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想了想觉得可以这么解释:读书必然引发思考。如果这句话成立的话就没什么可反驳的了。
也许根本上来讲我是排斥接受他人思维的…读的书多了意味着我思考的方向极有可能会被别的思维带着跑,我不喜欢被动地接受影响,我喜欢干的事是推出某个结论,然后从书里找到相似的思路和观点,与其产生共鸣。也许共鸣是快乐的基础。
这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我排斥外来物,那我内在的那些又是什么?我想它是我从出生到现在接受的所有外来物的集合。人和细胞一样是个开放的系统,世界属于我们,我们属于世界。本质上没有什么属于“我”,只是众多的事物像组合产生动态平衡而处于的一个位置,简单说就是“我”是某种坐标。
所以这种矛盾要怎么解释…目前的想法是建立合理的系统选择和接纳外来信息,进一步说,只要它们不错位不相互矛盾接受多少都没有问题。目前已经有了这么一个差不多的系统然而它的合理性无法确认…事实上这种东西是否可能存在还是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也许根本上来讲我是排斥接受他人思维的…读的书多了意味着我思考的方向极有可能会被别的思维带着跑,我不喜欢被动地接受影响,我喜欢干的事是推出某个结论,然后从书里找到相似的思路和观点,与其产生共鸣。也许共鸣是快乐的基础。
这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我排斥外来物,那我内在的那些又是什么?我想它是我从出生到现在接受的所有外来物的集合。人和细胞一样是个开放的系统,世界属于我们,我们属于世界。本质上没有什么属于“我”,只是众多的事物像组合产生动态平衡而处于的一个位置,简单说就是“我”是某种坐标。
所以这种矛盾要怎么解释…目前的想法是建立合理的系统选择和接纳外来信息,进一步说,只要它们不错位不相互矛盾接受多少都没有问题。目前已经有了这么一个差不多的系统然而它的合理性无法确认…事实上这种东西是否可能存在还是个有待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