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1v1吧 关注:22,554贴子:527,472

回复:天梯1v1超级攻略,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观察对面用牌和弃牌情况”
和上一节说猜反间的道理差不多。你看见对面都弃杀(非残血),那么他肯定是杀有剩余,没闪就不要挑衅了。如果对面弃杀(残血),那么大概是留闪了(牌堆有闪的话),可以大胆挑衅了。如果看见对面弃防御牌,那么很有可能是留杀了,没闪就不要挑衅了。
再说说出牌,对面这回合出杀,并不代表他就一定留杀,也并不代表他就一定没杀。通过需要通过几回合的观察才能做出结论。如果他每回合一杀,而且还弃杀的话,适当挑衅,可能他下回合就断杀了。如果他每回合一杀,而且还弃防御牌的话,大概是留杀,看清楚情况再挑衅。


IP属地:广东102楼2015-06-30 13:55
回复
    “巧用锦囊”
    像何进、姜维这种将,本质上就是对顺、拆的一种放大。对于姜维来说,拆比顺好用,拆掉对面的杀,就可以稳定一收益,相信这个人人都会。至于顺的话,就要再结合杀闪比和对面的出牌、弃牌情况,再作出挑衅与否。
    对于姜维来说,决斗和南蛮也是关键牌。很多时候,可以用挑衅作幌子,通过决斗、南蛮骗到对面的血就收手,故意不挑衅。如果对面出杀了,大可以大胆挑衅,杀并没有那么多。


    IP属地:广东103楼2015-06-30 13:56
    收起回复
      “把握对面的心理”
      有些人比较浪,哪怕手里没杀,都敢杀你。有些人比较怂,手里没杀,肯定不会杀你。那么,如何知道对面的心理呢?很简单,再血线高的情况下,或者在防御牌充足的情况下,作试探性的挑衅。你就看看他会不会手里没杀也照样杀,从而作出更明确的判断。如果他比较浪的话,你就每回合挑衅。如果他比较谨慎,手里多半有杀,那么就看清楚情况再挑衅。


      IP属地:广东104楼2015-06-30 13:56
      收起回复
        第一章的总结:
        我觉得第一章里面,最多人不理解就是控底篇了。这里再说说,求余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底牌的“分配”问题。它可以精确的算出,那些牌是你的,那些牌是我的。哪怕牌堆到底,也是要通过类似的逻辑出控制底牌。有些人不理解或者曲解了我的意思就不好了。单靠记牌是解决不了的,单靠记牌本质上只是一种很被动的控底,或者说很低端控底。而且求余是建立在记牌的基础上,这点一定要明确。它能解决一些模棱两可的牌,如:在均势局的情况下,观到两张闪,是下拉一张还是全部下拉呢?这时就可以用到求余了。换句话说,求余可以改变“底牌的格局”!!至于反间和挑衅这些,都体现了心理战术的影响。在第六章会再详细说说有哪些心理战术。
        好了,第一章到此结束。


        IP属地:广东106楼2015-06-30 13:57
        回复
          第二章更加精彩,会说牌序和收益论等等的一些问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5-06-30 14:01
          收起回复
            1、先说大乔吧。首先八挂判定0.5收益,婉容一收益。对面用神速1为-1收益,所以大乔总收益为2.5。而二刀成功收掉对面,勉强可以看作3收益,而神速1本身为-1收益。所以总收益只有2。所以说并不划算,不应该神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1楼2015-07-08 13:45
            收起回复
              2、再说郭嘉。遗计2收益,神速1为-1收益。
              所以不遗计的话,郭嘉方被对面收了二牌,那么对面的总收益为1。郭嘉方为-1。
              如果遗计不到闪桃,送对面4牌,加上神速1的-1收益。对面总收益为3。郭嘉方为-3收益。
              如果遗计到闪,那么郭嘉赚了一张牌,加上对面神速1的-1收益。郭嘉总收益为2。
              如果遗计到桃,则郭嘉赚了3张牌,同样算上对面的神速,总收益为4收益。
              所以说郭嘉不遗计铁定-1收益。遗计的话有可能4收益,也有可能-3收益,风险大。如果你是求稳的话,那就不遗计,-1收益也不是很亏。如果你对郭嘉有信仰的话,就遗计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15-07-08 13:55
              收起回复
                第二章 理论篇


