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吧 关注:88,096贴子:431,739

回复:【每日一篇诗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5.10.7】
《维清》
维清缉熙,
文王之典。
肇禋,
迄用有成,
维周之祯。


来自iPhone客户端777楼2015-10-07 07:57
回复
    【字译】
    ⑴维:语助词。
    ⑵典:法。
    ⑶肇:开始。禋(yīn):祭天。
    ⑷迄:至。
    ⑸祯:吉祥。


    来自iPhone客户端778楼2015-10-07 07:58
    回复
      【译】
      多么清明又是多么荣光,
      因为文王有着征伐良方。
      自从开始出师祭天,
      至今成功全靠师法文王,
      真是我周王朝大吉大祥。


      来自iPhone客户端779楼2015-10-07 07:59
      回复
        【赏析】
          这是《经》中最简短的篇章之一。作为一首与《国风》一类抒情诗意境迥然不同的《颂》诗,光看原诗十八字的文本,对诗意的理解肯定不会太深,这就有必要通过阅读一些距原诗创作时代相对比较近的汉代学者的阐说以及朴学鼎盛时期的清代学者的考证来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诗首句感叹当时天下清平光明,无败乱秽浊之政,次句道出这一局面的形成,正是因为文王有征伐的良法。据记载,文王七年五伐,击破或消灭了邘、密须、畎夷、耆、崇,剪除了商纣的枝党,为武王克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王沿用文王之法而得天下,推本溯源,自然对“文王之典”无限尊崇。下面第三句“肇禋”,解为:“文王受命,始祭天而枝伐也。”“枝伐”,即讨伐纣的枝党以削弱其势力。“肇禋”即始创出师祭天之典,自确凿无疑。
          这样的一首古诗,因其内容感情距当代读者的生活过于遥远,在接受过程中要产生审美快感,是比较困难的,但通过上文的分析,当能使读者对此诗有比较确切的理解。如果此诗的乐舞能够复原,那么,欣赏这一武舞,观看一下打扮成周文王之师的舞蹈家表演攻战之状,感受一下其武烈精神,应是一大艺术享受。


        来自iPhone客户端780楼2015-10-07 08:03
        回复
          【2015.10.8】
          《著》
          俟我于著乎而,
          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
          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来自iPhone客户端781楼2015-10-08 09:54
          回复
            【字译】
            ①俟:迎候。著:通“宁”。古代富贵人家正门内有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叫著。古代婚娶在此处亲迎。乎而:齐方言。作语尾助词。
            ②充耳:饰物,悬在冠之两侧。毛传:“充耳谓之瑱。”古代男子冠帽两侧各系一条丝带,在耳边打个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称紞(dǎn 胆),饰玉称瑱(tiàn),因紞上圆结与瑱正好塞着两耳,故称“充耳”。素、青、黄:各色丝线,代指紞。
            ③尚:加上。琼: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华、莹、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协韵而换字。


            来自iPhone客户端782楼2015-10-08 09:55
            回复
              【译】
              等我就在屏风前哟,帽垂丝带在耳边哟。加上美玉多明艳哟。
              等我就在庭院里哟,帽垂丝带在耳际哟。加上美玉多华丽哟。
              等我就在厅堂上哟,帽垂丝带在耳旁哟。加上美玉多漂亮哟。


              来自iPhone客户端783楼2015-10-08 09:56
              回复
                【赏析】
                  揣摩诗意,此诗当是描述女子回想出嫁时夫婿迎亲情景的。
                  全诗三章九句,皆从新娘眼中所见来写,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称其“句法奇蛸”。奇峭就在于九句诗中全不用主语,而且突如其来。这一独特的句法,恰切而传神地表现了新娘此时的心理活动。当她紧随着迎亲车辆踏进婆家大门的那一刻,其热闹的场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场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谁不想一睹新娘的风采,然而新娘对着这稠密涌动的人丛,似乎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映进她眼帘的唯有恭候在屏风前的夫婿——“俟我于著”,少女的靦覥,使她羞于说出“他”字,但从“俟我”二字却能品味出她对他的绵绵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下两句更妙在见物不见人。从新娘的心理揣测,她的注意力本来全集中在新郎身上,非常想把新郎端详一番,然而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她不敢抬头仔细瞧。实际上,她只是低头用眼角瞟了一下,全没看清他的脸庞,所见到的只是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发光的玉瑱。这两句极普通的叙述语,放在这一特定的人物身上,在这特殊的时刻和环境中,便觉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了,给人以丰富联想和审美的愉悦。


