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吧 关注:3,447贴子:40,916
  • 20回复贴,共1

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先缅怀一下刘教授


IP属地:北京1楼2015-05-30 14:08回复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辽朝一代的国号变迁远比人们过去所知道的情况要复杂得多。辽朝建国之初建号大契丹,太宗时一度实行双重国号,在燕云汉地称大辽,在草原地区仍称大契丹,后来圣宗和道宗时又两次改变国号。而在契丹文和女真文中,始终称辽朝为哈喇契丹或契丹。辽朝国号的复杂性是辽朝二元政治体制的一种表现。


    IP属地:北京2楼2015-05-30 14:08
    回复


      IP属地:北京10楼2015-05-30 14:12
      回复
        七、附论“大蕃”名号问题
          最后再附带谈一下“大蕃”名号问题。
          1976年,在北京房山县北郑村清理的一座辽塔塔基中,出土一块辽代纪年文字砖,上有墨书“大蕃天显岁次戊戌五月拾三日己未”共15字。[63]其中的“大蕃”二字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有人认为,辽代几次更改国号,均不见于《辽史》记载,故“大蕃”很可能也是辽朝曾经使用过的国号之一。[64]
          我不同意这样理解“大蕃”名号。从墨书纪年可知,天显戊戌岁即辽太宗天显十三年(938年),当时的燕京地区是怎样一种状况呢?天显十一年(936年)闰十一月,后唐卢龙节度使赵德钧降于辽,自此以后,幽州实际上就已在辽朝的控制之下,但燕云十六州的正式割让则是天显十三年十一月的事情。上述墨书纪年为天显十三年五月十三日,正是在燕京已经为辽控制,但还没有正式割让的期间。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我想“大蕃”应该是当地汉人对辽朝的尊称,意若“大朝”,而非正式的国号。[65]如果在燕京尚未被辽朝占有之前,当地汉人理应称辽朝为“北虏”或“北狄”;如果在燕京已经正式割让给辽朝以后,当地汉人应该称辽为“大契丹”或“大辽”;而在天显十三年五月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称辽为“大蕃”实在是最合适不过的。
          汉人尊称异族政权为“大蕃”,这在历史上是有先例可寻的。向达先生在谈到唐代吐蕃势力的扩张时说:“唐自太宗以后,吐蕃势盛,高宗乾封、咸亨之际,西域四镇沦陷,河陇一带遂没于吐蕃。至今所得敦煌石室遗书,卷末书‘大蕃’岁月者不一而足,当即此一时期之所书也。”[66]燕京汉人所书“大蕃”,正当如此理解。
                        (原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IP属地:北京11楼2015-05-30 14:12
        回复
          一下帖这么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7-17 00:17
          回复
            对于“辽(离傲)”的分析.....唯一的参考就是明代出版的西游记中提到的“傲来”国。


            15楼2015-08-12 09:43
            回复
              伊人走了,去了天国,辽史研究则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其治学,对辽史的研究基本没有突出的建树。但对集《辽史》之史料,则建树多多。读其作品,多数是集史料之说,而没有从辽代史料的集成中,再抽象出对辽史研究的突破性视点。很遗憾。


              IP属地:广东17楼2016-02-23 20:06
              回复
                确实少人研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2-24 08:37
                回复
                  精典帖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6-27 23:4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7-01 00:13
                    回复
                      嗯?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11-24 07:44
                      回复
                        附上刘凤翥《契丹文字中辽代双国号解读的历程》一文中的一个结论观点,似可与浦江教授的结论结合一下:
                        在使用契丹文字的范围内,辽代实行“辽·契丹” 或“契丹·辽”的双国号制。又发现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契丹·辽”,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辽·契丹” 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汉字文献中称国号为“ 契丹” 的时候, 在契丹文字中称国号为“契丹·辽”, 即把双国号中的“ 契丹” 置于“ 辽” 之前。如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志铭》和契丹小字《耶律宗教墓志铭》。
                        在汉字文献中称国号为“ 辽”的时候, 在契丹文字中称国号为“ 辽·契丹”, 即把双国号中的“ 辽” 置于“ 契丹” 之前。例如契丹大字《萧孝忠墓志》、《永宁郡公主墓志铭》和契丹小字《耶律(韩) 高十墓志铭》、《耶律迪烈墓志铭》、《耶律智先墓志铭》、《耶律奴墓志铭》、《辽道宗哀册篆盖》、《耶律慈特. 兀里本墓志铭》、《耶律副部署墓志铭》等。


                        IP属地:山西24楼2018-10-11 11:21
                        收起回复
                          契丹有大契丹或者大辽这样的写法吗?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0-02-25 02: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