                IP属地:广东113楼2015-07-08 21:24
                回复
                  收益论
                  新11的理论这么多,为什么我先说收益论呢?因为收益论是基础。知道收益论,就可以知道在新11中,怎样是赚的,怎样是亏的。


                  IP属地:广东114楼2015-07-08 21:24
                  回复
                    “牌的价值”
                    1V1并不存在身份场那样的胜利条件差别,因此牌差直接决定胜负。当然牌差最后还是转换为血差。
                    基本牌
                    1、杀(0收益)
                    为什么是0收益呢?你使用杀后,无论对面是闪掉或者掉血。按照“一血一牌”的理论,都相当于一牌换一牌。所以杀不产生直接收益。不过某些武将的技能(如:吕布、庞德等),会对杀有加成。
                    2、闪(0收益)
                    为什么是0收益呢?你使用闪后。相当于换掉对面一张输出牌,不产生直接收益。不过某些武将的技能(如:张角),会对闪有加成。
                    3、桃(0收益)
                    为什么是0收益呢?你使用桃后。按照“一血一牌”的理论,相当于用一张桃出换一张牌,不产生直接收益。
                    注意:以上说的都是直接收益,不包括间接收益。
                    二、 锦囊
                    1、顺手牵羊(1收益)
                    为什么是1收益呢?你使用顺手后,你的手牌数量是不变的,而对面的手牌数量-1,敌方-1收益。相当于己方1收益。
                    2、兵粮寸断(0.5收益)
                    为什么是0.5收益呢?如果兵中对面,相当于用一张兵粮出换对面两张牌,这是1收益的。 如果兵不中对面,相当于这张牌作废了,白用了一张牌,-1收益。考虑一般情况(不考虑牌堆退化),兵中概率为3/4,兵不中的概率为1/4。
                    可得:1*3/4+(-1)*1/4=0.5(收益)
                    3、乐不思蜀(不确定收益)
                    为什么是不确定收益呢?因为乐的收益,是通过对面额外弃牌来产生。所以说使用一张乐,至少要造成对面额外弃两张牌才有一收益。而不能造成对面弃牌,哪怕乐中,也是-1收益。相当于这张牌乐你白用了。当然考虑回合的可能性,乐不中的收益可能会低于-1。而乐中的收益也可能会高于单纯的弃牌收益。所以说乐的收益不能确定。
                    如果非要举例子的话,就以乐能造成对面额外弃三张牌为例,这张乐的收益怎么算呢?。已知:乐中2收益(相当于用一张换三张牌),乐不中-1收益,乐中概率为3/4,乐不中的概率为1/4。
                    可得:2*3/4+(-1)*1/4=5/4(收益)
                    4、过河拆桥(0收益)
                    为什么是0收益呢?你使用一张拆,相当于用自己的一张牌去换对面一张基本牌,没有“卡差”产生,是0收益的。这里指的是直接收益。
                    考虑间接收益的话,你拆掉对面手里的武器牌是-1收益,因为武器牌通常废牌(当然陆逊藏连弩的时候,拆掉还是很有意义)。而当你拆掉对面的收益牌(如:顺手等),相当于对面将要产生的1收益没了,相当于己方1收益。但是这些都属于间接收益,拆本身不产生收益。
                    5、无中生有(1收益)
                    为什么是1收益呢?你使用无中后,相当于用一张牌去换两张牌,这是1收益的。
                    6、万箭齐发、南蛮入侵(0收益)
                    为什么是0收益呢?因为不论对面选择掉血或者出杀、出闪,按照“一血一牌”理论,都相当于一牌换一牌。
                    7、水淹七军(不确定收益)
                    为什么是不确定收益呢?如果对面选择掉血,按照“一血一牌”理论,相当于一牌换一牌,就是0收益。如果对手选择弃防具,看似有收益,不过很有可能下回合,你来张顺手而且很需要防具,那么看似又好像亏了。如果对方没有防具而只扔掉武器,甚至可视为负收益,不过有时候对面挂的武器威胁很大的话,也很难说是亏了还是赚。如果对面弃两个装备的话,应该勉强可以看作正收益,不过收益多少还是难说。
