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吧 关注:874,924贴子:9,102,942

举世公认名家,都是扎扎实实过来的(包括近现代十大书法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选的十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但名单非绝对的,还有不少名手也可以考虑。
这些人都是扎扎实实过来的,是近代历史所公认的。近代书法的美学观念,基本是延续清代碑学风气和古代传统书学互相参证,都是有本有源,也有时代特色,但这些人绝对不是乱来。
有些人觉得这些书法大家点画不工整,就轻易否认,只能说是少读书,浅研究。


1楼2015-06-08 20:43回复
    沙孟海写碑,点画精到吧,功力深厚吧?


    3楼2015-06-08 20:47
    收起回复
      吴昌硕小楷学钟繇为主,功力极其深厚,近代写小楷的,没人敢说比他厉害。他功夫最好的还是篆字,几十年的功底,难道篆字功夫这么深的人,不能写工整的楷书?






      7楼2015-06-08 20:58
      收起回复


        沈尹默这个基本功太好了


        8楼2015-06-08 21:00
        收起回复
          祝枝山的草书,水平很高,但有些欣赏不了,没关系,看他的楷书行书




          ,那叫一个精彩。


          13楼2015-06-09 14:39
          收起回复
            民国书法也是个名手云集的时代,这里提供大多数有名气人









            物名单和部分作品供参考。


            54楼2015-06-10 18:33
            收起回复


              94楼2015-06-13 20:36
              收起回复


                由香港书谱杂志梁披云先生主编这套书,算是书法知识中比较全面的了。


                107楼2015-06-16 23:01
                收起回复
                  民国英年早逝大才子,书画家,词人,谢觐虞作品欣赏。










                  137楼2015-06-22 22:14
                  收起回复
                    谢觐虞(1899--1935年4月20日):民国词人兼书画家。初名子楠,又名觐虞,字玉岑,后号孤鸾。江苏常州人,谢稚柳兄。受教于钱振鍠,并娶钱氏长女素蕖为妻,后执教于温州十中、上海南沣中学、商学院等校。与词学家朱祖谋、叶恭绰交往,与学者夏承焘、画家张善孖、大千兄弟交谊深笃。工辞赋,善书画,中年以后特以词名世。未几病卒。词名大于书名,书名大于画名。书法尤以篆、隶为工,所书钟鼎金文,论者以为“可胜缶翁”(吴昌硕)。








                    138楼2015-06-22 22:17
                    收起回复
                      你看谢玉岑的如何@http://Luwanqu135 他是谢稚柳之兄


                      139楼2015-06-22 23:02
                      回复











                        144楼2015-06-23 19:13
                        回复











                          145楼2015-06-23 19:16
                          收起回复
                            台静农书法










                            台静农(1902年-1990年),本姓澹台,字伯简,原名传严,改名静农。安徽六安叶集区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早年系“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交往。曾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山东、厦门诸大学及四川江津女子师范学院,后为台湾大学教授。其书法广泛涉猎金文、刻石、碑版和各家墨迹,篆、隶、草、行、楷诸体皆精。亦擅篆刻、绘画。有《台静农书艺集》及小说、散文等书出版。
                            他也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广泛涉猎金文、刻石、碑版和各家墨迹,篆、隶、草、行、楷诸体皆精。亦擅篆刻、绘画。台静农书艺的涵蓄是可圈可点的,他幼年得先君庭训,苦摩古帖,后“取悦新知,视书艺为玩物丧志”,一度中辍。“抗战军兴,避地入蜀”,复临旧碑,得沈尹默先生指导,于胡小石、张大千处获书法秘本,这才境界别开,格调生新,其后,“时日累聚,亦薄有会心”,一时间求字者胜于问学者。有《台静农书艺集》。曾三次被捕。抗战爆发前,于北京辅仁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校执教。抗战时期赴四川,任职白沙国之编译馆,并于白沙女子师范学院执教并任中文系主任。曾创作小说《大时代的小故事》。


                            156楼2015-06-26 22:55
                            收起回复











                              157楼2015-06-26 22: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