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草原体验满族风情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的坝上草原以是春意盎然一片绿色,各种不知名的小野花点缀其间,真是一幅大自然美丽的图画.
坝上草原大部分是满族人,满族人过端午节和汉族不一样,也别有一帆风情.满族人把端午节叫作五月节,在农历五月初一,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上了纸制的红葫芦,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在把它摘下来扔掉,据说这时候的葫芦里以经装满了瘟神投下来的瘟灾。
在端午节这天,天还没亮男女老少都早早的起来到外面的山上去采集桃枝和艾蒿,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不说话,见面都相互笑一笑算是打招呼了。然后在外边的小河里洗脸,耳朵上夹上艾蒿。太阳出来了,大家才又说又笑,把采集回来的桃枝和艾蒿插在房檐下,以祛病驱邪。对满族人来说端午节是个重大节日,和过年差不多。
相传有一年五月节前,天神派使臣下凡视察民情,使臣装扮成一个卖油郎,边走边吆喝:“一葫芦半斤,三葫芦一斤。”大家听了便争前恐后地抢着买。唯独有一个老人不买,并告诉卖油郎说:“掌柜的,你算错账了,一葫芦半斤,三葫芦怎么才一斤呀?”旁边买油的人都骂老人多管闲事。老人提着空葫芦就回去了。卖油郎卖完了油便去找那个老人,告诉他说:“你是个好心肠的人,我是天神派的使臣,天神听说现在的人很坏,要降瘟灾惩罚人们。我是下凡来视察的,五月初一瘟神就要从天上洒瘟灾了,你在家门口挂上葫芦瘟神会把瘟灾洒到葫芦里,五月节这天你耳朵上夹上艾蒿,房檐也插上艾蒿,瘟神看到了就知道你是个好人,就不会把瘟灾降给你,你就可以躲过这场灾难了,使臣还告诉老人,五月节这天到外边的小河里洗脸会一年明目的”。卖油郎一走,老人便挨家逐户地告诉所有的人,于是,五月初五前,家家户户挂葫芦,五月节这天,人们都早早的起来到外面小河去洗脸,又怕瘟神认出自已不是老人,所以大家都不说话。从此端午节插艾蒿和桃枝的习俗便传了下来。
“凉糕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除病去邪快乐又安康”这就是满族的“五月节”的儿歌。
满族人端午节这天还要吃鸡蛋、凉糕、“驴打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