                    8、决斗(决斗赢了0收益,决斗输了-1收益)
                    对面发动决斗的一方来说,如果决斗赢了,要么双方没出杀,要么双方出杀数量一致,这里不产生任何收益。虽然对面伤了一血,可是决斗本身也一张牌,按照“一血一牌”理论,相当于一牌换一牌,就是0收益。
                    对面发动决斗的一方来说,如果决斗输了,那么对方必然比己方多出一张杀,前面说了决斗本身也一张牌,刚好与对面多出的一张杀的收益抵消。而且己方还伤了一血,所以合计-1收益。
                    9、无懈可击(不确定收益)
                    这个就简单了。无懈收益牌(顺、兵、无中)的话,就是1收益。无懈拆或者南蛮、万箭,就是0收益。无懈水淹七军、乐不思蜀、决斗,就是不确定收益。
                    (注意:输出牌能成功压血,都能产生弃牌收益)
                    三、装备
                    其实装备用不上的话,就相当于拿一张废牌在手里,相当于摸少了一张牌,是-1收益的。当然有个特例就是孙尚香的技能枭姬,因为每个装备在香香手里都可以视为一张无中或者桃子。那么现在就讨论一下,装备装上之后,能否产生收益呢?
                    1、寒冰剑(不确定收益)
                    发动一次寒冰剑,就意味放弃一次压血的机会。如果拆掉两张手牌的话,相当于一张杀换两张牌,是1收益的。如果拆掉对面的防具和一张手牌,有可能少于1收益,也有可能大于1收益。如果拆掉一张手牌和一个武器,大于0收益,具体多少不好说(要看是什么武器和它的威胁程度)。如果仅仅拆掉一张手牌,就是0收益。如果只是拆掉对面一个武器,基本上是负收益。如果拆掉对面两个装备的话,就相当于用了一张水淹七军,应该勉强可以看作正收益,不过收益多少还是难说。
                    2、八卦阵(判定一次0.5收益)
                    为什么是0.5收益呢?很简单。判红的话,相当于免费闪一次,这是1收益的。而判黑的话,就是0收益。考虑判红判黑的概率都是1/2。
                    可得:1*1/2+0*1/2=0.5(收益)
                    3、仁王盾(不确定收益)
                    仁王的主要收益在于让对面手里的黑杀作废,每作废一张黑杀,就是1收益。其次的收益在于,造成对面额外的弃牌。所以说仁王盾的收益,视具体局势不同而不同。
                    4、丈八蛇矛(不确定收益)
                    用两张手牌换一次杀,看似是-1收益的。但是丈八也有非负收益的时候:
                    第一种情况,通过丈八打出两张牌,使张辽的技能无法发动,减少了对面的1收益,是1收益的。可是打出手牌,可能并非溢出牌(就是将要弃掉的牌),那么具体收益可能为0。
                    第二种情况,对面为孙尚香时,通过丈八打出两张武器,相当于间接减少了对面摸两无中或者桃子的机会。这是2收益到4收益。
                    第三种情况,对面不为孙尚香时,通过丈八打出两张武器。相当于变废为宝,把两张-1收益的牌,变为1收益。
                    第四种情况,两张弃牌阶段将要弃掉的牌,通过丈八打出,变相减少了弃牌阶段损失的收益。是1收益的。
                    第五种情况,张辽通过丈八的使用,让自己的技能发动。这是1收益的。可是打出手牌,可能并非溢出牌(就是将要弃掉的牌),那么具体收益可能为0。
                    第六种情况,何进通过丈八的使用,让自己无损谋诛,这是2收益的。可是打出手牌,可能并非溢出牌(就是将要弃掉的牌),那么具体收益可能为1。
                    5、诸葛连弩(不确定收益)
                    诸葛连弩,俗称ak。如果通过ak能把溢出杀(所谓将要在弃牌阶段弃掉的杀)用掉,那么少弃一张杀就是1收益。
                    6、青釭剑(不确定收益)
                    青釭剑的作用是无视对面的防具。在挂青釭剑的前提下,如果对面的防具是八卦(前面说了每判定一次0.5收益),那么每杀一次就是0.5收益;如果对面的防具是仁王盾,那么每用一张黑杀,就是1收益。
                    7、贯石斧(不确定收益)
                    一般情况下,发动贯石特效都是-2收益,因为多弃两张牌。不过有时候手牌溢出两张或以上,用不出去的时候,贯石就成了神器,这时发动特效就有1收益。所以说贯石特别适合摸牌特多的武将,如:黄月英、甄姬等等。


