动作”与pass同时进行。


    2楼2015-07-02 16:11
    回复
      拿dribble pass举例,dribble pass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pass(普通pass)并将pass上来的牌叠hold住
      第二:dribble,将hold住的牌叠dribble下去。
      整个动作连贯起来就形成了dribble pass。
      观众的视角就是:魔术师把牌拿起来又一张张落了下去。
      那为何要这样子pass呢?普通的classic pass加上dribble难道不好么?
      好,但没dribble pass好。
      普通的classic pass在pass完会有个微小的整理牌的动作,然后再dribble,整理牌的动作会造成停顿,而且使观众产生疑问(疑问:为什么会理牌?刚刚牌难道不是整齐的么?)
      而dribble pass类的pass因为pass上来的那叠牌很整齐(必须整齐,不可能不整齐。。),直接进行dribble没有了理牌的动作,使观众怀疑降低(但仍会有怀疑,比如:你为何要dribble,当然假设你在流程中经常无意识dribble的话,观众的怀疑就会降低)


      3楼2015-07-02 16:12
      回复
        写不下去了,你们先喷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7-02 16:16
        回复
          这贴逼格一下不一样了,我缓缓先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7-02 1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