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571,901贴子:41,476,721
  • 11回复贴,共1

二战川大高分子-----跌宕起伏的考研经历总结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也许很难相信以307的分数居然可以被四川大学高分子专业录取,但这却是事实。希望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实实在在的话,给三跨考生(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以及在犹豫着是不是要考取985、211等比自己本科院校级别高一些考生一些经验与鼓励,帮助他们顺利考上心仪的院校!
我其实是二战考生,本科学校是山东的一所普通二本学校,所学专业是化学相关专业。也许是高考填报志愿时的盲目以及所学专业的发展前途有限导致我在大学里始终没能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后来决定跨专业,多方了解,甄别后决定跨考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的材料工程(专硕-085204)专业。


1楼2015-05-17 23:16回复
    下面我将从复试及调剂、为什么考研、院校及专业选择、生活作息、复习资料及方法等几个方面逐一展开,让16届考生了解我考研经历的同时对比一下自己的情况,少走弯路,尽快走入复习正轨!


    2楼2015-05-17 23:18
    收起回复
      一:首先从复试开始
      之所以从复试开始那是因为我的复试十分曲折,就跟坐过山车一样——一个个的峰回路转!



      11楼2015-05-17 23:54
      回复
        其实在面试结束后我就知道这次是真的有戏了!因为我获得了主面导师的称赞(我就不扭捏了)。面试中有一个必须认真准备的项目——自我介绍——决定面试成绩好坏的重要环节。导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展开提问,有时候却又特意避而不闻,所以你的自我介绍的内容就不能把自己的优点全部表达,否则导师提问的时候可能问题很偏,自己的回答体现不出自己的优势的话是得不到导师的倾爱的。如何让导师随着你设置的节奏走,半显半露。这里的细节很微妙,解释起来很复杂,参加过一些面试的同学应该会有感触。上面说还有更巧的事,那就是我们的主面跟我本科学校的校长是师兄的——主面听到我的本科院校时提到——顿时有些亲切感。


        16楼2015-05-18 00:00
        回复
          总结一下复试成功经验:
          1、 对所考笔试科目的详细复习,当时整日泡在图书馆研习高分子加工的书籍、刊目
          2、 通过川大师哥得到一年的笔试真题及相关复试资料
          3、 通过高分子学院的交流会得到三年的复试真题
          4、 运气好,没有对我这跨专业考生进行刁难
          5、 逻辑思维清晰,体现出了导师希望看到的精神面貌


          17楼2015-05-18 00:02
          收起回复
            明天继续更,说过的要做好。


            21楼2015-05-18 00:08
            回复
              二:关于调剂
              说到调剂,深受其害!倒不是说调剂让我没学可上,造成伤害,二是说调剂时的焦头烂额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被动!去第一志愿复试是自己选学校,因为985、211高校一般是1:1.2的差额复试,一般只要不是高分低能都是可以成功被录取的。而调剂则是学校选考生,其中受到的各种不被待见让人很受感触。


              23楼2015-05-18 07:55
              回复
                从初试成绩出来,我就知道自己可能逃脱不了调剂了,于是乎对调剂也是做足了功课。总结一下我搜寻调剂院校的渠道:
                1、去年跟我一起复习考川大高分子个朋友调剂到了天津科技,可以从他那了解整个调剂过程。(我俩都是跨专业,他选择调剂,我选二战)
                2、从新浪等各大网站教育板块发布自己的调剂意愿,有调剂名额的学校会主动联系你
                3、济南高联举办了一次考研调剂交流会,是一个跟调剂院校不错的接触机会。记得有福州大学、青岛大学、山师、天津工业、天津理工、烟台大学等
                4、济南高联周校长及一些考研名师如蒋中挺的微博上也会更新调剂名额


                24楼2015-05-18 07:56
                回复
                  三:为什么要考研
                  开始之前要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考研、为什么考研。如果自己对将要开始的事情都不清楚,目标不明确,那么复习时肯定不会上心,而且中途容易放弃。遇到看起来心动的工资,合适的工作往往会让你放弃考研这条路。所以要么不开始,要么明确方向,一鼓作气。考研的目的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29楼2015-05-18 10:47
                  回复
                    学术理想
                      这应该是很多学霸的理想,投身科研,潜心学术,遨游于知识和真理的海洋,单纯体会学习带来的无限乐趣。这种境界,学渣大概不会懂。
                      就业现实
                      这是大部分考研人的实际目标,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学历不再代表能力,但对于激烈的职场竞争来说,一纸研究生文凭终究还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加重砝码。
                      追逐兴趣
                      不排除有的人纯粹是出于对兴趣的追逐而考研,无论是留在本专业继续深造,还是换到自己更喜欢的专业领域,强烈的热爱是趋势他们考研的根本动力。
                      更换专业
                      对于本科专业不甚理想或不太适合的人来说,考研是一次更换专业领域的绝佳机会。毕竟选对了专业,就等于选对了后半生的奋斗方向,机会不易,应珍惜。
                      职场晋升
                      这是职场考研人的目标和理想,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充电学习,不仅利于业务能力的提升,而且给自己镀了一层金,能在激烈的职场晋升竞争中更具优势。
                      改变命运
                      有的人选择辞职考研,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借此机会挑战一下命运的安排。靠自己的努力去选择一次自己的人生,不做命运的奴隶,这样的生命更有意义。
                      留恋校园
                      象牙塔里的单纯和美好值得每一个人留恋,人生短短数十载,留给我们的校园时光并不多,趁年轻多充会儿电,未尝不是对青春的一种交代。
                      留在城市
                      对于很多农村出身的考生来说,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城市留下来并扎根,改变世世代代的农民出身,学历的筹码当然越高越好。考研,是毋庸置疑的选择。
                      名校情结
                      也许是因为高考失利,也许是受父辈影响,也许是其他原因,很多人会有名校情结,通过考研跻身理想学府,这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
                      学历情结
                      对于有的人来说,考研无需实际理由,只是因为能获得研究生学历,只是因为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立足于社会的“标配”。
                      在我看来考研之所以如此吸引我,最主是因为她看似美好却又存在诸多变数的东西。那种美好而又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不正是无数人追求的吗?因为我的本科院校只是一所普通院校,相比985学校其资源、机会都太匮乏了。相比我这没突出特长,没背景的小子来说川大对我有着无与伦比的诱惑!