                    IP属地:广东116楼2015-07-08 21:31
                    收起回复
                      抓将
                      说完收益论,我来谈谈抓将。一场新11的对决,第一个的环节就是抓将。甚至很多时候,抓将已经决定了胜负。有一部分原因是抓位导致的,某些新手对武将的强度理解不够,抓了弱将当强将用。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博弈的思维(一般来说,如果要用到博弈,那么多半是高端局)。
                      其实新11的抓将算是比较简单的一个模式,3v3的抓将那才叫难(需要结合拆阵、偷阵、节奏论等等),这是相对而言。那么接下来,我就具体分析几个问题。


                      IP属地:广东120楼2015-07-23 00:01
                      收起回复
                        “是抓位重要还是相克重要呢??”
                        我记得有一个2013年的贴子,是11吧吧友十帅十将写的,他当时的观点是放弃核心观念,以相克为主导。当时对新11的理解和现在不一样,当时是认为新11不能养人的(至多能小养),所以武将之间的相克放在了抓位的前面。
                        那么现在新11的理念已经比以前要先进了,也认可了“养人”和“核心”这两个观念。所以现在我认为抓位比相克更为重要。
                        为什么呢?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现在将面里同时存在典韦和貂蝉,肯定是抓貂蝉而不抓典韦(不考虑暗将)。虽然典韦对三血将的克制很大,可是他的续航能力不行,没有“核心”的能力。而貂蝉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被典韦克制,但是貂蝉通过“养人”等手段实现穿二,甚至穿三。这是典韦做不到的。而且貂蝉也可以避免和典韦正面交锋。
                        当然,相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抓将的时候也需要重点考虑。只是,相比较而言抓位是优先考虑的。


                        IP属地:广东121楼2015-07-23 00:05
                        收起回复
                          “抓将中如何考虑暗将和博弈呢??”
                          之所以要把暗将和博弈放在一起讲,是因为考虑暗将的过程中,就要用到博弈思维。具体来说,就是要为自己暗将中的核心或者强将,排除一切障碍。但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对面怎么想,然后自己才有相应的对策,这里就需要一定博弈思维。
                          举个例子:己方为暖色,而且暗将有徐晃。明将有:周瑜、大乔、庞德、姜维、郭嘉、魏延。该怎么抓将呢?
                          考虑到抓位。所以无论如何,魏延一定是留给对面。考虑暗将有徐晃,对徐晃有威胁的将就是郭嘉和姜维这两个。如果我方抓郭嘉的话,对面可能就会想我方肯定有徐晃,对面肯定会抓姜维。同样,如果我方抓姜维的话,对面也很有可能抓郭嘉。一定要让对面放弃这两个将的话,就一定要抓一个对面郭嘉或者姜维对有威胁的将,这个将就是周瑜。抓周瑜的话,对面就会想,将面剩下一个“伪核心”大乔,只有她能和周瑜抗衡,所以必抓。剩下的将里面,如果他抓郭嘉可能会被周瑜养。而抓姜维的话,我方肯定会抓庞德,对其造成克制。而魏延抓位太低不可能抓他。所以我方抓周瑜的话,最后对面很可能会抓大乔和庞德。而我方就可以顺手把郭嘉和姜维的都拿了,这样的话我方基本上是胜局已定。


                          IP属地:广东125楼2015-07-23 00:12
                          收起回复
                            楼主准备打第六个号啦







                            IP属地:广东129楼2015-07-23 10:08
                            收起回复
                              出将
                              现行单独分析一下出将,那么讲到这个我就想起羽毛大神的语录:顺风稳、逆风浪。可是我觉得实战中其实有“假逆风”的情况。例如:哪怕是人头劣势情况下。有一定技术保证,周瑜是能扳回劣势,甚至能拿掉整局的。而我方确上了甄姬,最后人品不好输掉了,变相送对面一个人头了。那么对面已经建立巨大的优势,最后周瑜也无力回天而输掉。这就是对顺逆风判断不准确的结果。
                              出将和抓将相比,抓将考的是你的大局观,和对局势的设想。所以,说抓将的关键词更多的是“设想”和“大局观”。而出将的话,也考你的大局观(如上一节说到的阵型),但是还有一个关键词是“时机”,因为局势是瞬息万变的,对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这点也是和抓将的不同。挖坑也写得了一个不错的关于出将的贴子,有一部分内容可能有参照。不过大部分内容都是我自己见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IP属地:广东139楼2015-08-05 17: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