                来自iPhone客户端784楼2015-10-08 09:58
                回复
                  【2015.10.9】
                  《山有枢》
                  山有枢,
                  隰有榆。
                  子有衣裳,
                  弗曳弗娄。
                  子有车马,
                  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
                  他人是愉。
                  山有栲,
                  隰有杻。
                  子有廷内,
                  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
                  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
                  他人是保。
                  山有漆,
                  隰有栗。
                  子有酒食,
                  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乐,
                  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
                  他人入室。


                  来自iPhone客户端785楼2015-10-09 14:17
                  回复
                    【字译】
                    1、枢(舒shū)、榆(余yú)、栲(考kǎo)、杻(扭niǔ):皆为树木名。
                    2、《集传》:“枢,荎(池chí),今刺榆也。”陈藏器《本草拾遗》:“《》之枢,即刺榆;《诗》之榆,即大榆,白榆。”
                    3、曳(叶yè):拖。娄:即“搂”,用手把衣服拢着提起来。《正义》:“曳娄俱是着衣之事。”
                    4、宛:通“菀”,萎死貌。
                    5、《毛传》:“栲,山樗(初chū,臭椿)。杻,檍(亿yì)也。”《传疏》:“山樗与樗不同。……叶如栎木,皮厚数寸,可为车幅,或谓之栲栎。”
                    6、廷:指宫室。
                    7、埽(扫sào):通“扫”。
                    8、考:敲。
                    9、保:占有。
                    10、永:《集传》:“永,长也。……饮食作乐,可以永长此日也。”


                    来自iPhone客户端786楼2015-10-09 14:18
                    回复
                      【译】
                        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间白榆长。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装。你有车子又有马,不驾不骑放一旁。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享受心舒畅。
                        山上长有臭椿树,菩提树在低洼处。你有庭院和房屋,不洒水来不扫除。你家有钟又有鼓,不敲不打等于无。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占有心舒服。
                        山坡上面有漆树,低洼地里生榛栗。你有美酒和佳肴,怎不日日奏乐器。且用它来寻欢喜,且用它来度时日。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得意进你室。


                      来自iPhone客户端787楼2015-10-09 14:21
                      回复
                        【赏析】
                          全诗分三章,每章起首两句都用“山有×,隰有×”起兴,以引起后面所咏之词。有些诗的起兴与所咏之词有一定的关联,但此诗的起兴与所咏的对象则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这与现代许多即兴式的民歌相似。《诗经》本是音乐文学,往往随意借物起兴,取其易于顺口吟唱而已。
                          三章诗句文字基本相近,只改换个别词汇。一章的衣裳、车马,二章的廷内、钟鼓,三章的酒食、乐器,概括了贵族的生活起居、吃喝玩乐。诗歌讽刺的对象热衷于聚敛财富,却舍不得耗费使用,可能是个悭吝成性-的守财奴,一心想将家产留传给子孙后代。所以诗人予以辛辣的讽刺。


                        来自iPhone客户端788楼2015-10-09 14:23
                        回复
                          【2015.10.10】
                          《泽陂》
                          彼泽之陂,
                          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
                          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
                          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
                          有蒲与蕳。
                          有美一人,
                          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
                          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
                          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
                          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
                          辗转伏枕。


                          来自iPhone客户端789楼2015-10-10 06:38
                          回复
                            【字译】
                            ①泽陂(bēi):池塘堤岸。
                            ②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河滩上。
                            ③伤:因思念而忧伤。按《尔雅》注引《鲁》作“阳”,《尔雅·释诂》:“阳,予也。”
                            ④涕泗:眼泪鼻涕。
                            ⑤蕑(jiān):兰草。
                            ⑥卷(quán):毛传:“卷,好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即婘之省借。……《广雅》:‘婘,好也。”朱熹《诗集传》:“卷,鬓发之美也。”兹取朱说。
                            ⑦悁(yuān)悁:忧伤愁闷的样子。
                            ⑧菡萏:莲花。
                            ⑨俨:庄重威严。毛传:“俨,矜庄貌。”


                            来自iPhone客户端790楼2015-10-10 06:39
                            回复
                              【译】
                                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荷。有个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没奈何。睡不着啊没办法,心情激动泪流多。
                                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兰。有个健美的青年,高大壮实头发鬈。睡不着啊没办法,心中愁闷总怅然。
                                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莲。有个健美的青年,高大壮实很威严。睡不着啊没办法,枕上翻覆难安眠。


                              来自iPhone客户端791楼2015-10-10 06:39
                              回复