                    30楼2015-05-18 11:31
                    回复
                      3、了解学校
                        (1)学校地理位置:60%以上的同学毕业以后会选择留在自己上学的城市,因为在这个城市已经熟悉并且有一定的资源和人脉的积累,因此城市的平台非常重要,对于自己以后的生活、工作、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2)学校的专业实力(排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相对于本科阶段来讲要更深,更细,你在这个学科上能否接触到前沿的东西,能走多远,学校的专业实力不可忽视,一般来讲大家要选择一个有博士点的学校。
                        (3)学校的综合实力(排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限于专业,也要着眼于个人综合实力的提高,而学校的综合实力就说明学校的资源、学校可以提供给你怎么样的一个发展的平台,接触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文化,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能学到的东西也会截然不同。因此、需要在专业实力和学校综合实力当中寻找一个平衡。
                      (4)学校的竞争情况:要将自己的实力与学校的目标做一个较好的匹配,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外界的帮助,自己的付出刚刚好够到的最好的学校和专业,不妨把目标定的稍稍高一点。对于竞争情况:大家对学校的分数线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后,就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就应该进入复习状态,不要过多的纠结在竞争对手的实力上,一是无从得知,而是没有价值。
                      4、考研怎样选择名校
                      答:考研分两种,一类是自定分数线的学校,即34所。剩下的是国家分数线.一般来说自定分数的学校都是不错的学校,分数线会略高于国家线.国家线分A,B两个地区。A地区分数要高于B。选择学校,有名气的学校肯定也有难度,但是毕业出来的回报率也是相当可观。人毕竟要面对现实,努力与回报往往是成正比的,就像那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如何选择非名校
                      答:名校当然是每一个备考学子都期待上的,而名校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仅有的名额被保研的本校的学生分享时,我们是毫无办法的。所以当我们面对实际情况的时候,我们要做比较理智的选择,不要明知道这个几率很小也要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报名,你要非常清楚,一年的努力不能在“试试看、碰碰运气”的念头下而灰飞烟灭。每一个经过了一年的奋斗熬到今天的同学都是想闯过那个独木桥,而顺利开启研究生大门。
                        所以,在我们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选择那些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在专业领域里算是不错的学校。因为你最后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也是要靠你的专业来打拼你的未来的。这样的选择也是比较不错的,避免了扎堆报考,为自己增加了胜算。
                      准备报名的同学择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试能否成功不但和你复习的情况有关,还和你的报名相关联。所以报名前一定要对自己的实力、复习程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认真的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


                      32楼2015-05-18 11:34
                      回复
                        6、选择专业、学校的流程总结
                        首先,先定方向,中国有12大学科门类应该说有12种不同的方向,但是这个方面可能没有这么细,比方说文史哲这是一种方向,法学是一种方向,医学、农学这是一种方向,理工是一种方向,经济类管理可能是一种方向,所以首先是要定方向。我个人的看法,定方向看个人的性格,要扬长避短,比如不能一个文科的学生不顾一切的去选择一个理工科,这个和你的个人性格可能是南辕北辙的,所以以人的性格定方向,这是我们海天一直提的一种实用哲学,考研既然是二次革命,就希望大家千万不能把革命的方向搞错了。
                        第二,定专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适当考虑个人的竞争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研究生你还要读三年,对于专业如果没兴趣的话那么你的研究生三年是比较痛苦的,你也研究不出来什么东西,当然如果你没有兴趣相应的你在这个专业上的接受能力也是比较差的。
                        第三,定学校,可以说专业和性格都是确定你的方向的问题,学校是决定你能不能考上的问题,同样一个专业全国那么多学校开设,他的难度差别可能是很大的,所以定学校关键看成功率,尽量尊重自己的基本实力,不能好高骛远,如果你要考研在选择学校这个环节上一定要注意提升你的个人成功率。成功率主要就是这个学校具体的报录比例,考试科目多少,复习资料多少,尤其是这个学校的名气,学科实力,招生人数等。
                        说道这里总结一句话——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考上概率较大的就是你应该选择的!


                        33楼2015-05-18 1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